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風扇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風扇控制器、智能風扇及智能風扇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在炎熱的夏天,人們經常會用風扇來制冷,傳統的風扇控制方式是:通過設置于風扇上或安裝于墻上的機械旋鈕來對風扇進行控制控制,或者采用紅外遙控器對風扇進行控制。
而通過設置于風扇上或安裝于墻上的機械旋鈕來控制風扇的方式,當用戶離風扇或者安裝于墻上的機械旋鈕的距離較遠時,若要對風扇進行控制操作,還需要走到機械旋鈕旁邊才可實現,這樣會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通過紅外遙控器對風扇進行控制,遙控器易丟失或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風扇控制器、智能風扇及智能風扇控制系統,旨在解決傳統的通過機械旋鈕來控制風扇時操作不便,以及通過紅外遙控器控制風扇時,遙控器易丟失或損壞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風扇控制器,所述智能風扇控制器設置于移動終端上,所述智能風扇控制器通過短距離無線通信的方式對智能風扇進行控制,所述智能風扇控制器包括:
生成控制信號,并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對所述智能風扇的運行狀態進行控制的控制模塊;
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將所述控制模塊產生的控制信號傳輸至所述智能風扇的第一無線通信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塊包括:
控制所述智能風扇打開與關閉的開關控制單元;
提供時鐘信息,并控制所述智能風扇的吹風時間的時鐘單元;
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包括:藍牙模塊、WIFI模塊或ZIGBEE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控制所述智能風扇是否搖頭的搖頭控制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調節所述智能風扇的工作電流以控制所述智能風扇的吹風級別的電流調節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信號輸入端與所述開關控制單元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控制信號輸入端與所述時鐘單元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三控制信號輸入端與所述搖頭控制單元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四信號輸入端與所述電流調節單元連接,所述主控芯片還通過I2C總線與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采用第一藍牙芯片,所述第一藍牙芯片通過I2C總線與所述主控芯片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風扇,包括風扇控制電路,所述智能風扇受控于上述所述的智能風扇控制器,所述智能風扇還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風扇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并將所述控制信號傳輸至所述風扇控制電路以對所述智能風扇的運行狀態進行控制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采用第二藍牙芯片,所述第二藍牙芯片的控制信號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藍牙芯片的控制信號輸出端進行無線通信,所述第二藍牙芯片的數據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藍牙控制芯片的數據輸入端進行無線通信,所述第二藍牙芯片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所述風扇控制電路的輸入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風扇控制系統,所述智能風扇控制系統包括上述所述的智能風扇控制器和智能風扇。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智能風扇控制系統包括智能風扇控制器和智能風扇,所述智能風扇控制器設置于移動終端上,所述智能風扇控制器通過短距離無線通信的方式對所述智能風扇進行控制,克服了傳統的通過機械旋鈕對風扇進行控制時操作不便的問題,增加了用戶體驗感;同時因智能風扇控制器設置于移動終端上,不需要額外的遙控器,克服了傳統的采用紅外遙控器控制風扇時遙控器易丟失或損壞的問題,并且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控制器的模塊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控制器的電路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的模塊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的電路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控制系統的電路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
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風扇控制器。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控制器的模塊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
一種智能風扇控制器1,該智能風扇控制器1設置于移動終端上,其通過短距離無線通信的方式對智能風扇2進行控制,智能風扇控制器1包括:
生成控制信號,并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對智能風扇2的運行狀態進行控制的控制模塊10。
與控制模塊10連接,將控制模塊10產生的控制信號傳輸至智能風扇2的第一無線通信模塊20;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第一無線通信模塊20可以采用藍牙模塊、WIFI模塊或ZIGBEE模塊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所述移動終端包括手機、平板等。在實際應用中,智能風扇控制器1還可以通過第一無線通信模塊20獲取智能風扇2的運行數據、運行狀態等。
