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扇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風扇罩及散熱風扇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變頻器是通過改變電機工作電源頻率方式來控制交流電動機運行的設備。通常,變頻器靠內部IGBT的開斷來調整輸出電源的電壓和頻率,根據電機的實際需要來提供其所需要的電源電壓,進而達到節能、調速的目的。為防止變頻器內部高發熱器件的損壞,現有的變頻器通過風扇進行強制風冷。
如圖1所示,現有變頻器中的風扇安裝結構包括風扇倉11、風扇12、風扇罩13,其中風扇罩13固定于風扇倉11的開口處,同時風扇罩13將風扇12壓緊于風扇倉11中,以使風扇12被牢固安裝。
如圖2所示,上述風扇罩13只含有本體及位于本體頂端和底端的安裝卡扣131,其優點在于構造簡單。但該結構的風扇罩13對風扇倉11的深度尺寸及風扇12的厚度尺寸要求非常高:
(1)若風扇罩13的本體與風扇倉11形成的空間深度尺寸大于風扇12的厚度尺寸,則風扇12無法被風扇罩13的本體壓緊(如圖3所示),從而在風扇倉11中活動,并出現風扇葉片轉動時發出異響等不正常現象;
(2)若風扇罩13的本體與風扇倉11的空間深度尺寸小于風扇12的厚度尺寸,則將導致安裝風扇罩13時,風扇12會頂住風扇罩13的本體,風扇罩13的安裝卡扣131無法安裝到風扇倉11的開口處上,如圖4所示。
由于風扇12自身的厚度尺寸存在制造誤差,以及風扇倉11的深度尺寸存在制造誤差,將導致風扇12裝配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風扇結構安裝對部件尺寸要求較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風扇罩及散熱風扇安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風扇罩,包括具有通風孔的本體且該本體上具有安裝卡扣,所述本體上還具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在自由狀態下突出于本體的內側表面,且該彈性件在受壓時發生彈性形變。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扇罩中,所述本體上具有多個彈性件,且該多個彈性件分布在本體的四角。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扇罩中,所述彈性件為彈性臂,且所述安裝卡扣、彈性臂及本體一體成型。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扇罩中,所述安裝卡扣包括位于本體頂部的彈性扣件和位于本體底部的卡件。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包括風扇倉、風扇和風扇罩,所述風扇罩包括具有通風孔的本體且該本體上具有安裝卡扣,且所述風扇罩的本體的形狀和尺寸與風扇倉的形狀和尺寸匹配,所述風扇罩的本體上還具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在自由狀態下突出于本體的內側表面,且在所述風扇罩通過安裝卡扣裝配到風扇倉時,所述彈性件抵靠在風扇倉內的風扇上并發生彈性形變。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中,所述本體上具有多個彈性件,且該多個彈性件分布在本體的四角。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中,所述彈性件在自由狀態下突出于風扇罩的本體的內側表面的尺寸大于風扇倉的深度尺寸上公差與風扇的厚度尺寸下公差之和。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中,所述彈性件為彈性臂,且所述安裝卡扣、彈性臂及本體一體成型。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中,所述安裝卡扣包括位于本體頂部的彈性扣件和位于本體底部的卡件。
本實用新型的風扇罩及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風扇罩增加突出于本體的內側表面的彈性件,可在風扇罩安裝到風扇倉時壓緊風扇倉內的風扇,從而在滿足風扇安裝要求的同時降低對風扇倉的深度和風扇的厚度的尺寸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散熱風扇安裝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風扇罩的示意圖。
