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紙漿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軸承位鑲有銅套的紙漿泵支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紙漿泵最容易磨損的是葉輪,葉輪磨損時,嚴重影響紙漿泵的工作效率,然而葉輪是可以更換的;紙漿泵支架上的軸承孔也是極易磨損的,當紙漿泵支架上的軸承孔磨損時,安裝在葉輪軸上的葉輪就會沿著葉輪軸的徑向甩動,不是導致葉輪卡死影響生產,就是導致葉輪斷裂以及葉輪軸扭曲變形,軸承孔磨損的紙漿泵支架無法修復,不能再使用,致使整臺紙漿泵報廢,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進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軸承位鑲有銅套的紙漿泵支架,使紙漿泵支架在軸承孔磨損時更換銅套即可繼續使用,保障正常生產,減少經濟損失。
本發明是通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設計制造一種軸承位鑲有銅套的紙漿泵支架,所述紙漿泵支架由中空的左圓筒、中空的右圓筒、左支架腳和右支架腳構成,所述左圓筒的左端設有與紙漿泵的泵蓋鎖緊在一起的法蘭,所述法蘭上沿徑向周圈設有3~6個均布的第一螺栓孔,法蘭與左圓筒為一體結構。
所述的左圓筒、右圓筒、左支架腳和右支架腳為一體結構。
所述的右圓筒的左端設有左軸承座,所述左軸承座的中心線上設有用于安裝葉輪軸左端的軸承的左軸承孔。
所述的左軸承座的左端面上沿徑向周圈設有3~4個均布的用于鎖緊左密封蓋的左螺紋孔。
所述的右圓筒的右端設有右軸承座,所述右軸承座的中心線上設有用于安裝葉輪軸右端的軸承的右軸承孔。
所述的右軸承座的右端面上沿徑向周圈設有3~4個均布的用于鎖緊右密封蓋的右螺紋孔。
所述的左軸承孔和右軸承孔的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所述左軸承孔的孔徑小于右軸承孔的孔徑。
所述的右圓筒的左、右長度中部的上筒壁板上設有用于安裝加油杯的上螺紋通孔。
所述的右圓筒的左、右長度中部的下筒壁板上設有用于排放臟潤滑油的下螺紋通孔。
所述的右圓筒的左端下部設有左支架腳,所述左支架腳的下部座板的前、后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紙漿泵支架的第二螺栓孔。
所述的右圓筒的右端下部設有右支架腳,所述右支架腳的下部座板的前、后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紙漿泵支架的第三螺栓孔。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紙漿泵支架的右圓筒的左軸承座的中心線上設有比左軸承孔的直徑大10~30mm的左通孔,左通孔內鑲有能夠更換的左銅套。
所述的左銅套的外徑與左通孔緊配合,左銅套的中心線上設有與左軸承孔的孔徑相同的第一軸承孔。
所述的右圓筒的右軸承座的中心線上設有比右軸承孔的直徑大10~30mm的右通孔,右通孔內鑲有能夠更換的右銅套。
所述的右銅套的外徑與右通孔緊配合,右銅套的中心線上設有與右軸承孔的孔徑相同的第二軸承孔。
所述的左通孔和右通孔的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左通孔的孔徑小于右通孔的孔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設備維護中發現左筒套或右銅套磨損、葉輪會甩動時,將磨損的左筒套和右銅套拆下,裝上新的左筒套和右銅套,紙漿泵即可繼續使用、正常工作。
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使紙漿泵支架在軸承孔磨損時更換銅套即可繼續使用,保障正常生產,減少經濟損失。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的A-A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的B-B剖視圖。
圖中:1-第一螺栓孔,2-法蘭,3-左圓筒,4-左軸承孔,5-左螺紋孔,6-左軸承座,7-左銅套,8-右圓筒,9-上螺紋通孔,10-右銅套,11-右軸承座,12-右螺紋孔,13-右支架腳,14-第三螺栓孔,15-右通孔,16-右軸承孔,17-第二軸承孔,18-下螺紋通孔,19-左通孔,20-第二螺栓孔,21-左支架腳,22-第一軸承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所示,設計制造一種軸承位鑲有銅套的紙漿泵支架,紙漿泵支架由中空的左圓筒3、中空的右圓筒8、左支架腳21和右支架腳13構成,左圓筒3的左端設有與紙漿泵的泵蓋鎖緊在一起的法蘭2,法蘭2上沿徑向周圈設有4個均布的第一螺栓孔1,法蘭2與左圓筒3為一體結構。
左圓筒3、右圓筒8、左支架腳21和右支架腳13為一體結構。
右圓筒8的左端設有左軸承座6,左軸承座6的中心線上設有用于安裝葉輪軸左端的軸承的左軸承孔4。
左軸承座6的左端面上沿徑向周圈設有4個均布的用于鎖緊左密封蓋的左螺紋孔5。
右圓筒8的右端設有右軸承座11,右軸承座11的中心線上設有用于安裝葉輪軸右端的軸承的右軸承孔16。
右軸承座11的右端面上沿徑向周圈設有4個均布的用于鎖緊右密封蓋的右螺紋孔12。
左軸承孔4和右軸承孔16的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左軸承孔4的孔徑小于右軸承孔16的孔徑。
右圓筒8的左、右長度中部的上筒壁板上設有用于安裝加油杯的上螺紋通孔9。
右圓筒8的左、右長度中部的下筒壁板上設有用于排放臟潤滑油的下螺紋通孔18。
右圓筒8的左端下部設有左支架腳21,左支架腳21的下部座板的前、后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紙漿泵支架的第二螺栓孔20。
右圓筒8的右端下部設有右支架腳13,右支架腳13的下部座板的前、后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紙漿泵支架的第三螺栓孔14。
實施例:紙漿泵支架的右圓筒8的左軸承座6的中心線上設有比左軸承孔4的直徑大20mm的左通孔19,左通孔19內鑲有能夠更換的左銅套7。
左銅套7的外徑與左通孔19緊配合,左銅套7的中心線上設有與左軸承孔4的孔徑相同的第一軸承孔22。
右圓筒8的右軸承座11的中心線上設有比右軸承孔16的直徑大20mm的右通孔15,右通孔15內鑲有能夠更換的右銅套10。
右銅套10的外徑與右通孔15緊配合,右銅套10的中心線上設有與右軸承孔16的孔徑相同的第二軸承孔17。
左通孔19和右通孔15的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左通孔19的孔徑小于右通孔15的孔徑。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工作過程進行具體描述。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設備維護中發現左筒套或右銅套磨損、葉輪會甩動時,拆下葉輪,松開法蘭上與泵蓋鎖緊在一起的螺栓,松開左支架腳和右支架腳的下部座板的前、后端的螺栓,卸下紙漿泵支架。
松開左軸承座的左端面上用于鎖緊左密封蓋的螺栓,松開右軸承座的右端面上用于鎖緊右密封蓋的螺栓,將葉輪軸連同安裝在葉輪軸左、右兩端的軸承一起拆下。
拆下左筒體和右銅套,將左通孔和右通孔擦干凈,裝上新的左筒套和右銅套。
按紙漿泵的結構裝回拆下的零部件,紙漿泵即可繼續使用、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