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縮彈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彈簧結構,特別是一種受力均衡且不易變形 的彈簧結構。
背景技術:
早期的彈簧只是將具有彈性的物體彎曲而成,且僅僅只是直接利 用該物體的彈力,使得其在有限的彎曲距離上做一個往復運動。
對于上述,雖然早期的彈簧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需要,但 是,其只是彎曲的彈性物體,在一些壓力比較的大的情況下,這種彎 曲的彈性物體便無法滿足。
在上述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早期的彈簧是無法提供大的回復 力,無法做往復運動,進而其很容易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變形,甚至 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受力均衡,
且不易變形,并且適用范圍廣泛的壓縮彈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壓縮彈簧包括第一承置端、第二承置端以及位于
該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之間的變形本體,其中,所述變形本體為由一長條形金屬環形繞轉而成,呈一螺旋狀,且具有多個等間距設置 的螺旋圈體。
此外,所述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具有一平整面,以保證受力 均衡,壓縮彈簧不容易發生變形。
本實用新型所述壓縮彈簧結構簡單,加工容易,且受力均衡,受 力后不容易發生變形,質量良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壓縮彈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過程來對本實用新型所述壓縮彈簧 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見圖1中所示壓縮彈簧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所述壓縮彈
簧1包括第一承置端10、第二承置端11以及位于該第一承置端10 和第二承置端11之間的變形本體12,其中,所述變形本體12為由 一長條形金屬環形繞轉而成,其呈一螺旋狀,且具有多個等間距設置 的螺旋圈體120。
此外,所述第一承置端10和第二承置端11具有一平整面13, 通過該結構可使得該所述第一承置端IO和第二承置端11更好的與外 界物接觸,受力面大,受力均衡,從而亦保證了該壓縮彈簧l不會因 為局部受力而造成容易變形損害。另外,所述變形本體12亦可由長條形樹脂環繞旋轉而成。 使用時,使用所述第一承置端IO和第二承置端11與外界物接觸
或者裝設于外界物體上。
權利要求1.一種壓縮彈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置端、第二承置端以及位于該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之間的變形本體;其中,所述變形本體呈一螺旋狀,其上具有多個等間距設置的螺旋圈體;在所述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具有一平整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縮彈簧,包括第一承置端、第二承置端以及位于該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之間的變形本體;其中,所述變形本體為由一長條形金屬或者樹脂環形繞轉而成,且呈一螺旋狀,在該變形本體上具有多個等間距設置的螺旋圈體;以及所述第一承置端和第二承置端具有一平整面,從而保證該壓縮彈簧在受力時,受力均衡,且不容易發生變形。本實用新型所述壓縮彈簧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加工容易,且受力均衡,受力后不容易發生變形,質量良好。
文檔編號F16F1/44GK201310588SQ20082012326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1日
發明者李四龍 申請人:常州泰山彈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