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路閥,具體為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大噸位全靜カ壓樁機(63 900T)液壓系統中的吊機部分大多采用一般片式多路換向閥進行控制。由于此多路換向閥只具有普通的換向閥功能,因此普遍存在全靜カ壓樁機吊機系統在工作的時候會有液壓沖擊,不僅對全 靜力壓樁機系統的穩定性有影響,使部分元件更容易損壞,而且對周邊的施工環境也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全靜カ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全靜カ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包括螺桿、回油閥組、換向閥組和進油閥組,所述螺桿依次將所述回油閥組、換向閥組和進油閥組連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換向閥組內設有三位六通閥、LS油道、壓カ選擇梭閥和壓カ補償閥。所述進油閥組內設有帶遠程控制的遠程控制溢流閥和壓カ跟隨補償閥。各閥體的連接處通過矩形密封圈密封。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全靜カ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解決了全靜カ壓樁機吊機系統工作時液壓沖擊大、回轉運行速度不平穩的弊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少系統發熱。
圖I為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示意圖。圖2為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截面圖。圖3為進油閥組截面圖。圖4為換向閥組截面圖。圖I中回油閥組I、換向閥組2、進油閥組3、螺桿11。圖2中壓カ選擇梭閥9 (圖2中橢圓圈住的部分)、矩形密封圈10。圖3中遠程控制溢流閥4、壓カ跟隨補償閥5 (圖3中橢圓圈住的部分)。圖4中壓カ補償閥6 (圖4中橢圓圈住的部分)、LS油道7、三位六通閥12。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ー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全靜カ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包括螺桿11、回油閥組I、換向閥組2和進油閥組3,所述螺桿11依次將所述回油閥組I、換向閥組2和進油閥組3連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換向閥組內設有三位六通閥、LS油道7、壓カ選擇梭閥9和壓カ補償閥6。所述進油閥組3內設有帶遠程控制的遠程控制溢流閥4和壓カ跟隨補償閥5。各閥體的連接處通過矩形密封圈密封11。參見圖I、圖2和圖3和圖4,全靜カ壓樁機吊機系統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所述換向閥組上設有Al,A2, A3, A4和BI,B2, B3, B4 ロ,所述三位六通閥均包括A、B、P、T、Ls六個ロ ;所述三位六通閥的Ls ロ與所述三位六通閥的Ls油道7 ロ通過壓カ選擇梭閥9的進油ロ相連,所述壓カ選擇梭閥9的出油ロ與所述三位六通閥的Ls ロ通過壓カ選擇梭閥9的進油ロ相連;所述壓カ選擇梭閥9的出油ロ與所述三位六通閥的Ls油道7 ロ通過壓カ選擇梭閥9的進油ロ相連;所述壓カ選擇梭閥9的出油ロ與所述進油閥組3體內的遠程控制溢 流閥4的遠程控制ロ連通。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遠程控制溢流閥4帶遠程控制ロ,所述壓カ選擇梭閥9與所述壓カ跟隨補償閥5油路串聯,所述出油ロ T、出油ロ Tl兩者連接在一起。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包括螺桿、回油閥組、換向閥組和進油閥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依次將所述回油閥組、換向閥組和進油閥組連接固定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閥組內設有三位六通閥、LS油道、壓力選擇梭閥和壓力補償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油閥組內設有帶遠程控制的遠程控制溢流閥和壓力跟隨補償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其特征在于,各閥體的連接處通過矩形密封圈密封。
專利摘要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用全負荷傳感型多路閥,包括螺桿、回油閥組、換向閥組和進油閥組,所述螺桿依次將所述回油閥組、換向閥組和進油閥組連接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全靜力壓樁機吊機系統工作時液壓沖擊大、回轉運行速度不平穩的弊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少系統發熱。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2579407SQ2012202222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劉振坤 申請人:湖南鴻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