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包括主氣缸,所述主氣缸由缸體以及設置在缸體內的活塞和第一活塞桿構成,所述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還包括一對副氣缸,所述一對副氣缸橫向對稱設置在主氣缸前端的兩側;所述副氣缸上第二活塞桿的前端設有止回轉片,所述止回轉片與第一活塞桿的外壁面形成擠壓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夾緊效果良好,穩定性強等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背景技術】
[0002]在機械設備領域需要使用氣缸的場所中,氣缸的活塞桿一般通過軸承組件與其他部件轉動連接,軸承組件則相對活塞桿發生轉動。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如果活塞桿不固定將會影響軸承組件的轉動,也會降低氣缸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研發一種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將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避免氣缸在工作時活塞桿發生回轉。但是,現有的防止活塞桿回轉的裝置通常設置在氣缸的尾端,當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缸體工作時,活塞桿會出現較大的擺動,穩定性較差,同時也會降低氣缸的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或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夾緊效果良好,穩定性強的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構成:
[0005]—種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包括主氣缸,所述主氣缸由缸體以及設置在缸體內的活塞和第一活塞桿構成,所述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還包括一對副氣缸,所述一對副氣缸橫向對稱設置在主氣缸前端的兩側;所述副氣缸上第二活塞桿的前端設有止回轉片,所述止回轉片與第一活塞桿的外壁面形成擠壓固定。
[0006]所述止回轉片的前端為內凹的弧形結構,所述弧形結構與第一活塞桿的外壁面為同心環面。
[0007]所述第一活塞桿的尾端設有至少一個縱向凹槽,所述凹槽的外壁面與止回轉片的弧形結構為同心環面。
[0008]所述止回轉片由彈性耐磨材料制成。
[0009]所述凹槽沿第一活塞桿圓周方向均勻布置。
[0010]所述第一活塞桿的前端還設有一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聯軸器、軸、軸承以及套在軸承外的回轉軸套。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主氣缸的前端設置一對副氣缸進行止回轉夾緊, 其前端設置可以降低主氣缸活塞桿伸出時的擺動性;在同等條件下,前端設置可以節省第一活塞桿一半的使用長度,可以節約一定的經濟成本;止回轉片與凹槽的同心環面設置,更利于兩者的面面接觸固定,止回轉片由彈性耐磨材料制成,進一步加強了擠壓固定效果?!靖綀D說明】
[0012]圖1:本實用新型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初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本實用新型中主氣缸中活塞桿外伸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本實用新型中副氣缸夾緊活塞桿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本實用新型中副氣缸夾緊活塞桿時的俯視圖。
[0016]圖5:本實用新型中副氣缸松開活塞桿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6:本實用新型中副氣缸松開活塞桿時的俯視圖。
[0018]圖7:本實用新型中主氣缸中活塞桿縮回時的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19]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20]如圖1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包括主氣缸10,所述主氣缸10由缸體11以及設置在缸體11內的活塞12和第一活塞桿13構成,所述第一活塞桿13的尾端設有至少一個縱向凹槽14,所述凹槽14沿第一活塞桿13圓周方向均勻布置。[〇〇21] 所述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還包括一對副氣缸20,所述一對副氣缸20橫向對稱設置在主氣缸10前端的兩側,該前端設置可以降低主氣缸10第一活塞桿13伸出時的擺動性。在同等條件下,前端設置可以節省第一活塞桿13—半的使用長度,同時也節約了一定的經濟成本。所述副氣缸20第二活塞桿的前端設有止回轉片21,所述止回轉片21的前端為內凹的弧形結構,所述止回轉片21的弧形結構與凹槽14的外壁面形成擠壓固定。
[0022]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止回轉片21的弧形結構與凹槽14的外壁面為同心環面。 該同心環面設置更利于兩者的面面接觸固定,止回轉片由彈性耐磨材料制成,進一步加強了擠壓固定效果。所述彈性耐磨材料如牛筋材料和橡膠等。[〇〇23]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主氣缸10第一活塞桿13的前端還設有一連接組件30,所述連接組件30包括聯軸器31、軸32、軸承33以及套在軸承33外的回轉軸套34。該連接組件30 可以和其他部件進行連接,具體使用的時候可以根據需要,在第一活塞桿13的前端連接相應部件即可。
[0024]使用時,主氣缸10的初始狀態見圖1所示,即第一活塞桿13處于縮回狀態,開始工作時,第一活塞桿13向外伸出,當第一活塞桿13完全伸出缸體11時,第一活塞桿13上的凹槽 14外漏于缸體11外側,此時副氣缸20開始工作(見圖2)。副氣缸20的第二活塞桿伸出,從兩側同時夾緊第一活塞桿13的凹槽14部分,位于第二活塞桿前端的止回轉片21則和凹槽14充分擠壓接觸(見圖3至4)。主氣缸10完成第一活塞桿13的伸出動作后,第一活塞桿13縮回,此時兩個副氣缸20的第二活塞桿縮回,此時止回轉片21則和凹槽13脫離(見圖5至圖6)。主氣缸10的第一活塞桿13縮回至最初狀態(見圖7)。
[0025]根據本實施例的教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完全可實現其它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的技術方案。
【主權項】
1.一種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包括主氣缸(10),所述主氣缸(10)由缸體(11)以 及設置在缸體(11)內的活塞(12)和第一活塞桿(13)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活塞桿回 轉的氣缸裝置還包括一對副氣缸(20 ),所述一對副氣缸(20 )橫向對稱設置在主氣缸(10 )前 端的兩側;所述副氣缸(20)上第二活塞桿的前端設有止回轉片(21),所述止回轉片(21)與 第一活塞桿(13)的外壁面形成擠壓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轉片(21) 的前端為內凹的弧形結構,所述弧形結構與第一活塞桿(13)的外壁面為同心環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 桿(13)的尾端設有至少一個縱向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外壁面與止回轉片(21)的弧形 結構為同心環面。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轉片 (21)由彈性耐磨材料制成。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沿第 一活塞桿(13)圓周方向均勻布置。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活塞桿回轉的氣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桿 (13)的前端還設有一連接組件(30),所述連接組件(30)包括聯軸器(31)、軸(32)、軸承(33) 以及套在軸承(33)外的回轉軸套(34)。
【文檔編號】F16J7/00GK205715060SQ20162057373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3日
【發明人】全武
【申請人】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