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裝置,其包括通過電動機來驅動并對貯藏在油罐中的液壓油進行吸入、噴出的液壓泵,并且具有對從該液壓泵噴出的液壓油進行控制的控制元件。
背景技術:
在這種液壓裝置中,在貯藏液壓油的油罐的內部,作為液壓泵的可變活塞泵以浸在液壓油中的狀態被配置。在油罐的端面處配設電動機。在油罐的基部的前罩處,經由管匯而層積配設作為控制元件的梭閥、壓力傳感器以及流量控制閥。通過該梭閥、壓力傳感器以及流量控制閥構成控制元件的一組。并且,控制元件對從液壓泵噴出而供應給執行器的液壓油及/或從執行器回流至油罐的液壓油進行控制。這種以往的液壓裝置例如記載于日本專利文獻特開平2007-78112號公報。
·
但是,在這樣的以往的液壓裝置中,將構成控制元件的一組的梭閥、壓力傳感器以及流量控制閥等層積配設在管匯的單側面,因而存在液壓裝置整體大型化的問題。具體而言,當對應于執行器的增加而使控制裝置增加時,必須在管匯的單側面并列配設控制元件。因此,液壓裝置整體大型化。關于如上述那樣的液壓裝置,希望能夠抑制大型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液壓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貯藏液壓油的油罐;配設在所述油罐的內部并吸入、噴出所述液壓油的液壓泵;驅動所述液壓泵的電動機;對從所述液壓泵噴出而供應給執行器的所述液壓油以及從所述執行器回流至所述油罐的所述液壓油的至少任一者進行控制的控制元件;以及安裝所述油罐、所述電動機以及所述控制元件的管匯,所述管匯包括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具有配設所述油罐的第一配設區域以及設置用于安裝所述控制元件的安裝部的第一安裝區域,所述第二面具有配設所述電動機的第二配設區域以及設置用于安裝所述控制元件的安裝部的第二安裝區域。發明效果根據本申請的液壓裝置,由于管匯具有配設油罐的第一面和配設電動機的第二面,并在第一面處形成第一安裝區域,在第二面處形成第二安裝區域,因此能夠將控制元件安裝于第一面和第二面。由此,由于作為能夠安裝控制元件的區域,能夠確保第一面和第二面,因此與以往的裝置相比較,可以不將控制元件僅排列配設于一個面,能夠抑制液壓裝置的大型化。在本申請中,油罐可以具有開口,所述油罐配置于所述管匯處使得該開口通過所述管匯來進行閉塞。所述液壓泵可以固定于所述管匯的所述第一面處,并且通過該第一面來閉塞所述油罐的開口。經由所述管匯,所述電動機和所述液壓泵可以連結使得來自該電動機的驅動力被傳遞至該液壓泵。
可以以能夠層積配設所述控制元件的方式而構成。在該情況下,能夠容易地增加或減少控制元件。因此,變得容易將液壓裝置構成為按照規格的最適當的液壓裝置。可以構成使得安裝于所述第一面的安裝部處的控制元件的從其安裝部起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油罐的從所述第一配設區域起的高度尺寸。可以構成使得安裝于所述第二面的安裝部處的控制元件的從該安裝部起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電動機的從所述第二配設區域起的高度尺寸。由此,安裝于安裝部處的控制元件在高度方向上未比油罐和電動機更向外側突出,能夠使液壓裝置整體減小。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可以彼此面對。
