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接頭,具體涉及一種PA管插塞接頭。
背景技術(shù):
管接頭是管道與管道之間的連接工具,是元件和管道之間可以拆裝的連接點。在管件中充當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是液壓管道的兩個主要構(gòu)成部分之一。管接頭用于儀表等直線連接,連接形式有承插焊或螺紋連接。主要用于小口徑的低壓管線,用于需經(jīng)常裝拆的部位、或作為使用螺紋管件管路的最終調(diào)整之用。結(jié)構(gòu)形式宜采用金屬面接觸密封結(jié)構(gòu),墊片密封的結(jié)構(gòu)形式通常用于輸送水、油、空氣等一般管路上,采用可鍛鑄鐵材料制造。此外,使用要求與價格等也是選用時考慮的因素。管接頭有著繁多的種類,常用的管接頭一般可以分為硬管接頭和軟管接頭兩種。如果依照管接頭和管道的連接方式來分,硬管接頭有擴口式、卡套式和焊接式三種,軟管接頭則主要是扣壓式膠管接頭。
現(xiàn)有的PA管插塞接頭如圖1所示,包括插塞1、管接件3和壓緊卡簧2,所述插塞1上表面開有連接通孔7,所述插塞1外壁設有螺紋,所述管接件3上表面開有螺紋孔9,所述管接件3和插塞1通過螺紋孔9螺紋連接,所述連接通孔7內(nèi)壁呈傾斜設置,所述壓緊卡簧2開有開口13,所述壓緊卡簧2與連接通孔7呈過盈配合。PA管穿過連接通孔7且固定于插塞1,將插塞1擰緊在管接件3上,隨著插塞1的擰緊,壓緊卡簧2嵌入連接通孔7內(nèi),并逐漸收縮,即壓緊卡簧2直徑變小,從而壓緊了PA管。
現(xiàn)有技術(shù)的缺點在于:壓緊卡簧收縮時,插塞對整個壓緊卡簧施力,使壓緊卡簧沿周向收縮,需克服周向所有方向的力,需克服的力大,擰緊插塞時困難。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PA管插塞接頭。通過在設有開口的壓緊卡簧外壁設置彎折端,彎折端與開口沿壓緊卡簧中心軸呈對稱設置,彎折端厚度小于壓緊卡簧厚度,彎曲端的彎曲強度小,易發(fā)生彎曲,減小了壓緊卡簧周向收縮時所需克服的力,方便了插塞的擰緊。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PA管插塞接頭,包括開有連接通孔的插塞、開有螺紋孔的管接件和開有開口的壓緊卡簧,所述插塞螺紋連接于管接件,所述壓緊卡簧位于插塞與管接件之間,所述連接通孔內(nèi)壁相對壓緊卡簧一端呈傾斜設置,所述壓緊卡簧外壁設有彎折端,所述彎折端與開口沿壓緊卡簧中心軸呈對稱設置,所述彎折端厚度小于壓緊卡簧厚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壓緊卡簧位于管接件和插塞之間,由于連接通孔內(nèi)壁相對壓緊卡簧一端呈傾斜設置,即連接通孔的橫截面積越遠離管接件越小。隨著插塞的擰緊,壓緊卡簧卡入連接通孔內(nèi),壓緊卡簧沿周向收縮。而彎折端厚度小于壓緊卡簧厚度,壓緊卡簧在彎折端的彎曲強度最小,彎曲端彎曲后帶動壓緊卡簧徑向收縮,減小了壓緊卡簧周向收縮時所需克服的力,方便了插塞的擰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壓緊卡簧內(nèi)壁沿周向設有限位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PA管為柔性,壓緊卡簧壓緊PA管時,限位條嵌入PA管內(nèi),增加了壓緊卡簧與PA管的接觸面積,使PA管被連接的更緊固。同時限位條側(cè)壁給PA管一個沿壓緊卡簧軸向的限位力,防止PA管松動脫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位條沿壓緊卡簧軸向設有若干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將PA管其中一段限位在兩個限位條之間,若干個限位條形成多個限位,防止PA管松動脫落,導致液體泄漏。使其更加緊固的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壓緊卡簧相對管接件一端外壁呈傾斜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使壓緊卡簧初期壓縮時,壓緊卡簧相對管接件一端外壁不與連接通孔內(nèi)壁接觸,減小了壓緊卡簧變形所需克服的力,方便了插塞的擰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紋孔底面開有容管孔,所述容管孔底面開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為通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PA管放置在容管孔內(nèi),容管孔對PA管周向有限位力,防止PA管松動導致液體泄漏。PA管與容管孔抵觸,加大了PA管與容管孔的接觸面積,防止液體泄漏。同時使PA管中的液體直接流入出液孔內(nèi),不會經(jīng)過螺紋孔,使螺紋連接緊固,保證了管接件和插塞的連接穩(wěn)定。