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流量控制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開啟速度快、使用壽命長、安全衛生的高壓流量控制閥,其包括靜閥體和動閥體,靜閥體包括分隔配合部,分隔配合部設置有靜閥體通孔;動閥體包括轉動配合部和傳動部,傳動部與轉動配合部相連接或一體制成;轉動配合部設置有能夠與所述靜閥體通孔相配合的動閥體通孔;轉動配合部與分隔配合部直接或間接以平面端面密封的方式相互配合;動閥體的傳動部可帶動動閥體的轉動配合部相對靜閥體分隔配合部轉動,實現對流體流量的控制。
【專利說明】一種流量控制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液壓與氣(液)動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到一種適用于對高壓氣(液)體或者液體的流量進行快速調節并可實現快速開啟或者關閉的流量調節閥。該調節閥利用力驅動動閥體或靜閥體使兩者做相對端面運動,實現對高壓氣(液)體或液體的流量進行快速調節,或者實現閥門的快速開啟和關閉,從而達到快速調節閥門的開啟量大小和/或快速開關閥門的使用要求。本發明的流量調節閥采用端面密封、端面進排氣(液)體(或液體),適用于較高壓力的氣(液)體(或液體),要求快速實現開關,并且頻繁啟動的場合;也可適用于要求智能控制,通過控制閥門開啟量的大小,以實現控制流過閥門流體流量大小為目的的場合。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高壓快速開關閥主要以電磁閥為主,且閥芯多為軸向開啟和關閉,如圖11所示,通過電磁閥# 1控制閥門閥芯#3沿閥芯#3閥桿的軸向移動來開啟或關閉閥門,并調節閥門開口量大小。
[0003]某些由伺服電機帶動的旋塞閥是利用帶通孔的塞體作為啟閉件的閥門,如圖12所示,旋塞閥的啟閉件(閥芯603)是一個有孔的圓柱體(或球體、圓錐體、橢圓體等),繞垂直于通道的軸線(閥桿方向)旋轉,從而達到啟閉通道的目的,塞體隨閥桿轉動,以實現啟閉動作。小型無填料的旋塞閥又稱為“考克”,旋塞閥的塞體多為圓錐體(也有圓柱體)與閥體的圓錐孔面配合組成密封副。油潤滑旋塞閥是最重要的一種,特制的潤滑脂從塞體頂端注入閥體錐孔與塞體之間,形成油膜以減小啟閉力矩,提高密封性和使用壽命。旋塞閥可實現多通,三通和四通式旋塞閥適用于流體換向。
[0004]但這種現有的閥存在下述難以克服的缺陷:
1、現有的電磁開關閥壽命(動作壽命大約為20-30萬次甚至更低)較短,動作響應速度較慢(大于1001118 ;隨著閥門口徑的增大,響應速度會更慢),成本較高;目前市場上壽命較長的開關閥閥芯開啟關閉方式導致閥芯動作滯后,很難實現大流量快速開關和快速調節流量。
[0005]2、現有的普通旋塞閥依靠精加工的金屬塞體與閥體間的直接接觸來密封,所以容易磨損,不能頻繁開啟,壽命較低,開啟速度也不能太快,通常只能用于低壓(不高于1兆帕)和小口徑(小于100毫米)的場合。
[0006]3、現有的旋塞閥主要用于截斷流體,主要供開啟和關閉管道和設備介質之用,并且旋塞閥大多依靠潤滑油進行潤滑,而在閥體的工作狀態下,潤滑油不可避免地會滴落或滑落,所以不適合用于食品、藥品等對安全、衛生要求較高的行業。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開啟速度快的高壓流量控制閥;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開啟速度快、可多通的高壓流量調節閥或控制閥。[0008]本發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種開啟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的高壓流量調節閥或控制閥。
[0009]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衛生的快速開啟和關閉的流量調節閥。
[0010]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一種流量控制閥,其包括:靜閥體、動閥體,靜閥體包括分隔配合部,分隔配合部設置有靜閥體通孔,靜閥體通孔貫穿分隔配合部;
動閥體包括轉動配合部和傳動部,傳動部與轉動配合部相連接或一體制成;
轉動配合部設置有動閥體通孔,動閥體通孔貫穿轉動配合部并能夠與靜閥體通孔相配
合;
轉動配合部與分隔配合部直接或間接以平面端面密封的方式相互配合;
動閥體的傳動部在驅動力的作用下帶動動閥體的轉動配合部相對靜閥體分隔配合部轉動,從而使動閥體通孔與靜閥體通孔的交匯面積發生改變,以實現對流體的流量大小進行控制或使流量控制閥處于打開或關閉狀態。
[0011]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還包括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與動閥體的傳動部傳動連接,以將驅動力通過傳動部傳遞給動閥體,從而帶動動閥體相對靜閥體轉動。
[0012]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
[0013]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靜閥體還包括主體部,主體部與分隔配合部固定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制成;主體部和分隔配合部在靜閥體內限定有腔體。
[0014]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主體部包括一第一主體部,該腔體包括進氣腔,進氣腔由第一主體部與分隔配合部限定而成,第一主體部與分隔配合部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制成。
[0015]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主體部還包括第二主體部,該腔體還包括排氣腔,排氣腔由第二主體部與分隔配合部限定而成;分隔配合部位于進氣腔和排氣腔之間,當分隔配合部的靜閥體通孔與動閥體通孔的交匯面積大于零時,進氣腔和排氣腔流體聯通。
[0016]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第一主體部與第二主體部分體制成并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制成;第二主體部與分隔配合部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制成。
[0017]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分隔配合部設置有一動閥體安裝孔,動閥體的傳動部以可相對分隔配合部轉動的方式安裝在動閥體安裝孔內。
[0018]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轉動配合部具有一轉盤,傳動部具有一個與轉盤相連接或一體制成的轉軸。
[0019]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轉盤在大體垂直于轉軸之中心軸線的平面內延伸;分隔配合部具有一第一隔板,動閥體安裝孔為貫穿第一隔板的通孔,動閥體的轉軸插裝在動閥體安裝孔內。
[0020]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還包括靜閥體摩擦片,靜閥體摩擦片設置有若干靜閥體摩擦片通孔,靜閥體摩擦片通孔的數量、位置與分隔配合部的靜閥體通孔及動閥體安裝孔的數量、位置相對應。
[0021]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靜閥體摩擦片通過芯軸安裝在分隔配合部上,靜閥體摩擦片與分隔配合部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墊,密封墊設置有與靜閥體摩擦片通孔相對應的靜閥體密封墊通孔。
[0022]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還包括動閥體摩擦片,動閥體摩擦片設置有若干動閥體摩擦片通孔,動閥體摩擦片通孔的數量、位置與動閥體通孔及動閥體安裝孔的數量、位置相對應。
[0023]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動閥體摩擦片通過芯軸安裝在動閥體的轉動部上,動閥體摩擦片與動閥體轉動部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墊,密封墊設置有與動閥體摩擦片通孔相對應的動閥體密封墊通孔。
[0024]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靜閥體摩擦片由聚四氟乙烯或銅、鋼等金屬材料制成。
