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體增壓壓縮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增壓壓縮系統。
背景技術:
天然氣液壓驅動壓縮機多采用往復式多級結構的壓縮機。單一的壓縮機的氣體增壓程度受限、排量小,氣體的增壓范圍較小,存在適應范圍窄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氣體的增壓范圍大、排量大的氣體增壓壓縮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提供的氣體增壓壓縮系統包括進氣總管,進氣總管的出氣端連接有大排量壓縮缸,該系統還包括二級壓縮缸,二級壓縮缸與大排量壓縮缸之間通過連接氣管連接,二級壓縮缸上裝有出氣總管。所述大排量壓縮缸包括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四塊隔板,相鄰兩塊隔板之間裝有缸體,每一缸體中裝有可上下滑動的活塞,三個活塞之間穿裝有使三個活塞實現聯動的活塞桿,上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以及下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之間形成四個氣體壓縮室,中部缸體上連接有驅動活塞滑動的液壓油驅動系統,每一隔板上皆連接有裝有單向閥的進氣管和出氣管,四根進氣管的進氣端連接在進氣總管上,四根出氣管的出氣端連接在連接氣管上,四根進氣管的進氣端和出氣管的出氣端分別伸入至氣體壓縮室內。所述二級壓縮缸包括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四塊隔板,相鄰兩塊隔板之間裝有缸體,每一缸體中裝有可上下滑動的活塞,三個活塞之間穿裝有使三個活塞實現聯動的活塞桿,上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以及下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之間形成四個氣體壓縮室,中部缸體上連接有驅動活塞滑動的液壓油驅動系統,頂部和底部的隔板上分別連接有出氣端分別位于其相鄰壓縮室的輸氣管以及進氣端位于其相鄰壓縮室的一級壓縮管,位于中間的兩隔板上分別連接有進氣端位于相鄰壓縮室的送氣管,兩送氣管皆與出氣總管連接,兩一級壓縮管的出氣端分別穿過位于中間的隔板后位于中間的兩壓縮室內。所述液壓油驅動系統包括油箱以及連接在油箱上的油泵,中部缸體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裝有油管,兩油管通過換向閥分別與油泵以及油箱連接。采用上述結構后,氣體自進氣總管進入大排量壓縮缸,經大排量壓縮缸一級壓縮后并增大了排量使之進入二級壓縮缸,氣體經過二級壓縮缸的進一步壓縮后經出氣總管排出,因而排氣量大大增加,并且氣體經過三級壓縮后壓力大大增高,適用于入口壓力過高的沖壓工作。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具有排氣量大、壓縮效率高且增壓范圍大、適應范圍廣的優點。
[0010]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的氣體增壓壓縮系統,圖中所示的箭頭為天燃氣體的流動方向,其包括進氣總管1,進氣總管I的出氣端連接有大排量壓縮缸2,該系統還包括二級壓縮缸3,二級壓縮缸3與大排量壓縮缸2之間通過連接氣管4連接,二級壓縮缸上裝有出氣總管5。如圖I所不,大排量壓縮缸2包括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四塊隔板,相鄰兩塊隔板之間裝有缸體,即共設有三個缸體,每一缸體中裝有可上下滑動的活塞,三個活塞之間穿裝有使三個活塞實現聯動的活塞桿,上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以及下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之間形成四個氣體壓縮室,即頂部的隔板與上部的活塞之間形成的空腔為第一壓縮室,上部的活塞與中上部的隔板之間的空腔為第二壓縮室,中下部的隔板與底部的活塞之間的空腔為第三壓縮室,底部的活塞與底部的隔板之間的空腔為第四壓縮室,中部缸體上連接有驅 動活塞滑動的液壓油驅動系統,每一隔板上皆連接有裝有單向閥的進氣管21和出氣管22,四根進氣管21的進氣端連接在進氣總管上,四根出氣管22的出氣端連接在連接氣管4上,四根進氣管21的進氣端和出氣管22的出氣端分別伸入至氣體壓縮室內。中上部的隔板以及中下部的隔板與活塞桿的接觸面上分別裝有上、下兩道密封圈6。位于中部的兩隔板I中至少一隔板上裝有內伸端伸入至上、下兩道密封圈6之間外伸端伸出隔板的排空管7,排空管7上還可以裝有壓力表,以檢測是否存在泄露以及泄露壓力。