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械加工專用的高效節油型軸承安裝座。
背景技術:
軸承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件。也可以說,當其它機件在軸上彼此產生相對運動時,用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和保持軸中心位置固定的機件。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舉足輕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用以降低設備在傳動過程中的機械載荷摩擦系數。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類。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發明滾動軸承的國家之一,在中國古籍中,關于車軸軸承的構造早有記載。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的強大推動下,軸承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高質快速發展時期。
有軸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撐點,軸承的內支撐點是軸,外支撐就是常說的軸承安裝座。目前市場上的軸承安裝座不僅結構復雜,而且功能單一,沒有設置葉輪驅動電機和葉輪,不能將潤滑油持續不斷的輸送給軸頸,容易造成軸頸磨損的問題,軸頸磨損容易造成設備帶傷運行,造成生產效率低、加速設備老化和影響產品質量等一系列危害,嚴重時會造成設備被迫停機或者整條生產線的停機,造成生產時間的損耗,延誤交貨日期,甚至造成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現提供一種能夠通過葉輪驅動電機帶動葉輪轉動,將潤滑油持續不斷的輸送給軸頸,避免出現軸頸磨損的問題,且避免了軸頸磨損造成設備帶傷運行的問題產生,提高了生產效率、延緩了設備老化和提高了產品質量,避免出現軸頸磨損造成設備被迫停機或者整條生產線停機的問題,降低了生產時間的損耗,避免發生安全隱患的機械加工專用的高效節油型軸承安裝座,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加工專用的高效節油型軸承安裝座,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容易造成軸頸磨損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機械加工專用的高效節油型軸承安裝座,包括安裝固定螺母、潤滑油集油槽和抽油管道,所述潤滑油集油槽的上方設置有軸承安裝座外殼體,且潤滑油集油槽與軸承安裝座外殼體的連接處設置有軸瓦,所述潤滑油集油槽與軸承安裝座外殼體連接處靠近軸瓦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軸頸,所述安裝固定螺母安裝在潤滑油集油槽上方靠近軸承安裝座外殼體的右側位置處,所述抽油管道安裝在潤滑油集油槽的左端,且抽油管道右側靠近潤滑油集油槽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葉輪,所述葉輪右側靠近潤滑油集油槽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注油管,且葉輪的上方設置有葉輪驅動電機,所述葉輪驅動電機與外置控制面板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葉輪驅動電機與葉輪通過轉軸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軸頸為圓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抽油管道與潤滑油集油槽通過螺母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注油管與軸承安裝座外殼體通過螺母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設置了葉輪驅動電機和葉輪,能夠通過葉輪驅動電機帶動葉輪轉動,將潤滑油持續不斷的輸送給軸頸,避免出現軸頸磨損的問題,且避免了軸頸磨損造成設備帶傷運行的問題產生,提高了生產效率、延緩了設備老化和提高了產品質量,避免出現軸頸磨損造成設備被迫停機或者整條生產線停機的問題,降低了生產時間的損耗,避免發生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軸瓦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葉輪結構示意圖;
圖中:1-葉輪驅動電機、2-注油管、3-軸瓦、4-軸承安裝座外殼體、5-安裝固定螺母、6-潤滑油集油槽、7-軸頸、8-抽油管道、9-葉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機械加工專用的高效節油型軸承安裝座,包括安裝固定螺母5、潤滑油集油槽6和抽油管道8,潤滑油集油槽6的上方設置有軸承安裝座外殼體4,且潤滑油集油槽6與軸承安裝座外殼體4的連接處設置有軸瓦3,潤滑油集油槽6與軸承安裝座外殼體4連接處靠近軸瓦3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軸頸7,安裝固定螺母5安裝在潤滑油集油槽6上方靠近軸承安裝座外殼體4的右側位置處,抽油管道8安裝在潤滑油集油槽6的左端,且抽油管道8右側靠近潤滑油集油槽6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葉輪9,葉輪9右側靠近潤滑油集油槽6的上方位置處設置有注油管2,且葉輪9的上方設置有葉輪驅動電機1,葉輪驅動電機1與外置控制面板電性連接。
葉輪驅動電機1與葉輪9通過轉軸轉動連接。軸頸7為圓柱形結構。抽油管道8與潤滑油集油槽6通過螺母固定連接。注油管2與軸承安裝座外殼體4通過螺母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的軸頸7一般是軸上用來安裝軸承的地方,指軸上同一直徑的一段軸或直徑不等但形成的外圓表面是均勻連續的圓柱面,外圓表面必須是均勻連續的,不能有軸肩或凹槽斷開;本實用新型中的軸瓦3是滑動軸承和軸頸7接觸的部分,形狀為瓦狀的半圓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銅、減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用木材、工程塑料或橡膠制成,軸瓦3有整體式和剖分式兩種,整體式軸瓦通常稱為軸套,整體式軸瓦有無油溝和有油溝兩種,軸瓦3與軸頸7采用間隙配合,一般與不隨軸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將軸承安裝在軸頸7上,將軸承潤滑油注入至軸頸7和軸瓦3上,將外置控制面板與葉輪驅動電機1連接,將外置控制面板連接電源,通過外置控制面板控制葉輪驅動電機1工作,通過葉輪驅動電機1帶動葉輪9運轉,將從軸頸7和軸瓦3上流至潤滑油集油槽6內的軸承潤滑油通過抽油管道8抽出,并經過注油管2重新輸送至軸頸7和軸瓦3上。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