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至少包括靜環以及套在轉動軸上且隨軸旋轉的動環,所述的靜環和動環為雙層式結構,所述動環和靜環相互交錯并卡扣連接,靜環和動環之間共同形成截面為S形的通道,所述的通道沿徑向設置有三層,由內至外分別為潤滑油通道、油脂隔離通道以及污水通道;所述的外靜環、外動環、內靜環和內動環的內壁上均至少設置有兩條密封槽,所述的潤滑油通道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密封腔的回油槽,所述的污水通道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外界的排污槽。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該裝置既能夠防止密封腔中的潤滑油泄露,同時又可以阻止外界的污染物進入密封腔,其使用壽命長,并且適用性廣。
【專利說明】一種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械設備中旋轉軸用軸承箱或齒輪箱潤滑油迷宮密封裝置,屬于密封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迷宮密封是在轉動軸周圍設若干個依次排列的環行密封齒,齒與齒之間形成一系列截流間隙與膨脹空腔,被密封介質在通過曲折迷宮的間隙時產生節流效應而達到阻漏的目的的裝置。由于迷宮密封的轉子和機殼間存在間隙,無固體接觸,并允許有熱膨脹,因此適應高溫、高壓、高轉速頻率的場合,這種密封形式被廣泛用于汽輪機、燃汽輪機、壓縮機、鼓風機的軸端和各級間的密封。
[0003]在一些使用要求比較嚴格的場合中,密封裝置在使用時不僅要達到密封腔中潤滑油的零泄漏,而且還要達到防止外界的污染物進入密封腔內部的目的,此外,對于密封件的使用壽命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十分優良,并且使用壽命長久的密封裝置,成為了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解決了【背景技術】中的不足,該裝置既能夠防止密封腔中的潤滑油泄露,同時又可以阻止外界的污染物進入密封腔,其使用壽命長,并且適用性廣。
[0005]實現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至少包括靜環以及套在轉動軸上且隨軸旋轉的動環,靜環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設備端蓋上,所述的靜環為雙層式結構,包括外靜環、內靜環以及將外靜環和內靜環相固定的徑向的連接環A,三者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連接環A位于外靜環和內靜環上靠近外界的一側,且外靜環上沿徑向設置有一圈朝外凸起的定位臺階,所述定位臺階位于靠近外界的一側,定位臺階上設置有軸向的螺栓孔,定位臺階通過螺栓與設備端蓋安裝固定;
[0007]所述的動環為雙層式結構,包括外動環、內動環以及將外動環和內動環相固定的徑向的連接環B,三者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連接環B位于外動環和內動環上靠近密封腔的一側;所述動環和靜環相互交錯并卡扣連接,其中外動環位于外靜環和內靜環之間,內靜環位于外動環和內動環之間,靜環和動環之間共同形成截面為S形的通道,所述的通道沿徑向設置有三層,由內至外分別為潤滑油通道、油脂隔離通道以及污水通道,其中潤滑油通道的一端通向密封腔,污水通道的一端通向外界;
[0008]所述的外靜環、外動環、內靜環和內動環的內壁上均至少設置有兩條密封槽,其中內動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A,所述O形密封圈A與轉動軸相接觸,并將動環固定于轉動軸上使其能夠隨軸旋轉;所述的內靜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B,所述O形密封圈B與內動環相緊密接觸,并能夠隨內動環旋轉;所述的外動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C,所述O形密封圈C與內靜環相緊密接觸;所述的外靜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D,所述O形密封圈D與外動環相緊密接觸,并能夠隨外動環旋轉;
[0009]所述的潤滑油通道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密封腔的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位于內靜環的內側表面上,進入潤滑油通道中的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回油槽流回密封腔;所述的污水通道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外界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位于外靜環的內側表面上,進入污水通道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過排污槽排入外界;所述的油脂隔離通道中填充有隔離脂。
[0010]所述的外靜環、外動環和內靜環的內壁上均設置有三條密封槽。
[0011]所述外靜環的外壁上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E,所述O形密封圈E與設備端蓋相接觸,并將靜環固定于設備端蓋上。
[0012]所述的內動環的內壁上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A,所述O形密封圈A與轉動軸相接觸,并將動環固定于轉動軸上使其能夠隨軸旋轉。
[0013]所述外靜環的外壁上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B,所述O形密封圈B與設備端蓋相接觸,并將靜環固定于設備端蓋上。
[001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具有以下優點:由于靜環和動環之間設置有S形的通道,分別為潤滑油通道、油脂隔離通道以及污水通道,上述通道中均設置有O形密封圈,在使用時,O形密封圈A緊貼在轉動軸上,將動環與轉動軸相固定并使其能夠隨軸旋轉,而此時與內動環和外動環緊密接觸的O形密封圈B和O形密封圈D也隨著動環的旋轉而在密封槽中旋轉;密封腔中進入潤滑油通道中的潤滑油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內靜環的密封槽中,由于潤滑油通道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密封腔的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位于內靜環的內側表面上,進入潤滑油通道中的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回油槽流回密封腔,因此能夠完全防止潤滑油泄露。同樣,由外界進入污水通道中的污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靜環的密封槽中,由于污水通道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外界的排污槽,因此進入污水通道中的污水會在重力作用下,通過排污槽排入外界。所述的油脂隔離通道中填充有隔離脂,密封脂能夠將潤滑油通道以及污水通道之間徹底隔絕開來,確保密封效果的萬無一失。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使用壽命長,當使用了 2-3年后,即使O形密封圈產生了磨損,但是本裝置還能夠繼續進行使用,因為在離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回油槽和排污槽仍然能夠發揮作用,并且油脂隔離通道中的隔離脂照樣能將潤滑油通道以及污水通道進行隔開。