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密集架。尤其涉及一種密集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密集架其底架傳動機構的傳動配合方式不盡合理,如其傳動機構的傳動軸的結構,由于密集架通常都比較長,主動軸位于中間,密集架兩端設置行走輪軸,主動軸如果從密集架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話扭力過大容易變易或扭斷,因此改進為采用主從方式配合傳動。而現有的主從動軸配合由于其與相應的配合部件軸套的傳動配合都是傳統的圓形傳動軸和無縫鋼管的軸套配合,這種配合結構和相應的傳動方式最突出的缺點就是:密集架在運行過程中因相互接觸的摩擦力小,傳動軸的傳動平穩性差、搖手用力要大,通常要達到8N以上,并且運行時間久了或負荷稍大一點耦合傳動軸與相應的軸套會出現打滑現象,形成空轉,使傳動失靈。特別是焊接方式對密集架、書架整體安裝造成不便。再者現有的密集架由于傳動結構的問題,其鏈條容易出現拖地現象。也造成使用壽命短,運行可靠性差。而現有的底架與立柱的連接通常要么焊接,要么用緊固件自密集架、書架的外部對其固定連接,這種結構其緊固件伸出密集架、書架的外部一是占用庫房空間,再是對人員安全存在影響。特別是焊接方式對密集架、書架整體安裝造成不便。
另外,密集架的結實和穩定性除取決于各縱橫檔條和立柱的用材和粗細以及構成框架的形狀之外,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縱橫檔和立柱本身的具體結構和形狀。如立柱其橫截面形狀和構造決定其長度方向的支承力和橫向方向的抗扭彎能力。還有掛板的連接結構和連接方式等也與密集架結實和整體穩定性有極大的關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密集架。該密集架組成結構簡單、配合傳動結構合理,傳動運行平穩、可靠,傳動效率高,密集架整體穩定性好、機械強度高。
本發明的密集架的技術方案包括鏈輪、行走輪,亦或包括鏈輪、行走輪和驅動輪;與所述鏈輪和行走輪,亦或與所述鏈輪、行走輪和驅動輪連接的傳動軸,所述鏈輪和行走輪,亦或鏈輪、行走輪和驅動輪設有與相應的傳動軸連接的多棱形軸孔,所述鏈輪和行走輪,亦或鏈輪、行走輪和驅動輪通過其多棱形軸孔與相應的所述傳動軸相互連接。
所述傳動軸為多棱柱形,所述多棱柱形傳動軸與相應的鏈輪、行走輪和/或驅動輪通過所述多棱形軸孔相互連接。
所述傳動軸其與相應的鏈輪、行走輪和/或驅動輪的連接端設置有相應的多棱柱,所述傳動軸通過其多棱柱以及鏈輪、行走輪和/或驅動輪的多棱形軸孔與相應的鏈輪、行走輪和/或驅動輪相互連接。
所述傳動軸包括分別通過相應的軸承裝置設于密集架底架上的主、從動軸,所述主動軸的相應一端連接有其內腔橫截面形狀呈一多邊形的多棱形軸套,所述從動軸的相應一端設有與其橫截面形狀呈多邊形的所述多棱形軸套對應配合的相應的多棱柱,所述主動軸通過其多棱形軸套及從動軸的該多棱柱與所述從動軸相連接。
分別與所述主、從動軸對應連接的主、從動鏈輪分別通過位于其相對兩側的主、從過渡傳動裝置對應與分別兩相對應的相應的行走輪傳動連接。
還包括立柱,底架,連接于所述立柱上的掛板。
本發明的密集架不僅組成結構簡單,其配合傳動方式合理,特別運行平穩、可靠,所需驅動小,操作輕松省略,負載能力強,不會出現打滑空轉和失效現象,其傳動能力更強,傳動更靈活、平穩,傳動效率特別高。整個密集架底架其傳動部件配合精度更高、更牢固。同時底架驅動裝置即使長期間使用傳動鏈條松馳也不會產生拖地現象,可避免傳動鏈條與其下方或地面的異物發生磁撞而造成傳動裝置的損壞,運行安全、穩定、可靠,結構簡單,安裝制作方便, 可應用于其他架柜式驅動裝置。