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應用于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落煤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落煤站的電動三通結構。
背景技術:
在老式電動三通中,作為分流用的擋板形狀一般設計成平板狀;對于平板狀的擋板而言,在實現分流作業的過程中,擋板兩側與殼體都有間隙,在物料落下時由于沖擊力的作用粉狀物和顆粒物料會進入間隙內,導致擋板卡死或小顆粒煤落入皮帶上,造成物料的堆積和堵塞。
另外,對于平板狀的擋板而言,其在沖擊力的作用下易變形,進而常常發生卡死現象,不耐磨,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應用于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落煤站的電動三通結構,該應用于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落煤站的電動三通結構設計新穎、穩定可靠性且使用壽命長,具體的:1、不會因間隙的原因發生卡死和泄漏的現象;2、防止了因卡死和泄漏的原因發生旁路堵塞;3、減少了煤的浪費,增加了煤的利用率 ;4、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應用于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落煤站的電動三通結構,包括有分流三通管體,分流三通管體的內部開設有分流通道,分流三通管體的上端部開設有朝上開口且與分流通道連通的分流進料口,分流三通管體的下端部開設有分別朝下開口的左側分流出料口、右側分流出料口,左側分流出料口與右側分流出料口左右對稱且間隔布置;
分流三通管體的分流通道內可相對轉動地嵌裝有呈“U”形狀的船式擋板,船式擋板通過回轉軸搭設于分流三通管體,分流三通管體對應船式擋板裝設有電動推桿,電動推桿的驅動端與船式擋板的回轉軸驅動連接;
分流三通管體的上端部裝設有嵌裝于分流進料口內的導流架,導流架的上端部延伸至分流三通管體的上端側,導流架的下端部延伸至分流三通管體的分流通道內,導流架的內部開設有呈擴口狀且上下完全貫穿的導流孔,導流孔的寬度值從上至下逐漸變小。
其中,所述分流三通管體的分流通道內壁裝設有左側限位擋塊、右側限位擋塊,當所述左側分流出料口打開時,所述船式擋板的上端邊緣部與右側限位擋塊抵接;當所述右側分流出料口打開時,船式擋板的上端邊緣部與左側限位擋塊抵接。
其中,所述船式擋板為耐磨鋼板。
其中,所述船式擋板由厚度為16mm的耐磨鋼板彎折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應用于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落煤站的電動三通結構,其包括分流三通管體、船式擋板、電動推桿、導流架,分流三通管體內部開設分流通道且分流三通管體開設分流進料口、左側分流出料口、右側分流出料口,左側分流出料口與右側分流出料口左右對稱且間隔;船式擋板可相對轉動地嵌裝于分流通道內且船式擋板呈“U”形狀,船式擋板通過回轉軸搭設于分流三通管體,電動推桿的驅動端與船式擋板的回轉軸驅動連接;導流架的上端部延伸至分流三通管體上端側,導流架下端部穿過分流進料口而延伸至分流三通管體分流通道內,導流架內部開設呈擴口狀且上下完全貫穿的導流孔,導流孔的寬度值從上至下逐漸變小。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設計新穎、穩定可靠性好且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包括有:
1——分流三通管體 11——分流通道
12——分流進料口 13——左側分流出料口
14——右側分流出料口 2——船式擋板
21——回轉軸 3——電動推桿
4——導流架 41——導流孔
51——左側限位擋塊 52——右側限位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應用于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落煤站的電動三通結構,包括有分流三通管體1,分流三通管體1的內部開設有分流通道11,分流三通管體1的上端部開設有朝上開口且與分流通道11連通的分流進料口12,分流三通管體1的下端部開設有分別朝下開口的左側分流出料口13、右側分流出料口14,左側分流出料口13與右側分流出料口14左右對稱且間隔布置。
進一步的,分流三通管體1的分流通道11內可相對轉動地嵌裝有呈“U”形狀的船式擋板2,船式擋板2通過回轉軸21搭設于分流三通管體1,分流三通管體1對應船式擋板2裝設有電動推桿3,電動推桿3的驅動端與船式擋板2的回轉軸21驅動連接。其中,本實用新型的船式擋板2由厚度為16mm的耐磨鋼板彎折而成,剛性好且耐磨性好,即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
更進一步的,分流三通管體1的上端部裝設有嵌裝于分流進料口12內的導流架4,導流架4的上端部延伸至分流三通管體1的上端側,導流架4的下端部延伸至分流三通管體1的分流通道11內,導流架4的內部開設有呈擴口狀且上下完全貫穿的導流孔41,導流孔41的寬度值從上至下逐漸變小。
在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可通過控制船式擋板2的位置來選擇性地控制左側分流出料口13、右側粉料出料口進行出料;其中,電動推桿3驅動船式擋板2轉動,以實現出料口切換并達到分流的目的。
需進一步指出,工作時,物料經由導流架4的導流孔41落下,且導流架4的導流孔41將物料全部導入至船式擋板2,物料最終沿著船式擋板2并經由相應的出料口而流出。
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設計新穎、穩定可靠性且使用壽命長的優點,具體的:1、不會因間隙的原因發生卡死和泄漏的現象;2、防止了因卡死和泄漏的原因發生旁路堵塞;3、減少了煤的浪費,增加了煤的利用率 ;4、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分流三通管體1的分流通道11內壁裝設有左側限位擋塊51、右側限位擋塊52。
在本實用新型實現分流的過程中,左側限位擋塊51、右側限位擋塊52用于對船式擋板2進行限位,具體的:當左側分流出料口13打開時,船式擋板2的上端邊緣部與右側限位擋塊52抵接;當右側分流出料口14打開時,船式擋板2的上端邊緣部與左側限位擋塊51抵接。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