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適用于各種場合下的軸密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外靜環,2-內靜環,3-連接環A,4-定位臺階,5_外動環,6_內動環,7_連接環B,8-潤滑油通道,9-油脂隔離通道,10-污水通道,11-回油槽,12-排污槽,13-0形密封圈A,14-0形密封圈B,15-0形密封圈C,16-0形密封圈D,17-0形密封圈E。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具體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的結構如圖1所示,至少包括靜環以及套在轉動軸上且隨軸旋轉的動環,靜環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設備端蓋上,所述的靜環為雙層式結構,包括外靜環1、內靜環2以及將外靜環I和內靜環2相固定的徑向的連接環A3,三者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連接環A3位于外靜環I和內靜環2上靠近外界的一側。所述外靜環的外壁上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E17,所述O形密封圈E17與設備端蓋相接觸,并將靜環固定于設備端蓋上。外靜環I上沿徑向設置有一圈朝外凸起的定位臺階4,所述定位臺階4位于靠近外界的一側,定位臺階4上設置有軸向的螺栓孔,定位臺階4通過螺栓與設備端蓋安裝固定。
[0020]所述的動環為雙層式結構,包括外動環5、內動環6以及將外動環5和內動環6相固定的徑向的連接環B7,三者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連接環B7位于外動環5和內動環6上靠近密封腔的一側。
[0021]所述動環和靜環相互交錯并卡扣連接,其中外動環5位于外靜環I和內靜環2之間,內靜環2位于外動環5和內動環6之間,靜環和動環之間共同形成截面為S形的通道,所述的通道沿徑向設置有三層,由內至外分別為潤滑油通道8、油脂隔離通道9以及污水通道10,其中潤滑油通道8的一端通向密封腔,污水通道10的一端通向外界。
[0022]所述的外靜環、外動環、內靜環和內動環的內壁上均至少設置有2-3條密封槽,其中內動環6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A13,所述O形密封圈A13與轉動軸相接觸,并將動環固定于轉動軸上使其能夠隨軸旋轉;所述的內靜環2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B14,所述O形密封圈B14與內動環相緊密接觸,并能夠隨內動環旋轉;所述的外動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C15,所述O形密封圈C15與內靜環相緊密接觸;所述的外靜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D16,所述O形密封圈D16與外動環相緊密接觸,并能夠隨外動環旋轉。
[0023]所述的潤滑油通道8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密封腔的回油槽11,所述回油槽11位于內靜環2的內側表面上,進入潤滑油通道中的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回油槽流回密封腔;所述的污水通道10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外界的排污槽12,所述排污槽12位于外靜環I的內側表面上,進入污水通道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過排污槽排入外界;所述的油脂隔離通道中填充有隔離脂。
[0024]本實施例中,當轉動軸的軸徑較大或轉速較高時,為防止動環與轉動軸打滑而不同步旋轉,可將內動環向外界延伸,以便在延伸部位采用頂絲實施輔助固定或采用卡箍輔助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至少包括靜環以及套在轉動軸上且隨軸旋轉的動環,靜環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設備端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靜環為雙層式結構,包括外靜環、內靜環以及將外靜環和內靜環相固定的徑向的連接環A,三者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連接環A位于外靜環和內靜環上靠近外界的一側,且外靜環上沿徑向設置有一圈朝外凸起的定位臺階,所述定位臺階位于靠近外界的一側,定位臺階上設置有軸向的螺栓孔,定位臺階通過螺栓與設備端蓋安裝固定; 所述的動環為雙層式結構,包括外動環、內動環以及將外動環和內動環相固定的徑向的連接環B,三者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連接環B位于外動環和內動環上靠近密封腔的一側;所述動環和靜環相互交錯并卡扣連接,其中外動環位于外靜環和內靜環之間,內靜環位于外動環和內動環之間,靜環和動環之間共同形成截面為S形的通道,所述的通道沿徑向設置有三層,由內至外分別為潤滑油通道、油脂隔離通道以及污水通道,其中潤滑油通道的一端通向密封腔,污水通道的一端通向外界; 所述的外靜環、外動環、內靜環和內動環的內壁上均至少設置有兩條密封槽,其中內動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A,所述O形密封圈A與轉動軸相接觸,并將動環固定于轉動軸上使其能夠隨軸旋轉;所述的內靜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B,所述O形密封圈B與內動環相緊密接觸,并能夠隨內動環旋轉;所述的外動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C,所述O形密封圈C與內靜環相緊密接觸;所述的外靜環的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D,所述O形密封圈D與外動環相緊密接觸,并能夠隨外動環旋轉; 所述的潤滑油通道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密封腔的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位于內靜環的內側表面上,進入潤滑油通道中的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回油槽流回密封腔;所述的污水通道中在其底部沿軸向設置有一條通向外界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位于外靜環的內側表面上,進入污水通道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過排污槽排入外界;所述的油脂隔離通道中填充有隔離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靜環、外動環和內靜環的內壁上均設置有三條密封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型回轉迷宮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靜環的外壁上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設置有O形密封圈E,所述O形密封圈E與設備端蓋相接觸,并將靜環固定于設備端蓋上。
【文檔編號】F16J15/447GK204213351SQ20142059890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鄧倫勝, 童春國, 呂穗軍, 許平, 陳斌, 鄧小文, 劉欣, 陳波, 王志中, 袁剛 申請人:武漢新置密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