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包括一體結構的齒頂、齒底、以及位于齒部結構兩側分別連接所述齒頂和齒底的兩齒廓,其特征在于:所述齒部結構在所述齒廓處至少具有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且由所述齒底向齒頂方向,依次為所述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所述第二壓力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壓力角的角度。本實用新型的齒輪齒部結構,由于具有至少兩段壓力角,相比于傳統的齒部結構,在切削加工時不易變形,精度高,具有該結構的齒輪應用到具體的設備中使用噪音低。
【專利說明】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結構,尤其涉及齒輪的齒部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齒輪結構在機械領域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加工設備和工具中。現有的齒輪其齒部具有單一的壓力角,在利用切削工具對其進行切削加工時,齒部為抵抗切削力容易發生變形,這樣的齒輪在實際使用時噪音很大,通常大于60分貝。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多段壓力角,易于加工、精度高、噪音低的齒輪齒部結構。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包括一體結構的齒頂、齒底、以及位于齒部結構兩側分別連接所述齒頂和齒底的兩齒廓,其特征在于:所述齒部結構在所述齒廓處至少具有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且由所述齒底向齒頂方向,依次為所述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所述第二壓力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壓力角的角度。
[0005]優選的,在所述齒廓處還具有第三壓力角,由所述齒底向齒頂方向,依次為所述第一壓力角、第二壓力角和第三壓力角,所述第三壓力角的角度,依次大于所述第二壓力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壓力角的角度。
[0006]優選的,在所述齒廓處具有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0.25%-1.50%。
[0007]優選的,在所述齒廓處具有第一壓力角、第二壓力角和第三壓力角,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0.25%-0.50%,所述第三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0.75%-3.00%。
[0008]優選的,在所述齒廓處具有第一壓力角、第二壓力角和第三壓力角,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0.25%,所述第三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0.75%-1.50%。
[0009]優選的,所述齒廓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對應的第一齒廓和第二齒廓,所述第一齒廓的高度與第二齒廓的高度比為:2.685-2.690:0.120-0.130。
[0010]優選的,所述齒廓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對應的第一齒廓和第二齒廓,所述第一齒廓的高度與第二齒廓的高度比為:2.688:0.125。
[0011]優選的,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1.50%。
[0012]優選的,所述齒廓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角、第二壓力角和第三壓力角對應的第一齒廓、第二齒廓和第三齒廓,所述第一齒廓的高度、第二齒廓的高度以及第三齒廓的高度比為:0.700-0.705:1.980-1.990: 0.120-0.130。
[0013]優選的,所述齒廓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角、第二壓力角和第三壓力角對應的第一齒廓、第二齒廓和第三齒廓,所述第一齒廓的高度、第二齒廓的高度以及第三齒廓的高度比為:0.703:1.985: 0.125。
[0014]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實用新型的齒輪齒部結構,具有至少兩段壓力角,相比于傳統的齒部結構,在切削加工時不易變形,精度高,具有該結構的齒輪應用到具體的設備中使用噪音低。
[0016]2.可以設置依次增大的三段壓力角,獲得較好的減噪效果。尤其取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大0.25%-0.50%,第三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大0.75%-3.00%時。
[0017]3.當設置兩段壓力角時,取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大0.25%-1.50%,減噪效果好。當第一齒廓的高度與第二齒廓的高度比為:2.685-2.690:0.120-0.130,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大1.50%時,減噪效果最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3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6和比較例I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6和比較例I所使用的滾刀的齒部結構圖;
[0022]圖中:2、齒頂,4、齒底,6、齒廓。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24]實施例1-3
[0025]如圖1所示,一種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包括一體結構的齒頂2、齒底4、以及位于齒部結構兩側分別連接齒頂2和齒底4的兩齒廓6。兩齒廓6對稱設置,齒部結構在每一齒廓6處具有第一壓力角α?和第二壓力角α 2,且由齒底4向齒頂2方向,依次為第一壓力角α I和第二壓力角α 2,第二壓力角α 2的角度大于第一壓力角α I的角度。
