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扭力膠芯,具體的說是指一種減震效果良好的扭力膠芯。
背景技術:
扭力膠芯,是作用于汽車底盤橋的扭力桿兩端,起到減震緩沖以及用于向導和傳力的作用。現有的膠芯包括外套、設于外套內的內套以及穿設于內套上的中軸,所述外套和內套之間設有彈性橡膠體,該彈性橡膠體通過膠水粘接在外套和內套之間。由上述的描述可知,現有扭力膠芯僅僅只是在外套和內套之間才具有彈性橡膠體,這樣的結構使得彈性橡膠體的受力面積很小,扭力膠芯的震動也大,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彈性橡膠體會從外套和內套上脫落,此時扭力膠芯便也失去了作用,由此可見,現有扭力膠芯的使用壽命并不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種減震效果良好的扭力膠芯,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扭力膠芯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減震效果良好的扭力膠芯,包括外套、彈性橡膠體和中軸,所述彈性橡膠體固設于外套內并充滿外套的內部,所述中軸穿過彈性橡膠體,該彈性橡膠體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右擋板,該左、右擋板的左、右側分別設有左、右外固定擋板,所述左擋板的右端面與彈性橡膠體的左端面固定連接,該左擋板的左端面與左外固定擋板的右端面貼合,該左外固定擋板的左端面與中軸固定連接,所述右擋板的左端面與彈性橡膠體的右端面固定連接,該右擋板的右端面與右外固定擋板的左端面貼合,該右外固定擋板的右端面與中軸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橡膠體的外周面與外套的內周面通過膠水固定連接,該彈性橡膠體的左、右端面分別與左擋板的右端面、右擋板的左端面也通過膠水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左外固定擋板的左端面、右外固定擋板的右端面均與中軸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左、右外固定擋板與中軸為過盈配合,其公差為0.5mm。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設計巧妙,本扭力膠芯的外套內充滿彈性橡膠體,這樣可大大提高彈性橡膠體的受力范圍,所述左、右擋板可擋住彈性橡膠體,確保彈性橡膠體位于外套內,在裝配時,左、右外固定擋板可分別擠壓左、右擋板,從而擠壓彈性橡膠體,使得彈性橡膠體達到最佳使用效果。本扭力膠芯可確保彈性橡膠體一直位于外套內,不會脫離外套,這樣就可確保扭力膠芯一直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本扭力膠芯經過改進后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種減震效果良好的扭力膠芯,包括外套1、彈性橡膠體2和中軸3,所述彈性橡膠體2固設于外套1內并充滿外套1的內部,所述中軸3穿過彈性橡膠體2。所述彈性橡膠體2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左擋板4、右擋板5,該左擋板4、右擋板5的左、右側分別設有左外固定擋板6、右外固定擋板7,所述左擋板4的右端面與彈性橡膠體2的左端面固定連接,該左擋板4的左端面與左外固定擋板6的右端面貼合,該左外固定擋板6的左端面與中軸3固定連接。所述右擋板5的左端面與彈性橡膠體2的右端面固定連接,該右擋板5的右端面與右外固定擋板7的左端面貼合,該右外固定擋板7的右端面與中軸3固定連接。
參照圖1。所述彈性橡膠體2的外周面與外套1的內周面通過膠水固定連接,該彈性橡膠體2的左、右端面分別與左擋板4的右端面、右擋板5的左端面也通過膠水固定連接。所述左外固定擋板6的左端面、右外固定擋板7的右端面均與中軸3焊接,所述左擋板4、右擋板5同時可減少焊接時產生的熱量傳遞給彈性橡膠體2。所述左外固定擋板6、右外固定擋板7與中軸3為過盈配合,其公差為0.5mm。
參照圖1。本扭力膠芯的外套1內充滿彈性橡膠體2,這樣可大大提高彈性橡膠體2的受力范圍,所述左擋板4、右擋板5可擋住彈性橡膠體2,確保彈性橡膠體2位于外套1內,在裝配時,左外固定擋板6、右外固定擋板7可分別擠壓左擋板4、右擋板5,從而擠壓彈性橡膠體2,使得彈性橡膠體2達到最佳使用效果。本扭力膠芯可確保彈性橡膠體2一直位于外套1內,不會脫離外套1,即使彈性橡膠體2發生脫膠,也會始終位于外套1內,這樣就可確保扭力膠芯一直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本扭力膠芯經過改進后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壽命。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