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紙漿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流道無堵塞紙漿泵。
背景技術:
紙漿泵,是一種廣泛用于造紙行業的機械。紙漿泵是一種特殊的通用機械,由于它特有的流道形式和葉輪的旋轉運動,使得泵體內部特別是葉輪內流暢中始終存在著漩渦、脫流、二次回流等,使得泵內的非定常湍流動變得更加復雜。由于紙漿內含有一些雜質和粗纖維等物質,現有的紙漿泵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纖維較長的紙漿排不出泵體,易造成堵塞,影響生產,降低機械的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效率。如何解決易造成堵塞這一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性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流道無堵塞紙漿泵,能夠有效的解決易造成堵塞等問題。
雙流道無堵塞紙漿泵,包括前蓋、管路、前襯、泵體、葉輪、后蓋、連接架、軸承箱、泵軸。所述的前蓋位于管路左側并與管路相連,所述的管路位于泵體左側通過前襯與泵體相連,所述的前襯位于泵體左側并與泵體相連,所述的后蓋位于泵體右側并與泵體相連,所述的葉輪位于泵體內部并一端與泵軸相連,所述的泵體采用雙流道結構。進一步的,泵體與管路之間存在前襯;泵軸位于軸承箱內部并穿過軸承箱;后蓋與軸承箱之間設有連接架;葉輪采用半開式葉輪結構;后蓋與連接架之間采用螺栓定位連接;前襯與泵體之間采用螺栓定位連接。
本實用新型雙流道無堵塞紙漿泵,泵體前側連接管路,泵體的后側連接后蓋,在后蓋中心設置同一根泵軸,泵軸一端連接葉輪,葉輪設置在泵體內,泵軸另一端連接電機。泵體采用雙流道設計,采用數值模擬、理論分析和實驗測試對流體進行優化計算,達到最佳水力模型,實現了紙漿泵高濃度長纖維工況下紙漿排出的目標;前蓋采用開蓋式設計,后蓋與連接架之間采用螺栓定位,前襯與泵體之間采用螺栓定位,方便了維修。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相對于一般的紙漿泵而言,提供一種高纖維輸送紙漿泵,通過對前蓋采用開蓋設計,后蓋與連接架之間、前襯與泵體之間均采用螺栓定位連接,方便拆裝,進而方便了內部的清理與維護。針對現有紙漿泵介質纖維短、易堵塞的缺點,泵體采用雙流道設計,選擇半開式葉輪,在確保效率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出口排出顆粒的長度,實現了高纖維紙漿的排出。從而實現無堵塞,提高使用壽命的好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泵體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泵體的側視圖;
圖中,1為前蓋、2為管路、3為前襯、4為泵體、5為葉輪、6為后蓋、7為連接架、8為軸承箱、9為泵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和說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雙流道無堵塞紙漿泵,如圖所示,包括前蓋1、管路2、前襯3、泵體4、葉輪5、后蓋6、連接架7、軸承箱8、泵軸9;所述的前蓋1位于管路2左側并與管路2相連,所述的管路2位于泵體4左側通過前襯3與泵體4相連,所述的前襯3位于泵體4左側并與泵體4相連,所述的后蓋6位于泵體4右側并與泵體4相連,所述的葉輪5位于泵體4內部并一端與泵軸9相連,所述的泵體4采用雙流道結構。
所述的泵體4與管路2之間存在前襯3;泵軸9位于軸承箱8內部并穿過軸承箱8;后蓋6與軸承箱之間設有連接架7;葉輪5采用半開式葉輪結構;后蓋6與連接架7之間采用螺栓定位連接;前襯3與泵體4之間采用螺栓定位連接。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接通電源,將工作物由泵體4上部入口處投入,由發動機帶動泵軸9轉動進而帶動葉輪5轉動,從右側出口處排出。泵體采用雙流道設計,選擇半開式葉輪,在確保效率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出口排出顆粒的長度,實現了高纖維紙漿的排出。從而實現無堵塞,提高使用壽命的好處。后蓋與連接架之間采用螺栓定位,前襯與泵體之間采用螺栓定位,方便拆卸,從而方便紙漿泵內部的維護工作,提高紙漿泵的使用壽命。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