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剎車抱死式超越離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80581閱讀:543來源:國知局
一種剎車抱死式超越離合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超越離合器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剎車抱死式超越離合器。



背景技術:

超越離合器是隨著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發展而出現的基礎件,它是用于原動機和工作機之間或機器內部主動軸與從動軸之間動力傳遞與分離功能的重要部件,它是利用主、從動部分的速度變化或旋轉方向的轉換,具有自行離合功能的裝置。

現有技術普遍使用的超越離合器主要分為楔塊式超越離合器、滾柱式超越離合器和棘輪式超越離合器等,但這些類型的超越離合器的摩擦接觸面相對較小,在使用過程中的負載承載能力比較差,而且整個摩擦組件是由多個摩擦件組成的,在實際工作中會發生受力不均勻,很容易影響到其他摩擦單體受力,從而導致這些摩擦單體出現提早磨損,影響超越離合器的使用。在中國專利CN201510390896低副弧面止動塊式超越離合器中公開了一種利用類似弧面剎車塊式的一種超越離合器,該專利中公開的超越離合器通過在主動件和從動件之間增加一些類似弧面剎車塊來加大摩擦組件的摩擦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負載的承載能力。然而,該超越離合器中的小單體組合件數量比較多,如該專利中所述的低副弧面止動塊式超越離合器包括外傳動件、內傳動件、摩擦塊組件、第一推轉器組件等零部件。

現有技術的超越離合器主要是采用高副的點、線接觸以及低副的多接觸面接觸,這些接觸方式的接觸面積相對較小,導致負載承載能力比較差,從而導致超越離合器整體使用壽命降低,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因此,基于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對現有的超越離合器提出改進方案,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剎車抱死式超越離合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超越離合器承載能力差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剎車抱死式超越離合器,包括主動件、從動件、摩擦片以及鎖緊裝置;

所述摩擦片設置在所述主動件和所述從動件之間,所述摩擦片的一側為第一摩擦面,所述從動件或主動件的磨檫面為第二磨檫面,且所述第一摩擦面與所述第二摩擦面相匹配;

所述鎖緊裝置包括至少一組斜凸面接觸單元,所述斜凸面接觸單元包括設置在兩個摩擦片背對背的斜凸面接觸單元或者與所述第一摩擦面相背一側的第一斜凸面,與所述第一斜凸面相對應的第二斜凸面,所述第二斜凸面設置在所述主動件上;通過各組所述斜凸面接觸單元中的所述第一斜凸面與所述第二斜凸面的相互疊加推擠,使所述摩擦片與所述從動件之間抱緊連動或分離。

進一步的,所述摩擦片至少有兩片并且為弧面結構,所述第一摩擦面與所述第二摩擦面均為弧面結構且相吻合;所述主動件與所述從動件同軸布置。

進一步的,所述摩擦片至少有一片并且為平面結構,所述第一摩擦面與所述第二摩擦面均為平面結構且相吻合。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裝置還包括回位結構;

所述回位結構包括彈簧回位結構、磁性回位結構、液壓回位結構、離心力回位結構以及機械擠壓回位結構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能夠完成所述摩擦片的回位動作。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裝置還包括與所述主動件同軸連接的傳動可控結構,所述主動件、從動件和摩擦片在所述傳動可控結構的作用下能夠實現順時針連動或逆時針連動或分離的三種傳動方式,所述傳動可控結構上的各組所述斜凸面接觸單元中的所述第一斜凸面和所述第二斜凸面分別設有兩個面,其中所述第一斜凸面包括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和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所述第二斜凸面包括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和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所述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和所述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位于所述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和所述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之間且所述第一斜凸面和所述第二斜凸面交錯布置。

進一步的,所述的傳動可控結構為磁力可控結構,所述第一斜凸面和/或所述第二斜凸面內分別設置有永磁鐵或電磁鐵,在所述磁力可控結構的作用下,實現所述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靠近所述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且相互擠壓或所述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靠近所述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且相互擠壓或所述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和所述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位于所述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和所述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之間且相互不擠壓的三種動作的轉換。