如圖I所示,二級壓縮缸3包括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四塊隔板,相鄰兩塊隔板之間裝有缸體,即共設有三個缸體,每一缸體中裝有可上下滑動的活塞,三個活塞之間穿裝有使三個活塞實現聯動的活塞桿,上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以及下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之間形成四個氣體壓縮室,即頂部的隔板與上部的活塞之間形成的空腔為第一壓縮室,上部的活塞與中上部的隔板之間的空腔為第二壓縮室,中下部的隔板與底部的活塞之間的空腔為第三壓縮室,底部的活塞與底部的隔板之間的空腔為第四壓縮室,中部缸體上連接有驅動活塞滑動的液壓油驅動系統,頂部和底部的隔板上分別連接有出氣端分別位于其相鄰壓縮室的輸氣管31以及進氣端位于其相鄰壓縮室的一級壓縮管32,輸氣管31的進氣端皆與連接氣管4連接,位于中間的兩隔板上分別連接有進氣端位于相鄰壓縮室的送氣管33,兩送氣管33皆與出氣總管5連接,兩一級壓縮管32的出氣端分別穿過位于中間的隔板后位于中間的兩壓縮室內。中上部的隔板以及中下部的隔板與活塞桿的接觸面上分別裝有上、下兩道密封圈6。位于中部的兩隔板I中至少一隔板上裝有內伸端伸入至上、下兩道密封圈6之間外伸端伸出隔板的排空管7,排空管7上還可以裝有壓力表,以檢測是否存在泄露以及泄露壓力。如圖I所示,液壓油驅動系統包括油箱10以及連接在油箱上的油泵9,中部缸體2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裝有油管11,油管11的位置位于中部的活塞上下兩側,兩油管11通過換向閥12分別與油泵9以及油箱10連接。在上述的大排量壓縮缸的前部還可以串接一套同樣結構的大排量壓縮缸,在上述的二級壓縮缸的后部也可以串接一套同樣結構的二級壓縮缸,從而進一步增加氣體的壓縮比率和排量。
權利要求1.一種氣體增壓壓縮系統,包括進氣總管,其特征是進氣總管的出氣端連接有大排量壓縮缸,該系統還包括二級壓縮缸,二級壓縮缸與大排量壓縮缸之間通過連接氣管連接,二級壓縮缸上裝有出氣總管。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增壓壓縮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大排量壓縮缸包括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四塊隔板,相鄰兩塊隔板之間裝有缸體,每一缸體中裝有可上下滑動的活塞,三個活塞之間穿裝有使三個活塞實現聯動的活塞桿,上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以及下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之間形成四個氣體壓縮室,中部缸體上連接有驅動活塞滑動的液壓油驅動系統,每一隔板上皆連接有裝有單向閥的進氣管和出氣管,四根進氣管的進氣端連接在進氣總管上,四根出氣管的出氣端連接在連接氣管上,四根進氣管的進氣端和出氣管的出氣端分別伸入至氣體壓縮室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增壓壓縮系統,其特征是所述二級壓縮缸包括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四塊隔板,相鄰兩塊隔板之間裝有缸體,每一缸體中裝有可上下滑動的活塞,三個活塞之間穿裝有使三個活塞實現聯動的活塞桿,上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以及下部的活塞與其相鄰隔板之間形成四個氣體壓縮室,中部缸體上連接有驅動活塞滑動的液壓油驅動系統,頂部和底部的隔板上分別連接有出氣端分別位于其相鄰壓縮室的輸氣管以及進氣端位于其相鄰壓縮室的一級壓縮管,位于中間的兩隔板上分別連接有進氣端位于相鄰壓縮室的送氣管,兩送氣管皆與出氣總管連接,兩一級壓縮管的出氣端分別穿過位于中間的隔板后位于中間的兩壓縮室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氣體增壓壓縮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液壓油驅動系統包括油箱以及連接在油箱上的油泵,中部缸體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裝有油管,兩油管通過換向閥分別與油泵以及油箱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體增壓壓縮系統,其包括進氣總管,進氣總管的出氣端連接有大排量壓縮缸,該系統還包括二級壓縮缸,二級壓縮缸與大排量壓縮缸之間通過連接氣管連接,二級壓縮缸上裝有出氣總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具有排氣量大、壓縮效率高且增壓范圍大、適應范圍廣的優點。
文檔編號F15B3/00GK202707647SQ2012203869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7日
發明者李紹山, 尹智, 劉子揚, 崔長升 申請人:山東萬泰石油設備研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