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接合器與測試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833336閱讀:29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接合器與測試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系有關一種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接合器與測試針。
專利EP 149 767 B2曾提出一種印刷電路板測試器之接合器,其可使測試裝置網格之內的測試接點經接合器針而與網格之外的測試接點或待測試印刷電路板網格之內或之外的測試點連接。該接合器具三個導板,其彼此平行并有一固定距離。導板設有導孔,導孔內可插入接合器針。導板導孔之設置使得接合器針筆直地由測試接點插至印刷電路板測試點。各接合器針可垂直于導板,亦可傾斜于導板,使得不同配置的測試接點與印刷電路板測試點可彼此電連接。由于接合器針的斜置而可適配網格之外的印刷電路板測試點。
專利EP 0 215 146 B1(即US 4,721,908)提出一種測試印刷電路板的接合器,其同樣具有彼此平行有一固定距離且設導孔的導板。使測試裝置測試接點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測試點接觸時,使用所謂的剛性針。剛性針為其整個長度具恒定橫截面的測試針。此測試針制造成本低廉。專利EP 0 215 146 B1之接合器剛性針利用一彈性板藉摩擦連接支撐在接合器中。
專利EP 0 315 707 B1提出另一種測試印刷電路板的接合器,其同樣具三個設有導孔的導板。此接合器第一導板之導孔在測試裝置主網格之網格內,第二導板之導孔則依據待測試印刷電路板測試點而排列。第三導板位在第一與第二導板之間,與第二導板距離較小。測試針為剛性針,其在某一特定位置被壓扁,故該處之截面增寬。此截面增寬設在第一與第二導板之間,使得測試針不會掉出接合器。一部份測試針在第一與第三導板間被彎曲,以補償導板導孔的對準誤差,或適配待測試印刷電路板局部接觸點密度的提高。此接合器以人工插設,測試針以手彎曲及插入相應的導孔中。
實際上接合器的測試針多為筆直狀,故其可以機械插設。插設裝置可將測試針插入最上方導板的導孔中。借助設有具相應導孔的其他預置導板,測試針可筆直插至最下方的導板。導孔的設置應可使由于測試針插入不同導板導孔組合中的錯誤導孔而導致的插設失誤降至最低。為可自動化插設,通常需至少設五個導板。此種接合器一般具五至十二個導板。由于測試針部份斜置,各導板的導孔需排成不同的圖案。因此需計算出每一導板的鉆孔圖案。因測試針傾斜穿過各導板,故導孔需鉆成階梯形,即首先在導板上鉆出一穿孔,然后再在導板表面鉆出一具較大直徑的孔。如此可使測試針傾斜于導板的垂直線。欲鉆出此種有階梯的導孔需使每一導板至少兩次鉆孔。導板的鉆孔提高了接合器制造的成本。
本發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接合器,其制造簡單且成本低廉,并可以機械插設。
一種具有專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接合使該目的得以實現。本發明之有利設備見申請專利的各權利要求項。
本發明提出的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接合器設有測試針,其系用于使印刷電路板測試裝置主網格的測試接點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測試點連接,并設有導板,其具有導孔,測試針穿過該導孔,這些用于測試印刷電路板之導板的導孔排成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測試點相同的圖案,并且主網格的導板的導孔亦排成與主網格測試接點相同的圖案。
本發明接合器的特征在于,導板構成兩單元,各單元總是包括了多個導板中的一個,各單元所有導板的導孔皆具相同的圖案,且至少一單元可相對于測試針橫向移動,使得兩單元之相應導孔可插入相同的測試針,并可成對移動。
由于各單元所有導板的導孔具相同的圖案,故一單元的所有導板可使用相同的鉆孔程式鉆孔。基本上可以使多個導板疊在一起,然后以一鉆桿一次穿過多個導板而鉆出穿孔。鉆相同的穿孔圖案時常用具四或五根鉆桿的鉆孔機,固定在一共同的支架上,且被一起移動,則在相應的導板上鉆出一致的穿孔圖案。
因此鉆孔的成本低廉,不需使用不同鉆孔程式鉆出不同穿孔圖案,或使用至少兩次鉆孔程序鉆出有階梯的穿孔。
