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液壓缸自動排氣系統,屬于液壓傳動領域。
背景技術:
液壓傳動技術是一種重要的運動控制技術,特別是電液比例和電液伺服控制系統是更是充當了連接高性能微機控制系統與大功率(大扭矩)被控對象的橋梁。而液壓缸則是驅動被控對象的功率(扭矩)放大元件,是液壓控制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液壓控制系統中使用液壓油作為傳動介質、空氣作為儲能介質,故在壓力液壓油中會溶解一定比例的空氣,當帶壓液壓油在液壓系統管道、閥組、電液轉換機構等內部流動時易發生空穴現象,既溶解在液壓油內的空氣因壓力變化低于當前溫度下的空氣分離壓時,溶解在液壓油內的空氣突然快速分離,產生大量氣泡,這就是空穴現象,空穴現象可能引起系統的振動,產生沖擊、噪音、氣蝕使傳動系統工況惡化,損壞液壓系統內的精密控制閥組。目前,在液壓缸內的此種來源氣體一般通過液壓的本身正常動作時將控制帶入至回油槽(回油箱)內,達到排氣的目的,但因液壓缸控制油口安裝位置的原因,存在著無法全部排除的情況。
在液壓設備檢修后,一般會手動進行液壓缸排油操作,但存在排氣操作繁瑣,排氣時帶出的液壓油不能100%安全回收等問題。不但增加檢修人員的工作量和工時、浪費價格昂貴的液壓油,還存在液壓油外泄自然環境中的現象。
另外,在液壓系統運行時無法進行排氣操作,無法確保完全排除液壓缸內的空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型液壓缸排氣裝置,解決了液壓缸在連續工作時無法排氣,以及液壓缸排氣繁瑣和成本高昂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以下技術方案:智能液壓缸自動排氣系統,它包括主控液控閥,所述主控液控閥的進油口與液壓動力源相連,所述主控液控閥通過液壓缸供排油管道并聯有多個液壓缸并分別與液壓缸的進油腔和排油腔相連,所述每個液壓缸的進油腔和排油腔分別通過排氣單向閥與排氣管道相連,所述排氣管道分別與排氣電磁閥的A和B口相連,所述排氣電磁閥的T口接回至油箱。
所述排氣電磁閥的控制線圈1EM與開腔排氣繼電器的常開節點連接,控制線圈2EM與關腔排氣繼電器的常開節點連接。
所述排氣電磁閥采用三位四通電磁閥。
所述排氣電磁閥的與電氣控制系統相連,所述電氣控制系統電源轉換器,所述電源轉換器的輸入口通過QF1與220V電源相連,所述電源轉換器的輸出口并聯有QF2和QF3,所述QF2與主控液控閥控制系統相連,所述QF3與手/自動控制系統相連。
所述主控液控閥控制系統包括可編程控制器P1,可編程控制器P1可以根據系統狀態自動完成排氣操作。
所述手/自動控制系統能夠控制排氣過程自動進行或手動操作進行。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該系統取消液壓缸手動排氣閥,采用全新智能型液壓缸排氣系統,該系統具備自動排氣功能的同時,亦可通過按鈕操作液壓缸油缸排氣過程,并可通過反復操作確保液壓缸油缸排氣的徹底性;
2、減少液壓缸油缸排氣工作的工作強度;杜絕因手動排氣漏出的液壓油對環境的污染、液壓油的浪費;
3、該系統除了可在檢修時完成液壓缸油缸排氣操作,還可以在液壓缸處于全開和開啟過程中對開腔、在全關和關閉過程中關腔進行排氣操作。
4、可設定自動液壓缸排氣觸發條件,可自動完成各種工況下的排氣工作。
5、可同時對多個液壓缸同時排氣操作,實現排氣操作的統一化,避免漏操作事件的發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智能液壓排氣系統機械連接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智能液壓排氣系統控制部分電源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智能液壓排氣系統控制部分控制器原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智能液壓排氣系統控制部分控制器原理圖。
圖中1:主控液控閥1、排氣電磁閥2、液壓缸3、排氣單向閥4、液壓動力源5、油箱6、液壓缸供排油管道7、排氣管道8、油箱9;
圖中2:QF1:進線電源開關;E1:DC24V電源;QF2:控制器電源;QF3:公用電源;
圖中3:P1:可編程控制器;K1:液壓缸自動開腔排氣控制繼電器;K2:液壓缸自動關腔排氣控制繼電器;
圖中4:SW1:手自動切換把手;SB1:停止排氣按鈕:SB2:開腔排氣按鈕;SB3關腔排氣按鈕;K3:液壓缸開腔排氣繼電器;K4:液壓缸關腔排氣繼電器;1EM:開腔排氣電磁閥線圈;2EM:關腔排氣電磁閥線圈;L1:開腔排氣指示燈;L2關腔排氣指示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4,智能液壓缸自動排氣系統,它包括主控液控閥1,所述主控液控閥1的進油口與液壓動力源5相連,所述主控液控閥1通過液壓缸供排油管道7并聯有多個液壓缸3并分別與液壓缸3的進油腔和排油腔相連,所述每個液壓缸3的進油腔和排油腔分別通過排氣單向閥4與排氣管道8相連,所述排氣管道8分別與排氣電磁閥2的A和B口相連,所述排氣電磁閥2的T口接回至油箱9。
進一步的,所述排氣電磁閥2的控制線圈1EM與開腔排氣繼電器的常開節點連接,控制線圈2EM與關腔排氣繼電器的常開節點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排氣電磁閥2采用三位四通電磁閥。
進一步的,所述排氣電磁閥2的與電氣控制系統相連,所述電氣控制系統電源轉換器,所述電源轉換器的輸入口通過QF1與220V電源相連,所述電源轉換器的輸出口并聯有QF2和QF3,所述QF2與主控液控閥控制系統相連,所述QF3與手/自動控制系統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主控液控閥控制系統包括可編程控制器P1,可編程控制器P1可以根據系統狀態自動完成排氣操作。
進一步的,所述手/自動控制系統能夠控制排氣過程自動進行或手動操作進行。
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機械部分組裝自動排氣裝置,見圖1。首先將排氣單向閥4通過管道與各液壓缸3上的開腔和關腔排氣口連接。將排氣單向閥4的出口通過排氣管道與排氣電磁閥2的A和B口連接。將排氣電磁閥2的T口連接至油箱9。將排氣電磁閥2的控制線圈1EM與開腔排氣繼電器的常開節點連接。將排氣電磁閥2的控制線圈2EM與關腔排氣繼電器的常開節點連接。
2、電氣部分
按照附圖2完成控制系統電源部分接線;按照附圖3完成控制器部分接線;按照附圖4完成命令執行回路接線。
3、使用方法
依次將空氣開關QF1、QF2和QF3合閘,系統正常啟動后,系統兩種操作模式:
手動模式:(1)將控制方式把手SW1切至手動位置,可以通過按下開腔排氣按鈕SB2啟動開腔排氣,待排氣完成后按下停止排氣按鈕SB1,完成開腔排氣操作;(2)將控制方式把手SW1切至手動位置,可以通過按下關腔排氣按鈕SB3啟動關腔排氣,待排氣完成后按下停止排氣按鈕SB1,完成關腔排氣操作;(3)可根據液壓缸排氣情況適當設定開關腔排氣次數。
自動模式:(1)將控制方式把手SW1切至手動位置;(2)有液壓傳動系統或其他上位機通過DI5發出自動排氣命令;(3)可編程控制器P1可以根據系統狀態自動完成排氣操作。
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未盡事宜,屬于本領
域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