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系統,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立式沖擊破碎機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礦山設備中,與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相比較,立式沖擊破碎機的轉速屬于相對較高的范疇。在對轉動部件的潤滑和冷卻方式方面,目前多采用潤滑脂潤滑或稀油潤滑站潤滑。采用潤滑脂潤滑需要注意初次加注潤滑脂的用量和后期維護時的用量以及方便程度;稀油潤滑站潤滑需要配備專門的潤滑站,并要定期更換潤滑油。這兩種潤滑方式都對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維護要求較高,而且需要大量消耗潤滑脂和潤滑油,加注潤滑不足時潤滑效果不佳,加注潤滑過量時造成擾動發熱現象嚴重,給用戶的使用造成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立式沖擊破碎機潤滑系統,其通過對潤滑系統的實時監控,能夠實現潤滑缺油、堵塞等情況的報警并實現與主機設備的聯鎖保護,在保證潤滑設備可靠運轉的前提下,極大程度減少潤滑用油量,降低用戶使用設備過程中的維護成本。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式沖擊破碎機的潤滑系統,包括破碎機主軸總成、設置在主軸總成上的多個噴嘴以及通過管道與每個噴嘴分別連接的供油機構,所述供油機構包括油箱、微型氣動泵、油氣混合器和PLC電控箱,所述微型氣動泵分別與油箱、油氣混合器和PLC電控箱連接,并在PLC電控箱的控制下將將油箱中的潤滑油間斷性的噴射至油氣混合器內,所述油氣混合器上還通過氣動三聯件連接有氣源,并將接收的氣體與潤滑油混合后,通過管道輸送至各個噴嘴以對主軸總成內的軸承進行潤滑。
所述微型氣動泵和油氣混合器均設有多個。
所述主軸總成包括主軸、軸承座以及依次套設在主軸上的軸承蓋、甩油環、軸承、間隔環和軸套,所述軸承對主軸起支撐作用,并且軸承內圈隨主軸相對于軸承外圈轉動,所述間隔環固定在軸承座的內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過對潤滑系統的實時監控,能夠實現潤滑缺油、堵塞等情況的報警并實現與主機設備的聯鎖保護,在保證潤滑設備可靠運轉的前提下,極大程度減少潤滑用油量,降低用戶使用設備過程中的維護成本。
(2)本實用新型無需人工多次添加潤滑脂,潤滑可靠,能夠實現對潤滑缺油、堵塞等情況的報警以及對主機設備的聯鎖保護,極大程度減少潤滑劑用量,相對于稀油潤滑站潤滑成本大大降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主軸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主軸總成,2、噴嘴,3、管道,4、供油機構,5、郵箱,6、微型氣動泵,7、油氣混合器,8、PLC電控箱,9、氣動三聯件,10、氣源,11、軸承,12、主軸,13、軸承蓋,14、甩油環,15、軸承座,16、間隔環,17、軸套。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立式沖擊破碎機的潤滑系統,包括破碎機主軸總成1、設置在主軸總成1上的多個噴嘴2以及通過管道3與每個噴嘴2分別連接的供油機構4,所述供油機構4包括油箱5、微型氣動泵6、油氣混合器7和PLC電控箱8,所述微型氣動泵6分別與油箱5、油氣混合器7和PLC電控箱8連接,并在PLC電控箱8的控制下將將油箱5中的潤滑油間斷性的噴射至油氣混合器7內,所述油氣混合器7上還通過氣動三聯件9連接有氣源10,并將接收的氣體與潤滑油混合后,通過管道3輸送至各個噴嘴以對主軸總成1內的軸承11進行潤滑。
所述微型氣動泵6和油氣混合器7均設有多個。
所述主軸總成1包括主軸12、軸承座15以及依次套設在主軸12上的軸承蓋13、甩油環14、軸承11、間隔環16和軸套17,所述軸承11對主軸12起支撐作用,并且軸承11內圈隨主軸12相對于軸承外圈轉動,所述間隔環16固定在軸承座15的內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氣源10為微型氣動泵6提供動力,微型氣動泵6在PLC電控箱8的控制下將油箱5中的潤滑油間斷性的噴射進入油氣混合器7,油氣混合器7將微型氣動泵6供給的潤滑油與通過氣動三聯件9的潔凈氣源混合并控制油氣供給比例,混合后的油氣經管路3及連接件輸送至噴嘴2起到潤滑及冷卻作用。噴嘴2通過螺栓與主軸總成1連接在一起。通過PLC電控箱,可以調節微型氣動泵6的噴油時間間隔并實現對噴出的油氣混合氣的監測,從而實現對潤滑缺油、堵塞等情況的報警以及對主機設備的聯鎖保護。
軸承座固定于焊接機架上,軸承蓋通過法蘭上的光孔靠螺栓、墊片與軸承座連接在儀器,主軸與甩油環、軸套通過過盈配合連接在一起,主軸在軸承的支撐下與軸承內圈一起相對于軸承外圈滾動,間隔環相對于軸承座固定不動,主要對軸承起軸向定位作用,間隔環圓周方向上開設有小孔,噴嘴通過軸承座圓周方向上的小孔穿過間隔環后對軸承內圈進行潤滑和冷卻,噴嘴通過自身法蘭面上的兩個光孔依靠螺栓與軸承座連接在一起。工作時,主軸通過與其相連接的皮帶輪帶動自身做旋轉運動,甩油環、軸套和軸承內圈隨主軸一同運動,油氣混合氣通過管道及其附件送入噴嘴內并噴射至軸承處,對軸承起潤滑及冷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