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閥,特別涉及一種物料托盤保護氣囊用控制閥。
背景技術:
托盤是使靜態貨物轉變為動態貨物的媒介物,一種載貨平臺,而且是活動的平臺,或者說是可移動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靈活性的貨物,一經裝上托盤便立即獲得了活動性,成為靈活的流動貨物,因為裝在托盤上的貨物,在任何時候都處于可以轉入運動的準備狀態中。
然而,現有的托盤多為平托盤,需要轉移的貨物直接擺放在托盤的平面上,這樣的擺放形式在搬運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貨物的滾落或是移動,為了克服貨物滾落,也有些托盤會在托盤的平面上開設有工位槽,將貨物擺放在工位槽內,然而,這樣的擺放方式并不能解決貨物固定的問題,很多時候放置在同一工位槽內的貨物會在貨物的移動搬運過程中發生碰撞,會造成貨物損壞的情況。
氣囊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能夠及時觀察和調節內部的氣體壓力大小,現有的氣囊只是利用壓縮空氣源進行充、放氣,不具有壓力的調節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對物料托盤保護氣囊的氣壓進行監控和調節,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物料托盤保護氣囊用控制閥來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物料托盤保護氣囊用控制閥,閥體內設有和閥體外界連通的總氣管,還包括進氣道、泄氣腔和放氣腔;
所述泄氣腔的底面為平面并開設有與總氣管接通的圓形的泄氣孔,所述泄氣孔和泄氣腔的底面相交在泄氣腔的底面上形成泄氣孔口部;泄氣腔的頂面設有與外界連通的且與泄氣孔同軸的螺紋通孔,所述螺紋通孔內設有調整螺栓,所述調整螺栓擰緊端設于閥體外,其螺紋端伸入泄氣腔內;泄氣腔內設有柱形的泄氣閥芯,泄氣閥芯的一端和所述螺紋端之間設有第一彈簧,所述泄氣閥芯的另一端為外錐面且與泄氣孔口部密封接觸;
所述放氣腔與總氣管相連通,放氣腔的頂面為平面并開設有與外界連通的圓形的放氣孔,所述放氣孔和放氣腔的頂面相交在放氣腔的頂面上形成放氣孔口部;所述放氣孔內設有放氣按鈕,所述放氣按鈕包括推桿和按鈕帽,推桿插入放氣孔內,按鈕帽直徑大于推桿直徑并設于閥體外;所述按鈕帽和閥體之間設有第二彈簧;放氣腔內設有柱形的放氣閥芯,放氣閥芯的一端和放氣腔的底面之間設有第三彈簧,所述放氣閥芯的另一端為外錐面且與放氣孔口部密封接觸;
閥體上還設有球閥,球閥上設有快速接頭,所述進氣道連通球閥和總氣管。
進一步地:所述總氣管上連接有壓力表。
進一步地:所述泄氣閥芯上與第一彈簧接觸的端面上設有第一彈簧導向槽,所述放氣閥芯上與第三彈簧接觸的端面上設有第三彈簧導向槽。
進一步地:所述泄氣閥芯和放氣閥芯的材料為合金鋼,并經整體淬火處理。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物料托盤保護氣囊用控制閥通過設置的三個不同功能的閥芯,使得控制閥具有充、放氣和最高壓力設置調節的功能,控制閥的結構簡單,功能可靠,效果明顯,并且制造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物料托盤保護氣囊用控制閥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總氣管,2、進氣道,3、泄氣孔,4、放氣腔,5、放氣孔,6、泄氣腔,7、放氣孔口部,8、泄氣孔口部,9、球閥,10、快速接頭,11、放氣閥芯,12、泄氣閥芯,13、第三彈簧,14、第一彈簧,15、調整螺栓,16、第二彈簧,17、放氣按鈕,18、螺紋通孔,19、壓力表,171、推桿,172、按鈕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和內涵范圍內的所有變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流程圖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過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為,表示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用于實現特