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連接結構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31064閱讀:328來源:國知局
連接結構和冰箱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連接結構和一種冰箱。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傳統冰箱采用整體發泡的方式進行生產,而為了應對定制化需求的持續增長,采用模塊化的生產方式稱為主要的應對方式之一,模塊化的生產方式核心部件之一就是連接結構。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連接結構,以穩固牢靠的連接冰箱的各個模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結構。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冰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連接結構,包括:拉桿,包括拉桿本體,拉桿本體的第一端設置有第一轉軸,拉桿本體的第二端為自由端,拉桿本體能夠以第一轉軸為轉動軸心轉動;第二轉軸,第二轉軸設置有缺口部,缺口部與自由端配合卡接,使拉桿固定連接至第二轉軸。

在該技術方案中,連接結構包括拉桿與第二轉軸,在拉桿的第一端設置有第一轉軸,而拉桿的第二端為自由端,拉桿能夠以第一轉載為轉動軸心轉動,在第二轉軸設置缺口部,根據拉桿的長度,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之間具有相對距離,在自由端通過第一轉軸轉動到缺口部時,通過自由端與缺口部之間的卡接配合,實現拉桿與第二轉軸之間的固定連接,一方面,降低了連接模塊之間的安裝精度要求,提升了連接模塊的組裝效率,另一方面,保證了連接模塊之間的安裝強度。

具體地,卡接主要指采用凸塊、卡勾等結構相互配合,實現兩個模塊之間的固定連接,比如模塊A上具有凸塊結構,而模塊B上具有比凸塊結構尺寸稍小的凹槽,通過將凸塊結構卡入凹槽內,實現模塊A與模塊B之間的連接,又比如,,模塊C上具有卡扣,而模塊D上具有與卡扣配合的卡槽,通過卡扣與卡槽的配合,實現模塊C與模塊D之間的連接。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連接結構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缺口部水平設置于第二轉軸的中部,自由端在插至缺口部后,通過第二轉軸轉動指定角度,實現缺口部與自由端的配合卡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缺口部設置于第二轉軸的中部,以在將自由端插至缺口部以后,通過第二轉軸旋轉指定角度,實現缺口部與自由端之間的配合卡接,從而實現第二轉軸與拉桿之間的固定連接,即通過轉動第一轉軸、以及轉動第二轉軸,即可實現第二轉軸與拉桿之間的固定連接,操作方便,并且可靠性高。

具體地,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之間具有指定距離,在第一轉軸通過旋轉,將自由端插入缺口部以后,繼續旋轉第二轉軸,使缺口部與自由端之間的指定區域通過接觸卡接、鎖住,以實現固定連接。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自由端為圓柱結構,圓柱結構包括縱向軸以及設置于縱向軸中部的圓環部,圓柱結構的上下邊緣設置有圓角曲面;缺口部還設置有水平延伸的橢圓形凹槽,橢圓形凹槽遠離缺口部的缺口的一側曲面與圓環部配合;橢圓形凹槽的延伸方向還設置有與圓角曲面配合的配合斜面,第二轉軸通過轉動,實現配合斜面與圓角曲面過盈配合,以使缺口部與自由端配合卡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拉桿的自由端也為圓柱結構,具體可以包括一個縱向軸和包裹在縱向軸中部的實心環狀結構,在縱向軸的上下兩個端面上,通過倒圓角生成圓角曲面,在對應的缺口部設置水平延伸的橢圓形凹槽,橢圓形凹槽遠離缺口部的一側曲面與實現環狀結構表面的圓環部配合,以使自由端能夠順暢插入缺口部,在橢圓形凹槽的延伸方向,與缺口部的導通區域連接區域,設置有與圓角曲面配合的配合斜面,在第二轉動通過轉動,使配合斜面與圓角曲面接觸后,再通過裝配外力,使配合斜面與圓角曲面產生過盈配合,即通過配合斜面產生的槽狀結構,將自由端卡住,以實現卡接連接,一方面,通過卡接實現了固定連接,不會產生由于具有相對冗余移動空間造成的噪音,另一方面,通過轉動實現卡接,可以通過反向轉動實現相對脫離,操作方便。

