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離心風機的后盤結構。
背景技術:
常規離心風機的后盤均是平后盤結構參照附圖1所示,平后盤與主軸交界處形成較大的直角,該處介質流動情況差,影響風機葉輪性能,同時平后盤與軸套之間采用螺栓固定,對于耐磨性高的葉輪,此結構會經常出現由于連接螺栓的磨損或松動造成的風機運行震動的問題。
所以,如何提供一種離心風機的后盤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心風機的后盤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離心風機的后盤結構,包括主軸、安裝在主軸上的軸套、弧形盤、平后盤,所述平后盤焊接在所述軸套上,所述弧形盤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平后盤上,所述弧形盤的另一端通過緊定螺釘固定在所述主軸上,所述弧形盤和所述主軸之間還設有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盤以及所述主軸之間形成的密閉空間內還設有弧形盤加強盤,所述弧形盤加強盤一側焊接在所述弧形盤上,所述弧形盤加強盤的另一側焊接在所述軸套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改善了平后盤與主軸附近介質的流動情況,可明顯降低流動損失,提高風機效率。對于耐磨要求高的葉輪,由于平后盤與軸套間為焊接連接,不再采用如圖1所示的用螺栓連接,所以避免了連接螺栓的磨損而引起風機運行的振動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離心風機后盤剖切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離心風機弧形后盤剖切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放大剖切示意圖;
圖中:10、主軸 20、軸套 30、平后盤 40、弧形盤 41、弧形盤加強盤 42、密封圈 43、緊定螺釘 50、螺栓 60、密閉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2和3所示,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一種離心風機的后盤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軸10、安裝在主軸10上的軸套20、弧形盤40、平后盤30,所述平后盤30焊接在所述軸套20上,所述弧形盤40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平后盤30上,所述弧形盤40的另一端通過緊定螺釘43固定在所述主軸10上,所述弧形盤40和所述主軸10之間還設有密封圈42。
由于設置了弧形盤40,改善了平后盤30與主軸10附近介質的流動情況,可明顯降低流動損失,提高風機效率。對于耐磨要求高的葉輪,由于平后盤30與軸套20間為焊接連接,不再采用如圖1所示的用螺栓50連接,所以避免了連接螺栓50的磨損而引起風機運行的振動問題。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弧形盤40以及所述主軸10之間形成的密閉空間60內還設有弧形盤加強盤41,所述弧形盤加強盤41一側焊接在所述弧形盤40上,所述弧形盤加強盤41的另一側焊接在所述軸套20上。增加了弧形盤加強盤41后,使弧形盤40的結構更加牢固,保證了風機運行的平穩和安全。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