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八擋行星自動變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05965閱讀:382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機械變速傳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八擋行星自動變速器。



背景技術:

傳動系統是車輛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用來傳遞發動機功率,且在直線行駛時能按要求改變車輛的速度和牽引力,傳動系統還要實現車輛的倒車和停車等。變速器是傳動系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主流的公路車輛用七檔行星自動變速器一擋、二擋的速比間比較大,反映在輸出轉速上就是輸出轉速波動比較大,不能對低轉速工況作更精細的調節,工作機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換檔沖擊、工作不平穩等現象,即導致從一檔升到二檔或從二檔降至一檔時會存在極大的換擋頓挫,嚴重影響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如美國ALLISON公司生產的HT750DRD液力變速器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五個檔位的速比為i1=7.97、i2=3.19、i3=2.07、i4=1.4、i5=1,其中一檔速比與二檔速比相差較大,不利于一些需要經常在高轉速和低轉速之間切換的工作機的作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傳動比均勻,性能優異,可滿足重型輪式車輛的使用要求的八檔行星自動變速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八擋行星自動變速器,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和第四行星排四個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齒圈、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陽輪、第二齒圈、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陽輪、第三齒圈、第三行星架,所述第四行星排包括第四太陽輪、第四齒圈、第四行星架;

第一傳動構件、第二傳動構件、第三傳動構件、第四傳動構件和第五傳動構件五個傳動構件;

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第三制動器和第四制動器四個制動器;

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兩個離合器;

輸入構件和輸出構件;

所述輸入構件連接第一行星架、第一離合器的外轂和第二離合器的外轂;所述輸出構件連接第四行星架、第三行星排的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一傳動構件連接第一太陽輪和第一制動器的內轂;所述第二傳動構件連接第一齒圈、第二齒圈和第二制動器的內轂;所述第三傳動構件連接第二行星架、第三齒圈、第四太陽輪、第二離合器的內轂和第三制動器的內轂;所述第四傳動構件連接第四齒圈和第四制動器的內轂;所述第五傳動構件連接第二太陽輪、第三太陽輪和第一離合器的內轂。

所述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和第四行星排內的行星齒輪個數均為單星行星排。

所述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和第四行星排的k值均為1.5~3.6。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八擋行星自動變速器,采用四個行星排、四個制動器和二個離合器的方案實現八個前進檔和兩個倒退擋;八個前進擋和兩個倒退擋的速比間比較小,使傳動比較均勻,使車輛在工作時便于充分利用發動機做輸出的功率,使車輛性能更優;四個行星排均為單星簡單行星排,四個行星排的k值在1.5~3.6范圍內,便于實現變速箱整體結構的緊湊性,減少了變速箱的體積和重量,進而實現輕量化;且具有傳動比均勻、性能優異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入構件,2-輸出構件,3-第一傳動構件,4-第二傳動構件,5-第三傳動構件,6-第四傳動構件,7-第五傳動構件,P1-第一行星排,P2-第二行星排,P3-第三行星排,P4-第四行星排,T1-第一太陽輪,T2-第二太陽輪,T3-第三太陽輪,T4-第四太陽輪,Q1-第一齒圈,Q2-第二齒圈,Q3-第三齒圈,Q4-第四齒圈,J1-第一行星架,J2-第二行星架,J3-第三行星架,J4-第四行星架,M1-第一制動器,M2-第二制動器,M3-第三制動器,M4-第四制動器,C1-第一離合器,C2-第二離合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但所要求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八擋行星自動變速器,包括第一行星排P1、第二行星排P2、第三行星排P3和第四行星排P4四個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P1包括第一太陽輪T1、第一齒圈Q1、第一行星架J1,所述第二行星排P2包括第二太陽輪T2、第二齒圈Q2、第二行星架J2,所述第三行星排P3包括第三太陽輪T3、第三齒圈Q3、第三行星架J3,所述第四行星排P4包括第四太陽輪T4、第四齒圈Q4、第四行星架J4;

第一傳動構件3、第二傳動構件4、第三傳動構件5、第四傳動構件6和第五傳動構件7五個傳動構件;

第一制動器Z1、第二制動器Z2、第三制動器Z3和第四制動器Z4四個制動器;

第一離合器C1和第二離合器C2兩個離合器;

輸入構件1和輸出構件2;

所述輸入構件1連接第一行星架J1、第一離合器C1的外轂和第二離合器C2的外轂;所述輸出構件2連接第四行星架J4、第三行星排P3的第三行星架J3;所述第一傳動構件3連接第一太陽輪T1和第一制動器M1的內轂;所述第二傳動構件4連接第一齒圈Q1、第二齒圈Q2和第二制動器M2的內轂;所述第三傳動構件5連接第二行星架J2、第三齒圈Q3、第四太陽輪T4、第二離合器C2的內轂和第三制動器M3的內轂;所述第四傳動構件6連接第四齒圈Q4和第四制動器M4的內轂;所述第五傳動構件7連接第二太陽輪T2、第三太陽輪T3和第一離合器C1的內轂。

所述第一行星排P1、第二行星排P2、第三行星排P3和第四行星排P4內的行星齒輪個數均為單星行星排,能簡化變速箱結構,減輕重量,實現輕量化要求。

所述第一行星排P1、第二行星排P2、第三行星排P3和第四行星排P4的k值均為1.5~3.6,便于實現變速箱整體結構的緊湊性,減少了變速箱的體積和重量,進而實現輕量化。