具體地,第二轉軸可以為上下對稱結構,并且上下端面均為圓形端面,第二轉軸中部橫向開設有缺口部,缺口部的一側設置有橢圓形凹槽,橢圓形凹槽的尺寸滿足拉桿的自由端順暢地進入橢圓形凹槽內,橢圓形凹槽位于缺口上下兩側倒有斜邊,自由端在旋轉過程中受力點會逐漸向中心偏移,以產生偏心軌跡,通過偏心軌跡使自由端與缺口部產生一定程度的過盈配合。

另外,配合斜面可以是斜向直面,也可以是規則的曲面,還可以是不規則曲面,只要能夠與圓角曲面通過外力,由于過盈配合實現卡接即可。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配合斜面為凹陷曲面,凹陷曲面通過與圓角曲面之間產生面接觸的過盈配合,實現缺口部與自由端的配合卡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配合斜面設置為凹陷曲面,凹陷曲面在實現與圓角曲面之間的卡接的同時,能夠具有最大化的接觸面積,通過面接觸的過盈配合,實現缺口部與自由端之間的配合卡接,在簡單結構的前提下,使卡接的可靠性更高,從而滿足了不同模塊之間的連接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缺口部設置有插接凹槽;自由端設置有與插接凹槽配合的凸起部,第二轉軸通過轉動,使凸起部過盈插入插接凹槽,以使缺口部與自由端配合卡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缺口部設置插接凹槽,并且插接凹槽沿第二轉軸的周向設置,相應地,在拉桿的自由端設置有與插接凹槽配合的凸起部,在自由端插入缺口部的缺口區域后,通過轉動第二轉軸,使凸起部過盈插入插接凹槽內,從而實現缺口部與自由端之間的配合卡接,可靠性高,操作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第一轉軸的上端面和第二轉軸的上端面分別設置有六邊形軸向孔。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分別在第一轉軸的上端面和第二轉軸的上端面設置六邊形軸向孔,實現了通過通用的六角扳手即可操控第一轉軸或第二轉軸的轉動,以實現拉桿與第二轉軸之間的固定連接,操作工具簡單,操作方便,并且加工成本低。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第一轉軸通過套接至第一端的裝配孔內,實現第一轉軸與拉桿本體之間的配合組裝或拆卸分離,裝配孔與第一轉軸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周向限位部。

在該技術方案中,拉桿又可分為拉桿本體與第一轉軸,通過將第一轉軸套接至拉桿的第一端的裝配孔內,實現了第一轉軸與拉桿本體之間的配合組裝或拆卸分離,通過在裝配孔內與第一轉軸表面分別設置相互配合的周向限位部,使第一轉軸與裝配孔周向固定,以在第一轉軸轉動時,能夠帶動拉桿本體繞第一轉軸轉動,并且,將拉桿設置為拉桿與第一轉軸的可拆卸連接方式,在安裝空間有限制的情況下,可以將拉桿本體與第一轉軸分別裝配,從而滿足了不同模塊、不同結構的安裝需求,應用范圍更廣。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拉桿本體與第一轉軸為一體成型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包括拉桿本體與第一轉軸的拉桿設置為一體成型結構方式,與拉桿本體與第一轉軸為可拆卸連接方式相比,一體成型連接可靠性更強,使用壽命更長,并且制備成本相對更低。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第一連接套,第一連接套設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一空心部,第一固定孔用于安裝第一轉軸;第二連接套,與第一連接套相對設置,第二鎖套設置有第二固定孔和第二空心部,第二固定孔用于安裝第二轉軸,第一空心部與第二空心部組成容置區,容置區用于放置拉桿的拉桿本體。

在該技術方案中,連接結構還可以包括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第一連接套設置有第一固定孔與第一空心部,第一固定孔用于安裝第一轉軸,以使第一轉軸相對第一連接套固定設置,只能執行轉動操作,第二連接套設置有第二固定孔與第二空心部,第二固定孔用于安裝第二轉軸,以使第二轉軸相對第二連接套固定設置,也只能執行轉動操作,第一空心部與第二空心部形成容置區,以防止拉桿本體,從而形成連接鎖,通過采用六角扳手轉動第二轉軸,實現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之間的固定或分離,根據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的不同結構、不同材質的設置,可以應用于多個模塊連接,以達到固定多個模塊的目的。