另外其架體構架穩定,立柱等機械強度高,各相關部件安裝簡單方便,使用安全性能好,相對占用空間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密集架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1為本發明密集架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主和/或從動軸與多棱形軸套連接橫截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密集架實施例4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密集架實施例5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橫截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立柱與相應的橫檔連接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藉由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密集架包括傳動裝置,還包括立柱,掛板51,底架1等。其立柱包括柱體41,其傳動裝置包括通過相應的軸承裝置等設于底架1上的各傳動軸,連接于相應的傳動軸2上的行走輪10和相應的鏈輪4。各傳動軸為多棱柱形,即為其橫截面形狀呈多邊形的多棱柱形傳動軸。本例中的傳動軸為一六棱柱形傳動軸2c。
其鏈輪4和行走輪10中心孔為橫截形狀呈多邊形的多棱形軸孔5,本例中其各鏈輪4和行走輪10的中心孔為橫截形狀呈與六棱柱形傳動軸對應的六邊形的六棱形軸孔5。各相應的鏈輪4和行走輪10分別通過其六棱形軸孔5與六棱柱形傳動軸固定連接。鏈輪4和行走輪10為鍛造制成。
本發明的實施例2如圖2和3所示,其傳動軸2包括主動軸2a和從動軸2b。其鏈輪4包括分別連接于主動軸2a和從動軸2b上的兩主動鏈輪4a和兩從動鏈輪4b。
主動軸2a和從動軸2b通過相應的軸承裝置分別設于底架1的相對兩端;主動軸2a的靠底架外端部連接有驅動輪11,主動軸2a和從動軸2b的相向端分別連接有相互對應的多棱柱9。多棱柱9的橫截面形狀呈多邊形。主動軸2a和從動軸2b經其多棱柱9通過一內腔的橫截面形狀呈相應的多邊形的多棱形軸套8相互連接。和多棱形軸套8內腔橫截面形狀及多棱柱9可為六邊形。
在底架1上還分別對應于主動軸2a和從動軸2b設有分別位于主動軸2a和從動軸2b的相對兩側下方的兩主過渡軸6和兩從過渡軸7,兩主過渡軸6和兩從過渡軸7分別與底架1的相應端的各兩相對應的行走輪10連接。
兩主過渡軸6和兩從過渡軸7上分別設有主過渡鏈輪12和從過渡鏈輪13,主過渡鏈輪12和從過渡鏈輪13分別通過相應的傳動鏈條14對應與主動軸2a和從動軸2b上的兩主動鏈輪4a和兩從動鏈輪4b對應傳動連接。
本發明的實施例3中,分別與主動軸2a對應連接的兩主過渡軸6、以及分別與從動軸對應連接的兩從過渡軸分別設于主動軸和從動軸的相對下方,于底架的一端端視圖上主、從動軸與主、從過渡軸構成一V形。即使長期間使用傳動鏈條松馳也不會產生拖地現象,可避免傳動鏈條與其下方或地面的異物發生磁撞而造成傳動裝置的損壞,運行安全、穩定、可靠,結構簡單,安裝制作方便, 可應用于其他架柜式驅動裝置。本例其余相關結構等可與上述實施例類同。
本發明的實施例4如圖4所示,主動軸2a通過平面軸承36連接于架體1的中、上部位置;兩從動軸2b分置于主動軸2a的相對兩側、下方,通過相應的平面軸承36連接于架體1的兩側下部位置,兩主動齒輪并列連接于主動軸2a上;主動軸2a上的兩主動齒輪分別各通過一傳動鏈條14與兩從動軸2b上的相應的從動齒輪相傳動連接;兩傳動鏈條14與相應的主動齒輪4a、從動齒輪4b連接后,兩傳動鏈條14分別自架體1的兩側下方往架體1的中、上部傾斜,在架體1的端視圖上形成一倒“V”字形。架體1由相對兩側縱梁和連接于該兩側縱梁之間的相應的橫梁31等構成。橫梁31可由槽鋼側置構成,平面軸承36固定于相應的橫梁31的側壁面的凹槽32內與相應的從動軸或主動軸連接。本例其余相關結構等可與上述實施例類同。