由于兩單元中一單元可相對于測試針移動,故插設接合器時可使兩單元的相應導孔排成一列,測試針則可利用自動插設裝置。簡單地被插入導孔中。再次移動單元時可使測試針在接合器兩單元間的部份被彎曲,使得測試針因張力而與導孔產生摩擦連接,故即使是無凸起部或形狀相同而光滑的針亦可牢靠支撐在接合器中。
本發明接合器的另一優點為,在相同型號情況下需要的導板數目較常用測試針斜置之接合器為少,因單元中導針筆直行進,故導板間的距離可較大。
依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測試針至少在穿過導孔的部份具有一減少摩擦的涂層,使用時測試針可滑過導孔,而不會在兩單元間彎曲。
依據本發明插設接合器的方法,在第一步驟中使可移動單元移動,使兩單元之導孔與相應的測試針排成一列,而在第二步驟中將一或多根測試針插入對準的導孔中。重復該兩步驟,直至接合器插好為止。
為插設本發明接合器提供了一裝置,這是一個移動機構,可自動移動接合器的可移動單元,使得相應導孔彼此對準。
以下將依據附圖所示舉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圖1是本發明接合器的部份截面圖。
圖2是本發明插設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帶有兩關節部位的測試針。
圖4是帶有一關節部位的測試針。
圖5是本發明接合器的俯視示意圖。
圖6a至圖6c是圖5所示接合器的孔矩陣。
圖1顯示本發明接合器的部份截面圖。本發明接合器1具四個導板2至5,其基本上互相平行。導板2至5各設有導孔6。導孔6中放置測試針7,該測試針從一全網格匣9的測試銷8延伸至一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的測試點10。
測試銷8彼此平行且與印刷電路板測試裝置主網格的測試接點接觸。測試銷因此設在主網格測試接點的網格中。測試銷8具有彈性。
與主網格9相鄰其后的導板2稱作基板2。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相鄰其后的導板5稱作接觸板5。
基板2的導孔6排成與主網格9測試接點8或者說與全網格匣9測試銷8相同的圖案。接觸板5的導孔6排成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測試點10相同的圖案。因此,每一測試接點8各與一基板2導孔6相對應,且每一印刷點路板測試點10各與一接觸板5導孔6相對應。
基板2與導板3及4共同構成一單元12。單元12導板2至4的導孔6以相同的圖案排列,亦即導板2至4導孔6皆排成主網格測試接點的圖案。導孔6為垂直于各導板2至4平面的穿孔。導板3與基板2以柱狀隔離件13彼此固定連接。隔離件13鎖住導板2,3。導板4與導板3以彈性件14彼此連接,使得導板4相應于導板3可垂直于其平面或平行于測試針7移動(雙箭頭15方向)。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15由兩伸縮套筒14a,14b構成,其內放置一螺旋彈簧(未示出)。單元12導板2至4因此可在測試針7縱向上略微移動,但單元12導板2至4無法垂直于測試針7移動。導板2至4導孔6彼此對準,使得單元12部份的測試針7垂直于導板2至4行進。故導孔6為垂直的穿孔。
接觸板5構成另一單元16,該單元在本實施例中僅由導板5構成。接觸板5與單元12以一柱狀隔離件17彼此連接。隔離件17鄰接觸板5的末端有一接觸部17a,其與隔離件17其他部份相比較為較寬。接觸部17a具有一俯視為圓形的接觸面18,接觸面18中央固定有一支撐件19,該支撐件由一軸20與一圓形支撐板21構成。軸20垂直立于接觸面18,支撐板21與軸20一體成型,平行于接觸面且與該接觸面有一距離。軸20穿過接觸板5之一開孔22,開孔22為圓形穿孔,其直徑明顯大于軸20。接觸部17a與支撐板21的外緣大于開孔22外緣。接觸板5在支撐板21處有一凹陷部23,該凹陷部俯視為圓形,且直徑明顯大于支撐板21。
隔離件17與接觸板5的連接有一移動間隙,即接觸板5可在其平面上移動,如圖1四箭頭24所示。接觸板5可移動至軸20頂住開孔22邊緣。此接觸限制了移動。軸20在開孔22中心時其X及Y方向上的最大移動行程S為開孔直徑D與軸20直徑d之差的一半S=1/2(D-d)接觸板5厚度為1cm。如一單元只由一導板構成,則板厚度應在0.5cm至1.5cm之間。插設接合器時移動接觸板,使得接觸板5導孔6對準導板2至4相應的導孔6,以便將針垂直插入導板2至5中。按相同的方法可將所測試針一個個插入導孔6中。這就可將針插入接合器所有的對應導孔中。然后移動接觸板5,使得接觸板5其他導孔6對準單元12導孔6。由于此移動,此前移動插入的測試針在單元12與單元16間的部份則被彎曲,以補償兩單元間導孔6的偏差。按此移動方式并依次重復操作可將一或多根測試針插入對準的導孔6。重復移動及插入測試針的動作,直至接合器完全插好測試針。