[0025]根據權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動閥體摩擦片由銅、鋼等金屬材料或聚四氟乙烯制成。
[0026]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靜閥體還設置有一具有圓筒形內周壁的容置部。
[0027]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容置部由主體部與分隔配合部限定而成;容置部的一個開口與動閥體安裝孔相通,容置部的另一開口與外界相通。
[0028]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容置部的圓筒形內周壁限定一圓筒形腔體,圓筒形腔體內設置有一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將圓筒形腔體大體分成靜閥體軸承室和靜閥體彈性緊固件室,以分別用于容納和安裝軸承、彈性緊固件;第二隔板具有允許動閥體的傳動部從中穿過的安裝孔;第二隔板一體形成在圓筒形腔體的內周壁上或與圓筒形腔體的內周壁固定連接。
[0029]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靜閥體第二主體部的側壁設置有排氣口,排氣口位于分隔配合部的下方。
[0030]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靜閥體的分隔配合部設置有排氣管,排氣管與靜閥體通孔流體聯通;排氣管與靜閥體的分隔配合部一體制成或分體制成并連接在一起。
[0031]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靜閥體還設置有一位于分隔配合部下方并具有圓筒形內周壁的容置部。
[0032]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進氣腔呈圓筒形,靜閥體通孔的數量為兩個以上,靜閥體通孔相對圓筒形進氣腔的中心軸線均勻分布。
[0033]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相鄰兩個靜閥體通孔的外緣相對中心軸線的夾角6)大于等于每個通孔兩個外緣相對中心軸線的范圍角匕)。
[0034]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靜閥體通孔和/或所述動閥體通孔設置成臺階孔,通孔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方形或矩形。
[0035]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還包括進氣口,所述進氣口與進氣腔流體聯通。
[0036]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還包括排氣口,排氣腔與排氣口流體聯通。
[0037]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還包括用于調整動閥體轉動配合部與靜閥體分隔配合部之間壓力的壓力調整部件。
[0038]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壓力調整部件包括安裝在動閥體傳動部上的彈性緊固件和壓力調節件。
[0039]與現有技術相比,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具有下述優點:
1、使用壽命長(在每天開啟十萬次左右的前提下,使用壽命最低三年,如果每天的開啟次數降低,使用壽命更長\
2、開啟速度快(最快可達到幾十毫秒,甚至幾毫秒);
3、具有單通和多通功能,最多可實現單口進氣(液),四或六口甚至更多口排氣(液)。
[0040]4、流經閥體的流體流量大小可調,可作為智能調節閥使用;閥體可適用于通徑從4的流量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如為?閥的俯視圖;
和的流量調節閥的靜閥體的結構示意圖,其仁的剖視圖;
哥節閥的部件分解圖;
哥節閥的剖視圖;
哥節閥的剖視圖;
調節閥的剖視圖;
示意圖;
構示意圖。
002、靜閥體進氣(液)腔;1003、靜閥體密封腔;1005、靜閥體軸承室(靜閥體密封端面固件室;1008、靜閥體聯軸器法蘭盤連接螺氣(液)口 ; 1011、靜閥體進氣(液)口 ;1012、閥體主體;1015、靜閥體隔板;1016、靜閥體203、靜閥體筒狀芯軸;204、閥門進氣(液)法蘭毋01、電磁閥毋02、上端蓋毋03、閥芯毋04、閥體毋05、進氣(液)口毋06、出氣(液)口山01、電磁閥山02、上端蓋山03、閥芯山04、閥體;605、進氣(液)口山06、出氣(液)口 ;箭頭符號(一、丨)表示流體的流動方向。001、靜閥體;30011、上靜閥體;30021、下靜閥體;30031、上部靜閥體進氣(液)法蘭;30041、下部靜閥體進氣(液)法蘭;30051、靜閥體密封端面;30061、靜閥體進氣(液)腔;30071、靜閥體排氣(液)腔;30081、靜閥體軸承室;30091、靜閥體軸孔;30101、靜閥體彈性緊固室;30111、靜閥體聯軸器法蘭盤連接螺母;30121、靜閥體排氣(液)法蘭;30131、靜閥體排氣(液)口 ;30141、靜閥體進氣(液)口 ;30151、靜閥體圓筒形部分;30161、靜閥體主體底板;30171、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30181、靜閥體隔板;4011、靜閥體摩擦片;4021、靜閥體彈性緊固室密封墊;4031、靜閥體筒形芯軸;002、靜閥體;40012、上靜閥體;40022、下靜閥體;40032、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52、靜閥體進氣(液)腔;40062、下靜閥體排氣(液)腔;40072、靜閥體軸承室;40082、靜閥體軸孔;40092、靜閥體彈性緊固室;40102、靜閥體聯軸器法蘭盤連接螺母;40112、靜閥體排氣(液)法蘭;40132、靜閥體進氣(液)口 ;40142、靜閥體圓筒形部分;40152、靜閥體主體底板;40162、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40172、下靜閥體底板;40182、靜閥體密封端面;40192、靜閥體隔板;10、靜閥體進氣(液)法蘭;20和23、靜閥體;30、動閥體;21和22、靜閥體摩擦片;50、彈性緊固件;70、動閥體摩擦片;71、動閥體筒狀芯軸;72、靜閥體彈性密封墊;80、深溝球軸承;90、靜閥體排氣(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根據本發明的流量調節閥或控制閥的實施例加以詳細的說明。
[0044]第一實施例
如圖匕、圖和圖4所示,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大流量高速調節閥或流量控制閥的整體結構,該調節閥適于頻繁啟動、快速調節流量和快速實現開關,其主要包括閥門進氣(液)法蘭104、靜閥體100、動閥體500、聯軸器800、減速機901和電機900。此外,該調節閥還包括靜閥體摩擦片101、靜閥體筒狀芯軸103、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動閥體摩擦片503、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深溝球軸承300、彈性固緊件600等部件,其中,彈性緊固件600可以為彈簧。下面將對上述各主要部件及其配合關系做詳細說明。需要說明:根據本發明的調節閥可應用于氣體、液體等各種流體,為簡明起見,下文中僅以氣體為例對根據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并非局限于對氣體流量進行調節,而是還可以對液體或其它流體的流量進行調節。相應地,在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例如進氣(液)口、排氣(液)口、進氣(液)腔、排氣(液)腔等分別表示流體的入口、出口、流體的進入腔和流體的排出腔,并非僅僅局限于氣體或液體。
[0045]如圖、圖1)3和4所不,閥門進氣(液)法蘭104由一個圓筒形或管狀主體和一個與該管狀主體一體制成的連接法蘭構成,其中連接法蘭設置在該管狀主體的一端,該管狀主體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管路或連接件相連接的外螺紋,連接法蘭上設置有若干用于安裝連接件的安裝孔。
[0046]如圖匕、圖訃、2和4所示,靜閥體100包括一個具有一定壁厚且整體上呈圓筒形:連成一體或一體制成,該分隔配合部1012泛置有一個靜閥體軸孔1006和多個相對軸這些通孔貫穿所述分隔配合部及靜閥體密?12沿軸線方向大體設置在腔體的中部,但312沿軸線方向設置在圖26中腔體靠左側分隔配合部將主體部1014分隔成兩個部霧配合部1012為界,位于該分隔配合部右側分隔配合部右側的主體部分可被稱為第二0合部相配合,以改變靜閥體通孔和動閥體行的功能,具體如下文所述。總體而言,分隔(例中,就其分隔功能而言,其將靜閥體主體等靜閥體的內部腔體大體分隔成兩個腔體:合部的密封端面要與動閥體轉動配合部相和設置在動閥體轉動配合部上的動閥體通的控制以及實現閥的打開和關閉功能。
