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及實施該工藝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施工方法及實施該施工方法的設備。
技術背景
現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內襯修復技術是將工廠制作的圓管通過汽車運輸至施工現場。但是由于高密度聚乙烯管密度小,且呈圓形,受運輸車輛長度限制,每根高密度聚乙烯管長度一般只有十幾米,這樣就會造成如下問題第一,由于生產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工廠和施工現場往往距離遙遠,需要長途運輸。
第二,每車所運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長度很少,重量很輕,特別是大口徑管道運輸, 運輸成本更高。
第三,高密度聚乙烯管運到施工現場需要二次倒運和熱熔焊接,會增加施工現場工作量,增加高密度聚乙烯管焊接口數量,就就增加了影響生產的安全隱患。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以上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解決方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科學經濟、節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能確保施工質量的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設備及施工工藝。
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是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將高密度聚乙烯顆粒料送入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內,通過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將高密度聚乙烯管制成,然后將高密度聚乙烯管送入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進行變形,最后直接將變形后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送入需要修復的舊管道。
具體地,在高密度聚乙烯管未完全冷卻時,就送入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進行變形。
實施所述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的設備,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后方連接設置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
本發明提供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施工工藝,將高密度聚乙烯管現場擠出成形并進行變形縮徑。所述工藝在施工現場建立高密度聚乙烯管制作車間,將制作高密度聚乙烯管的設備安裝裝配在一起,并將高密度聚乙烯顆粒料運至現場,通過制管設備制作高密度聚乙烯管,并且在制管設備后面安裝變形裝置,將制作的高密度聚乙烯管直接變成所需的形狀。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性,具體的說,該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采用現場制管、并且將制管和變形縮徑工序連接在了一起,減少了材料的長距離運輸工作量和現場管材的二次倒運工作量;整段高密度聚乙烯管一次制作成形,避免或減少了高密度聚乙烯管的焊接工作量,確保了內襯修復質量。
本發明將設備和制作內襯管的聚乙烯顆粒料運至現場進行生產加工,避免了成品3管從工程到施工現場的多車次長距離運輸;減少了高密度聚乙烯管在現場的二次倒運,可以大大縮短高密度聚乙烯管內襯施工的工期。
圖1是本發明實施所述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工藝的設備的示意圖。1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 2高密度聚乙烯管 3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 4縮徑變形后的高密度聚乙烯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將高密度聚乙烯顆粒料送入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內,通過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將高密度聚乙烯管制成。在高密度聚乙烯管未完全冷卻時,就送入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進行變形。最后直接將變形后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送入需要修復的舊管道。實施所述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的設備,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后方連接設置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實施例中,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為現有技術,在市場可購買到。實施例中,選用專利號=200920258741.4,申請日:2009年11月23日,發明名稱 改進型PE管變形機作為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進行使用,效果最佳。將高密度聚乙烯管送入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最終制成“ ”形狀,最后送入需要修復的舊管道。
權利要求
1.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將高密度聚乙烯顆粒料送入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內,通過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將高密度聚乙烯管制成,然后將高密度聚乙烯管送入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進行變形,最后直接將變形后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送入需要修復的舊管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高密度聚乙烯管未完全冷卻時,就送入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進行變形。
3.實施權利里要求1所述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的設備,其特征在于, 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后方連接設置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施工方法及實施該施工方法的設備。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將高密度聚乙烯顆粒料送入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內,通過高密度聚乙烯制管機將高密度聚乙烯管制成,然后將高密度聚乙烯管送入高密度聚乙烯管縮徑變形機進行變形,最后直接將變形后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送入需要修復的舊管道。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性,該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工藝采用現場制管、并且將制管和變形縮徑工序連接在了一起,減少了材料的長距離運輸工作量和現場管材的二次倒運工作量;整段高密度聚乙烯管一次制作成形,避免或減少了高密度聚乙烯管的焊接工作量,確保了內襯修復質量。
文檔編號F16L55/162GK102506264SQ2011103615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徐效華, 王成全, 陳連杰 申請人:河南中拓石油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