具體地,連接鎖可以包括鎖套與鎖芯,鎖套包括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可以分別為T型結構的結構件,相對的對接區域設置為空心部,對接形成的容置區內裝有鎖芯(即拉桿與第二轉軸),鎖套可以是塑膠件、鈑金件等,鎖芯結構固定在鎖套之間,其中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分別位于第一連接套與第二連接套內,鎖套表面開設有固定孔,用于實現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的旋轉。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冰箱,包括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結構,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冰箱,因設置有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連接結構,從而具有上述連接結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連接結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連接結構處于第一位置時的主視圖;

圖3示出了與圖2中的主視圖對應的頂視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連接結構處于第二位置,即連接位置時的主視圖;

圖5示出了圖4中A-A處剖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第二轉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7示出了圖6中的第二轉軸的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8示出了圖7中B-B出剖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連接結構的爆炸結構俯視圖;

圖10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連接結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1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連接結構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11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0連接結構,102拉桿,1022拉桿本體,1024第一轉軸,1026自由端,104第二轉軸,1042缺口部,1026A圓角曲面,1042A橢圓形凹槽,1042B配合斜面,106六邊形軸向孔,108第一連接套,1082第一固定孔,110第二連接套,1102第二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11描述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連接結構。

如圖1至5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連接結構10,包括:拉桿102,包括拉桿本體1022,拉桿本體1022的第一端設置有第一轉軸1024,拉桿本體1022的第二端為自由端1026,拉桿本體1022能夠以第一轉軸1024為轉動軸心轉動;第二轉軸104,第二轉軸104設置有缺口部1042,缺口部1042與自由端1026配合卡接,使拉桿102固定連接至第二轉軸104。

在該技術方案中,連接結構10包括拉桿102與第二轉軸104,在拉桿102的第一端設置有第一轉軸1024,而拉桿102的第二端為自由端1026,拉桿102能夠以第一轉載為轉動軸心轉動,在第二轉軸104設置缺口部1042,根據拉桿102的長度,第一轉軸1024與第二轉軸104之間具有相對距離,在自由端1026通過第一轉軸1024轉動到缺口部1042時,通過自由端1026與缺口部1042之間的卡接配合,實現拉桿102與第二轉軸104之間的固定連接,一方面,降低了連接模塊之間的安裝精度要求,提升了連接模塊的組裝效率,另一方面,保證了連接模塊之間的安裝強度。

具體地,卡接主要指采用凸塊、卡勾等結構相互配合,實現兩個模塊之間的固定連接,比如模塊A上具有凸塊結構,而模塊B上具有比凸塊結構尺寸稍小的凹槽,通過將凸塊結構卡入凹槽內,實現模塊A與模塊B之間的連接,又比如,,模塊C上具有卡扣,而模塊D上具有與卡扣配合的卡槽,通過卡扣與卡槽的配合,實現模塊C與模塊D之間的連接。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連接結構10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如圖6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缺口部1042水平設置于第二轉軸104的中部,自由端1026在插至缺口部1042后,通過第二轉軸104轉動指定角度,實現缺口部1042與自由端1026的配合卡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缺口部1042設置于第二轉軸104的中部,以在將自由端1026插至缺口部1042以后,通過第二轉軸104旋轉指定角度,實現缺口部1042與自由端1026之間的配合卡接,從而實現第二轉軸104與拉桿102之間的固定連接,即通過轉動第一轉軸1024、以及轉動第二轉軸104,即可實現第二轉軸104與拉桿102之間的固定連接,操作方便,并且可靠性高。

具體地,第一轉軸1024與第二轉軸104之間具有指定距離,在第一轉軸1024通過旋轉,將自由端1026插入缺口部1042以后,繼續旋轉第二轉軸104,使缺口部1042與自由端1026之間的指定區域通過接觸卡接、鎖住,以實現固定連接。