匱為一個以上,在本實施例中,靜閥體密封腔1004與靜閥體排氣(液)口 1010聯通,其中靜閥體排氣(液)口 1010沿著圓筒形第一腔體的徑向設置在靜閥體100上,如圖26所示,靜閥體100在該靜閥體排氣(液)口 1010處沿徑向延伸出一個一體成型的靜閥體排氣(液)口法蘭1009 ;圓筒形容置部1013內設置有一個一體的靜閥體隔板或第二隔板1015,該靜閥體隔板或第二隔板1015將第二腔體分隔成靜閥體彈性緊固件1007和靜閥體軸承室1005 ;此外,該靜閥體隔板或第二隔板1015的中心位置還設置有一個通孔,用于在裝配狀態下,允許動閥體500的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從該孔中穿過;在本實施例中,該靜閥體圓筒形容置部1013與分隔配合部1012、靜閥體主體1014及靜閥體主體的底板1016可以一體成型,也可分體成型,然后連接或焊接在一起;該圓筒形容置部1013的兩端均為敞開的。此外,在靜閥體主體底板1016上還連接有或一體設置有若干個靜閥體聯軸器法蘭盤連接螺母1008,以用于連接聯軸器法蘭盤902。在該實施例中,靜閥體排氣(液)腔1004基本上呈圓筒形,但靜閥體排氣(液)腔1004也可采用其它結構形式或形狀,例如橢圓形、方形、矩形或其它合適的形狀。當然容置部的外部及內部腔體形狀可以采用除圓筒形之外的其它形狀和結構形式,具體應視所選部件的配合情況予以選擇。
[0049]如圖匕、圖和4所示、該靜閥體100還安裝有靜閥體摩擦片101,該靜閥體摩擦片上設置有多個與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靜閥體軸孔1006相對應的通孔、中心孔,該靜閥體摩擦片101下方安裝有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上同樣設置有與靜閥體軸孔1006及靜閥體端面通孔1003相對應的中心孔和通孔,靜閥體筒狀芯軸103安裝在靜閥體端面通孔1003內,通過靜閥體筒形芯軸103可以將靜閥體摩擦片101、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順序安裝在分隔配合部的1012靜閥體密封端面上,靜閥體筒狀芯軸103起到為靜閥體摩擦片101及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3定位、限位的作用,防止靜閥體摩擦片
101、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3在閥體工作狀態下移位或錯位,避免靜閥體摩擦片101或靜閥體彈性緊固室密封墊103由于移位或錯位而將靜閥體端面通孔1003堵塞。靜閥體端面通孔1003優先采用臺階孔的形式,以便于實現靜閥體筒狀芯軸103的放入和位置固定。當然,靜閥體端面通孔1003的形狀可以為圓形、橢圓形、方形、矩形或其它形狀,靜閥體軸孔1006的形狀決定于動閥體500的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的橫截面形狀,例如可以采用圓形、橢圓形、方形、矩形或其它形狀。靜閥體摩擦片101可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也可以由銅、鋼或其它金屬材料制成。
[0050]分隔配合部1012朝向靜閥體進氣(液)腔1002的那個表面為靜閥體密封端面,該密封端面可以作為靜閥體摩擦片101的安裝平面,該安裝平面可根據實際使用的需要,在分隔配合部分上靜閥體軸承室1005四周均勻開設II 6 ? 1)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并能保證這II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在閥門全開時,動閥體500繼續旋轉360/(2=)度后,實現閥門的全閉。靜閥體摩擦片101要根據靜閥體密封端面或分隔配合部1012上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的形狀和位置等進行設計。靜閥體排氣(液)腔1004將=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所排出的氣(液)體匯合后,通過靜閥體排氣(液)法蘭1009上的靜閥體排氣(液)口 1010排出。
[0051]如圖33、圖此、圖30和圖4所示,動閥體500具有一個動閥體圓盤形部分(轉動配合部)5006和一個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該動閥體圓盤形部分(轉動配合部)5006與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可固定連接在一起或一體成型,動閥體圓盤形部分(轉動配合部)5006上設置有四個相對軸線均勻、對稱分布的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這四個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與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靜閥體摩擦片通孔1003及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通孔的位置相對應,該動閥體圓盤形部分或轉盤(轉動配合部)5006具有一動閥體密封端面5002,此外,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上設有彈性固緊件螺紋5004、動閥體鍵槽5005。如圖匕和圖化、4所示,動閥體圓盤形部分(轉動配合部)5006的下表面即動閥體密封端面5002上沿著從上至下的方向順序安裝有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和動閥體摩擦片503,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和動閥體摩擦片503上設有允許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從中穿過的中心孔及與多個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相對應的通孔,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和動閥體摩擦片503通過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安裝在動閥體圓盤形部分(轉動配合部)5006的下表面上,安裝時,首先將四個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分別裝入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中,在動閥體密封端面5002上安裝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并使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所對應的通孔分別對應著動閥體500上的四個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并壓實,然后將動閥體摩擦片503分別對應著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同心安裝并壓實。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優選采用臺階孔的形式,以便于實現動閥體筒狀芯軸501的放入和位置固定。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與動閥體圓盤形部分(轉動配合部)5006可做成一體的;也可做成分體的,然后通過螺紋、鍵連接等形式固定連接在一起。動閥體摩擦片503可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也可以由銅、鋼或其它金屬材料制成。但是,需要注意:在優選實施例中,當靜閥體摩擦片101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時,則動閥體摩擦片501則由鋼、銅或其它金屬制成;當靜閥體摩擦片101由銅、鋼或其它金屬制成時,則動閥體摩擦片501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由此使得靜閥體摩擦片101與動閥體摩擦片501之間形成“軟硬”配合,這樣不僅可以延長摩擦片的使用壽命,而且由于聚四氟乙烯本身具有良好的自潤滑性能,由此使得聚四氟乙烯與銅、鋼之間能夠實現良好的摩擦配合,不會因為摩擦片之間的摩擦而產生碎屑,也不必采用潤滑油或其它潤滑材料,從而完全達到安全衛生的目的,尤其適用于食品加工。
