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軸承保持架,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內圈、外圈、滾體和保持架,保持架包括有第一保持圈和第二保持圈,第一保持圈和第二保持圈上均一體設置有密封環,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設置有用于穩定滾體的夾持部,夾持部和密封環均位于第一保持圈的兩端和第二保持圈的兩端。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功能多樣化的軸承保持架。
【專利說明】軸承保持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持架,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功能多樣化的軸承保持架。
【背景技術】
[0002]保持架,即軸承保持架,又稱軸承保持器,指部分地包裹全部或部分滾動體,并隨之運動的軸承零件,用以隔離滾動體,通常還引導滾動體并將其保持在軸承內。
[0003]目前市場上的軸承保持架的結構相對比較單一,因此導致了它的功能也相對的比較單一,僅僅起到了對軸承中滾動體的導向和保持作用。然而隨著機械行業的迅速發展,軸承的研制與生產也迅速的得到發展,從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軸承,因此單一功能的軸承保持架隨著軸承的繼續發展,也需要對其經行更新,實現功能的多樣化。針對該問題,本企業經過長期的設計和實際,自行設計出了一種軸承保持架。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功能多樣化的軸承保持架。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軸承保持架,包括內圈、外圈、滾體和保持架,保持架包括有第一保持圈和第二保持圈,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一體設置有密封環,密封環上設置有容納潤滑油的容油槽。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第一保持圈和第二保持圈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軸承上時,第一保持圈上的夾持部和第二保持圈上的夾持配合形成夾持環,從而對滾體起到保持和導向的作用,同時通過凸環和凹槽的配合定位,使得密封環穩定的保持在內圈和外圈的兩側壁上,且同時位于內環和外環之間,對內環和外環之間的空隙進行有效的密封,最后還可以在容油槽中存入潤滑油,運用本實施例的軸承能夠不斷的得到潤滑油的補給,因此本實施例既可用作保持架、密封圈又可用作潤滑油的儲存和補給裝置,不但節約了成本,還實現了功能的多樣化。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設置有用于穩定滾體的夾持部,夾持部和密封環均位于第一保持圈的兩端和第二保持圈的兩端。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本技術方案中,夾持部和密封環分別位于第一保持圈或第二保持圈的兩端,該設置能使第一保持圈或第二保持圈在對滾體進行導向的同時,使得密封環剛好位于內圈和外圈的兩側壁上,對軸承起到密封作用。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夾持部設置有出油孔,出油孔與容油槽相互導通設置。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夾持部設置出油孔,且該出油孔與容油槽相互導通連接,從而實現了儲存在容油槽中的潤滑油進入軸承內部,起到潤滑的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內圈和外圈的側壁上均開設有環槽,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設置有與環槽相配合的凸環。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環槽和凸環的設置,既起到了對第一保持圈和第二保持圈定位的效果,又可以通過環槽和凸環使得密封性更好,更好的防止了外部雜質的進入和內部潤滑油的泄漏。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開設有螺紋孔。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螺紋孔,可利用螺釘或是其他連接件,便可將第一保持圈和第二保持圈進行連接,并且安裝在軸承上。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容油槽上設置有密封蓋。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密封蓋有效的防止了潤滑油的外漏。