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傳動軸突緣叉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具體是一種傳動軸突緣叉。
背景技術:
現有的傳動軸突緣叉在使用時利用壓板、鎖片和螺栓將十字軸壓緊限位的方式,螺栓在傳動軸高速旋轉的過程中因受外力不均時易從螺栓孔部位斷裂,傳動軸使用一段時間后螺栓易松動,且斷裂的頻率較高,螺栓斷裂后,十字軸來回竄動產生位移,導致傳動軸脫落損壞;在傳動軸總成裝配過程中,用壓板、鎖片、螺栓的方式裝配,一個零件需裝配四顆螺栓、二個壓板、二個鎖片,一套后傳動軸總成裝配完畢后其裝配壓板、鎖片、螺母的總工時約為2 3分鐘;螺栓斷裂后維修需將螺栓、壓板、鎖片(一次性)及相連接的零件同時更換,維修費用較高且浪費維修時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提升零部件使用壽命和降低材料成本和節約裝配維修時間,特提出一種傳動軸突緣叉。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傳動軸突緣叉,包括突緣叉本體,突緣叉兩耳相對設有貫通的十字軸孔,其特征在于在突緣叉本體兩耳外面延伸設有3-5_厚度的毛坯;在兩耳相對的貫通十字軸孔內的外邊緣設有卡簧槽,卡簧槽內設有卡簧。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增加了兩耳外面毛坯的厚度,改變了毛坯形狀,把原使用壓板、鎖片和螺栓將十字軸壓緊限位的方式改為使用卡簧式將十字軸壓緊限位的方式;提升零部件使用壽命;減少十字軸位移頻率;節省裝配時間和維修時間;節約總成成本;維修過程中卡簧可二次利用及相連接的零件同時更換。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I是突緣叉本體,2是延伸的3_5mm厚度毛還,3是卡簧槽,4是貫通十字軸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一種傳動軸突緣叉,包括突緣叉本體I,突緣叉兩耳相對設有貫通十字軸孔4,在突緣叉本體I兩耳外面延伸設有3-5_厚度的毛坯2 ;在兩耳相對的貫通十字軸孔4內的外邊緣設有卡簧槽3,卡簧槽內3設有卡簧。本實用新型改變了毛坯形狀,把原使用壓板、鎖片和螺栓將十字軸壓緊限位的方式改為使用卡簧式將十字軸壓緊限位的方式。其優點是[0013]一、提升零部件使用壽命(采用原有壓板、鎖片和螺栓將十字軸壓緊限位的方式,螺栓在傳動軸高速旋轉的過程中因受外力不均時易從螺栓孔部位斷裂)。二、減少十字軸位移頻率(采用原有方式將十字軸壓緊限位,傳動軸使用一段時間后螺栓易松動,且斷裂的頻率較高。螺栓斷裂后,十字軸來回竄動產生位移,導致傳動軸脫落損壞;而采用卡簧方式將十字軸壓緊限位,卡簧不易斷裂,減少了十字軸位移頻率)。三、節省裝配時間和維修時間(在傳動軸總成裝配過程中,用壓板、鎖片、螺栓的方式裝配,一個零件需裝配4顆螺栓、2個壓板、2個鎖片,一套后傳動軸總成裝配完畢后其裝配壓板、鎖片、螺母的總工時約為2 3分鐘;采用卡簧方式裝配,一個零件只需將2個卡簧放置卡簧槽內即可,一套后傳動軸總成裝配完畢后的總工時約為I分鐘)。四、節約總成成本(見附表I)五、維修過程中卡簧可二次利用(螺栓斷裂后維修需將螺栓、壓板、鎖片(一次性)及相連接的零件同時更換,維修費用較高且浪費維修時間;而卡簧只需再次重新利用,簡單裝配即可)。總體是毛坯形狀改變增加毛坯兩耳外端厚度及加大受力作用的部位,使其切卡簧槽的部位有加工余量及提高受力部位的強度;改變零部件裝配方式,實現卡簧裝配方式,即將原加工螺栓孔的工序(打眼、鉆孔、攻絲)直接改為切槽工序。附表1153系列傳動軸卡簧式零部件成本對比表
權利要求1.一種傳動軸突緣叉,包括突緣叉本體,突緣叉兩耳相對設有貫通的十字軸孔,其特征在于在突緣叉本體兩耳外面延伸設有3-5_厚度的毛坯;在兩耳相對的貫通十字軸孔內的外邊緣設有卡簧槽,卡簧槽內設有卡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傳動軸突緣叉,包括突緣叉本體,突緣叉兩耳相對設有貫通的十字軸孔,在突緣叉本體兩耳外面延伸設有3-5mm厚度的毛坯;在兩耳相對的貫通十字軸孔內的外邊緣設有卡簧槽,卡簧槽內設有卡簧。由于增加了兩耳外面毛坯的厚度,改變毛坯形狀,把原使用壓板、鎖片和螺栓將十字軸壓緊限位的方式改為使用卡簧式將十字軸壓緊限位的方式;提升零部件使用壽命;減少十字軸位移頻率;節省裝配時間和維修時間;節約總成成本;維修過程中卡簧可二次利用及相連接的零件同時更換,維修費用較高且浪費維修時間。
文檔編號F16D3/26GK202371042SQ20112049589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日
發明者張道毅, 馬文波 申請人:十堰瑞程傳動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