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

文檔序號:5940496閱讀:2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力保護技術,特別涉及一種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對能源安全要求的不斷提升,智能電網作為一種國家戰略應運而生。智能變電站將逐步取代傳統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成為智能電網完成其職能的基本要素。 IEC61850是TC57發布的、迄今為止最為完善的變電站系統及通信標準,實現基于IEC61850 標準的智能變電站對于我國變電站的自動化運行和管理將帶來深遠的影響和變革。近年來,隨著IEC61850標準在國內的推廣應用以及智能變電站相關技術研究的逐步深入,智能變電站試點建設在國內迅速推進。國網電科院出臺了《智能變電站技術導則》,并對智能變電站進行了定義采用先進、可靠、集成、低碳、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檢測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據需要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協同互動等高級功能,實現與相鄰變電站、電網調度等互動的變電站。從某種意義上講智能變電站主要是指變電站二次系統的“數字化”。繼電保護作為電力系統的“衛兵”,其對維護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智能變電站中的繼電保護裝置與傳統的變電站將有很大的不同,現代的變電站內采用了微機繼電保護和監控設備等數字裝置,傳統的電磁式互感器的模擬輸出信號到這些數字裝置需要經過采樣保持、多路轉換交換機、A/D變換。而智能變電站中的光電式互感器輸出的是數字信號,可以直接為數字裝置所用,簡化了自動化裝置的硬件結構,消除了測量數據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系統誤差。傳統變電站中二次電纜非常容易受到電磁干擾的影響,而在智能變電站中簡潔高效不受電磁干擾且價格比較低廉的光纖將取代昂貴的二次電纜。現代微機保護裝置中占體積最大的兩大部分模擬量輸入回路(包括隔離變壓器和模數變換等)和開關量輸入輸出回路(包括大量電磁繼電器)都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通過以太網傳輸符合 IEC61850標準的包含SV信號和GOOSE信號的報文。隨著智能變電站的推廣和其研究的不斷深入,必然帶來相應測試、檢測的設備、方法以及手段的變革。但是,與數字化保護設備的研究熱潮相比,全數字化繼電保護測試系統的研究報道并不多見。通過對國內外科研單位和設備廠家提出的相關方案和產品比較, 其中雖然出現了一些符合IEC61850標準的測試裝置,其提供商主要是二次設備生產廠家以及原有的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生產廠家。這些廠家提供的測試裝置有的沒有仿真計算的功能,只是將事先存儲的信號按照一定次序進行回放,這些測試裝置只能針對單個的二次設備進行簡單的開環測試,不能模擬系統的動態過程(即在線測試)以及對多套裝置進行測試。在智能變電站投運之前尤其是擴建時,需要檢驗繼電保護設備之間的相互配合是否滿足要求。如果將所有保護裝置聯調進行試驗,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是變電站的擴建,需要將已有保護停運進行試驗,更會造成不必要的停電,而且在保護裝置的拆卸、運輸和重新安裝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紕漏和查錯,對用電安全造成隱患。開發一種能夠模擬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外部特性,并且能夠兼容不同變電站配置文件和裝置配置文本的軟件,以檢驗在不同的變電站構架下繼電保護之間的互相配合(包括閉鎖、重動)就成為變電站運行和試驗維護人員的一種宿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現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測試系統存在的不足問題,提出了一種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能夠模擬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外部特性,并且能夠兼容不同變電站配置文件和裝置配置文本的軟件,以檢驗在不同的變電站構架下繼電保護之間互相配合(包括閉鎖、重動)的軟硬件相結合的系統平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的建模軟件RSCAD中完成一次系統的建模,建模時,根據不同的需求分為一次主接線建模和控制模塊建模,其中一次主接線模型和控制模型需要建立在不同的子系統中,而在編譯過程中,系統將子系統#351、#552丨#5511 按照順序在RTDS的RACK (RACK1、RACK2…RACKn)中進行計算和編譯,編譯通過后建立操作面板,完成上述工作后,完成建模工具RSCAD與RACK聯網,完成與RTDS的連接,組成一個實時數字動模系統,并對該一次系統進行編譯,編譯通過后與RACK聯網,完成與RTDS的連接, 組成一個實時數字動模系統;
