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道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流道控制裝置,包括轉接管,該轉接管位于流道中,流道內部經轉接管連通,轉接管頂部兩側具有開孔,開孔邊緣具有連接圈,流道通過該連接圈與轉接管相連,轉接管中設有塞體,該塞體位于轉接管內底部,塞體底端具有連桿,連桿從轉接管底部伸出,連桿通過曲柄與驅動電機相接,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曲柄一端相接,連桿末端具有轉軸,該轉軸穿過曲柄另一端,使連桿與曲柄相接,驅動電機固定于托板上,該托板通過支撐架懸于轉接管下方,支撐架包括一對豎向桿以及一對斜向桿,豎向桿頂部與轉接管側壁連接,其底部與托板后端相連,斜向桿頂部與豎向桿頂部相連,其底部斜向伸出,與托板前端相連。
【專利說明】流道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流體通道控制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流道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一些高溫高壓流體通道中,通常需要設置流道控制裝置,對流道的通斷進行切斷和接通操作,現有的控制裝置采用手動操作結構,對操作者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且由于阻力較大,操作過程也較為費力。因此,有必要對這種流道控制裝置的結構進行改進,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流道控制裝置,便于對流道的通斷進行控制,并提升安全性。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流道控制裝置,包括轉接管,該轉接管位于流道中,流道內部經轉接管連通,轉接管頂部兩側具有開孔,轉接管通過該開孔與流道內部連通,開孔邊緣具有連接圈,流道通過該連接圈與轉接管相連,轉接管中設有塞體,該塞體位于轉接管內底部,塞體底端具有連桿,連桿從轉接管底部伸出,由連桿帶動塞體在轉接管中上下移動,對流道進行通斷操作,連桿通過曲柄與驅動電機相接,由驅動電機經曲柄帶動連桿往復移動,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曲柄一端相接,連桿末端具有轉軸,該轉軸穿過曲柄另一端,使連桿與曲柄相接,驅動電機固定于托板上,該托板通過支撐架懸于轉接管下方,支撐架包括一對豎向桿以及一對斜向桿,豎向桿頂部與轉接管側壁連接,其底部與托板后端相連,斜向桿頂部與豎向桿頂部相連,其底部斜向伸出,與托板前端相連;
[0006]豎向桿與斜向桿中分別具有一組安裝孔,由緊定螺栓穿過安裝孔將托板安裝在豎向桿與斜向桿上,安裝孔沿豎向桿與斜向桿的長度方向順次排列,使托板可在豎向桿與斜向桿上改變位置;
[0007]連接圈內壁設有密封墊,流道伸入連接圈中,使密封墊位于流道外壁與連接圈內壁之間。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流道控制裝置在轉接管中設置塞體,由驅動電機帶動塞體在轉接管中上下移動,從而封住或放開轉接管兩側的開孔,實現對流道的通斷操作,驅動電機通過支撐架懸于轉接管下方,可通過控制線路對其進行遠程操作,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流道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1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流道控制裝置包括轉接管1,該轉接管位于流道中,流道內部經轉接管連通,轉接管頂部兩側具有開孔2,轉接管通過該開孔與流道內部連通,開孔邊緣具有連接圈3,流道通過該連接圈與轉接管相連,轉接管中設有塞體,該塞體位于轉接管內底部,塞體底端具有連桿4,連桿從轉接管底部伸出,由連桿帶動塞體在轉接管中上下移動,對流道進行通斷操作,連桿通過曲柄5與驅動電機6相接,由驅動電機經曲柄帶動連桿往復移動,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7與曲柄一端相接,連桿末端具有轉軸8,該轉軸穿過曲柄另一端,使連桿與曲柄相接,驅動電機固定于托板9上,該托板通過支撐架懸于轉接管下方,支撐架包括一對豎向桿10以及一對斜向桿11,豎向桿頂部與轉接管側壁連接,其底部與托板后端相連,斜向桿頂部與豎向桿頂部相連,其底部斜向伸出,與托板前端相連;
[0012]豎向桿與斜向桿中分別具有一組安裝孔12,由緊定螺栓穿過安裝孔將托板安裝在豎向桿與斜向桿上,安裝孔沿豎向桿與斜向桿的長度方向順次排列,使托板可在豎向桿與斜向桿上改變位置;
[0013]連接圈內壁設有密封墊,流道伸入連接圈中,使密封墊位于流道外壁與連接圈內壁之間。
[0014]該流道控制裝置在轉接管中設置塞體,由驅動電機帶動塞體在轉接管中上下移動,從而封住或放開轉接管兩側的開孔,實現對流道的通斷操作,驅動電機通過支撐架懸于轉接管下方,可通過控制線路對其進行遠程操作,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安全性。
[001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流道控制裝置,包括轉接管,該轉接管位于流道中,流道內部經轉接管連通,其特征在于,轉接管頂部兩側具有開孔,轉接管通過該開孔與流道內部連通,開孔邊緣具有連接圈,流道通過該連接圈與轉接管相連,轉接管中設有塞體,該塞體位于轉接管內底部,塞體底端具有連桿,連桿從轉接管底部伸出,由連桿帶動塞體在轉接管中上下移動,對流道進行通斷操作,連桿通過曲柄與驅動電機相接,由驅動電機經曲柄帶動連桿往復移動,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曲柄一端相接,連桿末端具有轉軸,該轉軸穿過曲柄另一端,使連桿與曲柄相接,驅動電機固定于托板上,該托板通過支撐架懸于轉接管下方,支撐架包括一對豎向桿以及一對斜向桿,豎向桿頂部與轉接管側壁連接,其底部與托板后端相連,斜向桿頂部與豎向桿頂部相連,其底部斜向伸出,與托板前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豎向桿與斜向桿中分別具有一組安裝孔,由緊定螺栓穿過安裝孔將托板安裝在豎向桿與斜向桿上,安裝孔沿豎向桿與斜向桿的長度方向順次排列,使托板可在豎向桿與斜向桿上改變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圈內壁設有密封墊,流道伸入連接圈中,使密封墊位于流道外壁與連接圈內壁之間。
【文檔編號】F16M11/00GK203571174SQ201320761362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顧浩林 申請人:嘉善縣洪峰熱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