定邏輯功能或過程的步驟的可執行指令的代碼的模塊、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范圍包括另外的實現,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討論的順序,包括根據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時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順序,來執行功能,這應被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物料托盤保護氣囊用控制閥,閥體內設有和閥體外界連通的總氣管1,還包括進氣道2、泄氣腔6和放氣腔4;
所述泄氣腔6的底面為平面并開設有與總氣管1接通的圓形的泄氣孔3,所述泄氣孔3和泄氣腔6的底面相交在泄氣腔6的底面上形成泄氣孔口部8;泄氣腔6的頂面設有與外界連通的且與泄氣孔3同軸的螺紋通孔18,所述螺紋通孔18內設有調整螺栓15,所述調整螺栓15擰緊端設于閥體外,其螺紋端伸入泄氣腔6內;泄氣腔6內設有柱形的泄氣閥芯12,泄氣閥芯12的一端和所述螺紋端之間設有第一彈簧14,所述泄氣閥芯12的另一端為外錐面且與泄氣孔口部8密封接觸;
所述放氣腔4與總氣管1相連通,放氣腔4的頂面為平面并開設有與外界連通的圓形的放氣孔5,所述放氣孔5和放氣腔4的頂面相交在放氣腔4的頂面上形成放氣孔口部7;所述放氣孔5內設有放氣按鈕17,所述放氣按鈕17包括推桿171和按鈕帽172,推桿171插入放氣孔5內,按鈕帽172直徑大于推桿171直徑并設于閥體外;所述按鈕帽172和閥體之間設有第二彈簧16;放氣腔4內設有柱形的放氣閥芯11,放氣閥芯11的一端和放氣腔4的底面之間設有第三彈簧13,所述放氣閥芯11的另一端為外錐面且與放氣孔口部7密封接觸;
閥體上還設有球閥9,球閥9上設有快速接頭10,所述進氣道2連通球閥9和總氣管1。
當需要進行充氣操作時,將壓縮空氣的氣源管與快速接頭10連接,打開球閥9開關,壓縮空氣進入到進氣道2,并充滿總氣管1中,進而由總氣管1進入到與總氣管1連接的各個氣管中,與總氣管1相連的泄氣腔6和泄氣閥芯12用來調節總氣管1內的壓力,當壓力值較小時,第一彈簧14將泄氣閥芯12壓緊在泄氣孔口部8上,泄氣閥芯12與泄氣孔口部8密封連接;總氣管1內的壓力值隨著壓縮空氣的注入持續增大,當總氣管1內空氣壓力對泄氣閥芯12作用力超過第一彈簧14對泄氣閥芯12的作用力時,泄氣閥芯12移動,和泄氣孔口部8脫開,總氣管1內的空氣由泄氣閥芯12和泄氣孔口部8的間隙處泄漏出去,總氣管1內的空氣壓力下降。通過旋緊和旋松調整螺栓15,可以調整第一彈簧14的預壓縮量,進而可以調整泄氣閥芯12開始移動時總氣管1內的壓力值,即可以通過調整螺栓15預設總氣管1的空氣壓力。
當總氣管1內壓力充滿,空氣壓力達到預設的壓力值后,可以關閉球閥9開關,移除氣源管,此時如需要降低總氣管1內的壓力值,可以按壓放氣按鈕17進行放氣操作,按壓放氣按鈕17,推桿171會往里頂住放氣閥芯11,將放氣閥芯11從放氣孔口部7上脫開,總氣管1內的空氣由放氣閥芯11和放氣孔口部7的間隙處泄露出去,總氣管1內的空氣壓力下降。當放開放氣按鈕17時,放氣按鈕17會在第二彈簧16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動,使得推桿171離開放氣閥芯11,放氣閥芯11在第三彈簧13的作用下與放氣孔口部7重新密封連接。
所述總氣管1上連接有壓力表19。
所述壓力表19可以隨時觀測總氣管1內的空氣壓力,并可以觀察壓力表19的示值給調整螺栓15的調整以參考,使總氣管1內的空氣壓力調整更加精確。
所述泄氣閥芯12上與第一彈簧14接觸的端面上設有第一彈簧14導向槽,所述放氣閥芯11上與第三彈簧13接觸的端面上設有第三彈簧13導向槽。
第一彈簧14導向槽和第三彈簧13導向槽可以固定住導向槽內安裝的彈簧,使得相關的彈簧沿著彈簧的軸向移動,避免錯位。
所述泄氣閥芯12和放氣閥芯11的材料為合金鋼,并經整體淬火處理。
經過淬火處理的合金鋼,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當泄氣閥芯12和放氣閥芯11相對于各孔口部進行密封與脫開反復動作時不會磨損,延長泄氣閥芯12和放氣閥芯11的使用壽命。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所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