實施例一:

如圖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自由端1026為圓柱結構,圓柱結構包括縱向軸以及設置于縱向軸中部的圓環部,圓柱結構的上下邊緣設置有圓角曲面1026A;如圖6所示,缺口部1042還設置有水平延伸的橢圓形凹槽1042A,橢圓形凹槽1042A遠離缺口部1042的缺口的一側曲面與圓環部配合;橢圓形凹槽1042A的延伸方向還設置有與圓角曲面1026A配合的配合斜面1042B,第二轉軸104通過轉動,實現配合斜面1042B與圓角曲面1026A過盈配合,以使缺口部1042與自由端1026配合卡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拉桿102的自由端1026也為圓柱結構,具體可以包括一個縱向軸和包裹在縱向軸中部的實心環狀結構,在縱向軸的上下兩個端面上,通過倒圓角生成圓角曲面1026A,在對應的缺口部1042設置水平延伸的橢圓形凹槽1042A,橢圓形凹槽1042A遠離缺口部1042的一側曲面與實現環狀結構表面的圓環部配合,以使自由端1026能夠順暢插入缺口部1042,在橢圓形凹槽1042A的延伸方向,與缺口部1042的導通區域連接區域,設置有與圓角曲面1026A配合的配合斜面1042B,在第二轉動通過轉動,使配合斜面1042B與圓角曲面1026A接觸后,再通過裝配外力,使配合斜面1042B與圓角曲面1026A產生過盈配合,即通過配合斜面1042B產生的槽狀結構,將自由端1026卡住,以實現卡接連接,一方面,通過卡接實現了固定連接,不會產生由于具有相對冗余移動空間造成的噪音,另一方面,通過轉動實現卡接,可以通過反向轉動實現相對脫離,操作方便。

具體地,第二轉軸104可以為上下對稱結構,并且上下端面均為圓形端面,第二轉軸104中部橫向開設有缺口部1042,缺口部1042的一側設置有橢圓形凹槽1042A,橢圓形凹槽1042A的尺寸滿足拉桿102的自由端1026順暢地進入橢圓形凹槽1042A內,橢圓形凹槽1042A位于缺口上下兩側倒有斜邊,自由端1026在旋轉過程中受力點會逐漸向中心偏移,以產生偏心軌跡,通過偏心軌跡使自由端1026與缺口部1042產生一定程度的過盈配合。

另外,配合斜面1042B可以是斜向直面,也可以是規則的曲面,還可以是不規則曲面,只要能夠與圓角曲面1026A通過外力,由于過盈配合實現卡接即可。

如圖6至圖8所示,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配合斜面1042B為凹陷曲面,如圖8所示,在圓角曲面1026A從C處向D處旋轉時,凹陷曲面通過與圓角曲面1026A之間產生面接觸的過盈配合,實現缺口部1042與自由端1026的配合卡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配合斜面1042B設置為凹陷曲面,凹陷曲面在實現與圓角曲面1026A之間的卡接的同時,能夠具有最大化的接觸面積,通過面接觸的過盈配合,實現缺口部1042與自由端1026之間的配合卡接,在簡單結構的前提下,使卡接的可靠性更高,從而滿足了不同模塊之間的連接需求。

實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缺口部設置有插接凹槽(圖中未示出);自由端設置有與插接凹槽配合的凸起部圖中未示出),第二轉軸通過轉動,使凸起部過盈插入插接凹槽,以使缺口部與自由端配合卡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缺口部設置插接凹槽,并且插接凹槽沿第二轉軸的周向設置,相應地,在拉桿的自由端設置有與插接凹槽配合的凸起部,在自由端插入缺口部的缺口區域后,通過轉動第二轉軸,使凸起部過盈插入插接凹槽內,從而實現缺口部與自由端之間的配合卡接,可靠性高,操作方便。