[0052]如圖匕、圖化和圖4所示,深溝軸承300安裝在靜閥體軸承室1005內,單向推力球軸承400安裝在靜閥體彈性緊固件室1007內,在該單向推力球軸承400的下方安裝有彈簧600及上彈簧座601、下彈簧座602,彈簧600的兩端分別支承在上、下彈簧座601上;已安裝好的動閥體500的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安裝并穿過深溝球軸承300的內圈、單向推力球軸承400的內圈、上彈簧座601、彈簧600、下彈簧座602,并使靜閥體摩擦片101(201)與動閥體摩擦片503接觸并壓實,然后將靜閥體聯軸器法蘭盤鏈接螺母1008安裝到動閥體旋轉軸5003的外螺紋段上。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的下端通過鍵連接與聯軸器800相連接,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5003通過聯軸器800與減速機901、電機900傳動連接。將聯軸器法蘭盤902通過螺栓連接到靜閥體100上,當然,也可以將聯軸器法蘭盤902與靜閥體100做成一體。在動閥體500的動閥體鍵槽5005上面放上鍵,將聯軸器800與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連接。將電機900、減速機901連接后與聯軸器800、聯軸器法蘭盤902連接。聯軸器法蘭盤902通過螺栓與聯軸器法蘭盤902連接螺母1008固定連接。圖匕和圖化中的箭頭方向表示流體的流動方向。
[0053]概括而言,靜閥體100主要由靜閥體主體1014、分隔配合部1012及靜閥體排氣(液)法蘭1009構成,其中靜閥體主體1014又包括圓筒形側壁板、底板1016和容置部1013的側壁板。此外,靜閥體100形成有一個圓筒形內腔體,該圓筒形內腔體又包括進靜閥體氣(液)腔1002、靜閥體排氣(液)腔1004及靜閥體軸承室1005、靜閥體彈性緊固件室1007,靜閥體進氣(液)腔1002沿圓筒形內腔體的中心軸線方向(即軸向方向)設置并與靜閥體進(氣)液口 1011流體聯通,靜閥體排氣(液)腔1004沿圓筒形內腔體的徑向設有靜閥體排氣(液)口 1011,靜閥體進氣(液)腔1002與靜閥體排氣(液)腔1004之間設置有分隔配合部1012,分隔配合部1012具有靜閥體密封端面,貫穿分隔配合部1012及其靜閥體密封端面設有若干個聯通靜閥體進氣(液)腔1002和靜閥體排氣(液)腔1004的通孔,此外,分隔配合部1012及其靜閥體密封端面上還設置有一個靜閥體軸孔1006,以允許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從中穿過;靜閥體軸承室1005、靜閥體彈性緊固件室1007由一個圓筒形容置部1013及設置在該圓筒形容置部1013內的第二隔板1015限定而成,其中圓筒形容置部1013與分隔配合部1012、靜閥體主體底板1016 —體制成或分體制成;靜閥體隔板或第二隔板1015與靜閥體圓筒形部分或容置部1013 —體制成,但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實際需要,分體制成。
[0054]本發明所選用的驅動機構900可用普通電機,也可用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等,優選采用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減速器901根據實際使用選配或不配。
[0055]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用手動方式或其它驅動方式來驅動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
[0056]此外,靜閥體的外形和內部腔體的形狀也可以不是圓筒形,而采用其它合適的形狀。
[0057]第二實施例
如圖53、圖56圖63、圖66和圖7所示,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大流量高速調節閥的整體結構,該調節閥適于頻繁啟動、快速調節流量和快速實現開關,其主要包括靜閥體200、動閥體500、聯軸器800、減速機901和電機900。此外,該調節閥還包括靜閥體摩擦片201、靜閥體彈性密封墊202、靜閥體筒狀芯軸203、動閥體摩擦片503、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深溝球軸承300、彈性固緊件600等部件,其中,彈性緊固件600例如可以為彈簧。
[0058]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僅在于靜閥體200的結構不同,在第一實施例中,靜閥體主體由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構成,而在第二實施例中,靜閥體主體僅具有第一主體部,而取消了第二主體部,代之以若干個排氣管,而動閥體及其它部件或其它部分的結構及連接關系基本相同,故在下文中,主要針對第二實施例中的靜閥體200的結構加以詳細說明,對相同部分不再詳細描述。
[0059]如圖53、圖56、圖如、圖66和圖7所示,靜閥體200包括一個具有一定壁厚且整體上呈圓筒形的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該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沿其中心軸線02-02的方向(即軸向)具有一個開口端(圖66的右端),該開口端的邊緣處設置有靜閥體進氣(液)法蘭2001,該靜閥體進氣(液)法蘭2001可一體形成在該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上并設置有若干個(圖66中為8個)安裝孔,靜閥體進氣(液)法蘭2001上的安裝孔與閥門進氣(液)法蘭204上的安裝孔的位置和數量相對應,以在裝配狀態下使靜閥體進氣(液)法蘭2001與閥門進氣(液)法蘭204相互配合,通過將連接件例如螺栓插裝在上述安裝孔內而將閥門進氣(液)法蘭204與靜閥體進氣(液)法蘭2001固定連接在一起,以實現流體介質進入靜閥體進氣(液)腔2002內;該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具有外周壁和內周壁,外周壁大體為圓柱形,但也可以是其它合適的形狀;而內周壁大體為圓柱形表面或圓柱面,但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適的形狀;該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內形成有一個腔體,該腔體具有一中心軸線02 — 02,該腔體內沿著徑向(即垂直于軸線02-02的方向)設置有一分隔配合部或第一隔板2012,該分隔配合部2012具有一個靜閥體密封端面2008,此外,該分隔配合部2012還設置有一個中心孔和四個相對軸線02-02均勻分布的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的數量為一個以上,在本實施例中,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的數量為四個,如圖63所示,這些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相對于中心軸線02 — 02均布且對稱設置;如圖66所示,該分隔配合部2012與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的內周壁限定了一個靜閥體進氣(液)腔2002,此外,該分隔配合部還設置有四個靜閥體排氣(液)腔或排氣管2004,四個靜閥體排氣(液)腔2004可分別由一個管狀部件構成,該管狀構件可以作為獨立的構件與靜閥體200的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體制成或分體制成并固定連接在一起,也可以與分隔配合部一體制成或分體制成并固定連接在一起,如圖7所示;該分隔配合部的中心孔處沿著遠離靜閥體進氣(液)腔2002的方向形成一個軸向的容置部,該容置部包括靜閥體軸承室2005,該靜閥體軸承室2005可由一個靜閥體主體的圓筒形部分及分隔配合部限定而成,該圓筒形部分2013可以作為靜閥體200的第一主體部2010的一部分與第一主體部2010 —體成型,該圓筒形部分2013的一個開口端(圖66中右端)與分隔配合部2012的中心孔相通,借此與靜閥體進氣(液)腔2002聯通,該圓筒形部分2013內具有一靜閥體第二隔板2011,該靜閥體第二隔板2011設有靜閥體軸孔2006,在裝配狀態下,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5003可由該靜閥體軸孔2006穿過;該靜閥體軸承室2005的中心軸線02-02即為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的中心軸線;在本實施例中,該圓筒形部分2013與分隔配合部2012及圓筒形主體(第一主體部)2010可以一體成型;當然,其也可分體成型,然后連接或焊接在一起。
