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機,尤其涉及一種直線壓縮機。
背景技術:
目前,制冷設備中使用的壓縮機有旋轉式和直線式兩種,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直線壓縮機通常包括外殼1、定子2、線圈3、動子4、活塞5、氣缸6、彈簧后擋板7和彈簧8等部件組成;其中,動子4上設置有磁體41,磁體41插在定子2形成的磁場空間中,定子2中置有線圈3,活塞 的一端連接在動子4上,活塞的另一端插置于位于氣缸6 的內腔中。在使用過程中,線圈3通電產生交變磁場驅動動子4帶著活塞高頻往復運動。而受直線壓縮機運行原理的限制,在組裝或者加工中必須確保活塞和氣缸6高度同軸,現有技術中通常在活塞5的后端部設置有軸承9(其中,軸承9可以是獨立的結構,可以根據設計需要形成在定子或進氣筒等部件上)以對活塞5進行支撐。但是,活塞5在往復移動過程中,活塞5與軸承9將發生相對滑動而產生摩擦,而由于活塞5通常都在進行至少50Hz的往復運動,故這部分摩擦損失成為制約整個壓縮機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使得壓縮機的效率較低。如何設計減少活塞摩擦以提高效率的壓縮機是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直線壓縮機,解決現有技術中直線壓縮機的摩擦損失較大而使得效率較低的缺陷,實現降低直線壓縮機的摩擦損失,以提高直線壓縮機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線壓縮機,包括外殼、以及設置在所述外殼中的動子、定子、氣缸、活塞、共振彈簧和彈簧壓板,還包括彈性支撐件,所述彈性支撐件設置在所述彈簧壓板和所述動子之間,所述活塞或所述動子連接在所述彈性支撐件上,所述彈性支撐件具有沿所述活塞移動方向產生彈性變形的自由度。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支撐件為板彈簧,所述板彈簧上開設有多個通孔,所述共振彈簧插在對應的所述通孔中。
進一步的,所述板彈簧固定在所述彈簧壓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板彈簧為同心渦旋臂板彈簧、偏心渦旋臂板彈簧或直線臂板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板彈簧與所述彈簧壓板之間還設置有彈性墊。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支撐件為多個均勻分布在所述動子或所述活塞外周的拉簧。
進一步的,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桿和活塞頭,所述活塞桿和所述活塞頭柔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活塞桿和所述活塞頭的連接面為弧形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直線壓縮機,通過彈性支撐件支撐活塞的尾部,活塞在往復移動過程中將使得彈性支撐件沿著活塞的軸線產生彈性變形,而由于彈性支撐件具有沿活塞移動方向產生彈性變形的自由度,從而滿足活塞的移動要求,同時,彈性支撐件在其他方向的發生彈性變形的自由度被限制,從而可以確保對活塞的尾部進行有效的支撐,以使得活塞與氣缸滿足同軸度的要求,而由于活塞的尾部在運動過程中不會產生摩擦,有效的降低了摩擦量,實現降低直線壓縮機的摩擦損失,以提高直線壓縮機的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直線壓縮機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直線壓縮機實施例的剖視圖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直線壓縮機實施例中彈性支撐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直線壓縮機實施例的剖視圖二;
圖5為本實用新型直線壓縮機實施例中彈性支撐件與動子的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直線壓縮機,包括外殼1、以及設置在所述外殼1中的動子2、定子3、氣缸4、活塞5、共振彈簧6和彈簧壓板7,還包括彈性支撐件8,所述彈性支撐件8設置在所述彈簧壓板7和所述動子2之間,所述活塞5或所述動子2連接在所述彈性支撐件8上,所述彈性支撐件8具有沿所述活塞5移動方向產生彈性變形的自由度。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直線壓縮機通過彈性支撐件8對活塞5的后端部進行支撐,由于彈性支撐件8在活塞5移動方向上能夠產生彈性變形,從而在活塞5往復移動過程中,活塞5能夠克服彈性支撐件8的彈性進行運動,同時彈性支撐件8在其他方向上的自由度被限制,從而可以通過彈性支撐件8對活塞5的尾部進行有效的支持,活塞5在往復移動過程中,活塞5的尾部不會產生摩擦,從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摩擦量。
其中,彈性支撐件8的結構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例如:如圖2和圖3所示,彈性支撐件8為板彈簧,所述板彈簧上開設有多個通孔81,所述共振彈簧6插在對應的所述通孔81中,而板彈簧可以直接固定在彈簧壓板7上,板彈簧可以為同心渦旋臂板彈簧、偏心渦旋臂板彈簧或直線臂板彈簧,優選的,板彈簧與所述彈簧壓板7之間還設置有彈性墊(未圖示),通過彈性墊可以使得板彈簧在受垂直于活塞5軸線方向力的情況下擠壓彈性墊變形,以平衡板彈簧所受的力,以使得活塞5更加順暢的移動;或者,如圖4和圖5所示,彈性支撐件8為多個均勻分布在所述動子2或所述活塞5外周的拉簧。
另外,所述活塞5通常由活塞桿和活塞頭組成,為了使得活塞頭能夠更加平順的在氣缸4中移動,所述活塞桿和所述活塞頭柔性連接,當因為裝配誤差等因素導致活塞5的活塞桿與氣缸4的軸線同軸度有偏差時,由于活塞桿和活塞頭之間為柔性連接,活塞桿能相對于活塞頭發生微小的擺動,以確保活塞頭在氣缸4中平順的移動,優選的,活塞桿和所述活塞頭的連接面為弧形面。
本實施例直線壓縮機,通過彈性支撐件支撐活塞的尾部,活塞在往復移動過程中將使得彈性支撐件沿著活塞的軸線產生彈性變形,而由于彈性支撐件具有沿活塞移動方向產生彈性變形的自由度,從而滿足活塞的移動要求,同時,彈性支撐件在其他方向的發生彈性變形的自由度被限制,從而可以確保對活塞的尾部進行有效的支撐,以使得活塞與氣缸滿足同軸度的要求,而由于活塞的尾部在運動過程中不會產生摩擦,有效的降低了摩擦量,實現降低直線壓縮機的摩擦損失,以提高直線壓縮機的效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