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包括外接管部件、內接管部件、泵排氣部件(23),所述外接管部件和內接管部件均采用加強直肋板結構,所述的內接管b(12)由龜背式導流片(24)、內筒體(25)、法蘭(26)、肋板(27)組合焊接而成。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高位水塔,吐出口中心線與基礎層距離較長,能夠承受較大軸向水推力和較大吐出反力,且具有安全可靠、運行平穩等特點的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
【專利說明】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特別是涉及一種高位水塔所用的立式斜流泵。
【背景技術】
[0002]大型立式斜流泵廣泛應用于火力發電廠、核電站、水利工程、城市給排水、石化等行業。傳統的立式斜流泵存在以下幾個缺點:1、內接管只是起保護潤滑水的作用,內接管的剛度低,軸向方向沒有固定,導軸承的徑向支撐只能由外接管來支撐;2、外筒體不能承受泵吐出側的吐出反力;3、泵采用傳統的雙口排氣閥,只對泵的外筒體進行排氣,內筒體內部沒有排氣;雙口排氣閥的排氣量小,且經常出現故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高位水塔、能夠承受較大軸向水推力和較大吐出反力、且安全可靠、運行平穩的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包括外接管部件、內接管部件和泵排氣部件,吸入喇叭口、第一外接管、第二外接管、第三外接管、第四外接管、泵支撐座、吐出彎管整體組裝構成所述的外接管部件,葉輪室、導葉體、葉輪、第一內接管、第二內接管、第三內接管、第四內接管、導流片接管、第一軸承支架、第二軸承支架、導軸承、第一主軸、第二主軸、第三主軸整體組裝構成可抽部件,所述的可抽部件中所述的第一內接管、第二內接管、第三內接管、第四內接管、導流片接管、第一軸承支架、第二軸承支架構成所述的內接管部件,所述的第二內接管由龜貝式導流片、內筒體、法蘭、肋板組合焊接而成;所述的導軸承的徑向支撐由所述的內接管部件支撐。
[0005]所述的外接管部件和內接管部件均設有加強直肋板。
[0006]所述的泵排氣部件包括電磁閥和鋼管,所述的鋼管連接有第一排氣接口和第二排氣接口,第一排氣接口與所述的外接管筒體連接,所述的第二排氣接口與所述的內接管筒體連接。
[0007]所述的第二軸承支架通過連接螺栓連接在所述的第三內接管與第四內接管之間。
[0008]所述的吐出彎管的吐出中心到所述的泵支撐座的上端的距離L是傳統的立式斜流泵的2?3倍。
[0009]采用上這技術方案的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內接管部件和外接管部件均采用加強直肋板,提高外筒體部件的剛度;避免由于泵的較大吐出反力作用在外接管部件上而導致外接管部件變形較大。內接管部件均采用加強直肋板,提高內接管部件的剛度;通過導流片接管上的泵蓋板對整個可抽部件進行軸向和徑向定位;導軸承的徑向支撐由內接管部件來支撐,避免由于吐出反力作用在外筒體部件上,導致泵外筒體部件的變形,影響導軸承的使用;泵排氣部件包括電磁閥和鋼管,泵的排氣部件采用排氣接口分別與外接管筒體和內接管筒體連接的結構,對泵的內、外接管同使進行排氣,縮短泵的排氣時間。
[001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上解決了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受較大軸向水推力和較大吐出反力對泵整體結構的影響,具有安全可靠、運行平穩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內接管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導流片接管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泵排氣部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吸入喇叭口 1、第一外接管5、第二外接管6、第三外接管7、第四外接管8、泵支撐座9、吐出彎管10整體組裝好后,構成外接管部件,吐出彎管10的吐出中心到泵支撐座9的上端的距離L是傳統的立式斜流泵的2?3倍,所以本實用新型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的吐出反力比傳統的立式斜流泵的吐出反力要大很多,外接管部件均采用加強直肋板,提高外筒體部件的剛度;避免由于泵的較大吐出反力作用在外筒體部件上而導致外筒體部件變形較大。外接管部件均采用加強直肋板,提高外接管部件的剛度。
[0017]將葉輪室2、導葉體3、葉輪4、第一內接管11、第二內接管12、第三內接管13、第四內接管14、導流片接管15、第一軸承支架16、第二軸承支架17、導軸承18、第一主軸20、第二主軸21、第三主軸22等零部件整體組裝好后構成可抽部件,可抽部件中第一內接管11、第二內接管12、第三內接管13、第四內接管14、導流片接管15、第一軸承支架16、第二軸承支架17構成內接管部件,第三內接管13與第四內接管14連接部位設有第二軸承支架17,通過連接螺栓將第二軸承支架17、第三內接管13和第四內接管14進行連接;第二內接管12由龜貝式導流片24、內筒體25、法蘭26、肋板27組合焊接而成。
[0018]內接管部件均采用加強直肋板,提高內筒體部件的剛度;通過導流片接管15上的泵蓋板28對整個可抽部件進行軸向和徑向定位;導軸承18的徑向支撐由內接管部件來支撐,避免由于吐出反力作用在外筒體部件上,導致泵外筒體部件的變形,影響導軸承18的使用。
[0019]泵排氣部件23包括電磁閥33和鋼管34,鋼管34連接有第一排氣接口 35和第二排氣接口 36,第一排氣接口 35與外接管筒體連接,第二排氣接口 36與內接管筒體連接,對泵的內、外筒體同使進行排氣;縮短泵的排氣時間。
【權利要求】
1.一種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包括外接管部件、內接管部件和泵排氣部件(23),其特征在于:吸入喇叭口(I)、第一外接管(5)、第二外接管(6)、第三外接管(7)、第四外接管(8)、泵支撐座(9)、吐出彎管(10)整體組裝構成所述的外接管部件,葉輪室(2)、導葉體(3)、葉輪(4)、第一內接管(11)、第二內接管(12)、第三內接管(13)、第四內接管(14)、導流片接管(15)、第一軸承支架(16)、第二軸承支架(17)、導軸承(18)、第一主軸(20)、第二主軸(21)、第三主軸(22)整體組裝構成可抽部件,所述的可抽部件中所述的第一內接管(11)、第二內接管(12)、第三內接管(13)、第四內接管(14)、導流片接管(15)、第一軸承支架(16)、第二軸承支架(17)構成所述的內接管部件,所述的第二內接管(12)由龜貝式導流片(24)、內筒體(25)、法蘭(26)、肋板(27)組合焊接而成;所述的導軸承(18)的徑向支撐由所述的內接管部件支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管部件和內接管部件均設有加強直肋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排氣部件(23)包括電磁閥(33)和鋼管(34),所述的鋼管(34)連接有第一排氣接口(35)和第二排氣接口(36),第一排氣接口(35)與所述的外接管筒體連接,所述的第二排氣接口(36)與所述的內接管筒體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軸承支架(17)通過連接螺栓連接在所述的第三內接管(13)與第四內接管(14)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水塔用立式斜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吐出彎管(10)的吐出中心到所述的泵支撐座(9)的上端的距離L是傳統的立式斜流泵的2?3倍。
【文檔編號】F04D29/40GK203570683SQ201320698901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厲浦江, 金鳳軍, 吳佩芝 申請人:湖南湘電長沙水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