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座式調節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具 體涉及一種座式調節閥。
背景技術:
調節閥是流體過程控制系統中用動力操作改變流體流量的裝置,是控制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控制終端,調節閥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整體性能。在流體輸配異程管網變流量水系統中,實際設計時往往只考慮最不利環路的阻力計算,當系統最不利結點的作用壓力得以保證的同時,其它結點的作用壓力可能遠大于設計值,導致系統的水力失調。因此提供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密封效果好、大流量功能、便于日常的維護的調節閥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其閥腔設計具有流量大的特點、可滿足實際應用中對大流量閥門的要求,并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密封效果好、具有易于日常維護的座式調節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座式調節閥,自上而下包括密封連接成一體的閥桿、密封函組件、閥體、閥錐和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桿從上穿過所述密封函組件后進一步插入所述閥體內腔,其下部固定連接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與所述閥錐固定連接,并且與固定在所述下蓋上的導向套組成所述閥錐的導向配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閥體和所述下蓋螺紋固定連接。所述閥桿和所述閥體通過所述密封函組件密封連接。所述密封函組件與閥體之間設有上蓋密封圈,通過所述上蓋密封圈實現所述密封函組件與所述閥體之間的密封。所述閥體和所述下蓋之間還設有下蓋密封圈,通過所述下蓋密封圈實現所述下蓋與所述閥體之間的密封。本實用新型的座式調節閥結構簡單,成本低,和其他同類型調節閥相比較,增加了導向套和導向桿,該兩組件在工作時,形成一個導向功能,大大的增加了閥錐的動態穩定性及密封函組件的壽命,閥錐與閥體的流線形狀保證其有等百分比的流量特性曲線,可用于流量系統中應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座式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圖號說明I.閥桿2.密封函組件3.上蓋密封圈4.閥錐5.下蓋密封圈6.下蓋7.導向套8.導向桿9.閥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座式調節閥,自上而下包括密封連接成一體的閥桿I、密封函組件2、閥體9、閥錐4和下蓋6,其中,閥桿I自上而下穿過密封函組件2后進一步插入閥體9的內腔,其下部固定連接導向桿8,導向桿8與閥錐4固定連接,并且與固定在下蓋6上的導向套7組成閥錐的導向配合。本例中,導向桿8通過螺紋與閥錐4相連,并且與固定在下蓋6上的導向套7組成閥錐的導向配合,該導向配合可以保證整個閥錐在流體流速變化時震動較小,保證密封函等組件的壽命。本例中,閥桿I通過上述結構實現與閥錐4的連接,通過手動或者其它外界動力源 的作用,使閥錐在閥體9內部上下運動,改變閥錐與閥體9的中心通孔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使得流經閥體9的中心通孔的流體面積發生變化,以達到流體控制的目的。本例中,閥體I可采用鑄件,閥體I與閥錐4為流線形狀,閥體I與閥錐4之間的配合需要精加工以實現特定的流量特性曲線。本例中,閥體9和下蓋6螺紋固定連接。下蓋6與閥體9之間采用螺紋聯接,且采用下蓋密封圈5實現密封,在需要的時候,下蓋可以更換為三通組件,使得該座式調節閥變為三通調節閥。本例中,閥桿I和閥體9通過密封函組件2密封連接。閥桿I與閥體9之間的密封采用整體密封函組件2的形式,便于日后的維護更換,同時增加生產時的安裝工作量。本例中,密封函組件2與閥體9之間設有上蓋密封圈3,通過上蓋密封圈3實現密封函組件與閥體之間的密封。本例中的上蓋密封圈和下蓋密封圈均為標準O型圈,這種實現密封函組件以及下蓋與閥體之間的密封方式和普通的調節閥的墊圈密封有較大的區別,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以及O型圈的使用壽命及次數。本實用新型的座式調節閥和其他同類型調節閥相比較增加了導向套7和導向桿8,該兩組件在工作時,形成行程一個導向功能,大大的增加了閥錐的動態穩定性及密封函組件的壽命。本實用新型的座式調節閥的下蓋結構形式,可以輕易的在兩通及三通之間進行切換,大大的減少了因三通和兩通不同結構而需要重復投資模具的費用。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幾種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并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作出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座式調節閥,自上而下包括密封連接成一體的閥桿、密封函組件、閥體、閥錐和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桿從上穿過所述密封函組件后進一步插入所述閥體內腔,其下部固定連接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與所述閥錐固定連接,并且與固定在所述下蓋上的導向套組成閥錐的導向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座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和所述下蓋螺紋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桿和所述閥體通過所述密封函組件密封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座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函組件與所述閥體之間設有上蓋密封圈,通過所述上蓋密封圈實現所述密封函組件與所述閥體之間的密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座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和所述下蓋之間還設有下蓋密封圈,通過所述下蓋密封圈實現所述下蓋與所述閥體之間的密封。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座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密封圈和所述下蓋密封圈為標準O型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座式調節閥,自上而下包括密封連接成一體的閥桿、密封函組件、閥體、閥錐和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桿從上穿過所述密封函組件后進一步插入所述閥體內腔,其下部固定連接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與所述閥錐固定連接,并且與固定在所述下蓋上的導向套組成閥錐的導向配合。本實用新型的座式調節閥結構簡單,成本低,和其他同類型調節閥相比較,增加了導向套和導向桿,該兩組件在工作時,形成一個導向功能,大大的增加了閥錐的動態穩定性及密封函組件的壽命,閥錐與閥體的流線形狀保證其有等百分比的流量特性曲線,可用于流量系統中應用。
文檔編號F16K1/00GK202746610SQ20122040757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馬學東, 高國友, 張建強 申請人:歐文托普閥門系統(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