[0060]在第二實施例中,分隔配合部仍然具有分隔和配合的雙重作用,就其分隔功能而言,靜閥體主體僅包括第一主體,而不具有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二主體,該分隔配合部將靜閥體的內部腔體大體分隔成兩個腔體-進氣腔和排氣腔,其中排氣腔由若干個管狀構件構成;就其配合功能而言,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該分隔配合部的密封端面要與動閥體轉動配合部相配合,通過使設置在分隔配合部上的靜閥體通孔和設置在動閥體轉動配合部上的動閥體通孔之間的交匯面積發生改變,來實現對流體流量的控制以及實現閥的打開和關閉功倉泛。
[0061]分隔配合部2012的面向靜閥體進氣(液)腔2002的表面即為靜閥體密封端面2008,該密封端面同時也是靜閥體摩擦片的安裝平面,靜閥體摩擦片安裝平面2008根據實際使用的需要,在分隔配合部2012上靜閥體軸承室2005四周均勻開設? 1)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并能保證這&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在閥門完全打開的狀態下,動閥體500繼續旋轉360/(210度后,實現閥門的完全關閉。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優先采用臺階孔的形式,以實現靜閥體筒狀芯軸203的安放和位置固定。靜閥體摩擦片201根據靜閥體摩擦片安裝平面2008上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的形狀和位置等進行設計。匕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連接&個靜閥體排氣(液)腔2004,以實現排氣(液)多通性倉泛。彈簧600的兩端分別支承在上彈簧座601、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安裝并30的內圈、上彈簧座601、彈簧600、下彈簧503接觸并壓實,然后將螺母700安裝到動閩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5003的下端通過鍵部分5003通過聯軸器800與減速機901、電
I600單獨設置彈性緊固件容納腔,但是本從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結構,即容置部實施例那樣單獨設置,通過隔板2011將容I固件,以分別用于容納和安裝軸承及彈性
902通過螺栓連接到靜閥體200上,也可以芒動閥體500的動閥體鍵槽5005上面放上0、減速機901連接后跟聯軸器800、聯軸器行定位和密封,也可通過另設定位銷進行定位。
[0070]如通過靜閥體筒狀芯軸103(203)的外圓進行定位和密封,如圖匕、圖化、圖%、圖
26、圖2。或圖如、圖56、圖如和圖66所示,靜閥體100 (200)與靜閥體摩擦片101 (201)四周的若干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 (2003)均做成臺階孔,靜閥體筒狀芯軸103 (203)放到臺階孔的直徑較大的孔里面。如通過定位銷進行定位,則不需要將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或2003做成臺階孔。
[0071]如通過動閥體筒狀芯軸501的外圓進行定位和密封,如圖33、圖36和圖3。所示,動閥體500與動閥體摩擦片503四周的若干個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均做成臺階孔,動閥體筒狀芯軸501放到臺階孔的直徑較大的孔里面。如通過定位銷進行定位,則不需要將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做成臺階孔。
[0072]每個閥的動閥體500與靜閥體100 (200)上的大臺階孔,以及動閥體摩擦片503和靜閥體摩擦片101 (201)上四周的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的數量相同,且其內徑與動閥體筒狀芯軸501 (靜閥體筒狀芯軸103 (203))的外徑相等或相當,以能夠將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安裝到各個通孔內;安裝后,動閥體筒狀芯軸501與動閥體500的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可以通過使動閥體500轉動到合適的位置而與靜閥體筒狀芯軸103 (203)的內孔、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 (2003)上的臺階孔形成連續通孔,以實現通氣(液)或通液。
[0073]所用動閥體筒狀芯軸501的數量、靜閥體筒狀芯軸103(203)的數量與動閥體500、靜閥體100 (200)上均布在中心軸線四周的臺階通孔數量的相同或相對應。
[0074]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和靜閥體筒狀芯軸103、203的主要作用是連接和定位動閥體500與動閥體摩擦片503、靜閥體100、200與靜閥體摩擦片101、201并阻止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被強氣(液)流或具有壓力的液體吹入臺階孔中,同時與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靜閥體摩擦片102或202 —起實現閥的動閥體500與動閥體摩擦片503之間、靜閥體100或200與靜閥體摩擦片101或201之間的密封。
[0075]安裝在動閥體500的動閥體圓盤形部分(轉動配合部)5006與動閥體摩擦片503之間的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安裝在靜閥體100或200的靜閥體分隔配合部1012與靜閥體摩擦片101或201之間的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或202,與動閥體摩擦片503、靜閥體摩擦片101或201的外徑相同且形狀一致,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和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202起到密封和緩沖作用。
[0076]對于本發明而言,設置在動閥體500、動閥體摩擦片503、靜閥體100(20(0、靜閥體摩擦片101 (201)上的若干個直徑相同的圓通孔(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 (2003))(也可根據實際加工條件開橢圓通孔或者扇形通孔等)優先采用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且各個圓通孔的中心相對閥體的中心軸線距離相等;而且可根據實際需要,圓通孔數量可為偶數個或奇數個。以每個零件是兩個圓通孔舉例說明,當電機900帶動動閥體500以及安裝在動閥體500上的動閥體摩擦片503轉動到與靜閥體100 (200)以及安裝在靜閥體100 (200)上的靜閥體摩擦片101 (201)的兩個圓通孔完全重合時,靜閥體100 (200)上靜閥體進氣(液)腔1002 (2002)中的氣(液)體通過動閥體500上的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動閥體摩擦片503上的通孔進入靜閥體摩擦片101(201)的通孔,再通過靜閥體摩擦片101〔200、靜閥體筒狀芯軸103 (203),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 (2003),進入靜閥體排氣(液)腔1004 (2004)(在第二實施例中,靜閥體排氣(液)腔2004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如果所要求實現的功能是多通,則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2003直接連接靜閥體排氣(液)腔2004,通過靜閥體排氣(液)口 2009實現氣(液)體的順利排出,整個過程即實現流量控制閥的完全打開,此時動閥體通孔和靜閥體通孔的交匯面積達到最大);在該流量控制閥完全打開的狀態下,當動閥體相對靜閥體繼續轉動時,靜閥體通孔和動閥體通孔的交匯面積逐漸減小,由此使得通過靜閥體通孔和動閥體通孔的流量減小,由此達到控制流量的目的;而當動閥500相對靜閥體100 (200)在開關閥完全打開的情況下再旋轉90度,則動閥體500、靜閥體100 (200)以及與之相配合的動閥體摩擦片503、靜閥體摩擦片101 (201)上的圓通孔被其本體平面封閉(如圖23、圖26和圖2(3所示,要保證相鄰兩個通孔的外周緣相對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0 (范圍角)大于每個通孔的兩個外周緣相對中心軸線的夾角(范圍角)0 (在本發明中,所謂范圍角是指由隔板平面的圓心到每個通孔的外周緣處做出兩條切線,每個通孔的兩條切線之間的夾角即為0,相鄰兩個通孔的相鄰兩切線之間形成的夾角即為13 ),從而實現靜閥體100 (200)上的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1003 (2003)與動閥體500上的動閥體密封端面通孔5001之間的垂直錯開,此時流量控制閥完全關閉;同樣,假如每個零件上面是四個圓通孔,當動閥體500與靜閥體100 (200)之間的四個圓通孔重合時是開關閥完全打開,當動閥體500相對靜閥體100 (200)在本開關閥完全打開后再旋轉45度,開關閥是完全關閉,依此類推。
