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動力與傳動領域,尤其涉及萬向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萬向節等萬向傳動機構結構復雜,而且造價高、壽命短。因此,需要發明一種新型萬向傳動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如下:
方案1:一種萬向傳動裝置,包括泵輪和渦輪,所述泵輪和所述渦輪串聯連通設置,所述泵輪的旋轉軸和所述渦輪的旋轉軸之間萬向設置,所述泵輪和所述渦輪的工作介質設為液體、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渦輪增重設置和/或所述渦輪與旋轉慣量體機械連接設置。
方案3:在方案1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渦輪與經增速機構與旋轉慣量體傳動設置。
方案4:在方案1至3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泵輪和所述渦輪的工作介質設為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包括所述泵輪和所述渦輪的回路內工質的底壓設為大于等于0.1MPa、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0.7MPa、0.8MPa、0.9MPa、1.0MPa、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5.0MPa、5.5MPa、6.0MPa、6.5MPa、7.0MPa、7.5MPa、8.0MPa、8.5MPa、9.0MPa、9.5MPa或大于等于10.0MPa。
方案5:在方案1至4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泵輪和所述渦輪的工作介質設為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包括所述泵輪和所述渦輪的回路內工質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或大于等于130。
方案6:在方案1至5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泵輪和所述渦輪的工作介質設為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包括所述泵輪和所述渦輪的回路內工質的絕熱指數小于等于1.60、1.58、1.56、1.54、1.52、1.50、1.48、1.46、1.44、1.42、1.4、1.38、1.36、1.34、1.32、1.30、1.28、1.26、1.24、1.22、1.20、1.18、1.16、1.14、1.12、1.10、1.08、1.06、1.04或小于等于1.02。
本發明中,所謂的“機械連接設置”是指一切通過機械方式的聯動設置,可選擇性選擇固定連接設置、一體化設置和傳動設置。
本發明中,所謂“底壓”是指容積空間內處于靜止狀態的壓力,即容積內不存在壓力差狀態下的氣體壓力。
本發明中涉及到的壓力,例如所述底壓,均為表壓壓強。
本發明中,所謂的“旋轉慣量體”是指以增加轉動慣量為目的增加的物體。
本發明中,所述旋轉慣量體可選擇性地選擇設為飛輪。
本發明中,所謂的“旋轉慣量體”包括可選擇性地選擇設有扭轉減震彈性件的慣量體。
本發明中,所謂的“飛輪”包括可選擇性地選擇設有扭轉減震彈性件的飛輪。
本發明中,所謂的“扭轉減震彈性件”是指為了減少旋轉動力沖擊所設置的彈性件。
本發明中,所謂的“串聯連通設置”是指流體流通通道上的連通,A與B串聯連通是指流入A的流體的至少一部分來自B,或者流出A的流體的至少一部分流入B。
本發明中,所謂的“增重設置”是指超于部件強度要求以外,為增加轉動慣量而增加重量的設置方式。
本發明中,應根據熱能和動力領域的公知技術,在必要的地方設置必要的部件、單元或系統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所公開的萬向傳動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4: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5:本發明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萬向傳動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泵輪1和渦輪2,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串聯連通設置,所述泵輪1的旋轉軸和所述渦輪2的旋轉軸之間萬向設置,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的工作介質設為液體、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
實施例2
一種萬向傳動裝置,如圖2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渦輪2與旋轉慣量體3固連設置。
實施例3
一種萬向傳動裝置,如圖3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渦輪2與旋轉慣量體3一體化設置。
實施例4
一種萬向傳動裝置,如圖4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渦輪2與旋轉慣量體3傳動設置。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1還可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渦輪2與旋轉慣量體3之間采用實施例2至實施例4之外的其它的機械連接設置的形式。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1至實施例4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渦輪2增重設置(圖中未示)。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1還可僅使所述渦輪2增重設置。
實施例5
一種萬向傳動裝置,如圖5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渦輪2與經增速機構4與旋轉慣量體3傳動設置。
圖5中所示增速機構4僅為一種示意,具體實施時并不限制于圖示中的增速機構。
在具體實施時,本發明實施例1至實施例5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串聯連通設置的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設置在殼體內。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1至實施例5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的工作介質設為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包括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的回路內工質的底壓設為大于等于0.1MPa、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0.7MPa、0.8MPa、0.9MPa、1.0MPa、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5.0MPa、5.5MPa、6.0MPa、6.5MPa、7.0MPa、7.5MPa、8.0MPa、8.5MPa、9.0MPa、9.5MPa或大于等于10.0MPa;還可再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的工作介質設為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包括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的回路內工質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或大于等于130;還可更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的工作介質設為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包括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的回路內工質的絕熱指數小于等于1.60、1.58、1.56、1.54、1.52、1.50、1.48、1.46、1.44、1.42、1.4、1.38、1.36、1.34、1.32、1.30、1.28、1.26、1.24、1.22、1.20、1.18、1.16、1.14、1.12、1.10、1.08、1.06、1.04或小于等于1.02。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明所有實施方式中的所述泵輪1可選擇性地選擇設為任何具有泵送流體功能的泵輪,且使所述渦輪2設為任何能夠利用流體產生動力的渦輪。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明中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之間的萬向設置并不僅限于附圖中所示的萬向設置的形式。
本發明中,所述泵輪1和所述渦輪2之間的萬向設置,但所述泵輪1與所述渦輪2之間并不通過萬向設置傳遞扭矩。
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根據本領域的公知技術和本發明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可以推導出或聯想出許多變型方案,所有這些變型方案,也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