進一步的,所述磁力可控結構為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所述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的外部連接有電源轉換可控單元,所述電源轉換可控單元能夠控制所述第一斜凸面或所述第二斜凸面內的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實現磁極的轉換。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凸面和所述第二斜凸面內均設置永磁鐵,且在所述第一斜凸面和所述第二斜凸面相對應的一個橫截面內,具有依次設置的四個磁極;所述四個磁極中,至少有兩個磁極可在所述磁力可控結構的帶動下,實現沿軸向的N級和S級的切換。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凸面為兩個,并在兩個所述第一斜凸面上分別設置S級和N級的永磁鐵,所述第二斜凸面為一個,并在所述第二斜凸面內設置N-N級、N-S級、S-S級三種組合方式的磁場結構;所述第二斜凸面內的磁場結構與所述磁力可控結構連接,能夠實現所述第二斜凸面內的三種組合方式的磁場結構與所述第一斜凸面的磁場間的軸向切換。

進一步的,所述磁力可控結構采用彈簧回位結構、磁力回位結構和機械卡槽回位結構中的一種或多種方式的組合,實現磁極的切換及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剎車抱死式超越離合器包括主動件、從動件、摩擦片和鎖緊裝置,其中摩擦片的一側為第一摩擦面,并與主動件或從動件表面的第二摩擦面相匹配,而且在兩個摩擦片背對背的斜凸面接觸單元或者與第一摩擦面相背一側設有第一斜凸面,并與主動件上設有的第二斜凸面相匹配;通過各組斜凸面接觸單元中的第一斜凸面和第二斜凸面的相互疊加推擠,使摩擦片與從動件之間抱緊連動或分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剎車抱死式超越離合器采用面面低副接觸方式,避免了現有技術中超越離合器所采用的高副點、線接觸或者低副多接觸面接觸,有效地增大了接觸面積,在同等體積下具有負載承載力更強、結構簡單,由于中間部件相對較少而具有易于簡化生產加工流程,降低制造成本等優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弧面磨檫面雙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平面摩擦面單個摩擦片雙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的的示意圖;

圖3為平面摩擦面雙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的示意圖;

圖4為摩擦面為弧面結構的磁力可控結構的示意圖;

圖5為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的示意圖;

圖6為磁力可控結構磁極分布的示意圖;

圖7為磁力可控結構磁極組合變換的示意圖;

圖8為平面摩擦面單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結構的示意圖;

圖9為摩擦面弧面形單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的示意圖;

圖10為磁力可控結構壓緊斜凸面相對位置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1—主動件; 2—從動件;

3—摩擦片; 4—傳動可控結構;

5—第一斜凸面; 6—第二斜凸面;

7—第一摩擦面; 8—第二摩擦面;

9—磁力可控結構; 10—主動件與鎖緊裝置的整體結構;

11—磁力可控結構助推件; 12—推桿;

13—磁極板; 14—轉軸;

15—軸向定位孔; 16—回位彈簧;

17—磁力回位結構; 18—連接圓柱體助推結構;

21—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 22—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

23—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 24—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

25—摩擦片保持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具體結構如圖1-圖10所示。圖1為弧面磨檫面雙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平面摩擦面單個摩擦片雙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的的示意圖;圖3為平面摩擦面雙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的示意圖;圖4為摩擦面為弧面結構的磁力可控結構的示意圖;圖5為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的示意圖;圖6為磁力可控結構磁極分布的示意圖;圖7為磁力可控結構磁極組合變換的示意圖;圖8為平面摩擦面單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結構的示意圖;圖9為摩擦面弧面形單向功能超越離合器的示意圖;圖10為磁力可控結構壓緊斜凸面相對位置的示意圖。

本實施例提供的剎車抱死式超越離合器包括主動件1、從動件2、摩擦片3以及鎖緊裝置;

摩擦片3設置在主動件1和從動件2之間,摩擦片3的一側為第一摩擦面7,且第一摩擦面7與從動件2或主動件1表面的第二摩擦面8相匹配;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鎖緊裝置包括至少一組斜凸面接觸單元,該斜凸面接觸單元包括設置在兩個摩擦片3背對背的斜凸面接觸單元或者與第一摩擦面7相背一側的第一斜凸面5,以及設置在主動件1上,與第一斜凸面5相對應的第二斜凸面6;通過各組斜凸面接觸單元中的第一斜凸面5與第二斜凸面6的相互疊加推擠,使摩擦片3與從動件2之間抱緊連動或分離。