由于測試針7在兩單元12與16間的部份彎曲,則在測試針7中產生一張力,其導致與導孔6摩擦連接。由于此摩擦連接,故可使用剛性或光滑的測試針,其具完全光滑的表面,若無摩擦它們會從接合器中滑脫。例如,光滑的測試針可為其整個長度具一恒定截面或只在末端呈圓錐形的針。廉價的光滑針在無負荷狀態下將筆直行進。圖1之接合器具有兩測試針7。測試針7因彎曲而產生的長度改變極小,故可被全網格匣9的彈性測試銷8完全補償。
進行印刷電路板11測試時,將接合器1壓向印刷電路板11,使得彈性件14略被壓縮,測試針7向基板2及接觸板5伸出一段,以便接觸全網格匣9測試銷8或印刷電路板11的測試點10。對接合器一側施予一軸向力時,測試針為此需能將至少一大部份的力傳輸至接合器的另一側,且不可以通過兩單元間之側彎而吸收施予的力。
事實顯示,導孔6與測試針7間的摩擦力并不大,故施予力時測試針7可滑過導孔6而與印刷電路板測試點10或測試銷8接觸,故測試針8不會在兩單元12與16間發生側彎。如用光滑的針進行接合器插設試驗,針直徑分別為0.2mm,0.25mm及0.3mm。單元12與16間的距離A,即隔離件17的長度,為20mm至30mm。單元12,16導孔6的最大位差在5至8mm之間,測試針不會強烈彎曲。此試驗令人驚奇地顯示,位差甚至可達10mm。
如摩擦連接較強時,例如位差較大,針較粗等時,可使測試針7涂復減少摩擦的涂層。適當的涂層例如可為鐵弗龍。此種涂層能減輕摩擦連接,當測試針一端受一推力時,測試針在兩單元12,16間的側彎將受到限制。
另一個抑制測試針7摩擦連接的方法為,在測試針7上設關節25。關節25為測試針7的細瘦部位,略施予力放可使測試針7在該部25彎曲。如此因張力而產生的摩擦力被抑低,測試針7在被給予一相應的軸向力時即可滑過導孔6,而不會在兩單元12,16間側彎。
圖3顯示具有兩個關節部位25之測試針實施例。圖4顯示具有一個關節部位25之測試針實施例。該測試針7之接觸尖端26為一較長的細瘦部。此測試針7適用圖1之接合器1,其相鄰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的單元16只由一導板,即接觸板5構成。細瘦的接觸尖端26延伸在接觸板5導孔6的整個長度上,故在接合器1測試針7彎曲時,其彎曲發生在接觸尖端26及關節25部位。測試針其余部份則仍為筆直狀。
圖2為本發明接合器1的自動插設裝置的示意圖。插設裝置28具一承載板29,其上有一機盒30以容置待插設之接合器1。接合器1被夾具31固定在承載板29上。夾具31將接合器1的下單元12固定在承載板29上。承載板29上設有調整裝置32,其以一調整汽缸作用于接合器1之上單元16,可相對下單元12推移上單元16。調整汽缸32可藉一電驅動的傳動軸而動作,使得上單元16的定位精確度達0.1mm。
插設裝置還有一為插設側試針而遠置的容器34,其內置有一分離裝置,用以分離測試針,并將測試針經一管系統35送至接合器1導孔6中。管系統35可藉一機械手(未示出)定位于導孔6上方。測試針可藉壓縮空氣從容器34經管系統35而被送至導孔6中。使用重力及機械工具輸送測試針的管系統也是常見的。管系統35自由端具有一漏斗狀出口36,測試針經該出口被精準地插入導孔6中。
接合器1的插設過程如上所述,接合器各相應導孔6借助于調整裝置32而移動對準,然后使管系統35定位于對準的導孔6上,再將測試針插入接合器1中。重復移動及插入測試針的程序,直至接合器插好為止。
插設裝置亦可設為半自動,即置一漏斗,該漏斗可自動定位于相應導孔上方,再以手將測試針放入漏斗中。
本發明接合器適用于那些附加有反復移動機構的印刷電路板測試裝置,借助該機構可移動接合器1的單元12、16以便相對于印刷電路板調整接合器或相對于接合器調整印刷電路板。此種移動裝置例如還可自動更換有瑕疵之測試針7。藉此移動裝置可對準相應導孔6。如此可在測試裝置上進行簡單的維修工作,而不需拆開測試裝置主網格上的整個結構。
此種移動裝置亦可整合在接合器中??梢允且挥呻婒寗釉?例如壓電元件)構成的移動裝置。亦可以是一手動的移動機構。
圖5至圖6c顯示本發明調整裝置之一極簡單的實施例。此處兩單元12,16的導板2至5各有一孔矩陣37。在所示實施例中,每一孔矩陣38a,38b各有7×7個孔,并以38a的孔矩為a,38b的孔距為b相鄰構成正方形。孔陣38a,38b各排成七行39及七列40,其中行為Y方向,列為X方向。