圖I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液壓裝置的正視圖;圖2為圖I的液壓裝置的液壓線路圖;圖3為圖I的液壓裝置的右視圖;圖4為圖I的液壓裝置的左視圖;圖5為圖I的液壓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此外,下面為了有助理解,將附圖中的上側作為“上”,將附圖中的下側作為“下”。另外,將附圖中的右側作為“右”,將附圖中的左側作為“左”。圖I至圖5所示的本實施方式的液壓裝置100具有油罐I、管匯2、液壓泵4、電動機5、通氣裝置6、吸入配管7。油罐I被形成為大致矩形狀并具有上部的一端面開口的結構,在其內部貯藏液壓油。管匯2被形成為大致長方體形狀,并與油罐I彼此固定使得由管匯2的下方側的表面2A (相當于第一面)來閉塞油罐I的上部的開口。在表面2A處形成用于配設油罐I (用于固定油罐I)的區域(相當于第一配設區域)。管匯2與油罐I通過多個螺栓部件3來裝卸自如地固定。例如,可以通過至少四根并優選六根的螺栓部件來裝卸自如地構成。另外,在管匯2上,與表面2A相面對而形成有表面2B(相當于第二面)。在表面2B處形成用于配設電動機5 (用于固定電動機5)的區域(相當于第二配設區域)。液壓泵4是對貯藏在油罐I中的液壓油進行吸入、噴出的泵。液壓泵4在油罐I的內部被配設使得其浸在液壓油中。具體而言,液壓泵4裝卸自如地固定于管匯2的表面2A處使得其位于油罐I的內部,并且通過該表面2A來閉塞油罐I的上部的開口。因此,油罐I的上部的開口能夠被形成為如下大小,即至少液壓泵4能夠通過該開口。電動機5是用于驅動液壓泵4的構成,其裝卸自如地配設于管匯2的上側的表面2B處。并且,在管匯2的內部,電動機5的輸出軸(未圖示)與液壓泵4的輸入軸(未圖示)以能夠傳遞旋轉驅動力的方式連結。
通氣裝置6是用于確保油罐I的內部與油罐I的外部的通氣的構成,其設置于管匯2的表面2B處。此外,通氣裝置6兼作為用于向油罐I的內部注入液壓油的注液口。吸入配管7與液壓泵4連接,并從液壓泵4垂下,在其頂端具有濾器8。管匯2在規定的方向上構成得比電動機5和油罐I更寬。具體而言,在圖3、圖4的左右方向上,管匯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電動機5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和油罐I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并且,構成使得配設油罐I的面2A和配設電動機5的面2B各自能夠存在于從電動機5和油罐I的一個側面起的更外側(圖3中的左方向,圖4中的右方向)。更具體地說,管匯2被構成為,在面2A處具有設置安裝部2C、2D的區域(相當于第一安裝區域),在面2B處具有設置安裝部2E、2F的區域(相當于第二安裝區域)。安裝 部2C、2D、2E、2F是用于安裝后述的控制元件的構成。管匯2可以由整體的部件構成,可以由多個部件構成。如圖2所示,在管匯2的內部形成供應流路P、負載流路A1、B1、A2、B2以及返回流路R。供應流路P與液壓泵4連接,流通從液壓泵4噴出的液壓油。在供應流路P上連接著第一供應流路Pl和第二供應流路P2。第一供應流路Pl與安裝部2E連接(在安裝部2E側開口)。第二供應流路P2與安裝部2F連接(在安裝部2F側開口)。另外,在供應流路P上設置調壓閥11。調壓閥11安裝在管匯2中,設定從液壓泵4噴出的液壓油的噴出壓力。負載流路A1、B1各自一端在安裝部2C側開口且另一端在安裝部2E側開口。在負載流路Al上連接分支負載流路All,在負載流路BI上連接分支負載流路BI I。分支負載流路All在與管匯2的面2A、面2B分別垂直的面2G側開口,并與作為執行器的第一液壓缸9的無活塞桿側室9A相連接。分支負載流路B 11在與管匯2的面2A、面2B分別垂直的面(與面2G相面對的面)2H側開口,并與第一液壓缸9的活塞桿側室9B相連接。負載流路A2、B2各自一端在安裝部2D側開口并且另一端在安裝部2F側開口。在負載流路A2上連接分支負載流路A21,在負載流路B2上連接分支負載流路B21。分支負載流路A21在管匯2的面2G側開口,并與作為執行器的第二液壓缸10的無活塞桿側室IOA連接。分支負載流路B21在管匯2的面2H側開口,并與第二液壓缸10的活塞桿側室IOB連接。返回流路R與油罐I連接,其流通從第一液壓缸9和第二液壓缸10回流至油罐I的液壓油。在返回流路R上連接第一返回流路R1、第二返回流路R2。第一返回流路Rl在安裝部2E側開口,第二返回流路R2在安裝部2F側開口。