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流量控制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外嵌式電磁閥線圈結構。
背景技術:
流量控制器是指針對液體、氣體等進行流動計量的精密設備,因此,流量控制器對于現代工業設備來說顯得相當的重要,現有的流量控制器在控制流量時,主要采用電磁閥進行控制,而現有的電磁閥線圈骨架大多為整體的,這種整體的骨架與閥座之間需要先進行裝配,由于骨架與閥座之間的配合要求高,所以,這種整體的骨架與閥座在裝配時顯得相當的麻煩,稍有不慎,就會損壞骨架。有鑒于此,發明人對此作出了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外嵌式電磁閥線圈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外嵌式電磁閥線圈結構,包括閥體、電磁線圈和絕緣外殼,所述閥體設置有電磁通道,所述閥體設置有與電磁通道相通的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中設置有線圈骨架,所述線圈骨架至少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電磁線圈沿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環形繞制并至少形成兩層線圈,所述電磁通道中設置有活動座,所述活動座連接有閥桿,所述閥桿的伸出端連接有閥頭,所述絕緣外殼設置于閥體、電磁線圈的外部形成屏蔽。
進一步的,所述電磁通道內還設置有套管,所述活動座設置于套管內并沿套管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骨架的兩端設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骨架的兩端設置有可伸入定位槽的凸出部。
優選的,所述定位槽為卡位,所述凸出部為卡扣,卡扣與卡位卡接。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與電磁線圈之間設置有面蓋屏蔽層。
進一步的,所述閥頭包括壓接本體、螺紋桿和密封件,所述壓接本體與螺紋桿一體連接,所述壓接本體的密封面設置有卡位,所述密封件固定設置于卡位中。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設置有螺孔,所述線圈骨架設置有通孔,所述張圈骨架通過螺釘穿過通孔與螺孔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外嵌式電磁閥線圈結構,包括閥體、電磁線圈和絕緣外殼,所述閥體設置有電磁通道,所述閥體設置有與電磁通道相通的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中設置有線圈骨架,所述線圈骨架至少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電磁線圈沿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環形繞制并至少形成兩層線圈,所述電磁通道中設置有活動座,所述活動座連接有閥桿,所述閥桿的伸出端連接有閥頭,所述絕緣外殼設置于閥體、電磁線圈的外部形成屏蔽;本實用新型采用組合式骨架,將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分別設置于環形凹槽中,這種結構在組裝時,無須考慮骨架與閥體的直徑,組裝時,可以直接將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較為容易的放入環形凹槽中,再將電磁線圈沿著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纏繞形成,組裝非常方便,而且這種繞制兩層線圈的方式,可以提高電磁線圈的驅動力,節省繞制行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骨架與第二骨架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閥體--41,電磁通道--411,環形凹槽--412,螺孔--413,電磁線圈--42,絕緣外殼--43,第一骨架--441,第二骨架--442,定位槽--443,凸出部--444,活動座--45,閥桿--46,閥頭--47,壓接本體--471,螺紋桿--472,密封件--473,套管--4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至圖3,一種外嵌式電磁閥線圈結構,包括閥體41、電磁線圈42和絕緣外殼43,所述閥體41設置有電磁通道411,所述閥體41設置有與電磁通道411相通的環形凹槽412;所述環形凹槽412中設置有線圈骨架,所述線圈骨架至少包括第一骨架441和第二骨架442,所述電磁線圈42沿第一骨架441和第二骨架442環形繞制并至少形成兩層線圈,所述電磁通道411中設置有活動座45,所述活動座45連接有閥桿46,所述閥桿46的伸出端連接有閥頭47,所述絕緣外殼43設置于閥體41、電磁線圈42的外部形成屏蔽;本實用新型采用組合式骨架,將第一骨架441和第二骨架442分別設置于環形凹槽412中,這種結構在組裝時,無須考慮骨架與閥體41的直徑,組裝時,可以直接將第一骨架441和第二骨架442較為容易的放入環形凹槽412中,再將電磁線圈42沿著第一骨架441和第二骨架442纏繞形成,組裝非常方便,而且這種繞制兩層線圈的方式,可以提高電磁線圈42的驅動力,而且,相對于現有的單層線圈來說,節省了繞制行程,減小環形凹槽412的容積。
為了使活動座45更加方便的進行移動,所述電磁通道411內還設置有套管48,所述活動座45設置于套管48內并沿套管48滑動。所述套管48還可以內設導向條,活動座45設置有與導向條配合的導槽,這樣,在驅動時,可以防止因為螺旋性磁力作用活動座45發生的自轉位移,這對于閥頭47的固定密封來說,具有更好的效果。
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骨架441的兩端設置有定位槽443,所述第二骨架442的兩端設置有可伸入定位槽443的凸出部444。利用定位槽443和凸出部444的配合,可以使兩個骨架在組裝時更好的定位。
作為更優的方案,所述定位槽443為卡位,所述凸出部444為卡扣,卡扣與卡位卡接。這種卡接還可以進一步的固定第一骨架441和第二骨架442的連接位置,有利于在繞制電磁線圈42時利用自動化設備完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殼與電磁線圈42之間設置有面蓋屏蔽層。面蓋屏蔽層可以防止電磁線圈42在工作時的電磁泄露,以避免影響其他儀表的正確讀數。
對于閥頭47來說,所述閥頭47包括壓接本體471、螺紋桿472和密封件473,所述壓接本體471與螺紋桿472一體連接,所述壓接本體471的密封面設置有卡位,所述密封件473固定設置于卡位中。密封件473最好選擇天然橡膠材質制成,這種卡位連接的方式比較簡單,有利于組裝。
為了更好的固定線圈骨架,所述閥體41設置有螺孔413,所述線圈骨架設置有通孔,所述線圈骨架通過螺釘穿過通孔與螺孔413連接。當然,根據線圈骨架的組成數量,當線圈骨架由兩個組成時,由兩個骨架均設置通孔,當由三個骨架組成,則三個骨架均設置通孔,從而實現每個骨架均與閥體41連接。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