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蝶閥,特別涉及一種一體式液壓扭力驅動裝置的智能液動蝶閥。
背景技術:
現有的蝶閥,包括有閥體、閥蓋、閥桿、蝶板,所述的閥蓋固設在閥體上,閥體上設有介質流道,蝶板設置在介質流道內,閥桿一端延伸至介質流道內與蝶板聯動配合,另一端延伸至閥蓋外,所述的介質流道內設有密封座,蝶板上設有用于與密封座形成密封的密封結構,當控制閥桿轉動,使得蝶板上的密封結構與密封座密封時,蝶閥關閉。目前,在控制閥桿轉動時有的采用人工手動,有的采用電機、驅動裝置推動,但是,手動操作耗時耗力,強度大;而現有的驅動裝置結構復雜、扭矩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體式液壓扭力驅動裝置的智能液動蝶閥,其可以控制閥桿轉動、結構簡單、智能化程度高、扭矩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一體式液壓扭力驅動裝置的智能液動蝶閥,包括有閥體、閥蓋、閥桿、蝶板,所述的閥蓋固設在閥體上,閥體上設有介質流道,蝶板設置在介質流道內,閥桿一端延伸至介質流道內與蝶板聯動配合,另一端延伸至閥蓋外,所述的介質流道內設有密封座,蝶板上設有用于與密封座形成密封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用于驅動閥桿轉動的扭力驅動裝置,所述的扭力驅動裝置包括有外殼,所述的外殼內設有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與外殼轉動配合,外殼內還設有用于驅動正向驅動輪正向轉動的第一液壓缸以及用于驅動反向驅動輪反向轉動的第二液壓缸,所述的閥桿延伸至閥蓋外的一端與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聯動配合。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時,由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分別推動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正向、反向轉動,從而帶動閥桿轉動,進而帶動蝶板轉動實現閥門的開閉。這種一體式液壓扭力驅動裝置的智能液動蝶閥,其可以控制閥桿轉動、結構簡單、智能化程度高、扭矩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同軸設置,外殼上對應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位置設有插孔,所述的閥桿延伸至閥蓋外的一端插設在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內,所述的閥桿延伸至閥蓋外的一端側壁上設有外鍵槽,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內對應外鍵槽位置設有內鍵槽,外鍵槽、內鍵槽內插設有傳動鍵形成閥桿與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的聯動配合。
采用上述進一步設置,通過傳動鍵實現閥桿與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的聯動配合方式,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傳動性能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正向驅動輪的周向側壁上間隔設有若干個正向驅動面,反向驅動輪的周向側壁上間隔設有若干個反向驅動面,第一液壓缸驅動正向驅動面帶動正向驅動輪正向轉動,第二液壓缸驅動反向驅動面帶動反向驅動輪反向轉動。
采用上述再進一步設置,設置的正向驅動面、反向驅動面使得第一液壓缸推動正向驅動輪,第二液壓缸推動反向驅動輪轉動更加穩定。
本實用新型的再更進一步設置:外殼內設有用于分別控制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工作的第一液壓控制模塊、第二液壓控制模塊。
采用上述再更進一步設置,使得其智能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
本實用新型的再更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外殼內還設有用于控制第一液壓控制模塊、第二液壓控制模塊的手機APP模塊。
采用上述再更進一步設置,可以通過手機APP模塊控制第一液壓控制模塊、第二液壓控制模塊工作,使用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再更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外殼上還設有用于指示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轉動位置的顯示裝置。
采用上述再更進一步設置,可以方便觀察正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轉動的位置,從而實時了解工件轉動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設置:外殼上還設有用于給第一液壓控制模塊、第二液壓控制模塊、手機APP模塊供電的太陽能電池板。
