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智能流量分配節能設備,屬于節能環保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面對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資源日益短缺的現實,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拯救地球、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家庭節能環保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很容易進行,做好家庭的節能環保工作,不僅節約了資源,也為家庭節約了一定開支,一舉兩得。由此我們發出倡議。現有技術不具有智能水流量分配的節能設備,節能環保,結構簡單,大大的節約水資源,安全系數高的優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流量分配節能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不具有智能水流量分配的節能設備,節能環保,結構簡單,大大的節約水資源,安全系數高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智能流量分配節能設備,包括進水管道、水流方向、水壓傳感器、氣動閥門、流速傳感器、單向閥門、調節閥門、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進氣管道、空壓機、氣壓防泄漏裝置,所述的進水管道上設有水流方向,所述的進水管道內設有水壓傳感器,所述的水壓傳感器設于氣動閥門左端,所述的氣動閥門右端設有流速傳感器,所述的氣動閥門右端設有單向閥門,所述的單向閥門右端設有調節閥門,所述的水壓傳感器和流速傳感器與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相連接,所述的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與空壓機相連接,所述的空壓機下方設有氣壓防泄漏裝置,所述的空壓機通過進氣管道與氣動閥門相連接,所述的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上由水壓氣壓顯示器、水流速情況顯示器、工作時指示燈、空壓機控制按鈕、水壓控制調節按鈕、水流速調節按鈕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的水壓氣壓顯示器與水流速情況顯示器相連接,方便操作控制。
進一步地,所述的水壓氣壓顯示器的水流速情況顯示器下方設有工作時指示燈。
進一步地,所述的工作時指示燈下方設有空壓機控制按鈕、水壓控制調節按鈕和水流速調節按鈕三個控制按鈕。
進一步地,所述的進水管道外表設有抗壓防腐蝕層,提高設備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壓氣壓顯示器與水流速情況顯示器相連接,可以方便操作控制,通過進水管道外表設有抗壓防腐蝕層,可以提高設備使用壽命,使本實用新型具有智能水流量分配的節能設備,節能環保,結構簡單,大大的節約水資源,安全系數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流量分配節能設備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流量分配節能設備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的局部視圖;
圖中:進水管道1、水流方向2、水壓傳感器3、氣動閥門4、流速傳感器5、單向閥門6、調節閥門7、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8、進氣管道9、空壓機10、氣壓防泄漏裝置11、水壓氣壓顯示器801、水流速情況顯示器802、工作時指示燈803、空壓機控制按鈕804、水壓控制調節按鈕805、水流速調節按鈕80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流量分配節能設備,包括進水管道1、水流方向2、水壓傳感器3、氣動閥門4、流速傳感器5、單向閥門6、調節閥門7、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8、進氣管道9、空壓機10、氣壓防泄漏裝置11,所述的進水管道1上設有水流方向2,所述的進水管道1內設有水壓傳感器3,所述的水壓傳感器3設于氣動閥門4左端,所述的氣動閥門4右端設有流速傳感器5,所述的氣動閥門4右端設有單向閥門6,所述的單向閥門6右端設有調節閥門7,所述的水壓傳感器3和流速傳感器5與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8相連接,所述的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8與空壓機10相連接,所述的空壓機10下方設有氣壓防泄漏裝置11,所述的空壓機10通過進氣管道9與氣動閥門4相連接,所述的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8上由水壓氣壓顯示器801、水流速情況顯示器802、工作時指示燈803、空壓機控制按鈕804、水壓控制調節按鈕805、水流速調節按鈕806組成。
在進行使用時,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8通過水壓傳感器3和流速傳感器5收集的數據,在利用空壓機10進行控制水壓進行流速控制,智能流量分配控制器8控制整個流量分配,使其具有智能水流量分配的節能設備,節能環保,結構簡單,大大的節約水資源,安全系數高的優點。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