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泵,包括泵體、底座、進水管、壓水桿、壓水腔、緊固螺栓、支架、傳動桿、壓力閥桿、管接頭、第一出水管、進水腔、控制面板、第二出水管和螺紋口,泵體底部安裝有底座,泵體一端設置有進水管,泵體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出水管,出水管端部設置有螺紋口,且出水管頂部設置有壓水腔,壓水腔頂部貫穿設有壓力閥桿,壓力閥桿通過緊固螺栓與傳動桿滑動連接,泵體表面安裝有控制面板。本實用新型在低洼地勢的農作物少量積水時,能進行手動作業排水,在排水量過大或地勢過高時,可采用電動排水,控制面板與泵體內部的調節器連接,通過操作控制面板控制調節器來對進入進水腔內部的水流速度進行調節。
【專利說明】
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抽水栗,具體為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屬于農業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被提高,人們種植農作物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平時對于農作物的澆灌和排水都會用到抽水栗,抽水栗時一種抽水用的水利機械,由栗體、旋轉總成、龍頭總成、排雜蓋、及進水管、出水管、擋網總體組裝而成,啟動馬達,動力聯動,旋轉總成在葉輪離心機的推動下,氣泡向上涌動,產生吸力,進水管的空氣,經出水管排出栗體之外,空氣排凈,水經出水管流出,目前現國內外工程建筑、農業灌溉往往采用抽水栗,抽水栗大都為手動或電動,雖然應用普及但在使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低洼地勢的農作物積水時,往往無法提供電源,而且積水量不大,這時需要進行手動作業排水,但在地勢過高和積水量過大時,手動排水就會大大增加使用者的體力,嚴重影響了其工作效率。積水量過多時,土壤往往過于松軟,如果不能控制排水速度的話,就會對土壤上的農作物造成破壞。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通過設置手動和電動兩種模式,安裝有控制面板,解決了現有的抽水栗不能滿足野外沒電和不能控制流速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包括栗體、底座、進水管、壓水桿、壓水腔、緊固螺栓、支架、傳動桿、壓力閥桿、管接頭、第一出水管、進水腔、控制面板、第二出水管和螺紋口,所述栗體底部安裝有底座,所述栗體一端設置有進水管,所述栗體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端部設置有螺紋口,且所述進水管頂部設置有壓水腔,所述壓水腔頂部貫穿設有壓力閥桿,所述壓力閥桿通過緊固螺栓與傳動桿滑動連接,所述栗體表面安裝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電性連接栗體內的調節器。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栗體頂部設置有進水腔,且所述進水腔一端連接有第一出水管。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傳動桿通過所述緊固螺栓與壓水桿固定連接。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傳動桿與所述壓水桿連接處設置有支架,且所述支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壓水腔側壁上。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都設有螺紋口。
[0010]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低洼地勢的農作物少量積水時,能進行手動作業排水,在排水量過大或地勢過高時,可采用電動排水,大大減少了工作強度,控制面板與栗體內部的調節器連接,通過操作控制面板控制調節器來對進入進水腔內部的水流速度進行調節,有效提高工了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12]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3]在附圖中: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5]圖中標號:1、栗體;2、底座;3、進水管;4、壓水桿;5、壓水腔;6、緊固螺栓;7、支架;
8、傳動桿;9、壓力閥桿;10、管接頭;11、第一出水管;12、進水腔;13、控制面板;14、第二出水管;15、螺紋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7]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包括栗體
1、底座2、進水管3、壓水桿4、壓水腔5、緊固螺栓6、支架7、傳動桿8、壓力閥桿9、管接頭10、第一出水管U、進水腔12、控制面板13、第二出水管14和螺紋口 15,栗體I底部安裝有底座2,栗體I 一端設置有進水管3,栗體I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出水管14,進水管3端部設置有螺紋口 15,且進水管3頂部設置有壓水腔5,壓水腔5頂部貫穿設有壓力閥桿9,壓力閥桿9通過緊固螺栓6與傳動桿8滑動連接,栗體I表面安裝有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電性連接栗體I內的調節器。
[0018]栗體I頂部設置有進水腔12,且進水腔12—端連接有第一出水管11,進水腔12可有效對儲存一定水量降低出水時出水速度。
[0019]傳動桿8通過緊固螺栓6與壓水桿4固定連接,在使用手動抽水時,壓水桿4與傳動桿8連接更加緊密。
[0020]傳動桿8與壓水桿4連接處設置有支架7,且支架7另一端固定于壓水腔5側壁上,支架7的設置有效提高了壓水系統的穩定性。
[0021 ] 第一出水管11和第二出水管14都設有螺紋口 15,水管設置有螺紋口 15可以使管口在連接水管時更加緊密。
[0022]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如果工作地點農作物少量積水底的低洼地勢可以進行手動排水,可以直接通過上下擠壓壓水桿來帶動壓力閥桿的上下運動,通過壓水腔內的壓強變化來進行吸水,通過第二出水管排出,若工作地點積水量過大或地勢過高時,可采用電動排水,打開開關,進水管將水吸入后,控制面板與栗體內部的調節器連接,通過操作控制面板控制調節器來對進入進水腔內部的水流速度進行調節,調節過后通過第一出水管排出,因為第二出水管位于第一出水管底端,可減少工作人員手動抽水時的勞動強度,通過栗體上的控制面板可以對電動抽水的排水速度進行控制,可以降低了農作物的破壞程度。
[0023]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低洼地勢的農作物少量積水時,能進行手動作業排水,在排水量過大或地勢過高時,可采用電動排水,大大減少了工作強度,控制面板與栗體內部的調節器連接,通過操作控制面板控制調節器來對進入進水腔內部的水流速度進行調節,有效提高工了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宜推廣使用。
[0025]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包括栗體(I)、底座(2)、進水管(3)、壓水桿(4)、壓水腔(5)、緊固螺栓(6)、支架(7)、傳動桿(8)、壓力閥桿(9)、管接頭(10)、第一出水管(11)、進水腔(12)、控制面板(13)、第二出水管(14)和螺紋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栗體(I)底部安裝有底座(2),所述栗體(I)一端設置有進水管(3),所述栗體(I)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出水管(14),所述進水管(3)端部設置有螺紋口(15),且所述進水管(3)頂部設置有壓水腔(5),所述壓水腔(5)頂部貫穿設有壓力閥桿(9),所述壓力閥桿(9)通過緊固螺栓(6)與傳動桿(8)滑動連接,所述栗體(I)表面安裝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電性連接所述栗體(I)內的調節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體(I)頂部設置有進水腔(12),且所述進水腔(12) —端連接有第一出水管(1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8)通過所述緊固螺栓(6)與壓水桿(4)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8)與所述壓水桿(4)連接處設置有支架(7),且所述支架(7)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壓水腔(5)側壁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制流速的兩用型抽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11)和所述第二出水管(14)都設有螺紋口(15)。
【文檔編號】F04B49/06GK205714633SQ20162067792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明人】孫婧
【申請人】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