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事物的要求也從能用就好的老舊思維,變得相當細膩和苛求,唯有不斷進步或創新的構想,產生新的形態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并有效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場競爭激烈的考驗下生存。
如圖8所示,為一種公知避震器專用打氣嘴的剖面圖,其公知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具有一本體100,其包括一圓形殼體120及一螺合于圓形殼體120側端的蓋體140,其圓形殼體120內設有圓形容置空間,該圓形殼體120與蓋體140螺合處設一具有內螺紋的開放端124,于開放端另側設有螺孔122,該蓋體140內設有一螺孔142,一設置于本體100內頂掣件200,其螺合于螺孔120端,該頂掣件200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介于第一端與第二端間設有一擋止塊210,其內部設有導氣孔240,其第二端上環設有外螺紋250且可穿設出本體100螺孔122外緣,該穿設出本體100螺孔122外緣未端可螺合于氣管400的螺孔440,該氣管400的側端設有一轉動塊420,以供人轉動用,其第一端設有頂掣塊220,該頂掣塊220旁設有出氣孔230,該第一端套設一軟質塞300,其軟質塞300內設有一大穿孔320及相連通于大內徑穿孔320的小穿孔340,據此,在進氣狀況時,必須先將本體100的蓋體140螺合于避震器上,再旋轉氣管400的轉動塊420,使頂掣件200的擋止塊210壓迫軟質塞300變形而使出氣孔230移至大穿孔320內,使氣體經由導氣孔240至出氣孔230流出,反之,在未進氣狀況時,再旋轉氣管400的轉動塊420,使頂掣件200的出氣孔230移動并緊密靠在小穿孔340內,使頂掣件200的出氣孔230被小穿孔340壁密封而閉氣,因此,在轉動該轉動塊420時,需以相當大的力量及時間去扭轉才使氣嘴開始進氣及不進氣,且常因不知轉哪個方向而反復轉動,浪費更多的時間,更因在轉動該轉動塊420的過程過久常造成避震器內的高壓氣體外泄,故在使用上常常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此一公知避震器專用打氣嘴所衍生的種種缺陷,實有加以研發改進的必要。
因此,本實用新型想排除或至少減輕先前技藝所遭遇的問題。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快速,轉換迅速可避免避震器內的高壓氣體無謂地外泄的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
本實用新型具體結構一種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本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該本體的第二端更設有一接氣部,該接氣部內設有一與容置空間相連通的導氣孔;一頂掣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且滑設于容置空間內,其第一端面上設有軸向孔,且于頂掣件上設有一與軸向孔相連通的灌氣穿孔;一套置件,其套設于頂掣件的第一端;一蓋體,其蓋體的一端可套設于本體的第一端,其另一端套設于避震器氣嘴;一控制件,其可移動地設于本體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據此,當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時,可使頂掣件的第一端與避震器內撞針分離,反之,控制件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可立即將頂掣件滑移,從而使頂掣件的第一端與避震器內的撞針頂掣,其氣體可從導氣孔導入再進入灌氣穿孔后而輸出。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于第二本體側端樞設有控制頂掣件滑移的控制件,在進氣及未進氣轉換時,只需將控制件向上或向下扳動即可轉換,故大幅減少時間及力量的浪費,并且因轉換迅速可避免避震器內的高壓氣體無謂地外泄。
2.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于頂掣件上設置的O型環可減少因頂掣件滑移時的表面摩擦阻力,而使頂掣件滑移順暢,使控制件扳動時不需太過用力。
有關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述如后,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種結構的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表示頂掣件暫時擋住氣體,使氣體無法通過的狀況。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表示避震器專用打氣嘴螺合于避震器而未進氣的狀況。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表示避震器專用打氣嘴螺合于避震器而進氣的狀況。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表示避震器專用打氣嘴螺合于避震器而未進氣的狀況。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表示避震器專用打氣嘴螺合于避震器而進氣的狀況。
圖8為公知避震器專用打氣嘴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該避震器專用打氣嘴的立體組合圖。
同時參照圖2、圖4及圖5,該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包括有一本體10、頂掣件20、套置件30、蓋體40、控制件50所構成,該本體10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13,其本體10第二端設有一與氣管60結合的接氣部11,該接氣部11內設有一與容置空間13相連通的導氣孔12,該頂掣件20滑設于容置空間13內,該本體10的一端套設一蓋體40,且于本體10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樞設有一控制件50。
本體10,其容置空間13設有小穿孔131及一與小穿孔131相連通的大穿孔132,其本體10的一端外緣環設有外螺紋14,且于本體10的另一端設有一栓孔15,穿孔及栓孔中穿設一使控制件相對樞擺的固定件。