工作開始時,主動件1帶動摩擦片3旋轉,從動件2靜止不轉,然后通過鎖緊裝置實現從動件2隨著主動件1旋轉;鎖緊裝置包括傳動可控結構4和回位結構,通過傳動可控結構4來實現第一斜凸面5與第二斜凸面6的疊加推擠動作,從而使得摩擦片3與從動件2之間抱緊連動或分離。

本實施例的一種方案中,摩擦片3可以是弧面結構且至少設置有兩片,第一摩擦面7與第二摩擦面8均為弧面結構且相吻合,主動件1與從動件2同軸布置,且從外到內分為主動件1、摩擦片3、從動件2和從動件2、摩擦片3、主動件1兩種設置方式。

本實施例的另一種方案中,摩擦片3還可以是平面結構且至少設置有一片,第一摩擦面7與第二摩擦面8均為平面結構且相吻合;主動件1與從動件2同軸布置,且主動件1設置在從動件2的左側或右側。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回位結構包括彈簧回位結構、磁性回位結構、液壓回位結構、離心力回位結構以及機械擠壓回位結構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能夠完成摩擦片3的回位動作。

如圖8所示,圖8a)為彈簧回位結構,當第一斜凸面5與第二斜凸面6之間的相互作用消除時,由于回位彈簧16的拉緊作用使得摩擦片3分離;圖8b)為磁力回位結構17,通過磁力回位結構17控制兩個斜凸面之間相互吸引,最終使得摩擦片3分離;圖8c)為機械擠壓回位結構,開始時主動件與鎖緊裝置的整體結構10向左移動時,擠壓摩擦片3,從而推動從動件2向左移動,當從動件2的速度大于主動件與鎖緊裝置的整體結構10的速度時,此時可認為是主動件與鎖緊裝置的整體結構10被超越,從動件2向左運動,主動件與鎖緊裝置的整體結構10相對于從動件2向右運動,從而第一斜凸面5與第二斜凸面6相對分離,使得摩擦片3與從動件2表面分離;機械擠壓回位結構中,楔形塊的直線運動可以通過電動缸實現回位,又可以通過液壓回位結構,完成摩擦片3的回位動作;離心力回位結構是通過摩擦片3隨主動件1做旋轉運動,通過改變旋轉速度而實現的,通過上述四種回位結構實現了摩擦片3與從動件2表面分離。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鎖緊裝置還包括與主動件1同軸連接的傳動可控結構4,主動件1、從動件2和摩擦片3在傳動可控結構4的作用下能夠實現順時針連動或逆時針連動或分離的三種傳動方式;

如圖10所示,該傳動可控結構4上的各組斜凸面接觸單元中的第一斜凸面5和第二斜凸面6分別設有兩個面,其中第一斜凸面5包括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23和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21,第二斜凸面6包括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24和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22,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23和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21位于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24和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22之間且第一斜凸面5和第二斜凸面6交錯布置。

如圖1所示,各組斜凸面接觸單元中第一斜凸面5設置為兩個,而第二斜凸面6設置為一個,且兩個第一斜凸面5與第二斜凸面6的兩側相吻合,在傳動可控結構4作用下,第一斜凸面5和第二斜凸面6發生相對運動,從而使得摩擦片3與從動件2之間抱緊連動或分離。

如圖9所示,圖中包括多種斜凸面設置方式:如圖9a)中,從外到內依次設置為主動件1、兩組摩擦片3和從動件2,其中,主動件1與摩擦片3之間設有的鎖緊裝置包括兩組斜凸面接觸單元,各組斜凸面接觸單元中包括第一斜凸面5和第二斜凸面6各一個且相吻合,同時在主動件1與從動件2之間設置有兩組摩擦片3;

如圖9b)中,設置有主動件1、從動件2,同時在主動件1和從動件2之間設置有多組的摩擦片3和摩擦片保持架25,各個摩擦片3均設置在摩擦片保持架25上,防止摩擦片3在主動件1和從動件2之間亂竄,并且在摩擦片3背對背兩個側面上分別設置第一摩擦面7;

