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閥座受力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新型閥座受力結構,其特征在于:閥芯位于套筒的中心,閥桿自上而下穿過調節閥的閥體后進一步插入閥體內腔,并與所述閥芯固定連接,閥芯與套筒及閥座密封連接,套筒通過設置在所述閥座上的墊片與所述閥座壓緊密封。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閥座受力結構,結構簡單,成本低,通過在套筒與閥座之間設置墊片,密封閥蓋的力通過套筒直接傳遞給墊片,保證閥座的密封和調節閥的長期使用。
【專利說明】新型閥座受力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閥座受力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調節閥是流體過程控制系統中用動力操作改變流體流量的裝置,是控制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控制終端,調節閥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整體性能。一般的調節閥,套筒壓緊閥座,閥芯位于套筒的中心,閥桿自上而下穿過調節閥的閥體后進一步插入閥體內腔,并與所述閥芯固定連接,閥芯與套筒及閥座密封連接,閥座的下方設置墊片,墊片壓緊在閥座與閥體之間,這樣執行機構的力通過閥芯傳遞給閥座,再傳遞給墊片,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但是如果需要的密封力太大,這樣執行機構傳遞給墊片的力就會超出墊片的密封比壓,將墊片壓壞,造成泄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閥座受力結構,改變套筒與閥座的接觸方式,避免了墊片受力過大而被壓壞的風險,保證閥門的長期使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新型閥座受力結構,其特征在于:閥芯位于套筒的中心,閥桿自上而下穿過調節閥的閥體后進一步插入閥體內腔,并與所述閥芯固定連接,閥芯與套筒及閥座密封連接,套筒通過設置在所述閥座上的墊片與所述閥座壓緊密封。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
[0007]所述閥座上沿閥座的周緣形成有向下凹進的凹臺,所述墊片設置在所述凹臺上,所述墊片的下表面壓緊所述閥座,所述套筒自上而下壓緊所述墊片的上表面,小通孔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均勻且對稱設置。
[0008]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閥座受力結構,結構簡單,成本低,通過在套筒與閥座之間設置墊片,密封閥蓋的力通過套筒直接傳遞給墊片,保證閥座的密封和調節閥的長期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閥座受力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標記說明
[0011]1、套筒2、閥座3、墊片4、中法蘭螺栓5、閥芯6、閥桿7、閥體【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閥座受力結構,閥芯5位于套筒I的中心,閥桿6自上而下穿過調節閥的閥體后進一步插入閥體內腔,并與閥芯固定連接,閥芯與套筒及閥座2密封連接,套筒I通過設置在閥座2上的墊片3與閥座壓緊密封。
[0014]本例中,閥座上沿閥座的周緣形成有向下凹進的凹臺,墊片設置在凹臺上,墊片的下表面壓緊閥座,套筒自上而下壓緊墊片的上表面。小通孔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均勻且對稱設置。
[0015]本實用新型將墊片設置在閥座上面,改變了套筒與閥座的接觸方式,將因中法蘭螺栓4密封閥蓋的力通過套筒直接傳遞給墊片后,這樣既避免了墊片受力過大而被壓壞,又由于墊片和中法蘭螺栓用的墊片(圖中未顯示)的密封比壓一致而進一步保證對閥座的密封,保證閥座的密封和調節閥的長期使用。
[0016]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并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作出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新型閥座受力結構,其特征在于:閥芯位于套筒的中心,閥桿自上而下穿過調節閥的閥體后進一步插入閥體內腔,并與所述閥芯固定連接,閥芯與套筒及閥座密封連接,套筒通過設置在所述閥座上的墊片與所述閥座壓緊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閥座受力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上沿閥座的周緣形成有向下凹進的凹臺,所述墊片設置在所述凹臺上,所述墊片的下表面壓緊所述閥座,所述套筒自上而下壓緊所述墊片的上表面,小通孔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均勻且對稱設置。
【文檔編號】F16K1/00GK203516749SQ201320347634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8日
【發明者】王彪 申請人:蘇州德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