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聚焦型紫外光敏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接受紫外光,由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光敏器件,特別 是用于監測紫外火焰的光敏管。
背景技術:
通過接收紫外光實現火焰檢測,是工業窯爐中火焰監測常用的一種方式。目前使 用的紫外光敏管的基本結構,是將一個透明材料的密封殼體與芯柱封接后,在密封殼體的 封腔中以頂部相互接近地設置有兩電極,其引腳分別穿過芯柱外伸用于與外電路連接。其 中該密封殼體上與電極結構的紫外光接受采集部位相對應的感光面穿透部位的材質與其 周圍部分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厚度,因此透過該密封殼體進入密封腔的紫外輻射仍呈散射 狀態。由于這類光敏管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其電極將所接受采集的來自火焰的紫外光轉換成 電信號后輸出的,因此為電極所接受采集的有效紫外光量可直接影響其對火焰監測的靈敏 度。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將提供一種聚焦型紫外光敏管,以進一步提高其對紫 外火焰監測的靈敏度。本實用新型聚焦型紫外光敏管的基本結構,同樣是由透明材料的密封殼體與芯柱 封接,在密封殼體的密封腔中以頂部相互接近設置有相應的電極結構,各電極的引腳分別 穿過芯柱外伸用于與外電路連接。其中,在與電極結構的紫外光接受采集部位相對應的密 封殼體的感光面穿透部位處設置有光學聚焦結構。根據不同光敏管的大小差異和/或其中 電極結構中紫外光接受采集部位的不同安裝位置,可以通過具體的計算,使所說該光學聚 焦結構的聚焦距離與其電極結構中紫外光接受采集部位相適應,以便能更好地接受和采集 相應的紫外光。上述結構中,所說的該光學聚焦結構雖可以采用與該密封殼體為整體材質但具有 不同厚度的形式,但通常以采用嵌置于密封殼體中的凸透鏡結構的形式更為方便。上述聚焦型紫外光敏管中所說的該光學聚焦結構,一般情況下都可以設置在該密 封殼體的頂部。由本實用新型所說紫外光敏管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在密封殼體上與電極結構的 紫外光接受采集部位相對應的感光面穿透部位處設置有光學聚焦結構后,將大大有利于使 透過密封殼體的紫外光的集中,便于電極的接受采集,提高了對來自火焰的紫外光的接受 性能。因此,與目前常規形式的同類光敏管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結構可明顯提高電極所 接受采集的有效紫外光,從而提高光敏管的感光靈敏度和對火焰的監測靈敏度。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 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 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圖1是本實用新型聚焦型紫外光敏管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的本實用新型聚焦型紫外光敏管中,透明材料的密封殼體3與芯柱1封 接,在所形成的密封腔中以頂部相互接近的方式設置有相應的電極結構2,其引腳分別穿過 芯柱1外伸用于與外電路連接。其中,在與電極結構2的紫外光接受采集部位相對應的密 封殼體3的感光面穿透部位,即該密封殼體3的頂部,通過與周圍玻璃相互熔接的方式嵌置 有一個凸透鏡結構形式的光學聚焦結構4。
權利要求聚焦型紫外光敏管,透明材料的密封殼體(3)與芯柱(1)封接,密封殼體(3)封腔中以頂部相互接近設置的電極結構(2)的引腳穿過芯柱(1)外伸,其特征是在與電極結構(2)的紫外光接受采集部位相對應的密封殼體(3)的感光面穿透部位處設置有光學聚焦結構(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焦型紫外光敏管,其特征是所說的光學聚焦結構(4)為嵌置 于密封殼體(3)中的凸透鏡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焦型紫外光敏管,其特征是所說的光學聚焦結構(4)設 置在密封殼體(3)的頂部。
專利摘要聚焦型紫外光敏管,結構中的透明材料的密封殼體與芯柱封接,密封殼體封腔中以頂部相互接近方式設置有電極結構,其引腳穿過芯柱外伸。在與電極結構的紫外光接受采集部位相對應的密封殼體的感光面穿透部位處,設置有光學聚焦結構。該結構的紫外光敏管可有利于提高該結構形式紫外光敏管的感光靈敏度。
文檔編號G01N21/27GK201583493SQ20092029850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
發明者丁繼鳴, 陳偉 申請人:成都旭光光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