[0077]動閥體500通過彈性固緊件(例如彈簧)600使動閥體500壓緊靜閥體100 (200)以及動閥體500與靜閥體100 (200)之間的動閥體摩擦片503和靜閥體摩擦片101 (201),同時也使動閥體500與動閥體摩擦片503之間的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靜閥體100 (200)與靜閥體摩擦片101 (201)之間的靜閥體彈性密封墊102 (202)被壓緊,從而實現密封。
[0078]此外,動閥體的傳動部即轉軸上還安裝有壓力調整部件,壓力調整部件由彈性緊固件(例如彈簧)和壓力調節件(例如螺母)構成,通過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上的螺母(壓力調節件)700來調整壓緊彈性固緊件(例如彈簧)600壓力的大小,即調整動閥體的轉動配合部與靜閥體的分隔配合部之間的壓力大小,從而使動閥體的轉盤與靜閥體的分隔配合部保持適當的壓力,以使動閥體和靜閥體之間保持必要的密封性。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與動閥體500的動閥體圓盤形部分(轉動配合部)5006可做成一體的,也可不做成一體的,做成一體的要注意動閥體500上用于安裝閥體彈性密封墊502的平面與動閥體旋轉軸線保持垂直;做成分體的要注意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與動閥體500之間的密封。
[0079]本發明所選用的電機900可用普通電機,也可用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等。減速器901根據實際使用選配或不配。
[0080]第三實施例
如圖8所示,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大流量高速調節閥的整體結構,該調節閥適于頻繁啟動、快速調節流量和快速實現開關,其主要包括靜閥體001、動閥體500、聯軸器800、減速機901和電機900。此外,該調節閥還包括上部靜閥體進氣(液)法蘭30031、下部靜閥體進氣(液)法蘭30041、靜閥體進氣(液)腔30061、靜閥體排氣(液)腔30071、動閥體摩擦片503、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深溝球軸承300、彈性固緊件600等部件,其中,彈性緊固件600例如可以為彈簧。進氣(液)法蘭30031與分隔配合部及其靜如螺栓插裝在上述安裝孔內而將分隔配合液)蘭30031固定連接在一起,以實現流體哥體001具有外周壁和內周壁,外周壁大體產大體為圓柱形表面或圓柱面,但也可以采
一定壁厚且整體呈圓筒形的下靜閥體或第I'一個開口端,該開口端的邊緣處設置有下氣(液)法蘭30041可一體形成在下靜閥體:(液)法蘭30041上的安裝孔與分隔配合部)法蘭30031上的安裝孔在位置、數量相對30041與分隔配合部、上部靜閥體進氣(液)爵裝在上述安裝孔內而將下部靜閥體進氣(液)法蘭30031連接固定在一起。該第二0心孔和四個相對軸線03-03均勻分布的靜03171的數量為一個以上,在本實施例中,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5003可由該靜閥體軸孔30091穿過。如圖8所示,該靜閥體密封端面30051與上靜閥體或第一主體部30011的內周壁限定了一個靜閥體進氣(液)腔30061,該靜閥體密封端面30051與下靜閥體(第二主體部)30021的內周壁限定了一個靜閥體排氣(液)腔 30071。
[0085]如圖8所示;容置部的管狀主體30151內還設有一個第二隔板,由此在容置部內還形成有一個軸向的靜閥體彈性緊固件室30101,該管狀主體30151與下靜閥體(第二主體部)30021 一體成型,該管狀主體30151的一個開口端(圖66中右端)與靜閥體密封端面30051的中心孔相通,借此與靜閥體進氣(液)腔30061聯通。
[0086]靜閥體密封端面30051朝向上部靜閥體進氣(液)腔30041的那個表面即為靜閥體摩擦片安裝平面,該靜閥體摩擦片安裝平面可根據實際使用的需要,在靜閥體摩擦片安裝平面上位于靜閥體軸承室30081四周均勻開設1)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30171,并能保證這II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30171在閥門全開時,動閥體500繼續旋轉360/(2=)度后,實現閥門的全閉。靜閥體摩擦片3011根據靜閥體摩擦片安裝平面30191上的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30171的形狀和位置等進行設計。靜閥體排氣(液)腔30071將=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30171所排出的氣(液)體合并后,通過靜閥體排氣(液)法蘭30121上的靜閥體排氣(液)口 30131排出。
[0087]如圖8所示、靜閥體001安裝有靜閥體摩擦片3011,該靜閥體摩擦片3011上設置有多個與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30171、靜閥體軸孔30091相對應的通孔、軸孔,該靜閥體摩擦片3011下方安裝有靜閥體彈性密封墊3021,靜閥體彈性密封墊3021上同樣設置有與軸孔及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30171相對應的軸孔、通孔,靜閥體筒形芯軸3031安裝在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30171內,通過靜閥體筒形芯軸3031可以靜閥體將摩擦片3011、靜閥體彈性密封墊3021安裝在靜閥體密封端面30051上,靜閥體筒形芯軸3031起到為靜閥體摩擦片3011及靜閥體彈性密封墊3021定位、限位的作用,防止靜閥體摩擦片3011、靜閥體彈性密封墊3021在閥體工作狀態下移位或錯位。靜閥體閥門進氣(液)通孔30171優先采用臺階孔的形式,以實現靜閥體筒狀芯軸3031的放入和位置固定。
[0088]第四實施例
如圖9所示,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大流量高速調節閥的整體結構,其主要包括靜閥體002、動閥體500、聯軸器800、減速機901和電機900。此外,該調節閥還包括靜閥體密封端面40182、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靜閥體進氣(液)腔40052、靜閥體排氣(液)腔40062、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40162、動閥體摩擦片503、動閥體筒狀芯軸501、動閥體彈性密封墊502、深溝球軸承300、彈性固緊件600等部件,其中,彈性緊固件600例如可以為彈簧。
[0089]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僅在于靜閥體的結構不同,其它部件或其它部分的結構及連接關系基本相同,故在下文中,主要針對第三實施例中的靜閥體002的結構加以詳細說明,對相同部分不再詳細描述。
[0090]概括而言,第一實施例的靜閥體為一體式結構,即第一主體部、第二主體部、分隔配合部為一體式結構,可以整體制造成型;而第四實施例的靜閥體則為部分分體式結構,即在第四實施例中,靜閥體的第一主體部、第二主體部為獨立的構件,而分隔配合部與第二主體部分一體制成,然后將第一主體部分與帶有分隔配合部的第二主體部連接在一起而形成靜閥體。具體如下所述。
