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下管道技術,特別是纏繞管。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管材的環剛度,在現有的雙壁螺紋管的管壁上會加入金屬骨架,用金屬骨架來承受外部的壓力。如中國專利申請,公開號為:CN 204201303 U 的《HDPE 中空壁塑鋼纏繞管道》,雖然其很好地解決了管材的整體環剛性,但是,由于其管材的成型強度不高,因為纏繞管都是由基材通過螺旋纏繞而成的,纏繞的時候是通過粘接的方式,將兩個相鄰的基材連接起來,因此,連接部位的面積很大程度地決定了管材的成型強度。而現有技術中,基材的粘接均只有管體內壁的面積大小,很難提供高強度的管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整體強度更高的雙壁螺紋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HDPE中空壁塑鋼纏繞管,包括由擠出單元纏繞而成的管體,所述擠出單元包括有底材,所述底材上設有兩個凸臺,所述兩個凸臺分別位于底材的左右兩端,所述的兩個凸臺均與底材一體成型,所述兩個凸臺之間設有金屬骨架,所述金屬骨架呈“Ω”形,金屬骨架的頂端高出所述凸臺的最高點,所述相鄰兩個擠出單元的凸臺的外端面之間設有粘結層;所述擠出單元與金屬骨架的上方覆蓋有PE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臺呈矩形,所述凸臺中空設置,所述凸臺的中空腔也為矩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臺的壁厚與底材的厚度相同。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臺的內端面上設有卡槽,所述金屬骨架的兩端與卡槽抵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底材上增加兩個凸臺,然后在凸臺之間加設金屬骨架,使得經纏繞后的管體其環剛度更高,而擠出單元之間的粘接面設置在凸臺的端面上,從而增大了粘接面積,使得纏繞后的管體其整體強度更大,還有擠出單元以及金屬骨架上覆蓋有PE層,可以提高整體管材的耐腐蝕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發明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HDPE中空壁塑鋼纏繞管,包括由擠出單元1纏繞而成的管體,所述擠出單元1包括有底材11,所述底材11上設有兩個凸臺12,所述兩個凸臺12分別位于底材11的左右兩端,所述的兩個凸臺12均與底材11一體成型,所述兩個凸臺12之間設有金屬骨架2,所述金屬骨架2呈“Ω”形,金屬骨架2的頂端高出所述凸臺的最高點,所述相鄰兩個擠出單元1的凸臺12的外端面之間設有粘結層3;所述擠出單元1與金屬骨架2的上方覆蓋有PE層4。管體在成型后,由于由兩個凸臺以及一個呈“Ω”形的金屬骨架做支撐,可以使得管體的環剛度得到良好的保證。而且,擠出單元的粘接位置設置在凸臺的外端面上,相對于傳統的設置在底材上的粘接位置,其粘接的面積更大,所以管材的整體強度更高。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凸臺12呈矩形,所述凸臺12中空設置,所述凸臺12的中空腔也為矩形。矩形的凸臺可以使得粘接面盡量的平整。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凸臺12的壁厚與底材11的厚度相同。等厚的擠出單元可以保證其良好的受力情況,避免擠出單元因為壁厚不同而發生應力集中,從而破壞擠出單元。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凸臺12的內端面上設有卡槽,所述金屬骨架2的兩端與卡槽抵接。通過設置卡槽,可以使得金屬骨架與凸臺的連接更緊密。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