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容管孔底面到出液孔呈傾斜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容管孔到出液孔呈傾斜設置,液體沿斜面流入出液孔,液體具有了指向出液孔的水平方向的力,使液體集中匯集后流入出液孔,起到了導液的作用,同時加快了液體流動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插塞包括螺紋部和六角部,所述螺紋部設有螺紋且螺紋連接于螺紋孔,所述六角部位于螺紋部背對管接件一端,所述六角部呈六邊形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六角部呈六邊形,即六角部的側(cè)壁為平面,擰緊插塞時,平面對手無集中應力,手無異物感,增加了擰緊插塞時的舒適度。同時六邊形側(cè)壁與人手的接觸面積大,手與六角部不易相對滑動,方便擰緊插塞。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六角部橫截面積大于螺紋部,所述六角部與螺紋部的連接處設有緩沖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在擰緊插塞時,由于插塞和管接件均為剛性,在過度擰緊后易導致插塞和管接件表面變形。緩沖圈為柔性件,對插塞和管接件有一個緩沖力,保證了插塞和管接件表面的完整。同時由于緩沖圈有彈性,故擰緊插塞后緩沖圈與插塞和管接件均緊密抵接,防止了液體泄漏。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通孔內(nèi)壁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六角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對PA管有了一個徑向力,將PA管限位在連接通孔內(nèi),防止PA管松動脫落,使PA管連接緊固。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密封圈呈O型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使密封圈的安裝部位緊湊,重量較輕,且有自密封作用,密封性能較好,用作靜密封時幾乎可以做到?jīng)]有泄露,運動摩擦阻力很小。同時尺寸和溝槽已標準化,成本低,便于使用和外購。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安裝插塞方便,密封性好,防止液體泄漏,防止PA管松動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shù)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中插塞的半剖視圖;
圖4為實施例中管接件的半剖視圖;
圖5為實施例中壓緊卡簧的俯視圖;
圖6為實施例中壓緊卡簧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1、插塞;2、壓緊卡簧;3、管接件;4、螺紋部;5、六角部;6、緩沖圈;7、連接通孔;8、密封圈;9、螺紋孔;10、容管孔;11、出液孔;12、外螺紋;13、開口;14、彎折端;15、限位條。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2所示,一種PA管插塞接頭,包括插塞1、壓緊卡簧2和管接件3。PA管固定連接于插塞1,插塞1螺紋連接于管接件3。壓緊卡簧2位于插塞1和管接件3之間。PA管穿過插塞1,被壓緊卡簧2壓緊,通過插塞1與管接件3連接。PA管內(nèi)液體通過管接件3流出。
如圖2和圖3所示,插塞1包括螺紋部4和六角部5,螺紋部4呈圓柱形且外壁設有螺紋。六角部5位于螺紋部4背對管接件3一端。為了方便擰緊插塞1,六角部5呈六邊形。六角部5橫截面積大于螺紋部4,六角部5與螺紋部4的連接處設有緩沖圈6,緩沖圈6為O型橡膠圈。在擰緊插塞1時,緩沖圈6防止了插塞1和管接件3表面磨損。插塞1上表面開有連接通孔7,連接通孔7內(nèi)壁設有密封圈8,密封圈8位于六角部5,密封圈8呈O型設置。為了將PA管更緊固連接于插塞1,密封圈8沿插塞1軸向設置有兩個。連接通孔7內(nèi)壁相對壓緊卡簧2一端呈傾斜設置,即位于螺紋部4的連接通孔7的橫截面積越遠離管接件3越小。
如圖2和圖4所示,管接件3上表面開有螺紋孔9,插塞1通過螺紋部4與螺紋孔9呈螺紋連接。為了限位PA管,螺紋孔9底面開有容管孔10,容管孔10半徑與PA管半徑相同。容管孔10底面開有出液孔11,出液孔11為通孔。容管孔10底面到出液孔11呈傾斜設置,起到了導流的作用。管接件3外壁設有外螺紋12,外螺紋12位于管接件3的中間。
如圖2和圖5所示,壓緊卡簧2呈圓環(huán)形且開有開口13。為了方便擰緊插塞1,壓緊卡簧2外壁設有彎折端14,彎折端14與開口13沿壓緊卡簧2中心軸呈對稱設置,彎折端14厚度小于壓緊卡簧2厚度。如圖6所示,壓緊卡簧2相對管接件3一端外壁呈傾斜設置。壓緊卡簧2內(nèi)壁沿周向設有限位條15,限位條15沿壓緊卡簧2軸向設有若干個,限位條15卡緊PA管,對PA管有一個軸向的限位,使PA管與插塞1連接緊固。
安裝時將PA管穿過插塞1的連接通孔7和壓緊卡簧2,將PA管嵌設在容管孔10內(nèi),擰緊插塞1。在擰緊插塞1過程中壓緊卡簧2抵接螺紋孔9底面,并被壓入連接通孔7內(nèi),且半徑逐漸縮小,從而卡緊PA管,防止PA管松動掉落。連接后的PA管插塞1接頭通過管接件3外壁的螺紋與所需物品相連。液體通過PA管進入管接件3,再從管接件3的出液孔11流入所需該液體的物品內(nèi)。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shù)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