采用上述再進一步設置,可以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給各個模塊供電,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再更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密封結構包括有密封件、壓蓋,所述的密封件經壓蓋壓設在蝶板與密封座相對的面上,壓蓋與蝶板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再更進一步設置,這種密封結構,結構簡單,能保證蝶板與密封座之間的密封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再更進一步設置:蝶板的軸向上設有第一臺階、第二臺階,第一臺階位于第二臺階內側,密封圈設置在第一臺階上,壓蓋設在第二臺階上。
采用上述再更進一步設置,使得蝶板的整體結構更加緊湊。
本實用新型的再更進一步設置:所述的蝶板上設有套環,套環套設在延伸至介質流道內的閥桿上,套環與閥桿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再更進一步設置,使得蝶板與閥桿連接方便,結構簡單,傳動性能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扭力驅動裝置外部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扭力驅動裝置內部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外殼內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正向驅動輪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一種一體式液壓扭力驅動裝置的智能液動蝶閥,包括有閥體1、閥蓋2、閥桿3、蝶板4,所述的閥蓋2固設在閥體1上,閥體1上設有介質流道11,蝶板4設置在介質流道11內,閥桿3一端延伸至介質流道11內與蝶板4聯動配合,另一端延伸至閥蓋2外,所述的蝶板4上設有套環41,套環41套設在延伸至介質流道11內的閥桿3上,套環41與閥桿3經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的介質流道11內設有密封座12,蝶板4上設有用于與密封座12形成密封的密封結構5,所述的密封結構5包括有密封件51、壓蓋52,所述的密封件51經壓蓋52壓設在蝶板4與密封座12相對的面上,壓蓋52與蝶板4經螺栓固定連接。蝶板4的軸向上設有第一臺階42、第二臺階43,第一臺階42位于第二臺階43內側,密封圈設置在第一臺階42上,壓蓋52設在第二臺階43上。還包括有用于驅動閥桿3轉動的扭力驅動裝置6,所述的扭力驅動裝置6包括有外殼60,所述的外殼60內設有正向驅動輪61、反向驅動輪62,正向驅動輪61、反向驅動輪62與外殼60轉動配合,外殼60內還設有用于驅動正向驅動輪61正向轉動的第一液壓缸63以及用于驅動反向驅動輪62反向轉動的第二液壓缸64,所述的閥桿3延伸至閥蓋2外的一端與正向驅動輪61、反向驅動輪62聯動配合。使用時,由第一液壓缸63、第二液壓缸64分別推動正向驅動輪61、反向驅動輪62正向、反向轉動,從而帶動閥桿3轉動,進而帶動蝶板4轉動實現閥門的開閉。這種一體式液壓扭力驅動裝置6的智能液動蝶閥,其可以控制閥桿3轉動、結構簡單、智能化程度高、扭矩大。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正向驅動輪61、反向驅動輪62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611、第二連接孔621,第一連接孔611、第二連接孔621同軸設置,外殼60上對應第一連接孔611、第二連接孔621位置設有插孔601,所述的閥桿3延伸至閥蓋2外的一端插設在第一連接孔611、第二連接孔621內,所述的閥桿3延伸至閥蓋2外的一端側壁上設有外鍵槽31,第一連接孔611、第二連接孔621內對應外鍵槽位置設有內鍵槽600,外鍵槽31、內鍵槽600內插設有傳動鍵20形成閥桿3與正向驅動輪61、反向驅動輪62的聯動配合。所述的正向驅動輪61的周向側壁上間隔設有若干個正向驅動面612,反向驅動輪62的周向側壁上間隔設有若干個反向驅動面622,第一液壓缸63驅動正向驅動面612帶動正向驅動輪61正向轉動,第二液壓缸64驅動反向驅動面622帶動反向驅動輪62反向轉動。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外殼60內設有用于分別控制第一液壓缸63、第二液壓缸64工作的第一液壓控制模塊71、第二液壓控制模塊72。這樣使得其智能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外殼60內還設有用于控制第一液壓控制模塊71、第二液壓控制模塊72的手機APP模塊8。這樣可以通過手機APP模塊8控制第一液壓控制模塊、第二液壓控制模塊工作,使用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外殼60上還設有用于指示正向驅動輪61、反向驅動輪62轉動位置的顯示裝置9,顯示裝置9可以為開、關標識或紅燈、綠燈等。這樣可以方便觀察正向驅動輪61、反向驅動輪62轉動的位置,從而實時了解工件轉動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外殼60上還設有用于給第一液壓控制模塊71、第二液壓控制模塊72、手機APP模塊8供電的太陽能電池板10。這樣可以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給各個模塊供電,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