冷卻風機用風葉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風機,具體地說是一種冷卻風機用風葉,包括內圓板,所述內圓板回轉中心具有用于連接電機輸出軸的軸套,其特征是:所述內圓板外側圓周面上均勻設置若干連接桿,每個連接桿外側端部均固定連接有葉片,且葉片的寬度大于連接桿的寬度。本實用新型冷卻風機用風葉通過對葉片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有效提高了主電機散熱片處的氣流速度,且可以實現主電機溫升下降的目的;在同樣功率風機條件下,能將氣流速度提高45%以上,同時本實用新型節省材料,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冷卻風機用風葉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風機,具體地說是一種冷卻風機用風葉。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風葉一般包括軸套和葉片,軸套安裝在電機輸出軸上,葉片從軸套的側面向外延伸而成,當軸套轉動時,葉片轉動,扇出風力給發熱部件散熱。通過改變葉片的角度可以使得風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以提高散熱效果,改進風機空氣壓力分布及風阻。
[0003]但是這種改進因為只是調整葉片的角度而沒有涉及到葉片的結構,所以有一定局限性,為了達到更好的散熱和節能效果,有必要對葉片結構進行優化設計。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冷卻風機用風葉,采用該風葉可以有效實現主電機散熱片溫升下降,在同等功率條件下氣流速度得到有效提高。
[0005]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冷卻風機用風葉,包括內圓板,所述內圓板回轉中心具有用于連接電機輸出軸的軸套,其特征是:所述內圓板外側圓周面上均勻設置若干連接桿,每個連接桿外側端部均固定連接有葉片,且葉片的寬度大于連接桿的寬度。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葉片內側和外側均為圓弧過渡狀,連接桿連接于葉片內側弧面中間位置。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桿呈矩形狀,且在連接桿上設置有加強筋。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冷卻風機用風葉通過對葉片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有效提高了主電機散熱片處的氣流速度,且可以實現主電機溫升下降的目的;在同樣功率風機條件下,能將氣流速度提高45%以上,同時本實用新型節省材料,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1]圖1中,包括軸套1、內圓板2、葉片3、內側3-1、外側3-2、連接桿4、加強筋5等。
[001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冷卻風機用風葉,包括內圓板2,所述內圓板2回轉中心具有用于連接電機輸出軸的軸套1,所述內圓板2外側圓周面上均勻設置若干連接桿4,每個連接桿4外側端部均固定連接有葉片3,且葉片3的寬度大于連接桿4的寬度,在實踐中,連接桿4的平面通常設置成與內圓板2的端面相平行,葉片3相對于內圓板2的表面成角為10。?30。。[0013]所述葉片3內側3-1和外側3-2均為圓弧過渡狀,連接桿4連接于葉片3內側3_1弧面中間位置。
[0014]所述連接桿4呈矩形狀,且在連接桿4上設置有加強筋5。
[001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將軸套I緊固套設于電機輸出軸上,風葉外側固定套設有風筒,并且將內圓板2朝向發熱部件處,當電機轉動時,軸套I通過連接桿4帶動葉片3同步轉動,由于風葉裝置中間部位為連接桿4,可以有效實現風筒中心位置處較小的空氣壓強,而葉片3設置于整個風葉裝置連接桿4的外側端部,在電機轉動過程中,風筒邊緣處的空氣壓強可以提高45%以上,有效增強了風葉的散熱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冷卻風機用風葉通過對葉片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有效提高了主電機散熱片處的氣流速度,且可以實現主電機溫升下降的目的;在同樣功率風機條件下,能將氣流速度提高45%以上,同時本實用新型節省材料,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卻風機用風葉,包括內圓板(2),所述內圓板(2)回轉中心具有用于連接電機輸出軸的軸套(1),其特征是:所述內圓板(2)外側圓周面上均勻設置若干連接桿(4),每個連接桿(4)外側端部均固定連接有葉片(3),且葉片(3)的寬度大于連接桿(4)的寬度。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風機用風葉,其特征是:所述葉片(3)內側(3-1)和外側(3-2)均為圓弧過渡狀,連接桿(4)連接于葉片(3)內側(3-1)弧面中間位置。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風機用風葉,其特征是:所述連接桿(4)呈矩形狀,且在連接桿(4)上設置有加強筋(5)。
【文檔編號】F04D29/38GK203394856SQ201320425672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7日
【發明者】趙軍 申請人:無錫市凌云機電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