在安裝部2C處安裝壓力傳感器12以及壓力傳感器13,所述壓力傳感器12與負載流路Al連接而檢測負載流路Al的壓力,其構成本發明的控制元件,所述壓力傳感器13與負載流路BI連接而檢測負載流路BI的壓力,其構成本發明的控制元件。在安裝部2D處安裝壓力傳感器14以及壓力傳感器15,所述壓力傳感器14與負載流路A2連接而檢測負載流路A2的壓力,其構成本發明的控制元件,所述壓力傳感器15與負載流路B2連接而檢測負載流路B2的壓力,其構成本發明的控制元件。在安裝部2E上連接第一供應流路P1、負載流路A1、B1以及第一返回流路Rl,將切換閥18設置成最上層而層積配設構成本發明的控制元件的止回閥16、減壓閥17以及切換閥18。止回閥16允許液壓油向第一液壓缸9側自由地流動,針對來自第一液壓缸9的液壓油的流動,則僅在通過引導壓力的作用而進行了開動作的情況下允許。即,在止回閥16關閉了的狀態下,液壓油能夠經由止回閥16向第一液壓缸9側流動,反之液壓油不從第一液壓缸9側向止回閥16側流動。減壓閥17將從第一供應流路Pl供應給第一液壓缸9的液壓油的壓力減壓控制為預先設定的壓力。切換閥18具有四個端口,其是內部的柱塞(未圖示)能夠取兩個位置的電磁驅動閥。即,切換閥18能夠取兩種形態。當切換閥18處于第一形態18A的狀態時,負載流路Al與第一供應流路Pl連通,負載流路BI與第一返回流路Rl連通。當切換閥18處于第二形態18B的狀態時,負載流路Al與第一返回流路Rl連通,負載流路BI與第一供應流路Pl連通。上述切換閥18對第一液壓缸9的動作方向進行切換控制。在安裝部2F處,將切換閥21設置成最上層而層積配設與第二供應流路P2、負載流路A2、B2、第二返回流路R2相連接并構成本發明的控制元件的止回閥19、減壓閥20以及切換閥21。止回閥19允許液壓油向第二液壓缸10側自由地流動,針對來自第二液壓缸10的液壓油的流動,則僅在通過引導壓力的作用而進行了開動作的情況下允許。即,在止回閥19關閉了的狀態下,液壓油能夠經由止回閥19向第二液壓缸10側流動,反之液壓油不從第二液壓缸10側向止回閥19側流動。減壓閥20將從第二供應流路P2供應給第二液壓缸10的液壓油的壓力減壓控制為預先設定的壓力。切換閥21具有四個端口,其是內部的柱塞(未圖示)能夠取兩個位置的電磁驅動閥。即,切換閥21能夠取兩種形態。當切換閥21處于第一形態21A的狀態時,負載流路A2與第二供應流路P2連通,負載流路B2與第二返回流路R2連通。當切換閥21處于第二形態21B的狀態時,負載流路A2與第一返回流路R2連通,負載流路B2與第二供應流路P2連通。上述切換閥21對第二液壓缸10的動作方向進行切換控制。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I、圖3、圖4所示,將安裝到管匯2的面2A的安裝部2C、2D處的作為控制元件的壓力傳感器12 15的高度尺寸(其為上下方向的尺寸,以下也稱為傳感器高度)設得小于油罐I的高度尺寸(為上下方向的尺寸,以下也稱為罐高度)。另夕卜,將對安裝到管匯2的面2B的安裝部2E、2F處的作為控制元件的止回閥16、19、減壓閥17,20以及切換閥18、21進行層積配設時的高度尺寸(其為上下方向的尺寸,以下也稱為層積高度)設得小于電動機5的高度尺寸(為上下方向的尺寸,以下也稱為電動機高度)。這里,傳感器高度優選為罐高度以下。因此,傳感器高度可以與罐高度相同。另外,層積高度優選為電動機高度以下。因此,層積高度可以與電動機高度相同。接下來,針對本發明的液壓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圖2示出以下狀態,即液壓泵4停止,切換閥18、21分別處于第一形態18A、第一形態21A,第一液壓缸9和第二液壓缸10活塞停止于右端。在該狀態下,在通過電動機5驅動液壓泵4后,液壓泵4經由吸入配管7,吸入貯藏在油罐I中的液壓油而向供應流路P噴出。該噴出的液壓油流經第一供應流路Pi和第二供應流路P2。流經第一供應流路Pl的液壓油的壓力由減壓閥17減壓控制至預先設定的壓力。并且,液壓油經由處于第一形態18A的狀態的切換閥18而流通止回閥16,并進一步流經負載流路Al、分支負載流路All,供應給第一液壓缸9的無活塞桿側室9A。