如圖9c)中,從外到內依次設置為從動件2、兩組摩擦片3和主動件1,圖9d)中,從外到內依次設置為主動件1、兩組摩擦片3和從動件2,其中,主動件1與摩擦片3之間設有的鎖緊裝置包括兩組斜凸面接觸單元,各組斜凸面接觸單元中包括第一斜凸面5和第二斜凸面6各一個且相吻合,并在第一斜凸面5或第二斜凸面6旁邊設置有一個凸起,該凸起主要是對第二斜凸面6或第一斜凸面5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時在主動件1與從動件2之間設置有兩組摩擦片3。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鎖緊裝置還包括與主動件1連接的傳動可控結構4,該傳動可控結構4能夠使第二斜凸面6具有向靠近第一斜凸面5或遠離第一斜凸面5的方向運動的趨勢,其中,該傳動可控結構4為磁力可控結構9;

第一斜凸面5和/或第二斜凸面6內分別設置有永磁鐵或電磁鐵,在磁力可控結構9的作用下,實現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23靠近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24且相互擠壓或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21靠近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22且相互擠壓或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23和逆向壓緊第一斜凸面21位于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24和逆向壓緊第二斜凸面22之間且相互不擠壓的三種動作的轉換。

如圖3所示,該平面摩擦面雙向功能超越離合器中的磁力可控結構9包括磁力可控結構助推件11、推桿12、磁極板13,磁力可控結構助推件11可在主動件1的轉軸14上沿軸向運動,通過推動推桿12使磁極板13沿離合器徑向產生運動,從而實現磁力可控結構9的磁極發生轉換。

圖4為摩擦面為弧面結構的磁力可控結構9,其中包括軸向定位孔15和連接圓柱體助推結構18,連接圓柱體助推結構18中設置有三組不同組合的磁極,連接圓柱體助推結構18能夠沿著主動件1的軸向移動,并通過軸向定位孔15限定軸向移動距離,從而精準地實現磁力可控結構9中的磁極轉換。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磁力可控結構9具體為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該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的外部連接有電源轉換可控單元,電源轉換可控單元能夠控制第一斜凸面5或所述第二斜凸面6內的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實現磁極的轉換;

如圖5所示,該電磁式磁力可控結構能夠通過改變外部線路的正負極關系從而實現N-N、N-S、S-S三種磁極組合方式的轉換。

在一個具體的方案中,第一斜凸面5和第二斜凸面6內均設置永磁鐵,且在第一斜凸面5和第二斜凸面6相對應的一個橫截面內,具有依次設置的四個磁極,四個磁極中,至少有兩個磁極可在磁力可控結構9的帶動下,實現沿軸向的N級和S級的切換。

如圖6a)、b)和圖7a)-d)所示,兩個第一斜凸面5上分別設置N級和S級,在第二斜凸面6的軸向依次設置N-N、N-S與S-S三種可切換的磁極組合方式;其中,第一斜凸面5與第二斜凸面6的N-N-N-S磁極組合,使第二斜凸面6向第一斜凸面5的S級方向靠近;第一斜凸面5與第二斜凸面6的N-N-S-S磁極組合或者N-S-N-S磁極組合,使第二斜凸面6保持在兩個第一斜凸面5之間的位置;第一斜凸面5與第二斜凸面6的N-S-S-S磁極組合,使第二斜凸面6向第一斜凸面5的N級方向靠近。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磁力可控結構9采用彈簧回位結構、磁力回位結構17和機械卡槽回位結構中的一種或多種方式的組合,實現磁極的切換及定位。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安化县| 阿鲁科尔沁旗| 龙川县| 龙山县| 县级市| 揭西县| 中宁县| 六枝特区| 潮安县| 藁城市| 苍溪县| 黄石市| 莱芜市| 和林格尔县| 锡林浩特市| 通江县| 克什克腾旗| 株洲县| 额敏县| 吴堡县| 双鸭山市| 奇台县| 庆元县| 曲靖市| 桃园县| 盱眙县| 江陵县| 镇雄县| 正定县| 偏关县| 桐柏县| 牟定县| 蒲江县| 渭南市| 皮山县| 乌鲁木齐县| 东台市| 本溪市| 深州市| 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