如圖3和圖9所示,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第一轉軸1024的上端面和第二轉軸104的上端面分別設置有六邊形軸向孔106。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分別在第一轉軸1024的上端面和第二轉軸104的上端面設置六邊形軸向孔106,實現了通過通用的六角扳手即可操控第一轉軸1024或第二轉軸104的轉動,以實現拉桿102與第二轉軸104之間的固定連接,操作工具簡單,操作方便,并且加工成本低。

如圖1至5所示,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第一轉軸1024通過套接至第一端的裝配孔內,實現第一轉軸1024與拉桿本體1022之間的配合組裝或拆卸分離,裝配孔與第一轉軸1024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周向限位部。

在該技術方案中,拉桿102又可分為拉桿本體1022與第一轉軸1024,通過將第一轉軸1024套接至拉桿102的第一端的裝配孔內,實現了第一轉軸1024與拉桿本體1022之間的配合組裝或拆卸分離,通過在裝配孔內與第一轉軸1024表面分別設置相互配合的周向限位部,使第一轉軸1024與裝配孔周向固定,以在第一轉軸1024轉動時,能夠帶動拉桿本體1022繞第一轉軸1024轉動,并且,將拉桿102設置為拉桿102與第一轉軸1024的可拆卸連接方式,在安裝空間有限制的情況下,可以將拉桿本體1022與第一轉軸1024分別裝配,從而滿足了不同模塊、不同結構的安裝需求,應用范圍更廣。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拉桿本體1022與第一轉軸1024為一體成型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包括拉桿本體1022與第一轉軸1024的拉桿102設置為一體成型結構方式,與拉桿本體1022與第一轉軸1024為可拆卸連接方式相比,一體成型連接可靠性更強,使用壽命更長,并且制備成本相對更低。

實施例三:

如圖9至11所示,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第一連接套108,第一連接套108設置有第一固定孔1082和第一空心部,第一固定孔1082用于安裝第一轉軸1024;第二連接套110,與第一連接套108相對設置,第二鎖套設置有第二固定孔1102和第二空心部,第二固定孔1102用于安裝第二轉軸104,第一空心部與第二空心部組成容置區,容置區用于放置拉桿102的拉桿本體1022。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連接結構10還可以包括第一連接套108與第二連接套110,第一連接套108設置有第一固定孔1082與第一空心部,第一固定孔1082用于安裝第一轉軸1024,以使第一轉軸1024相對第一連接套108固定設置,只能執行轉動操作,第二連接套110設置有第二固定孔1102與第二空心部,第二固定孔1102用于安裝第二轉軸104,以使第二轉軸104相對第二連接套110固定設置,也只能執行轉動操作,第一空心部與第二空心部形成容置區,以防止拉桿本體1022,從而形成連接鎖,通過采用六角扳手轉動第二轉軸104,實現第一連接套108與第二連接套110之間的固定或分離,根據第一連接套108與第二連接套110的不同結構、不同材質的設置,可以應用于多個模塊連接,以達到固定多個模塊的目的。

具體地,連接鎖可以包括鎖套與鎖芯,鎖套包括第一連接套108與第二連接套110,第一連接套108與第二連接套110可以分別為T型結構的結構件,相對的對接區域設置為空心部,對接形成的容置區內裝有鎖芯(即拉桿102與第二轉軸104),鎖套可以是塑膠件、鈑金件等,鎖芯結構固定在鎖套之間,其中第一轉軸1024與第二轉軸104分別位于第一連接套108與第二連接套110內,鎖套表面開設有固定孔,用于實現第一轉軸1024與第二轉軸104的旋轉。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冰箱,包括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結構,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冰箱,因設置有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連接結構,從而具有上述連接結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中,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單元必須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县| 新河县| 中山市| 会东县| 惠州市| 赤壁市| 肥乡县| 阳东县| 锦屏县| 上虞市| 遂川县| 岗巴县| 福建省| 永川市| 新闻| 福安市| 维西| 安义县| 龙川县| 黔东| 黎川县| 南召县| 平利县| 蛟河市| 樟树市| 原阳县| 灌阳县| 吴堡县| 改则县| 得荣县| 罗平县| 大荔县| 西乌| 科技| 棋牌| 台南市| 卓资县| 绥棱县| 苏州市| 桦南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