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當第一保持圈和第二保持圈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軸承上時,第一保持圈上的夾持部和第二保持圈上的夾持配合形成夾持環,從而對滾體起到保持和導向的作用,同時通過凸環和凹槽的配合定位,使得密封環穩定的保持在內圈和外圈的兩側壁上,且同時位于內環和外環之間,對內環和外環之間的空隙進行有效的密封,最后還可以在容油槽中存入潤滑油,運用本實施例的軸承能夠不斷的得到潤滑油的補給,因此本實施例既可用作保持架、密封圈又可用作潤滑油的儲存和補給裝置,不但節約了成本,還實現了功能的多樣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軸承保持架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軸承保持架實施例中內圈、外圈和滾體的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軸承保持架實施例中第一保持圈的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軸承保持架實施例中容油槽的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1、弟一保持圈;2、內圈;3、外圈;4、夾持部;5、弟_■保持圈;6、滾體;7、螺紋孔;8、環槽;9、凸環;10、密封環;11、容油槽;12、出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軸承保持架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4]一種軸承保持架,包括內圈2、外圈3、滾體6和保持架,保持架包括有第一保持圈I和第二保持圈5,第一保持圈I上和第二保持圈5上均一體設置有密封環10,密封環10上設置有容納潤滑油的容油槽11,當第一保持圈I和第二保持圈5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軸承上時,第一保持圈I上的夾持部4和第二保持圈5上的夾持配合形成夾持環,從而對滾體6起到穩定和導向的作用,同時通過凸環9和凹槽的配合定位,使得密封環10穩定的保持在內圈2和外圈3的兩側壁上,且同時位于內圈2和外圈3之間,對內圈2和外圈之間的空隙進行有效的密封,最后還可以在容油槽11中存入潤滑油,使得運用本實施例的軸承能夠不斷的得到潤滑油補給,起到潤滑效果,因此本實施例既可用作保持架和密封圈,又可用作潤滑油的儲存和補給裝置,解決了傳統保持架功能單一的缺點,不但節約了成本,還實現了功能的多樣化。在本技術方案中密封環10的材料可以是橡膠的也可以是鋼材,而優選的是鋼材,因為鋼材的穩定性相對橡膠而言要更加的突出,且密封效果也更顯著。第一保持圈I上和第二保持圈5上均設置有用于穩定滾體6的夾持部4,夾持部4和密封環10均位于第一保持圈I的兩端和第二保持圈5的兩端,夾持部4和密封環10分別位于第一保持圈I或第二保持圈5的兩端,該設置能使第一保持圈I或第二保持圈5在對滾體6進行穩定的同時,使得密封環10剛好位于內圈2和外圈3的兩側壁上,對內圈2和外圈3之間形成的空隙起到密封作用,不但實用,環槽8與凸環9的配合加強了軸承的整體結構強度,而且較為美觀。在本技術方案中,為了使得容油槽11中的潤滑油方便的進入軸承內部的滾體6上,因此夾持部4設置有出油孔12,出油孔12與容油槽11相互導通設置,該設置便實現了儲存在容油槽11中的潤滑油能夠方便的進入軸承內部,起到潤滑的效果,同時為了使得潤滑油不外漏,在容油槽11上設置有密封蓋。內圈2和外圈3的側壁上均開設有環槽8,第一保持圈I上和第二保持圈5上均設置有與環槽8相配合的凸環9,環槽8和凸環9的設置,既起到了對第一保持圈I和第二保持圈5定位的效果,又可以通過環槽8和凸環9的凹凸配合,使得密封性效果更加顯著,更好的防止了外部雜質的進入和內部潤滑油或其他物質的泄漏。第一保持圈I和第二保持圈5上均開設有螺紋孔7,通過螺紋孔7,可利用螺釘或是其他連接件,便可將第一保持圈I和第二保持圈5進行連接,并且安裝在軸承上,起到穩定滾體6和密封軸承的作用。綜上所述只要在軸承上安裝上本實施例所說的保持架,便能同時起到對滾體6的穩定和對軸承的密封,以及潤滑油的儲存和補給裝置,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保持架功能單一的缺點。
[002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軸承保持架,包括內圈、外圈、滾體和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包括有第一保持圈和第二保持圈,所述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一體設置有密封環,所述密封環上設置有容納潤滑油的容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設置有用于穩定滾體的夾持部,所述夾持部和密封環均位于第一保持圈的兩端和第二保持圈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設置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與容油槽相互導通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軸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圈和外圈的側壁上均開設有環槽,所述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設置有與環槽相配合的凸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軸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圈上和第二保持圈上均開設有螺紋孔。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油槽上設置有密封蓋。
【文檔編號】F16C33/66GK204127123SQ201420625830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7日
【發明者】李冬 申請人:杭州恩斯克萬達電動轉向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