[0026]具體的,第二壓力角α 2比第一壓力角α I大0.25%_1.50%。齒廓6包括分別與第一壓力角α I和第二壓力角α2對應的第一齒廓和第二齒廓。第一齒廓和第二齒廓分別為平面狀。第一齒廓的高度b與第二齒廓的高度a的比為:2.688:0.125。
[0027]實施例1-3具體的齒部結構參數見表I。
[0028]實施例4-6
[0029]如圖2所示,一種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與實施例1-3的區別在于:
[0030]齒部結構在每一齒廓6處具有第一壓力角α 1、第二壓力角α 2和第三壓力角α 3,且由齒底4向齒頂2方向,依次為所述第一壓力角α 1、第二壓力角α 2和第三壓力角α 3,第三壓力角α 3的角度,依次大于第二壓力角α 2的角度,大于第一壓力角α I的角度。
[0031]具體的,第二壓力角α 2比第一壓力角α I大0.25%_0.50%,第三壓力角α 3比第一壓力角α I大0.75%-3.00%。齒廓6包括分別與第一壓力角α 1、第二壓力角α 2和第三壓力角α 3對應的第一齒廓、第二齒廓和第三齒廓,第一齒廓的高度C、第二齒廓的高度b以及第三齒廓的高度a的比為:0.703:1.985: 0.125。
[0032]實施例4-6具體的齒部結構參數見表2。
[0033]比較例I
[0034]如圖2所示,一種齒輪齒部結構,與實施例4-6的區別在于:
[0035]第二壓力角α 2比第一壓力角α I小,第三壓力角α 3比第二壓力角α 2小。具體參數見表2。
[0036]實施例1-6、比較例I分別采用齒部結構如圖3所示的滾刀切削而成,實施例1-6采用的滾刀的齒部也加工成多段壓力角的形式,具體參數見表1、表2。
[0037]將分別具有實施例1-6和比較例I的齒部結構的齒輪安裝在減速機上,相同條件下測定噪音,其中被測各齒輪的參數均為模數1.25,螺旋角20°,減速比1:3。測定結果噪音值見表1、表2。
[0038]表I
[0039]
參數I實施例1 I實施例2 I實施例3
a (cm)— 0.125 0.125 0.125
b (cm)_2.688 2.688 2.688
α I (° )— 20.00 20.PO 20.PO
α 2 (° )~20.30 20.15 20.05
d (cm)_0.703 0.703 0.703
e (cm)~ 1.985 1.985 1.985
f (cm)— 0.125 0.125 0.125
β I (° )— 20.00 20.PO 20.PO
β 2 (° ) — 20.10 20.10 20.10
β 3 (° )— 20.50 20.30 20.10
噪音值(分貝) 丨46 丨50 丨50
[0040]表2
[0041]
#數I實施例4 I實施例5 I實施例6比較例I
a (cm)α 125 07Τ25 0.125 ~0.125
b (cm)L 985 ΤΤ985 1.985 ~ 1.985
c (cm)α 703 07703 0.703 ~0.703
α I (° )F。.00 20 00 20.PO — 20.PO
α2(° )Ιθ.10 20 05 20.05 — 19.70
α3(° )F。.60 20 30 20.15 ~ 19.50
d (cm)α 703 07703 0.703 ~0.703
e (cm)L 985 ΤΤ985 1.985 ~ 1.985
f (cm)α 125 07Τ25 0.125 ~0.125
β I (° )F。.0O 20 00 20.PO — 20.PO
β2 (° )Γ0.30 20 20 20.20 _ 20.0O
β3 (° )Ι?.ΟΟ 20 50 20.30 —20.00
噪音值(分貝) |58 丨52 |53 |θ8
[0042]根據表1,表2可知,具有實施例1-6齒部結構的齒輪噪音都低于通常的60分貝,起到減噪的作用。尤其實施例1的結構,減噪效果最佳,噪音值僅為46分貝。
[0043]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包括一體結構的齒頂、齒底、以及位于齒部結構兩側分別連接所述齒頂和齒底的兩齒廓,其特征在于:所述齒部結構在所述齒廓處至少具有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且由所述齒底向齒頂方向,依次為所述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所述第二壓力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壓力角的角度,所述齒廓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對應的第一齒廓和第二齒廓,第一齒廓和第二齒廓分別為平面狀; 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0.25%-1.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齒廓處還具有第三壓力角,由所述齒底向齒頂方向,依次為所述第一壓力角、第二壓力角和第三壓力角,所述第三壓力角的角度,依次大于所述第二壓力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壓力角的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齒廓處具有第一壓力角、第二壓力角和第三壓力角,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0.25%-0.50%,所述第三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0.75%-3.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廓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角和第二壓力角對應的第一齒廓和第二齒廓,所述第一齒廓的高度與第二齒廓的高度比為:2.685-2.690:0.120-0.13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壓力角比第一壓力角的角度大1.50%ο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音齒輪齒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廓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角、第二壓力角和第三壓力角對應的第一齒廓、第二齒廓和第三齒廓,所述第一齒廓的高度、第二齒廓的高度以及第三齒廓的高度比為:0.700-0.705:1.980-1.990:0.120-0.130。
【文檔編號】F16H55/08GK203962909SQ201320798314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賴國祥 申請人:大同齒輪(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