頂掣件20,該頂掣件20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于第一端面設有凹置部21及凹置部21內的軸向孔23,介于第一端及第二端間設有與軸向孔23相連通的灌氣穿孔24,其第二端設有圓形的抵掣部22,其外緣設有導角,該導角可使控制件順暢地推置,且于第二端上嵌置一O型環25。
套置件30,其套設于頂掣件20的第一端,該套置件30可用于螺合于避震器80時,氣密容置空間13內的氣體,以使氣體只能從頂掣件20的灌氣穿孔24灌入再由軸向孔23輸氣。
蓋體40,其蓋體40內設有螺孔42及與螺孔42相連接的氣嘴螺孔44,該蓋體40可通過螺孔42螺合于本體的一端的外螺紋14上,而螺孔42可螺合于避震器80的氣嘴上。
控制件50,該控制件50的一端設有方型凸緣52,該方型凸緣52上設有一穿孔54且用固定件70樞設于本體10的另一端的栓孔15上,因此,頂掣件20的抵掣部22將與控制件50的方型凸緣52表面緊密靠合,據此,當控制件50平放的第一位置時,該頂掣件20的凹置部21未與避震器80內的撞針82頂掣而未進氣,可通過控制件50向上扳動的第二位置時,該方型凸緣52推置頂掣件20的第二端而向前滑移,使頂掣件20的凹置部21與避震器80內的撞針82頂掣時,氣體由導氣孔12進氣再灌入頂掣件20的灌氣穿孔24內而輸氣,當進氣至一定程度時,可按控制件50,使得氣體氣壓反推置頂掣件20向后滑移而恢復原來的第一位置。
參照圖3,為第一實施例的未進氣狀況,該控制件50平放的第一位置時,該頂掣件20的側緣可擋住本體10的接氣部11內所設的小口徑圓形導氣孔12,使氣體暫時無法通過而為未進氣狀況。該接氣部11凸設一與氣管相連接的接氣嘴,該接氣嘴外緣環設數個錐形凸緣。
參照圖4及圖5,為本避震器專用打氣嘴螺合于避震器80而未進氣時,該控制件50平放時的第一位置,該頂掣件20的抵置部22將與控制件50的方型凸緣52表面緊密靠合,而頂掣件20的凹置部21未與避震器80內的撞針82頂掣,當控制件50向上扳動時,通過控制件50的方型凸緣52表面推置頂掣件20向前,促使頂掣件20向前滑移使側端凹置部21頂掣避震器80內的撞針82而向內推擠,而使氣體由導氣孔12進氣再灌入頂掣件20的灌氣穿孔24內而向外輸氣,值得注意的是,該頂掣件20的O型環25可減少因頂掣件20在滑移時的表面摩擦阻力使頂掣件20滑移順暢。
參照圖6及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個實施例中大致相同,其差異在于控制件50扳動方向與第一個實施例恰好相反,該控制件50垂直排放時的第一位置為未進氣狀況,而控制件50平放時的第二位置為進氣狀況。
故此一設計結構簡單,且大大的提高了避震器專用打氣嘴的適用性,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實為一極具產業利用性及進步性的設計。
總之,本實用新型極具產業上利用價值,且又未見有相同或類似的發明出現于國內外刊物或公開使用,符合專利法規定的積極及消極要素。
唯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故舉凡數值的變更或等效組件的置換,或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本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該本體的第二端更設有一接氣部,該接氣部內設有一與容置空間相連通的導氣孔;一頂掣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且滑設于容置空間內,其第一端面上設有軸向孔,且于頂掣件上設有一與軸向孔相連通的灌氣穿孔;一套置件,其套設于頂掣件的第一端;一蓋體,其蓋體的一端可套設于本體的第一端,其另一端套設于避震器氣嘴;一控制件,其可移動地設于本體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該頂掣件的第一端面上更設有一凹置部,該凹置部呈一方形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該頂掣件的灌氣穿孔為一橫向穿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該頂掣件第二端環設有一凹槽,該凹槽內嵌置一O型環。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該頂掣件第二端設有圓形的抵置部,其外緣設有導角,該導角可使控制件順暢地推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該接氣部凸設一與氣管相連接的接氣嘴,該接氣嘴外緣環設數個錐形凸緣。
7.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該控制件側端設有一具穿孔的方型凸緣。
8.如權利要求7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該本體的另一端設有相對于控制件穿孔的栓孔,并穿設一使控制件相對樞擺的固定件。
9.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介于該本體的一端與另一端間設有擋止塊及擋止塊前的外螺紋。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特征在于該接氣部內設有一小口徑的圓形導氣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的避震器專用打氣嘴,其包括有一本體、頂掣件、控制件、蓋體所構成,該本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一與避震器內的撞針頂掣的頂掣件滑設于容置空間,并且將可控制頂掣件的控制件樞設于本體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該螺合于本體第一端的蓋體,其另一端可螺合于避震器,故避震器內的撞針被頂開及未頂開轉換時,只需扳動控制件,使頂掣件與避震器內的撞針頂掣即可進行轉換,故省時又省力,并且因轉換時間短可避免避震器內的高壓氣體無謂地外泄,故本實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避震器專用打氣嘴的適用性及方便性,符合專業人員的使用需求,極具產業利用性及進步性。
文檔編號F16F9/02GK2763633SQ20042008789
公開日2006年3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12日
發明者吳樹木 申請人:吳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