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生器軟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包括沿發生器下料孔設置的不銹鋼護筒,所述不銹鋼護筒包括圓柱形筒狀的不銹鋼筒內壁和沿不銹鋼筒內壁上部與發生器下料孔的法蘭相貼合的不銹鋼護筒上壁;沿所述不銹鋼護筒內壁周壁、不銹鋼護筒上壁周壁和發生器下料孔下周壁分布有橡膠軟連接。護筒外壁與橡膠內壁之間設有間隙,以防護筒與橡膠壁接觸后影響橡膠軟連接的減震效果,護筒下端超出軟連接橡膠部分一定長度,以防護筒底邊將橡膠部分割破或保護不嚴,將超出部分插入與軟連接所連接的管道中,既不影響軟連接的減震效果,且經久耐磨。該結構能夠增加震動大、物料磨損大的管道軟連接的使用周期和提高安全系數,同時也能減少檢修頻次和置換次數。
【專利說明】一種發生器軟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機械發生器中的連接部件,尤其是涉及震動大、物料磨損大、腐蝕性強的管道軟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發生器運行過程中,因電磁給料機一直處于震動狀態,因此與其相連接的上、下軟連接減震效果就一定要好且韌性要強,現有的金屬軟連接不符合使用要求,只能采用橡膠制品類型的軟連接,但發生器軟連接內部所經過的物料為塊狀電石和廢鐵等,它們的摩擦系數較大,這樣就造成橡膠軟連接容易破損,甚至有被突發割破造成乙炔氣體泄漏的危險,從而有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的隱患;同時因檢修次數頻繁,需要經常置換系統,這樣就造成了乙炔氣體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生器軟連接結構,該結構能夠增加震動大、物料磨損大的管道軟連接的使用周期和提高安全系數,同時也能減少檢修頻次和置換次數。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包括沿發生器下料孔設置的不銹鋼護筒,所述不銹鋼護筒包括圓柱形筒狀的不銹鋼筒內壁和沿不銹鋼筒內壁上部與發生器下料孔的法蘭相貼合的不銹鋼護筒上壁;沿所述不銹鋼護筒內壁周壁、不銹鋼護筒上壁周壁和發生器下料孔下周壁分布有橡膠軟連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橡膠軟連接與不銹鋼護筒上壁緊密貼合,且不銹鋼護筒上壁和橡膠軟連接開有與下料孔的法蘭相對應的螺栓孔。
[0007]進一步地,所述發生器下料孔下周壁的橡膠軟連接開有與發生器下部相對應的螺栓孔。
[0008]進一步地,所述橡膠軟連接與不銹鋼護筒內壁設有間隙,間隙最少不小于5_。
[0009]進一步地,所述不銹鋼護筒內壁下方長度比橡膠軟連接至少長10mm。
[0010]進一步地,所述設在不銹鋼護筒內壁周壁上的橡膠軟連接設有減震伸縮補償部分,所述減震伸縮補償部分呈彎曲狀。
[0011]進一步地,所述呈彎曲狀減震伸縮補償部分的長度是橡膠軟連接總長度的1/2。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結構可以解決既需要減震效果良好,且需要經久耐磨的軟連接問題。護筒外壁既不磨損橡膠內壁,護筒與橡膠壁接觸后又不會影響橡膠軟連接的減震效果。減少了發生器的檢修頻次和置換次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 (a)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4]圖1 (b)為I (a)的俯視圖。[0015]圖中:1、不銹鋼護筒內壁;2、螺栓孔;3、橡膠軟連接;4、減震伸縮補償部分;5、不銹鋼護筒上壁;6、下料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 (a)、圖1 (b)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包括沿發生器下料孔6設置的不銹鋼護筒,不銹鋼護筒包括圓柱形筒狀的不銹鋼筒內壁5和沿不銹鋼筒內壁I上部與發生器下料孔6的法蘭相貼合的不銹鋼護筒上壁I ;沿不銹鋼護筒內壁5周壁、不銹鋼護筒上壁I周壁和發生器下料孔6下周壁分布有橡膠軟連接3。橡膠軟連接3與不銹鋼護筒上壁I緊密貼合,且不銹鋼護筒上壁I和橡膠軟連接3開有與下料孔6的法蘭相對應的螺栓孔2。發生器下料孔6下周壁的橡膠軟連接3開有與發生器下部相對應的螺栓孔2。
[0018]橡膠軟連接3與不銹鋼護筒內壁5設有間隙,間隙最少不小于5mm,不銹鋼護筒內壁5下方長度比橡膠軟連接3至少長10mm,設在不銹鋼護筒內壁5周壁上的橡膠軟連接3設有減震伸縮補償部分4,減震伸縮補償部分4呈彎曲狀。呈彎曲狀的減震伸縮補償部分4是截面呈” Σ ”狀的橡膠軟連接3,沿橡膠軟連3的上端法蘭和橡膠軟連接的內壁鑲套有金屬護筒5。橡膠軟連接3的中間伸縮減震補償部分4長度是軟連接長度的1/2,高度可隨振幅大小和需伸縮量大小適當調整。不銹鋼護筒上壁I與不銹鋼護筒內壁5交接處倒圓角。
[0019]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方式制作:
[0020]第一部分:一種伸縮/減震效果較好的橡膠軟連接,其主要作用是減震、密封及連接上下管道(設備);
[0021]第二部分:倒“L “型不銹鋼護筒(為了防止物料對橡膠軟連接的磨損),護筒上端棱角成倒圓角(為了減少物料與護筒之間的阻力),護筒外壁與橡膠內壁間隙最少不小于5_(一是為了護筒外壁不磨損橡膠內壁;二是以防金屬護筒與橡膠壁接觸后影響橡膠軟連接的減震效果及調節間隙),護筒下端超出軟連接橡膠部分長度最少10_,以防護筒底邊將橡膠部分割破或保護不嚴,將超出部分插入與軟連接所連接的管道(設備)中,既不影響軟連接的減震效果,且經久耐磨。
[0022]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于此,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的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發生器下料孔(6)設置的不銹鋼護筒,所述不銹鋼護筒包括圓柱形筒狀的不銹鋼筒內壁(5)和沿不銹鋼筒內壁(I)上部與發生器下料孔(6)的法蘭相貼合的不銹鋼護筒上壁(I);沿所述不銹鋼護筒內壁(5)周壁、不銹鋼護筒上壁(I)周壁和發生器下料孔(6 )下周壁分布有橡膠軟連接(3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軟連接(3)與不銹鋼護筒上壁(I)緊密貼合,且不銹鋼護筒上壁(I)和橡膠軟連接(3)開有與下料孔(6)的法蘭相對應的螺栓孔(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生器下料孔(6)下周壁的橡膠軟連接(3)開有與發生器下部相對應的螺栓孔(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軟連接(3)與不銹鋼護筒內壁(5)設有間隙,間隙最少不小于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護筒內壁(5)下方長度比橡膠軟連接(3)至少長1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在不銹鋼護筒內壁(5)周壁上的橡膠軟連接(3)設有減震伸縮補償部分(4),所述減震伸縮補償部分(4)呈彎曲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生器軟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彎曲狀減震伸縮補償部分(4)的長度是橡膠軟連接(3)總長度的1/2。
【文檔編號】F16L27/10GK203770897SQ201420160929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孟瑞, 王貴珍, 徐振華, 白文彥 申請人:陜西北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