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變速箱油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762386發布日期:2025-04-29 18:31閱讀:4來源:國知局
一種變速箱油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術涉及汽車配件,尤其涉及一種變速箱油冷器。


背景技術:

1、隨著技術的發展,汽車的動力系統越來越復雜,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汽車逐漸增多,自動變速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變速箱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潤滑油對齒輪進行潤滑,且需要潤滑油保證一定的稀釋程度。潤滑油將齒輪產生的熱量帶至油冷器,由油冷器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實現冷卻。適宜的溫度保證了變速箱的傳動效率,保證變速箱運行在一定的溫度下,實現潤滑油的保溫?,F有的一些變速箱油冷器,其進出油管路組件分別設置在散熱管組的左、右兩側,由于混動車型的發動機艙布置空間有限,零件裝配緊湊,此種結構并不適用于一些混動車型的布置,因此需要發明一種新的變速箱油冷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變速箱油冷器,解決現有的變速箱油冷器進出油管路組件設置在兩側,難以布置在混動車型的發動機艙內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變速箱油冷器,包括若干組平行間隔設置的散熱管,所述散熱管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側集液管、第二側集液管,所述第一側集液管的側壁上連接有進油管、出油管;所述的第一側集液管中設置有中隔板,所述的中隔板將第一側集液管的內部分隔出上腔室、下腔室,其中上半部分散熱管的一端與上腔室相通,下半部分散熱管的一端與下腔室相通,所述散熱管的另一端與第二側集液管中的單腔室相通;所述的進油管與上腔室相通,所述的出油管與下腔室相通。

4、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側集液管的向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上擋板、第一下擋板,所述的第一上擋板、第一下擋板分別用于密封第一側集液管的上下兩端,所述的中隔板設置在第一上擋板和第一下擋板之間。

5、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二側集液管的向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上擋板、第二下擋板,所述的第二上擋板、第二下擋板密封第一側集液管的上下兩端后在其內部形成單腔室。

6、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散熱管之間固定連接有散熱帶。

7、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散熱帶為多段折彎的波紋狀結構。

8、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散熱管的內部平行間隔設置有若干長隔板,并在散熱管內部形成若干流道。

9、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側集液管和第二側集液管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固定邊板,所述固定邊板的結構與散熱管的結構相同。

10、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固定邊板的上端面設置有密封墊。

11、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側集液管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為t型結構,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上下兩端分別用于限位支撐進油管、出油管,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側壁與散熱器連接。

12、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側集液管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與散熱器連接。

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通過在第一側集液管中劃分出兩個腔室,并分別連接進油管和出油管。由于進油管和出油管設置在車身的同一側,更利于油路管路的布置,解決了在一些混動車型的發動機艙內的零件布置空間問題。

14、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技術特征:

1.一種變速箱油冷器,包括若干組平行間隔設置的散熱管(1),所述散熱管(1)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側集液管(4)、第二側集液管(5),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側集液管(4)的側壁上連接有進油管(6)、出油管(7);所述的第一側集液管(4)中設置有中隔板(42),所述的中隔板(42)將第一側集液管(4)的內部分隔出上腔室(401)、下腔室(402),其中上半部分散熱管(1)的一端與上腔室(401)相通,下半部分散熱管(1)的一端與下腔室(402)相通,所述散熱管(1)的另一端與第二側集液管(5)中的單腔室(501)相通;所述的進油管(6)與上腔室(401)相通,所述的出油管(7)與下腔室(402)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側集液管(4)的向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上擋板(41)、第一下擋板(43),所述的第一上擋板(41)、第一下擋板分別用于密封第一側集液管(4)的上下兩端,所述的中隔板(42)設置在第一上擋板(41)和第一下擋板(43)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側集液管(5)的向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上擋板(51)、第二下擋板(52),所述的第二上擋板(51)、第二下擋板(52)密封第一側集液管(4)的上下兩端后在其內部形成單腔室(50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熱管(1)之間固定連接有散熱帶(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熱帶(2)為多段折彎的波紋狀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熱管(1)的內部平行間隔設置有若干長隔板,并在散熱管(1)內部形成若干流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側集液管(4)和第二側集液管(5)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固定邊板(3),所述固定邊板(3)的結構與散熱管(1)的結構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邊板(3)的上端面設置有密封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側集液管(4)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支架(8),所述的第一固定支架(8)為t型結構,所述第一固定支架(8)的上下兩端分別用于限位支撐進油管(6)、出油管(7),所述第一固定支架(8)的側壁與散熱器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油冷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側集液管(5)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支架(9),所述的第二固定支架(9)與散熱器連接。


技術總結
本技術提供一種變速箱油冷器,包括若干組平行間隔設置的散熱管,所述散熱管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側集液管、第二側集液管,所述第一側集液管的側壁上連接有進油管、出油管;所述的第一側集液管中設置有中隔板,所述的中隔板將第一側集液管的內部分隔出上腔室、下腔室,其中上半部分散熱管的一端與上腔室相通,下半部分散熱管的一端與下腔室相通,所述散熱管的另一端與第二側集液管中的單腔室相通;所述的進油管與上腔室相通,所述的出油管與下腔室相通。本技術解決了現有的變速箱油冷器進出油管路組件設置在兩側,難以布置在混動車型的發動機艙內的問題。

技術研發人員:張智偉,王海涵,于杰,吳祖川,丁銳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40726
技術公布日:2025/4/28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成武县| 武汉市| 田林县| 古田县| 望江县| 海晏县| 绥德县| 舞钢市| 南宫市| 新郑市| 四川省| 邯郸市| 木兰县| 桂阳县| 新营市| 宁国市| 泸定县| 星座| 博兴县| 张掖市| 北安市| 湘乡市| 旬阳县| 察隅县| 保定市| 乐陵市| 凭祥市| 仲巴县| 玉门市| 陵川县| 龙井市| 泸州市| 浪卡子县| 临夏市| 牟定县| 固原市| 临漳县| 庆城县| 汶川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