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及采煤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開采領域的機器設備,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及包含該截割部行星減速器的采煤機。
背景技術:
采煤機搖臂截割部是采煤機的重要工作結構,主要完成落煤和裝煤作業。截割電機的動力通過減速箱傳給滾筒,為割煤提供動力,再由螺旋葉片完成自動裝煤作業。行星減速器是減速箱內最關鍵的組件,其可靠性直接影響采煤機整機關鍵性能,其直徑直接影響采煤機滾筒的直徑。傳統采煤機搖臂截割部行星減速器中,行星軸承采用標準軸承,該標準軸承由內·圈、外圈、保持架及滾動體組成,行星軸承壽命較短且行星減速器的直徑尺寸較大,影響采煤機在薄煤層的應用范圍。因此,亟需一種新的方案,使得行星減速器在強度不減的前提下有更小的體積,從而縮小采煤機滾筒的直徑,擴大采煤機在薄煤層開采過程中的適用性。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可以保證行星減速器強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行星減速器的尺寸,縮小采煤機截割滾筒的直徑。再者,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采煤機。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截割部行星減速器,用于采煤機搖臂,包括搖臂殼體及位于所述搖臂殼體內的太陽輪、行星輪和行星架,所述太陽輪與輸入軸連接,所述搖臂殼體設置有內齒圈,所述行星輪通過行星軸安裝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輪分別與所述內齒圈、太陽輪嚙合傳動,所述行星輪與所述行星軸之間設置有至少一列滾動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行星輪和行星軸之間只設置密排的滾動體,而省掉了傳統行星軸承中的內圈、外圈和保持架,大大減小了行星輪和行星軸之間的距離,減小了行星減速器的直徑,使得采煤機截割搖臂滾筒的直徑縮小,同時保證行星減速器的結構強度,滿足采煤機的工作要求。在上述基礎技術方案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為,所述行星輪與所述行星軸之間設置有一列所述滾動體,所述滾動體密布于所述行星軸的周向。在上述基礎技術方案中,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為,所述行星輪與所述行星軸之間設置有多列所述滾動體,相鄰兩列所述滾動體之間通過隔套隔開,每一列所述滾動體分別密布于所述行星軸的周向。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行星軸及所述行星輪上設置有連通的油孔。這樣,可以使得滾動體得到充分的潤滑,大大增加滾動體的壽命。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所述行星輪的端部設置有定位擋圈,所述定位擋圈與所述滾動體的外端接觸。定位擋圈和隔套起到傳統行星軸承中的保持架的作用。[0013]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更進一步,截割部行星減速器還包括連接所述定位擋圈和所述行星架的定位銷。定位銷可以使定位擋圈與行星軸、行星架相對靜止,提高行星傳動精度,避免磨損。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行星軸端部的彈性擋圈。彈性擋圈可以使得行星軸在其軸向上有一定的浮動量,適應采煤機在割煤過程中的振動和沖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滾動體可以為圓柱滾子,也可以為圓柱滾針。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采煤機,包括上述方案中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無內圈、外圈和保持架的密排滾動體結構,大大減小了行星輪和行星軸之間的距離,減小了行星減速器的直徑,使得采煤機截割搖臂滾筒的直徑縮小;另外,在行星輪和行星軸上均布有通油小孔,使滾動體得到充分的潤滑,滾動體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在滿足行星減速部分強度不減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行星減速器的直徑,尤其適用于薄煤層采煤機。
圖I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截割部行星減速器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I搖臂殼體2太陽輪3行星輪4行星架5輸入軸6行星軸7滾動體8隔套9定位擋圈10定位銷11彈性擋圈 12行星架上端定位軸承13行星架下端定位軸承14內齒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如圖I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薄煤層采煤機內的行星減速器,包括搖臂殼體I、行星架上端定位軸承12、行星軸6、軸承滾針隔套8、定位擋圈9、太陽輪2、行星架下端定位軸承13、行星架4、內齒圈14、行星輪3、滾動體7、定位銷10、彈性擋圈11,還包括輸入軸5。本實施例中,所述行星輪3與所述行星軸6之間設置有兩列所述滾動體7,兩列所述滾動體7之間通過隔套8隔開,每一列所述滾動體7分別密布于所述行星軸6的周向。這樣,可以縮短每一列滾動體7的軸向長度,降低加工難度,同時保證滾動體7具有良好的結構強度,保證正常的支承要求。輸入軸5 —端通過齒輪傳動與截割電機連接,另一端通過花鍵連接太陽輪2,這樣可以將截割電機的動力傳遞至行星減速器。其中,行星輪3與行星軸6均布有通油小孔,使滾動體7潤滑充分,定位銷10安裝在定位擋圈9與行星架4相對應缺口之間,使定位擋圈9與行星軸6、行星架4相對靜止,提高行星傳動精度,避免磨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為僅在行星輪3和行星軸6之間設置一排滾動體7,所述滾動體密布于所述行星軸的周向。此種方案,省去了隔套8,更加方便滾動體的安裝,提高生產效率。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滾動體可以是圓柱滾子或圓柱滾針。再者,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采煤機,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采用無內圈、外圈和保持架的密排滾動體結構,大大減小了行星輪和行星軸之間的距離,減小了行星減速器的直徑,使得采煤機截割搖臂滾筒 的直徑下降;另外,在行星輪和行星軸上均布有通油小孔,使滾動體得到充分的潤滑,滾動體的使用壽命大大提聞。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滿足行星減速部分強度不減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行星減速器的直徑,尤其適用于薄煤層采煤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截割部行星減速器,用于采煤機搖臂,包括搖臂殼體(I)及位于所述搖臂殼體(I)內的太陽輪(2)、行星輪(3)和行星架(4),所述太陽輪(2)與輸入軸(5)連接,所述搖臂殼體(I)設置有內齒圈(14),所述行星輪(3)通過行星軸(6)安裝在所述行星架(4)上,所述行星輪(3)分別與所述內齒圈(14)、太陽輪(2)嚙合傳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輪(3)與所述行星軸(6)之間設置有至少一列滾動體(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輪(3)與所述行星軸(6 )之間設置有一列所述滾動體(7 ),所述滾動體(7 )密布于所述行星軸(6 )的周向。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輪(3)與所述行星軸(6)之間設置有多列所述滾動體(7),相鄰兩列所述滾動體(7)之間通過隔套(8)隔開,每一列所述滾動體(7)分別密布于所述行星軸(6)的周向。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軸(6 )及所述行星輪(3 )上設置有連通的油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輪(3)的端部設置有定位擋圈(9),所述定位擋圈(9)與所述滾動體(7)的外端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所述定位擋圈(9)和所述行星架(4)的定位銷(1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行星軸(6 )端部的彈性擋圈(1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體(7)為圓柱滾子。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體(7)為圓柱滾針。
10.一種采煤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I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采煤機內的截割部行星減速器,包括搖臂殼體及位于搖臂殼體內的太陽輪、行星輪和行星架,太陽輪與輸入軸連接,搖臂殼體設置有內齒圈,行星輪通過行星軸安裝在行星架上,行星輪分別與內齒圈、太陽輪嚙合傳動,行星輪與行星軸之間設置有滾動體。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采煤機。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無內外圈的密排滾動體結構,滿足了在行星減速部分強度不減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行星減速部分直徑的要求,尤其適用于薄煤層采煤機。
文檔編號F16H57/04GK202690897SQ20122022755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高長生, 苑雪濤, 趙慶禹 申請人: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