[0091]如圖9所示,靜閥體002包括:一個具有一定壁厚且整體上呈圓筒形的上靜閥體或第一主體部40012,該上靜閥體40012沿其軸向具有一個開口端,該開口端的邊緣處設置有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該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可一體形成在該上靜閥體40012上并設置有若干安裝孔,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上的安裝孔與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上的安裝孔的位置和數量相對應,以在裝配狀態下使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與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相互配合,通過將連接件例如螺栓插裝在上述安裝孔內而將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與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固定連接在一起;該上靜閥體40012具有外周壁和內周壁,外周壁可以為圓筒形表面或其它合適形狀的表面,而內周壁則為圓柱形表面或圓柱面,該內腔體具有一中心軸線,該腔體內沿著徑向設置有下靜閥體40022。
[0092]如圖9所示,靜閥體002還包括:一個具有一定壁厚且整體上呈圓筒形的下靜閥體或第二主體部40022,該下靜閥體40022沿其軸向具有一個開口端,該開口端的邊緣處設置有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該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可一體形成在該主體上,并設置有若干安裝孔,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上的安裝孔與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上的安裝孔的位置和數量相對應,以在裝配狀態下使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與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相互配合,通過將連接件例如螺栓插裝在上述安裝孔內而將下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42與上靜閥體進氣(液)法蘭40032固定連接在一起。該下靜閥體40022具有外周壁和內周壁,外周壁可以為圓筒形表面或其它合適形狀的表面,而內周壁則為圓柱形表面或圓柱面。
[0093]如圖9所示,靜閥體還包括分隔配合部,該分隔配合部與第二主體一體制成,該分隔配合部設有一個靜閥體軸孔40082和多個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40162。
[0094]具體而言,該分隔配合部上設置有一個靜閥體軸孔40082和多個相對軸線均勻分布的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40162。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40162的數量為一個以上,在本實施例中,靜閥體密封端面通孔40162的數量為四個,這些靜閥體密封端面40162通孔相對于中心軸線對稱且均勻設置。
[0095]另外,在分隔配合部的靜閥體軸孔40082處朝向下靜閥體底板40172的方向(圖9中隔板的左側)還設置有一個圓筒形容置部40142,,該容置部由一個管狀主體(或圓筒形主體)及分隔配合部限定而成,作為第二主體的一部分的管狀主體與第二主體一體成型;該圓筒形容置部40142的一端與分隔配合部連成一體或一體制成,其另一端與第二主體的底板40152連成一體或一體成型,由此在下靜閥體40022內形成或限定了一個圓筒形的靜閥體排氣(液)腔40062 ;靜閥體排氣(液)腔40062的中心軸線即為靜閥體進氣(液)腔40052的中心軸線與靜閥體排氣(液)口 40122聯通,其中靜閥體排氣(液)口 40122沿著靜閥體的圓筒形容置部40142的徑向設置在第二主體上,靜閥體002在該靜閥體排氣(液)口 40122處沿徑向延伸出一個一體成型的靜閥體排氣(液)法蘭40112 ;靜閥體圓筒形部分40142內設置有一個靜閥體隔板40192,該靜閥體隔板40192將該容置部分隔成靜閥體彈性緊固室40092和靜閥體軸承室40072 ;此外,該靜閥體隔板40192的中心位置還設置有一個靜閥體軸孔40082,用于在裝配狀態下,允許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從該孔中穿過;在本實施例中,該靜閥體容置部40142與靜閥體第二主體部可以一體成型,也可分體成型,然后連接或焊接在一起。此外,在下靜閥體底板40172上還連接有或一體設置有若干個靜閥體聯軸器法蘭盤連接螺母40102,以用于連接聯軸器法蘭盤902。在該實施例中,靜閥體排氣(液)腔基本上呈圓筒形,但靜閥體排氣(液)腔也可采用其它結構形式或形狀,例如橢圓形、方形、矩形或其它合適的形狀。
[0096]第五實施例
如圖10所示,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流量調節閥的剖視圖。根據第五實施例的流量調節閥主要包括:靜閥體進氣(液)法蘭10、靜閥體20和23、動閥體30、聯軸器800、減速機901及電機900,其中靜閥體由第一靜閥體部分20和第二靜閥體部分23組成,在該實施例中,這兩個靜閥體部分基本為圓筒形,但也可以采用其它結構形式和形狀,第一靜閥體部分20和第二靜閥體23部分通過連接法蘭、螺栓、螺母等連接件連接在一起;此外,該調節閥還包括靜閥體摩擦片21和22、靜閥體筒狀芯軸70、動閥體摩擦片31、動閥體筒狀芯軸71、深溝球軸承80、靜閥體彈性密封墊72、彈性固緊件50等部件,其中,彈性緊固件50例如可以為彈簧或者彈性橡膠墊。
[0097]如圖10所示,第一靜閥體部分20和第二靜閥體部分23通過連接法蘭、螺栓、螺母進行連接,其中彈性緊固件50起到力的緩沖的作用,并可調節各個摩擦片之間力的大小。第一靜閥體部分20通過連接法蘭、螺栓、螺母等連接件與靜閥體進氣(液)法蘭10相連接。第一靜閥體部分20在其底板上設置有多個均布在軸線05-05周圍的通孔,相應地,第二靜閥體部分23在其頂板上設置有多個均布在軸線05-05周圍的通孔,第二靜閥體部分23還在其中心處設置有一個允許動閥體旋轉軸或桿狀部分(傳動部)5003通過的中心孔。
[0098]如圖10所示,與第一實施例相類似,第二部分靜閥體23沿徑向(圖8的左側)設置有一出靜閥體排氣(液)口 90。當然,靜閥體排氣(液)口 90也可設置在靜閥體主體的底板上,而且可以設置多個靜閥體排氣(液)口 90,靜閥體排氣(液)口 90可以和管路進行連接。
[0099]第一靜閥體部分20的底板下表面和第二靜閥體23的頂板上表面上分別安裝有一片靜閥體摩擦片21和22,且第一部分靜閥體20和第二部分23與靜閥體摩擦片21和22之間通過靜閥體彈性密封墊72進行密封,靜閥體摩擦片21和22通過靜閥體筒狀芯軸70進行定位。
[0100]動閥體30的動閥體摩擦片31安裝平面分上表面和下表面兩部分,這兩個表面上分別安裝有一片動閥體摩擦片31,且動閥體30與動閥體摩擦片31之間通過靜閥體彈性密封墊72進行密封,通過動閥體筒狀芯軸71進行定位。
[0101]與第一、第二實施例相同,動閥體30也具有旋轉軸部分,該旋轉軸按照與第一、第二實施例基本相同的方式通過鍵連接與聯軸器800相連接,進而通過聯軸器800與減速機
901、電機900傳動連接,其中聯軸器800、減速機901和電機900未在圖8中示出。
[0102]本發明所選用的電機900可用普通電機,也可用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等。減速器901根據實際使用選配或不配。
[0103]第一靜閥體部分20和第二靜閥體部分23、靜閥體摩擦片21和22、動閥體30、動閥體摩擦片31相互之間通過連接法蘭、螺栓、螺母連接并壓實,通過調節靜閥體彈性密封墊72以實現氣(液)體或者液體的密封。