兩孔陣38a,38b各具不同的網目尺寸。例如,上單元16導板5孔38a(圖6a至圖6c中白色)的孔距a比下單元12導板2至4孔38b(圖6a至圖6c中黑色)的孔距b大或小Δs。在該兩矩陣37中孔38a、38b具有相同的列40及相同的行39,并彼此配對。將一插銷(未示出)插入此對孔中可使孔陣38a,38b的孔彼此對準,于是兩單元12,16可相對移動。
在初調時(圖6a),用第四列及第四行的孔37a,37b將一對中心孔對準,這樣兩個孔陣也彼此對中。距離中心對孔為n列及k行的另一對孔37a,37b在X方向的位差為n·Δs,在Y方向上的位差為k·Δs。此意味著,距中心對孔越遠,位差就越大。若將另一對孔插入插銷而彼此對準作為中心孔對時,則單元12,16則此位差移動。例如,使第七列第七行的一對孔彼此對準(圖6b),于是上單元16相對于下單元12在X方向被向右移動3·Δs,在Y方向被向下移動3.Δs,其可由代表上單元16側向調節的測試標號41及代表下單元的測試標號42看出。
圖6c中第一行第三列的孔對38a,38b被對準,故上單元16相對于下單元12在X方向被向左移動3·Δs,在Y方向被向上移動1·Δs。
單元12,16可利用孔矩陣37而極精確地彼此定位。最好是使接合器具兩個設有此種孔矩陣37的調整裝置,以便可清楚確立兩單元12,16的相對位置。
由孔矩陣構成的接合器調整裝置可與一測試裝置組合在一起,使得測試裝置具有計算移動位置的功能,以便可使測試針與相應的導孔彼此對準。這時因為每一測試裝置中都儲存著所有印刷電路板測試點的座標、上單元16導孔的座標及主網格所有測試接點的座標。
如確定某一針有瑕疵,則可依據儲存的座標計算出該針的移動位置。此移動位置被顯示于測試裝置的顯示器中,故測試裝置的使用者可將銷插入孔矩陣中以對準相應的導孔。
利用此種移動裝置可使兩單元12,16彼此定位。該移動裝置亦可用來調整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的接觸板5。
上述接合器1的實施例擁有兩單元12,16,其中下單元具三個導板,上單元具唯一的一個導板。依據本發明兩單元原則上可具有單一的導板,或各具多個導板。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之主要優點在于,由于單元12,16中測試針可直線引導,故需要較少的導板,而簡化了接合器的整個結構。本發明接合器的主要優點還在于,制造成本較設斜置測試針的習知接合器低廉,這類接合器的穿孔工序甚為敏復。本發明接合器中每一單元中的所有導板具相同的穿孔圖案,不僅是印刷電路板測試點的圖案還有測試裝置主網格的圖案。兩圖案一般是常用的并作為CAD資料儲存在相關生產系統中,故只要將該資料傳送至一印刷電路板鉆孔裝置即可耗不費力地計算得出鉆孔程式。
本發明接合器的另一優點為,由于測試針7的張力可使用光滑針而不需額外的裝置將針固定在接合器中。只需確保在插設裝置28及印刷電路板測試裝置以外操作接合器時,每一針都具有一定的張力??尚械姆椒ㄊ?,計算出一零位置,在該位置單元12,16之一單元的所有導孔6與另一單元之相應導孔6具最小位差。該最小位差為正常操作接合器時測試針7藉摩擦連接而不會掉出接合器的位差。在設計接合器時便應進行零位置的計算。此種接合器設有固定兩單元12,16位置的元件。該元件例如為定位銷,其可插入支撐板21及接觸板5的相應定位孔中。此種元件亦可是圖5至圖6c之調整裝置,作為校零機構固定出口處。
利用電腦程式可求出使所有導孔在某一位差范圍內的兩單元的位置。使用定位銷可將兩單元固定在該位置上。
采用固定兩單元導孔位差的方法可將光滑針支撐在接合器中之外,使一單元之一導板相對于其他導板垂直于測試針的軸向移動而與其他導板錯移一點(例如0.1至0.2mm),即可固定測試針。采用此種方法不需要計算。
本發明接合器尚為有利的是,導孔由于是垂直于導板表面的穿孔而可具一恒定直徑。由于此垂直設于導板中的導孔,測試針的定位比斜置時更精確,因此來自接合器的測試針7將垂直于接觸板及基板2的表面。這在印刷電路板測試點密集時為有利。
各單元導板的導孔圖案最好一致。如不會妨礙接合器的自動插設,導孔亦可有一定位公差。公差范圍至少為測試針直徑的一半。導孔設有倒角或削斜時,該公差可較大些。
符號說明1 接合器272 導板(基板)28 插設裝置3 導板 29承載板4 導板 30機盒5 導板(接觸板) 31夾具6 導孔 32調整裝置7測試針 33調整汽缸8測試銷 34容器9 全網格匣 35管系統10印刷電路板測試點 36出口11待測試印刷電路板37孔矩陣12單元 38b 孔13間隔件 39 行14彈性件 40 列41測試標號14a套筒42 測試標號14b 套筒15 雙箭頭16單元17間隔件17a 接觸部18 接觸面19支撐件20軸21支撐板22開孔23凹陷部24四箭頭25關節部26觸頭
權利要求