本發明的實施例5如圖5所示,其底架1分別與相應的密集架的立柱37之間設有連接固定裝置,其連接固定裝置為一異型抱箍裝置。異型抱箍裝置包括位于立柱37相對兩側的兩相對應的異型箍板38,異型箍板38由其側視圖上呈一L形狀的L型夾板39及其連接于L型夾板39的相應一端的翼板(或安裝耳)30構成,兩L型夾板39的L型翼板30上相互對應分別設置有相應的安裝孔。
異型箍板38的兩L型夾板39的相應另一端焊接固定于底架1的相應部位的內側壁上,相應的立柱37置于兩異型箍板38的L型夾板39內,兩L型夾板的翼板30一端由螺栓經翼板安裝孔相互緊固連接,將立柱37固定連接于底架1上。
底架1的四周框邊由槽鋼連接構成。位于底架1四個角部的異型抱箍裝置的相應一側異型箍板38位于底架的框邊的槽鋼凹槽內。本例其余相關結構等可與上述實施例類同。
本發明的實施例6如圖6、7和8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密集架的立柱包括柱體41,其柱體41由四周框邊、和連接于柱體的四周框邊的相應一面框邊上的開口的相對兩側壁的兩翼邊構成。柱體的四周框邊與兩翼邊等高度。
即柱體41的橫截面形狀為一開環八邊形。該開環八邊形柱體41包括一矩形框邊和兩翼邊43,以及開設于該矩形框邊的相應一側框邊上的開口42,柱體的兩翼邊43設于開環八邊形的開口的相對兩側壁。翼邊43設有包括密集架、書架的掛板的安裝連接孔44。由翼邊43構成立柱的連接壁,形成密集架、書架的掛板的連接部。這樣一來,立柱的各相應的正面壁面不需要再開設安裝連接孔,其可以保持制作成型的立柱的金屬材料的原有結構性能不被破壞,進而相對提高了立柱的機械強度。
本例中兩翼邊相互平行,開環八邊形柱體其兩翼邊的相向側壁面構成與相應的密集架書架的橫檔45的連接壁面。使架體構架更為穩定。
開環八邊形柱體由相應板材連續六次直角折彎構成。開環八邊形柱體在其端視圖上形成一類似橫向“凸”字形,開環八邊形柱體的六邊形開口開設于“凸”字的頂壁。本例其余相關結構等可與上述任一實施例類同。
本例中的立柱結構簡單,加工制作方便,由于其構成邊框的結構特征決定其機械強度很強。用該立柱制作的密集架書架等結實耐用,與同樣的體積大小的同類密集架書架等相比存放能力強,其架體機械強度大,在同樣的承載能力下相對減小了用材,進而節約了制造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架體的體積,另外,由于其結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不僅其掛板的制作、安裝和連接極其簡單方便,而且在沒有相應的調節裝置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安裝位置微調,安裝定位方便簡單、精度高,從而又進一步提高了其密集架書架的整體穩定性。
本發明的實施例7如圖9所示,本發明其掛板51的相對兩端分別各設有僅一個連接體,該連接體為一倒L型掛鉤52,掛板51由其兩端的各一個倒L型掛鉤52通過相應的立柱柱體上的一個相應的安裝連接孔連接于架體。
掛板51的下部沿掛板的長度方向設有呈一行的、與相應的托板連接的若干扣接卡53,扣接卡53其開口端每兩兩相互相向。倒L型掛鉤52設置于掛板的內側板面上,且倒L型掛鉤52的靠掛板的相應一端其壁面與掛板的該相應一端的端面平齊。倒L型掛鉤52與掛板沖制成一體,倒L型掛鉤52的鉤頭向下。
其掛板兩端分別僅一個倒L型掛鉤(即單掛鉤)可以實現小距離的上下微調,移動更靈活、調節更方便。特別是其倒L型掛鉤鑲嵌設置在立柱內面,表面和里面齊平,存放檔案等無盲區和障礙。且受力更均勻。承重更大。本例其余相關結構等可與上述任一實施例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