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異型軸承剛度的測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軸承剛度的測量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種異型軸承剛度的測
量裝置。
背景技術:
剛度是機械零部件在受外力時抵抗變形的能力,可通過測量受力變形時的位移量 來確定。在國內軸承行業,目前對軸承徑向剛度測量還沒有相關的測量方法、測量標準以及 測量儀器,大多用戶只是對軸承的剛度進行理論計算。對軸承徑向剛度的測量能夠準確反 映出軸承的實際剛度值,為產品加工提供重要的參數指標,保證產品質量,確保軸承在實際 工作狀態下受到額定載荷時其徑向位移量保持在規定范圍內。目前通常采用的理論計算的 方法受到軸承零件外形、材料、熱處理工藝、加工精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不能準確 得到軸承的實際剛度值,特別對于高精度的彈性梁支撐軸承來說,剛度項目要求至關重要, 所以研制專用的剛度測量儀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由此產生,提出一種異型軸承剛度的測量裝置,實現測量異型 軸承在給定載荷下相應的位移量,同時滿足位移測量誤差不超過1 P m,重復性、穩定性高,
操作方便,從而滿足異型軸承實際徑向剛度的測量,提高軸承產品的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其由底座、測量安裝定位板、固
定軸承套圈用內六角螺釘及螺母、固定表架、測量表、環形掛繩和負荷構成,測量安裝定位
板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中心靠上部位設置有沿圓周均布的安裝孔,固定
表架安裝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上部的測量面上,被測軸承通過固定軸承套圈用內六角螺釘及
螺母固定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上的安裝孔上,測量表設置在固定表架的安裝孔內并使表尖置
于被測軸承外徑表面最高點處,環形掛繩套在被測軸承的外圈外表面上并避開表尖,負荷
懸掛在環形掛繩上。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異型軸承在徑向載荷下剛度測量的一種專用裝置,它是根據產 品要求,采用懸掛式徑向分級加載的方式,在給定位置、不同徑向負荷下測量軸承的徑向位 移量,通過公式得到軸承的剛度值,因此該測量裝置具備測量精度高、重復性和穩定性好、 分級加載、方便準確等特點。為滿足以上的測量要求,合理選擇儀器各零部件的尺寸精度、 形位公差及配合精度,提高測量裝置的測量精度。因被測軸承尺寸小、所加載荷大、測量精 度要求高,合理設計測量裝置的尺寸、強度和精度等重要參數,避免被測軸承測量時各部件 之間發生干涉情況,同時為避免加載測量時儀器本身受力產生變形影響測量值的真實性,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對測量裝置本身進行剛度校驗,優化設計,最終實現有效、精確、方便 地對軸承進行測量。該測量裝置解決了異型軸承徑向剛度的測量難題,能夠準確方便的獲 得軸承零件的實際剛度值,避免了根據理論計算、材料、熱處理、加工精度等各種因素的影 響,能夠真實的反映軸承零件的剛度,提高產品的質量。本發明填補了國內軸承行業對異
3型軸承徑向剛度測量的技術空白,為異型軸承特別是彈性梁支承軸承的研制提供了技術支 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底座,2-測量安裝定位板,3-固定軸承套圈用內六角螺釘及螺母,4-固定 表架,5-測量表,6-被測軸承,7-環形掛繩,8-負荷。
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的實施例如下 本實施例對異型軸承在徑向載荷下的剛度測量方法是采用懸掛式負荷加載方式, 在軸承外圈軸向固定長度處沿徑向分級施加不同負荷(AP),并在加載處測量軸承相應的 徑向位移量(AS),通過剛度計算公式K二 AP/AS,得出該軸承的徑向剛度值。 采用的裝置如圖1所示由底座1、測量安裝定位板2、固定軸承套圈用內六角螺釘 及螺母3、固定表架4、測量表5、環形掛繩7和負荷8構成,測量安裝定位板2通過螺釘固 定在底座1上,使測量安裝定位板2垂直于底座1上部的凸臺表面,在考慮加工制造方便的 基礎上保證了測量裝置的精度和強度。在測量安裝定位板2中心靠上部位沿圓周均布有多 個安裝孔,在安裝孔分布圓圓心正上方用兩個內六角螺釘將固定表架4安裝在測量安裝定 位板2的測量面上,固定表架4上設置有安裝孔,被測軸承6通過安裝孔用固定軸承套圈用 內六角螺釘及螺母3固定在測量安裝定位板2上,并使其受力均衡。測量表5采用的是尖 表尖或者彎表尖結構,安裝在固定表架4的安裝孔內,表尖置于被測軸承6外徑表面最高點 處,并將測量表5鎖緊后調零。將環形掛繩7沿被測軸承6外圈指定截面處(距安裝端面 距離H處)套好,并避開表尖,負荷8懸掛在環形掛繩7上,環形掛繩采用多股尼龍繩,保證 抗拉強度的同時增大了環形掛繩7和被測軸承從測量表5讀取被測軸承6在相應負荷下的 位移量。 使用時,將測量裝置放在水平的平板或臺面上,懸掛負荷一端適當凸出平臺,使懸 掛的負荷9與測量裝置及周圍環境不發生干涉。按照軸承產品要求依次平穩增加負荷8, 每次加載后靜置片刻,待負荷穩定后讀取測量值,并進行記錄。完成一次完整測量后取下載 荷。對每個被測軸承零件測量三次,并記錄每次測值,對每個被測零件在同一負荷下分別 取三次測值的平均值,作為該負荷下被測軸承發生的位移量,通過剛度計算公式K = AP/ A S,從而得出該軸承的徑向剛度值。
權利要求一種異型軸承剛度的測量方法的裝置,其特征是其由底座(1)、測量安裝定位板(2)、固定軸承套圈用內六角螺釘及螺母(3)、固定表架(4)、測量表(5)、環形掛繩(7)和負荷(8)構成,測量安裝定位板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中心靠上部位設置有沿圓周均布的安裝孔,固定表架安裝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上部的測量面上,被測軸承通過固定軸承套圈用內六角螺釘及螺母固定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上的安裝孔上,測量表設置在固定表架的安裝孔內并使表尖置于被測軸承外徑表面最高點處,環形掛繩套在被測軸承的外圈外表面上并避開表尖,負荷懸掛在環形掛繩上。
2.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異型軸承剛度的測量方法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測量表 (5)采用的是尖表尖或者彎表尖。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異型軸承剛度的測量裝置其由底座(1)、測量安裝定位板(2)、固定軸承套圈用內六角螺釘及螺母(3)、固定表架(4)、測量表(5)、環形掛繩(7)和負荷(8)構成,測量安裝定位板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中心靠上部位設置有沿圓周均布的安裝孔,固定表架安裝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上部的測量面上,被測軸承通過固定軸承套圈用內六角螺釘及螺母固定在測量安裝定位板上的安裝孔上,測量表設置在固定表架的安裝孔內并使表尖置于被測軸承外徑表面最高點處,環形掛繩套在被測軸承的外圈外表面上并避開表尖,負荷懸掛在環形掛繩上。該測量裝置具備測量精度高、重復性和穩定性好、分級加載、方便準確等特點。
文檔編號G01M13/04GK201464179SQ20092009137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9日
發明者孫金花, 張帥軍, 李欣, 謝華永 申請人: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