1.一種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接合器,包括-測試針(7),其系用于使印刷電路板測試裝置主網格的測試接點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的測試點連接,-導板(2,3,4,5),其具有導孔(6),測試針(7)穿過該導孔,為此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的導板(5)的導孔(6)需排成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測試點(10)相同的圖案,而主網格的導板(2)的導孔(6)需排成與主網格測試接點相同的圖案,其中導板(2,3,4,5)構成兩單元(12,16),其各具一個或多個導板(2,3,4,5),各單元(12,16)所有導板(2,3,4,5)的導孔(6)皆具相同的圖案,且兩單元(12,16)中至少一單元可垂直于測試針(7)移動,使得兩單元(12,16)插入同一測試針(7)的相應導孔(6)可彼此對準,及-一個可在零位置固定兩單元(12,16)的固定裝置,在該位置時兩單元(12,16)之一單元的所有導孔(6)與另一單元之相應導孔具最小位差,其可使所有測試針(7)藉摩擦連接而支撐在接合器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導孔(6)垂直于導板平面(2,3,4,5)。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兩單元(12,16)的距離約為2cm至5cm。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至少一部份測試針(7)可在兩單元(12,16)間彎曲,以補償兩單元(12,16)相應導孔(6)的位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相應導孔(6)的位差最大為5至8mm。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測試針(7)至少在穿過導孔(6)的部份涂復一種減少摩擦的涂層,例如鐵弗龍。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兩單元(12,16)中一個單元只具有一個單一的導板(5),其厚度至少為0.5mm。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一個單元(12,16)的所有導板(2,3,4)可彼此連接但在垂直于測試針(7)的平面上不可共同移動。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兩單元(12,16)間設彈性件,使得兩單元(12,16)可在測試針軸向上相對彈性移動。
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測試針(7)各設有一彈性段,使測試針有縱向彈性。
11.如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測試針(7)粗細為0.15mm至0.4mm,最好是0.2mm至0.3mm。
12.如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測試針(7)的整個長度具有光滑表面。
13.一種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測試針,尤指用于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測試針(7)至少具有一關節部(25),其為截面縮小部。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測試針,其中測試針(7)具兩關節部(25)。
15.一種由多導板構成非接合器的插設方法,導板(2,3,4,5)設容置測試針的導孔(6),導板(2,3,4,5)構成兩單元(12,16),其各具一個或多個導板(2,3,4,5),各單元(12,16)所有導板(2,3,4,5)的導孔(6)皆具相同的圖案,且兩單元(12,16)中至少一單元可垂直于測試針(7)移動,使得兩單元(12,16)之相應導孔(6)可彼此對準,以插入同一測試針,按此步驟重復進行則可插入一或多根測試針(7),a)移動可移動單元(16),使得兩單元(12,16)插入同一測試針(7)的相應導孔(6)彼此對準,b)將一或多根測試針(7)插入對準的導孔中。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項所述之接合器(1)。