由此,第一液壓缸9的活塞向圖2的左方向進行動作,活塞桿側室9B的液壓油從分支負載流路B 11流經負載流路BI、進行了開動作的止回閥16以及處于第一形態18A的狀態的切換閥18,經由第一返回流路Rl以及返回流路R回流至油罐I。另外,流經第二供應流路P2的液壓油的壓力由減壓閥20減壓控制至預先設定的壓力。并且,液壓油經由處于第一形態21A的狀態的切換閥21而流通止回閥19,并進一步流經負載流路A2、分支負載流路A21,供應給第二液壓缸10的無活塞桿側室10A。由此,第二液壓缸10的活塞向圖2的左方向進行動作,活塞桿側室IOB的液壓油從分支負載流路B21流經負載流路B2、進行了開動作的止回閥19以及處于第一形態21A的狀態的切換閥21,經由第二返回流路R2以及返回流路R回流至油罐I。并且,通過第一液壓缸9的活塞與第二液壓缸10的活塞這二者進行動作(在圖2中向左方向進行動作)來夾固未圖示的夾具,當由壓力傳感器12、14監視的負載流路Al、A2的壓力達到預先設定的壓力時,針對電動機4的通電被截斷,液壓泵4停止。在液壓泵4停止的狀態下,第一液壓缸9的無活塞桿側室9A以及第二液壓缸10的無活塞桿側室IOA的壓力通過止回閥16、19來維持(保持)。當通過第一液壓缸9的無活塞桿側室9A、第二液壓缸10的無活塞桿側室IOA的壓力向活塞桿側室9B、10B的溢流等降低而下降預先設定的壓力時,電動機4通電從而液壓泵4驅動,液壓油被供應給無活塞桿側室9A、10A。這樣一來,未圖示的夾具以預先設定的壓力被夾固。在該狀態下,當切換閥18、21切換至第二形態18B、21B的狀態時,流經第一供應流路Pl而通過減壓閥17進行了減壓控制的液壓油經由處于第二形態18B的狀態的切換閥18而流通止回閥16,并進一步流經負載流路BI、分支負載流路B11,供應給第一液壓缸9的活塞桿側室9B。由此,第一液壓缸9的活塞向圖2的右方向動作。并且,無活塞桿側室9A的液壓油從分支負載流路All流經負載流路Al、進行了開動作的止回閥16以及處于第二形態18B的狀態的切換閥18,經由第一返回流路Rl以及返回流路R回流至油罐I。另外,流經第二供應流路P2而通過減壓閥20進行了減壓控制的液壓油從處于第二形態21B的狀態的切換閥21流通止回閥19,進一步流經負載流路B2、分支負載流路B21,供應給第二液壓缸10的活塞桿側室10B。由此,第二液壓缸10的活塞向圖2的右方向進行動作,無活塞桿側室IOA的液壓油從分支負載流路A21流經負載流路A2、進行了開動作的止回閥19以及處于第二形態21B的狀態的切換閥21,經由第二返回流路R2以及返回流路R而回流至油罐I。并且,第一液壓缸9的活塞與第二液壓缸10的活塞這二者回到初始位置(在圖2中向右方向動作),未圖示的夾具的夾固被解除。如上所述,第一液壓缸9和第二液壓缸10回到初始位置,當負載流路B1、B2的壓力達到預先設定的壓力時,針對電動機4的通電被截斷,液壓泵4停止。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管匯2被構成為與油罐I和電動機5相比,配設該油罐I的面2A和配設電動機5的面2B更向外側延伸地存在。并且,在面2A上,形成用于安裝作為控制元件的壓力傳感器12、13、14、15的安裝部2C、2D,在面2B上形成用于層積配設作為控制元件的止回閥16、19、減壓閥17、20、切換閥18、21的安裝部2E、2F。因此,能夠將壓力傳感器12、13、14、15、止回閥16、19、減壓閥17、20、切換閥18,21安裝至面2A和面2B,與以往的液壓裝置相比較,可以不將控制元件僅排列配設于一個面,能夠抑制大型化。另外,由于設置成層積配設作為控制元件的止回閥16、19、減壓閥17、20以及切換閥18、21的構成,因此能夠容易地實現控制元件的增減。因此,能夠按照規格而容易地變更為最適當的構成。另外,將安裝于管匯2的面2A的安裝部2C、2D處的作為控制元件的壓力傳感器 12、13、14、15的高度尺寸(傳感器高度)設得小于油罐I的高度尺寸(罐高度),并將層積配設安裝于管匯2的面2B的安裝部2E、2F的作為控制元件的止回閥16、19、減壓閥17、20、 切換閥18、21的高度尺寸(層積高度)設得小于電動機5的高度尺寸(電動機高度)。