[0104]上面已經對根據本發明的多個實施例作出了詳細的說明,但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示例性的,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做出多種變形和修改,例如,根據本發明的流量控制閥在實際使用時,可以考慮不必設置靜閥體主體部,靜閥體僅由分隔配合部構成,而原來的靜閥體主體部則直接利用管路或管道,在此情況下,靜閥體與動閥體仍然能夠配合,實現流量控制的功能;靜閥體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動閥體的轉動配合部和傳動部、容置部等也可以采用各種合適的形狀和結構,只要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和使用環境即可,并非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中的具體形狀和構造;此外,靜閥體摩擦片、動閥體摩擦片及靜閥體密封墊、動閥體密封墊是否采用均可視具體的設計要求和使用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但這些變形和修改也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流量控制閥,其包括:靜閥體、動閥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靜閥體包括分隔配合部,所述分隔配合部設置有靜閥體通孔,所述靜閥體通孔貫穿所述分隔配合部; 所述動閥體包括轉動配合部和傳動部,所述傳動部與所述轉動配合部相連接或一體制成; 所述轉動配合部設置有動閥體通孔,所述動閥體通孔貫穿所述轉動配合部并能夠與所述靜閥體通孔相配合; 所述轉動配合部與所述分隔配合部直接或間接以平面端面密封的方式相互配合; 所述動閥體的傳動部在驅動力的作用下帶動所述動閥體的轉動配合部相對所述靜閥體分隔配合部轉動,從而使所述動閥體通孔與所述靜閥體通孔的交匯面積發生改變,以實現對流體的 流量大小進行控制或使所述流量控制閥處于打開或關閉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動閥體的傳動部傳動連接,以將驅動力通過所述傳動部傳遞給所述動閥體,從而帶動所述動閥體相對所述靜閥體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閥體還包括主體部,所述主體部與所述分隔配合部固定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制成;所述主體部和所述分隔配合部在所述靜閥體內限定有腔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包括一第一主體部,所述腔體包括進氣腔,所述進氣腔由所述第一主體部與所述分隔配合部限定而成,所述第一主體部與所述分隔配合部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還包括第二主體部,所述腔體還包括排氣腔,所述排氣腔由所述第二主體部與所述分隔配合部限定而成;所述分隔配合部位于所述進氣腔和排氣腔之間,當所述分隔配合部的靜閥體通孔與所述動閥體通孔的交匯面積大于零時,所述進氣腔和排氣腔流體聯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體部與第二主體部分體制成并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制成;所述第二主體部與所述分隔配合部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制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配合部設置有一動閥體安裝孔,所述動閥體的傳動部以可相對所述分隔配合部轉動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動閥體安裝孔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配合部具有一轉盤,所述傳動部具有一個與所述轉盤相連接或一體制成的轉軸。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在大體垂直于所述轉軸之中心軸線的平面內延伸; 所述分隔配合部具有一第一隔板,所述動閥體安裝孔為貫穿所述第一隔板的通孔,所述動閥體的轉軸插裝在所述動閥體安裝孔內。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靜閥體摩擦片,所述靜閥體摩擦片設置有若干靜閥體摩擦片通孔,所述靜閥體摩擦片通孔的數量、位置與所述分隔配合部的靜閥體通孔及動閥體安裝孔的數量、位置相對應。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閥體摩擦片通過芯軸安裝在所述分隔配合部上,所述靜閥體摩擦片與所述分隔配合部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墊,所述密封墊設置有與所述靜閥體摩擦片通孔相對應的靜閥體密封墊通孔。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動閥體摩擦片,所述動閥體摩擦片設置有若干動閥體摩擦片通孔,所述動閥體摩擦片通孔的數量、位置與所述動閥體通孔及所述動閥體安裝孔的數量、位置相對應。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動閥體摩擦片通過芯軸安裝在所述動閥體的轉動部上,所述動閥體摩擦片與所述動閥體轉動部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墊,所述密封墊設置有與所述動閥體摩擦片通孔相對應的動閥體密封墊通孔。
15.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閥體摩擦片由聚四氟乙烯或銅、鋼等金屬材料制成。
16.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動閥體摩擦片由銅、鋼等金屬材料或聚四氟乙烯制成。
17.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閥體還設置有一具有圓筒形內周壁的容置部。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由所述主體部與所述分隔配合部限定而成;所述容置部的一個開口與所述動閥體安裝孔相通,所述容置部的另一開口與外界相通。
19.根據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的圓筒形內周壁限定一圓筒形腔體,所述圓筒形腔體內設置有一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將所述圓筒形腔體大體分成靜閥體軸承室和靜閥體彈性緊固件室,以分別用于容納和安裝軸承、彈性緊固件;所述第二隔板具有允許所述動閥體的傳動部從中穿過的安裝孔;所述第二隔板一體形成在所述圓筒形腔體的內周壁上或與所述圓筒形腔體的內周壁固定連接。
2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閥體第二主體部的側壁設置有排氣口,所述排氣口位于所述分隔配合部的下方。
2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閥體的分隔配合部設置有排氣管,所述排氣管與所述靜閥體通孔流體聯通;所述排氣管與所述靜閥體主體部或分隔配合部一體制成或分體制成并連接在一起。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閥體還設置有一位于所述分隔配合部下方并具有圓筒形內周壁的容置部。
23.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腔呈圓筒形,所述靜閥體通孔的數量為兩個以上,所述靜閥體通孔相對所述圓筒形進氣腔的中心軸線均勻分布。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靜閥體通孔的外緣相對中心軸線的夾角(10大于等于每個通孔兩個外緣相對中心軸線的范圍角(已)。
25.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閥體通孔和/或所述動閥體通孔設置成臺階孔,所述通孔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方形或矩形。
2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氣口,所述進氣口與所述進氣腔流體聯通。
2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排氣口,所述排氣腔與所述排氣口流體聯通。
2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調整所述動閥體轉動配合部與所述靜閥體分隔配合部之間配合壓力的壓力調整部件。
29.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調整部件包括安裝在所述動閥體傳動部上的彈性緊固件和壓力調節件,所述壓力調節件以能夠限制或改變所述彈性緊固件之行程 的方式與所述彈性緊固件配合。
【文檔編號】F16K3/08GK103836215SQ201310366391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紀合溪, 樊繼環, 王行安, 吳強業, 許月 申請人:連云港富安紫菜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