17.一種應用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方法的裝置,該裝置具有一個可容置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項所述接合器(1)之機盒(30),及有一移動機構(32),其可自動移動接合器(1)的可移動單元(16),使得接合器(1)兩單元(12,16)的相應導孔(6)彼此對準,以插入同一測試針(7)。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裝置,其中設一分離測試針(7)的裝置,一個定位在導孔上方可將各測試針送入導孔中的管系統(35),及一個對測試針施力的裝置,其將測試針(7)壓入導孔(6)中。
19.如權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設一調整兩單元(12,16)相對位置的調整裝置。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接合器,其中調整裝置由一些孔(38a,38b)構成,其設在兩單元(12,16)的重疊部份上,而這些孔在兩單元(12,16)上的圖案略微不同,一單元(16)的每一孔(38a)各與另一單元(12)的一孔(38b)相對應,這些相當于印刷電路板的最佳調整而處于零位的孔各具不同的方向及/或不同的距離,插入一銷即可使一對孔的兩孔(38a,38b)彼此對準,并使兩單元(12,16)相對移動。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孔(38a,38b)則排列為方形的孔矩陣(37),其孔距恒定(a,b),單元(16)孔的孔距(a)與單元(12)孔的孔距(b)之差為Δs。
22.一種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接合器,如權利要求1至12項中任何一項所述,包括-測試針(7),其系用于使印刷電路板測試裝置主網格的測試接點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測試點連接,為直線狀并具光滑表面,-導板(2,3,4,5),其具導孔(6),測試針(7)穿過該導孔,為此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之導板(5)的導孔(6)需排成與待測試印刷電路板(11)測試點(10)相同的圖案,主網格的導板(2)的導孔(6)需排成與主網格測試接點相同的圖案,-至少而導板(3,4)中有一塊位于導板(2,5)之間,為此導板(3,4)中之一導板應可垂直于測試針(7)移動及固定,使得該可移動導板的導孔(6)與相鄰導板的導孔有一小位差,測試針因此被張緊而不會掉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有關一種印刷電路板測試用接合器與測試針,其特征在于設兩個可相對移動的單元,每一單元具一個或多個導板。導板設有導孔,各單元導板的導孔分別排列成相同的圖案,該圖案相當于待測試印刷電路板測試點的圖案或測試裝置主網格測試接點的圖案。插接合器時兩單元被移動,使得對應于測試針之相應導孔被彼此對準,則可將測試針垂直于導板插入接合器中,并重復此移動兩單元及插入測試針的插配程序,直至接合器插好為止。還有一個固定裝置將兩個單元固定到零位,以使兩單元之一的所有導孔與另一單元的相應導孔的偏差保持為最小,這樣所有的測試針可通過摩擦接觸而保留在接合器中。
文檔編號G01R1/073GK1398351SQ01804587
公開日2003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4日
發明者M·普羅科普 申請人:Atg試驗體系兩合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龙陵县| 大同市| 大理市| 康平县| 宜兴市| 余江县| 修文县| 长丰县| 琼中| 富裕县| 芮城县| 宜良县| 清新县| 靖安县| 平谷区| 信阳市| 鸡泽县| 洞口县| 博湖县| 兴国县| 山阳县| 象山县| 荔波县| 乡宁县| 阿城市| 彭州市| 天气| 射阳县| 镇远县| 阜新| 台州市| 集安市| 宜城市| 万源市| 贵南县| 关岭| 望奎县| 鹿邑县| 闽侯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