因 此,安裝于安裝部2C、2D、2E、2F處的壓力傳感器12、13、14、15、止回閥16、19、減壓閥17、20以及切換閥18、21未比油罐I和電動機5更向外側突出,能夠抑制液壓裝置整體的大小。此外,在上述的一個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管匯2的面2A的安裝部2C、2D處安裝作為控制元件的壓力傳感器12、13、14、15的示例,但是,可以根據用途對其他的多個控制元件進行層積配設這是毋庸置疑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貯藏液壓油的油罐; 配設在所述油罐的內部并吸入、噴出所述液壓油的液壓泵; 驅動所述液壓泵的電動機; 對從所述液壓泵噴出而供應給執行器的所述液壓油以及從所述執行器回流至所述油罐的所述液壓油的至少任一者進行控制的控制元件;以及安裝所述油罐、所述電動機以及所述控制元件的管匯, 所述管匯包括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具有配設所述油罐的第一配設區域以及設置用于安裝所述控制元件的安裝部的第一安裝區域,所述第二面具有配設所述電動機的 第二配設區域以及設置用于安裝所述控制元件的安裝部的第二安裝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罐具有開口,所述油罐配置于所述管匯處使得該開口通過所述管匯來進行閉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壓泵固定于所述管匯的所述第一面處,并且通過所述第一面來閉塞所述油罐的所述開口。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經由所述管匯,所述電動機和所述液壓泵連結使得來自該電動機的驅動力被傳遞至該液壓泵。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元件以能夠層積配設的方式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構成使得安裝于所述第一面的安裝部處的控制元件從其安裝部起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油罐從所述第一配設區域起的高度尺寸。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構成使得安裝于所述第二面的安裝部處的控制元件從該安裝部起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電動機從所述第二配設區域起的高度尺寸。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彼此面對。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設區域和所述第二配設區域彼此面對。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裝區域和所述第二安裝區域彼此面對。
全文摘要
一種液壓裝置,包括貯藏液壓油的油罐;配設在油罐的內部并吸入、噴出液壓油的液壓泵;驅動液壓泵的電動機;對從液壓泵噴出而供應給執行器的液壓油以及從執行器回流至油罐的液壓油的至少任一者進行控制的控制元件;以及安裝油罐、電動機以及控制元件的管匯,管匯包括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具有配設油罐的第一配設區域以及設置用于安裝控制元件的安裝部的第一安裝區域,所述第二面具有配設電動機的第二配設區域以及設置安裝部的第二安裝區域。
文檔編號F15B21/00GK102865272SQ20121023306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6日
發明者戶谷勝博, 永見修平 申請人:豐興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