實施例:本方案的行星自動變速器適用于公路車輛。其中各行星排按順序排列,各個行星排之間利用傳動構件連接,輸入軸與輸入構件1相連,一般為液力變矩器的渦輪軸,用于將發動機的動力經液力變矩器傳至變速器。輸出軸與輸出構件2連接,通過分動器或差速器將動力傳至前、后橋或左、右驅動輪。該變速器相對于旋轉中心是完全對稱的,圖1中省略了旋轉中心的下半部分,以下描述時不再作說明。

第一行星排P1包括第一太陽輪T1、第一齒圈Q1和第一行星架J1三個旋轉件,第一行星架J1與輸入構件1連接以輸入動力,可通過第一制動器M1制動第一太陽輪T1以使第一齒圈Q1作為中間輸出件將輸入構件1的轉速進行減速輸出。

第二行星排P2包括第二太陽輪T2、第二齒圈Q2和第二行星架J2三個旋轉件,可在減速檔通過第二制動器M2制動第二齒圈Q2以使第二行星架J2作為中間輸出件將第二太陽輪T2的轉速進行減速輸出。或在增速檔通過第二制動器M2制動第二齒圈Q2以使第二太陽輪T2作為中間輸出件將第二行星架J2的轉速進行增速輸出。

第三行星排P3包括第三太陽輪T3、第三齒圈Q3和第三行星架J3三個旋轉件,可通過第三制動器M3制動第三齒圈Q3以使第三行星架J3作為輸出件將第三太陽輪T3的轉速進行減速輸出,或將第三齒圈Q3和第三太陽輪T3的轉速通過第四行星架J4作為中間輸出件進行減速輸出。

第四行星排P4包括第四太陽輪T4、第四齒圈Q4和第四行星架J4三個旋轉件,可通過第四制動器M4制動第四齒圈Q4以使第四行星架J4作為輸出件將第四太陽輪T4的轉速進行減速輸出。

第一制動器M1用于制動第一傳動構件3,第二制動器M2用于制動第二傳動構件4,第三制動器M3用于制動第三傳動構件5,第四制動器M4用于制動第四傳動構件6。

第一離合器C1用于連接輸入構件1和第五傳動構件7,第二離合器C2用于連接輸入構件1和第三傳動構件5。制動器和離合器均為多片式摩擦操縱件,利用液壓油驅動活塞進行加壓。各檔的操縱方案實現如表1所示:

表1:七檔自動變速器實現方式及相應傳動比、間比示意表

表中“о”表示操縱件結合。

下面參照圖1和表1對本發明的實例進行詳細說明,需說明的是,本文所述之傳動比是指輸入軸轉速與輸出軸轉速之比,行星排k值是指行星排的齒圈齒數與太陽輪齒數之比。

當第一制動器M1和第四制動器M4結合時,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第一傳動構件3和第四傳動構件6制動,實現一檔“1st”。

當第一離合器C1和第三制動器M3結合時,第五傳動構件7與作為輸入軸的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第三傳動構件5制動,實現比一檔“1st”傳動比小的二檔“2nd”。

當第二離合器C2和第四制動器M4結合時,第三傳動構件5與作為輸入軸的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第四傳動構件6制動,實現比二檔“2nd”傳動比小的三檔“3rd”。

當第一離合器C1和第二制動器M2結合時,第五傳動構件7與作為輸入軸的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第二傳動構件4制動,實現比三檔“3rd”傳動比小的四檔“4th”。

當第二離合器C2和第一制動器M1結合時,第三傳動構件5與作為輸入軸的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第一傳動構件3制動,實現比四檔“4th”傳動比小的五檔“5th”。

當第一離合器C1和第二離合器C2結合時,第三傳動構件5和第五構件7同時與作為輸入軸的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實現比五檔“5th”傳動比小的六檔“6th”。

當第一離合器C1和第一制動器M1結合時,第五傳動構件7與作為輸入軸的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第一傳動構件3制動,實現比六檔“6th”傳動比小的七檔“7th”。

當第二離合器C2和第二制動器M2結合時,第三傳動構件5與作為輸入軸的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第二傳動構件4制動,實現比七檔“7th”傳動比小的第八檔“8th”。

當制動器M1和制動器M3結合時,第一傳動構件3和第三傳動構件5制動,實現倒檔“R1”。

當第一離合器C1和第四制動器M4結合時,第五傳動構件7與作為輸入軸的輸入構件1整體旋轉,第四傳動構件6制動,實現倒檔“R2”。

各檔傳動比由四個行星排的k值決定。例如,k1≈1.712、k2≈1.857、k3≈3.514和k4≈2.321時,即可得到表1所示的各檔傳動比,相鄰檔位傳動比的間比在1.089~1.641之間,獲得了整體性能較優的傳動比特性。

本實施例中的四個行星排均為單星簡單行星排,且k值在1.5~2.5范圍內,可使四個行星排的徑向尺寸較小,同時,獲得了整體性能較優的傳動比特性。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并于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出的變形、修飾或等同替換等,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凤城市| 大关县| 柳州市| 吉木萨尔县| 惠来县| 洞口县| 特克斯县| 平顶山市| 探索| 勃利县| 开鲁县| 丰城市| 略阳县| 方山县| 固镇县| 射洪县| 桑日县| 山西省| 泰兴市| 崇州市| 措美县| 永宁县| 台中县| 紫云| 鸡泽县| 建昌县| 黄浦区| 永春县| 澄迈县| 开平市| 云浮市| 吉安县| 滕州市| 兴国县| 泗水县| 高邑县| 庄浪县| 渝北区| 洞口县|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