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控制器的電路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控制模塊10包括:控制智能風扇2打開與關閉的開關控制單元100。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一開關器件來生成“打開風扇”與“關閉風扇”的控制信號,例如,開關器件閉合則電路導通,此時控制模塊10生成“打開風扇”的控制信號,開關器件斷開則電路不導通,此時控制模塊10生成“關閉風扇”的控制信號。具體實現時,可以移動終端上設置兩個按鈕,分別為“開”按鈕和“關”按鈕,當需要打開智能風扇2時,直接按移動終端上的“開”按鈕,這時候第一無線通信模塊10將“打開風扇”的控制信號傳輸至智能風扇2,智能風扇2的風扇控制電路輸出3.3V的電壓,使得智能風扇2開始工作;當需要關閉智能風扇2時,直接按移動終端上的“關”按鈕,這時候第一無線通信模塊10將“關閉風扇”的控制信號傳輸至智能風扇2,智能風扇2的風扇控制電路輸出0V的電壓,使得風扇停止作。這樣可以實現一鍵開、關風扇,增強了用戶體驗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控制模塊10還包括:提供時鐘信息,并控制智能風扇2的吹風時間的時鐘單元101。在實際應用中,時鐘單元101可以通過時鐘芯片或者晶振來實現。用戶可通過時鐘單元101設置所述智能風扇的吹風時間,即控制智能風扇2的風扇控制電路在設定的時間內連續輸出相應的電流值,這樣可達到智能風扇定時的目的。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控制模塊10還包括:控制智能風扇2是否搖頭的搖頭控制單元102。在實際應用中,也可通過一開關器件來生成“搖頭”與“不搖頭”的控制信號,例如,開關器件閉合則電路導通,此時控制模塊10生成“搖頭”的控制信號,開關器件斷開則電路不導通,此時控制模塊10生成“不搖頭”的控制信號。具體實現時,可在移動終端上設置兩個按鈕,分別為“搖頭”按鈕和“不搖頭”按鈕,當需要控制風扇搖頭時,直接按移動終端上的“搖頭”按鈕,此時第一無線通信模塊10將“搖頭”的控制信號傳輸至智能風扇2,智能風扇2搖頭;當不需要風扇搖頭時,直接按移動終端上的“不搖頭”按鈕,此時第一無線通信模塊10將“不搖頭”的控制信號傳輸至智能風扇2,智能風扇2停止搖頭。這樣可以實現一鍵控制風扇搖頭與不搖頭的目的。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控制模塊10還包括:調節智能風扇2的工作電流以控制智能風扇2的吹風級別的電流調節單元103。在實際應用中,用戶可對智能風扇2進行多個吹風級別的調節,當用戶需要較大的風速時,通過電流調節單元103輸出一控制信號至第一無線通信模塊20,第一無線通信模塊20將該信號傳輸至智能風扇2,以控制智能風扇2的風扇控制電路輸出一大的電流,使智能風扇2處于高風速運行狀態。即可通過電流調節單元103控制風扇控制電路的輸出電流來控制智能風扇2的風速、風力的大小等。
在本實施例中,開關控制單元100、時鐘單元101、搖頭控制單元102以及電流調節單元103可通過現有的移動終端內部的硬件電路來實現。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控制模塊10還包括主控芯片U3,主控芯片U3的第一控制信號輸入端P1.1與開關控制單元100連接,主控芯片U3的第二控制信號輸入端P1.2與時鐘單元101連接,主控芯片U3的第三控制信號輸入端P1.3與搖頭控制單元102連接,主控芯片U3的第四信號輸入端P1.4與電流調節單元103連接,主控芯片U3還通過I2C總線與第一無線通信模塊20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第一無線通信模塊20采用第一藍牙芯片U1,第一藍牙芯片U1與主控芯片U3通過I2C總線進行連接,具體的,第一藍牙芯片U1的數據傳輸腳SDA與主控芯片的數據傳輸腳SDA連接,第一藍牙控制芯片U1的時鐘腳CLK與主控芯片U3的時鐘腳CLK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第一藍牙芯片U1的型號可以為:BC417143B、CC2541、nRF51822、CSR8610,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實現類似功能的芯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智能風扇控制器1還包括:控制智能風扇控制器1與智能風扇2建立連接的連接綁定單元,當用戶需要通過智能風扇控制器1對智能風扇2進行控制時,需要先通過智能風扇控制器1上的連接綁定單元打開第一無線通信模塊20與需要被控制的智能風扇2建立連接,待建立連接后,智能風扇控制器1才可通過無線的方式對智能風扇2進行控制。
實施例二:
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風扇。
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的模塊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
一種智能風扇2,包括風扇控制電路40,智能風扇2受控于實施例一提供的智能風扇控制器1,智能風扇2還包括:
接收智能風扇控制器1輸出的控制信號,并將所述控制信號傳輸至風扇控制電路40對智能風扇2的運行狀態進行控制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30。
在本實施例中,風扇控制電路40采用現有的風扇控制電路。只是將現有的風扇控制電路與機械旋鈕連接的方式改為風扇控制電路與第二無線通信模塊30進行連接。
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的電路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第二無線通信模塊30采用第二藍牙芯片U2,第二藍牙芯片U2的控制信號輸入端RF_P與第一藍牙芯片U1的控制信號輸出端RF_N進行無線通信,第二藍牙芯片U2的數據輸出端RF_N與第一藍牙芯片U1的數據輸入端RF_F進行無線通信,第二藍牙芯片的控制信號輸出端P2與風扇控制電路40的輸入端連接。具體的,第一藍牙芯片U1通過其控制信號輸出端RF_N將控制模塊10產生的控制信號傳輸至第二藍牙芯片U2的控制信號輸入端RF_P,第二藍牙芯片U2的控制信號輸出端RF_N再將所述控制信號傳輸至風扇控制電路40,同時,第二藍牙芯片U2將風扇的運行狀態及運行數據通過其數據輸出端RF_N傳輸至第一藍牙芯片U1的數據輸入端RF_F,以便通過智能風扇控制器1對智能風扇2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第二藍牙芯片U2的型號可以為:BC417143B、CC2541、nRF51822、CSR8610,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實現類似功能的芯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第二無線通信模塊30還可以采用WIFI模塊或者ZIGBEE模塊等,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相應設計。
實施例三:
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風扇控制系統。
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風扇控制系統的電路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
一種智能風扇控制系統,所述智能風扇控制系統包括實施例一提供的智能風扇控制器1以及實施例二提供的智能風扇2,智能風扇控制器1通過短距離無線通信的方式對智能風扇2進行控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智能風扇控制系統包括智能風扇控制器和智能風扇,所述智能風扇控制器設置于移動終端上,所述智能風扇控制器通過短距離無線通信的方式對所述智能風扇進行控制,克服了傳統的通過機械旋鈕對風扇進行控制時操作不便的問題,增加了用戶體驗感;同時因智能風扇控制器設置于移動終端上,不需要額外的遙控器,克服了傳統的采用紅外遙控器控制風扇時遙控器易丟失或損壞的問題,并且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之類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