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墨反應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石墨上封頭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石墨反應器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性、導熱性、潤滑性、化學穩定性、可塑性、抗熱震性等,石墨在常溫下使用時能經受住溫度的劇烈變化而不致破壞,溫度突變時,石墨的體積變化不大,不會產生裂紋,因此在很多反應中都將石墨作為制作反應器的材料,但是石墨的強度不高,在石墨反應器的外層常常需要制作一層鋼結構外皮,在石墨反應器的上端也是如此,石墨反應器上的上端需要連接一個攪拌軸,連接處的密封要求很高,目前的技術還不完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結構簡單的石墨上封頭密封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石墨上封頭密封結構,其創新點在于:包括上封頭、上蓋板、接管、墊圈以及機械密封;所述上封頭中心處具有一圓孔A,所述圓孔A上端具有一下沉的環形臺階面,所述接管插接在環形臺階面內,與圓孔A形成一上下等直徑的攪拌孔,該接管外側具有一與上封頭上端面配合的臺階面;所述上蓋板設置在上封頭上端面,兩者之間具有一墊片,該上蓋板中心處具有一容納接管的圓孔B;所述機械密封與接管之間具有一墊圈。
進一步的,所述墊圈內表面與攪拌軸配合,外表面下部與上蓋板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墊圈與機械密封之間具有一壓塊。
進一步的,所述接管與墊圈,墊圈與壓塊的接觸面上皆具有墊片。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一種石墨上封頭密封結構,結構簡單,密封性強,綜合考慮了石墨上封頭以及鋼結構上蓋板的材料屬性,接管為石墨材料,墊圈為鋼結構材料,巧妙利用石墨部件和鋼結構部件的堆疊,保證了石墨和鋼結構銜接處的密封;
2)墊圈下部分插接在上蓋板的圓孔B中,方便墊圈定位;
3)一般的墊圈都是厚度一定的標準件,與機械密封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壓塊可以根據要求加工,機械密封和墊圈之間的密封關系好;
4)石墨材料和鋼結構材料都是韌性不好的材料,有了墊片的緩沖,密封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石墨上封頭密封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石墨上封頭密封結構,包括上封頭1、上蓋板6、接管5、墊圈3以及機械密封4;上封頭1中心處具有一圓孔A,圓孔A上端具有一下沉的環形臺階面,接管5插接在環形臺階面內,與圓孔A形成一上下等直徑的攪拌孔,該接管5外側具有一與上封頭1上端面配合的臺階面;上蓋板6設置在上封頭1上端面,兩者之間具有一墊片7,該上蓋板6中心處具有一容納接管5的圓孔B;機械密封4與接管5之間具有一墊圈3;墊圈3內表面與攪拌軸配合,外表面下部與上蓋板6配合;墊圈3與機械密封4之間具有一壓塊2;接管5與墊圈3,墊圈3與壓塊2的接觸面上皆具有墊片。
上封頭1與接管5的材料為石墨,墊圈3與壓塊2的材料為鋼材料,接管5與上封頭1臺階面密封配合,其內表面與攪拌孔內的剛性攪拌軸留有一定的空隙,墊圈3設置在接管5上端,兩者之間通過墊片7緩沖、壓緊,墊圈3下部分位于上蓋板6的圓孔B內,便于定位,墊圈3的內表面與攪拌軸配合,墊圈3上端具有壓塊2,兩者之間具有墊片緩沖,壓塊2可以視具體的配合情況進行加工制造,便于填充機械密封4和墊圈3之間的空隙。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