圖3是現有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在風扇厚度小于風扇倉深度時的示意圖。
圖4是現有風扇安裝結構在風扇厚度大于風扇倉深度時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風扇罩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風扇罩的實施例的示意圖,該風扇罩可用于散熱風扇的安裝。與現有的風扇罩類似,本實施例中的風扇罩包括具有通風孔的本體50且該本體50上具有安裝卡扣,具體地,上述安裝卡扣可包括位于本體50的頂部的彈性扣件51和位于本體50的底部的卡件52。通過安裝卡扣,風扇罩可固定到風扇倉的開口處。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風扇罩上的安裝卡扣也可位于其他位置。此外,風扇罩還可通過其他結構固定到風扇倉,例如螺釘等。
與現有風扇罩不同的是,在本體50上還具有彈性件53,該彈性件53在自由狀態下突出于本體50的內側表面(即朝向風扇的一側表面),且該彈性件53在受壓時發生彈性形變。通過該方式,可在風扇罩安裝到風扇倉時壓緊風扇倉內的風扇,即使風扇的厚度小于風扇倉的深度,也可實現風扇的穩定安裝。
特別地,上述風扇罩的本體50上具有多個彈性件53,且該多個彈性件53分布在本體50的四角,從而利于風扇的穩定固定。
上述彈性件53可采用如圖5所示的彈性臂,且安裝卡扣、彈性臂及本體50一體成型。當然,在實際應用中,彈性件53也可采用其他結構,只需在風扇罩安裝到風扇倉時壓緊風扇即可。
如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實施例的示意圖。該散熱風扇安裝結構除了應用于變頻器外,還可應用于其他需要強制風冷的場合。本實施例中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包括風扇倉70、風扇60和風扇罩,且風扇60置于風扇倉70內,風扇罩固定在風扇倉的開口處。
上述風扇罩包括具有通風孔的本體50且該本體50上具有安裝卡扣(例如該安裝卡扣包括位于本體50的頂部的彈性扣件和位于本體50的底部的卡件),且風扇罩的本體50的形狀和尺寸與風扇倉70的形狀和尺寸匹配。上述風扇罩的本體50上還具有彈性件53,該彈性件53在自由狀態下突出于本體50的內側表面,且在風扇罩通過安裝卡扣裝配到風扇倉70時,該彈性件53抵靠在風扇倉70內的風扇60上并發生彈性形變。
特別地,上述風扇罩的本體50上可具有多個彈性件53(例如圖中示出的4個),且該多個彈性件53分布在本體50的四角。此外,彈性件53可為彈性臂,且安裝卡扣、彈性臂及本體50一體成型。
在上述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中,風扇罩的本體50不與風扇60接觸,并保持間隙,該間隙略大于風扇倉70的深度尺寸下公差(即風扇倉70的厚度尺寸標準值與允許最小值之差)與風扇60的厚度尺寸上公差(即風扇60的厚度尺寸允許最大值與標準值之差)之和,從而保證在公差范圍內,風扇罩正常安裝到風扇倉70時,風扇罩的本體50不會被風扇60頂住。
上述風扇罩的彈性件53在自由狀態下突出于風扇罩的本體50的內側表面的尺寸需大于風扇倉70的深度尺寸上公差(即風扇倉70的深度尺寸允許最大值與標準值之差)與風扇60的厚度尺寸下公差(即風扇60的厚度尺寸標準值與允許最小值之差)之和。這樣,可保證在公差范圍內,例如當風扇倉70的深度尺寸處于上公差(即風扇倉70的深度尺寸為允許最大值)且風扇60的厚度尺寸處于下公差(即風扇60的厚度尺寸為允許最小值),風扇罩正常安裝時彈性件53還能壓緊風扇60,使得風扇60不會在風扇倉70中活動。由于風扇罩的彈性件53受力可以發生彈性形變,當風扇60頂住風扇罩的彈性件53時,風扇罩的彈性件53會后退并壓緊風扇60,不會再出現風扇罩安裝卡扣無法安裝的情況。
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既能滿足傳統風扇罩對風扇的安裝要求,同時還能解決因風扇倉70及風扇60制造誤差帶來的安裝問題。即本實用新型可降低對風扇倉70的深度尺寸及風扇60的厚度尺寸的公差要求,最終降低了風扇倉70及風扇60的制造要求,在實際安裝及成本方面優勢就更為突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