2)運用GTNET板卡將模擬量轉化成為符合IEC61850格式的GOOSE報文和SMV報文,通過交換機與PCIED聯機進行試驗,GTNET板卡還可將狀態信息數據由外部輸入到RTDS系統或者由RTDS系統輸出到外部設備,通過內置的IEC61850系統配置工具S⑶Editor來生成 S⑶文件,實現外部IED與GTNET-GSE模塊輸入接口的映射;
3)GTNET板卡通過GPC板卡上的GTIO 口實現與RTDS系統的連接,通過GPC板卡上的 GTDO 口與安裝有基于Windows多線程操作系統的協同測試系統的PC機連接;
4)啟動RTDS,一次系統送電,模擬各種工況和故障,檢測不同保護之間的配合,運用 ethereal抓包工具通過交換機對網絡報文進行分析,檢驗各種采樣值SV報文和狀態量 GOOSE報文是否來自正確的控制塊;
5)在數臺PC機的協同測試系統中導入待測的不同廠家生產的繼電保護裝置CID文件, 并選擇繼電保護類型,這些PC機通過交換機與RTDS或實際的IED裝置連接;
6)在交換機上加裝數字式故障錄波儀用于故障錄波、監視跳閘和聯閉鎖GOOSE信號;
7)通過系統的人機接口輸入保護定值和查看系統運行狀態;
8)協同測試系統通過PC機網口實時捕獲過程層SV采樣值報文,并對報文解碼、譯碼完成保護主程序,然后將計算結果編碼返回GOOSE報文作用于斷路器和實際的保護裝置。所述步驟2) GTNET板卡將信息數據,RSCAD組態軟件平臺的電網操作信息一包括開關狀態、變壓器分接頭檔位、發電機出力參考值輸入到RTDS系統;在線化時,潮流數據基態輸入到RTDS系統。所述步驟8)捕獲報文采用Winpcap編程實現,捕獲數據包的流程如下 1)通過接口函數pcap_findalldevs_ex枚舉所有可用的網絡設備;2)根據枚舉返回的網絡設備名稱打開一個設備,對應接口函數為pCap_open;
3)如果需要,設置數據包的過濾條件,對應接口函數為pcapjetfilter;
4)捕獲原始的數據包,采用pcap_next _ex的方法,每當一個包到達以后,接口 pcap_next_ex就會返回,返回的數據緩沖區中只包含一個包,并且設置了包過濾的條件。所述步驟8)發送報文采用Winpcap編程實現,發送數據包的流程如下
1)通過調用函數pcapjendpacketO來發送單個數據包,而sendqueues則用來發送一組數據包;
2)通過調用pCap_SendqUeUe_qUeUe()創建發送隊列,并可以使用該函數將數據包添加到發送隊列中;
3)使用pcapjperuofflineO打開一個捕獲報文文件,將文件中的數據包移到已分配的發送隊列,指定同步發送隊列;
4)當隊列不再需要時,我們可以使用pcap_Sendqueue_deStroy()來釋放它所占用的內存。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能夠模擬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外部特性,并且能夠兼容不同變電站配置文件和裝置配置文本的軟件,無需實際的繼電保護裝置即可在線檢驗在不同的變電站構架下、不同廠家繼電保護之間的互相配合。相比于采用實際的保護裝置聯調進行試驗,本發明將大大減小人力物力的消耗。智能變電站在改擴建時,本發明不需要將已有保護停運進行試驗,不會造成不必要的停電,避免了在保護裝置的拆卸、運輸和重新安裝過程中出現紕漏和查錯。


圖1為本發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結構框圖; 圖2為本發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軟件流程圖3為本發明不同的變電站構架下、不同廠家繼電保護之間的互相配合圖; 圖4為本發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應用實施例中的故障錄波圖; 圖6為本發明應用實施例中的GOOSE和故障設置信號圖; 圖7為本發明應用實施例中的報文返回配置信息和合并單元抓取的GOOSE報文。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結構框圖。RTDS (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表示實時數字仿真器,是目前應用廣泛的電力系統實時仿真系統,RTDS帶有專門用于將RTDS與其他網絡設備相連的GTNET卡, GTNET卡支持IEC-61850的GOOSE信息輸入輸出和基于IEC-61850-9-2的采樣值傳送,組態PC機為與RTDS相連的建模和控制計算機;合并單元MU用于匯總和分配SV采樣值報文和開關量GOOSE報文;PC機虛線框表示裝有本系統軟件的各臺計算機,每臺計算機分別裝有IEDL··· IEDn等對應于表示不同繼電保護裝置特征的軟件模塊;繼電保護裝置虛線框內的IEDPHlEDn則表示不同廠家生產的繼電保護設備。系統構成A:在RTDS (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的建模軟件RSCAD中完成一次系統的建模,建模時,根據不同的需求分為一次主接線建模和控制模塊建模,其中一次主接線模型和控制模型需要建立在不同的子系統中,而在編譯過程中,系統將子系統#351、#552丨#5511 按照順序在RTDS的RACK (RACK1、RACK2…RACKn)中進行計算和編譯,編譯通過后建立操作面板,完成上述工作后,完成建模工具RSCAD與RACK聯網,完成與RTDS的連接,組成一個實時數字動模系統,并對該一次系統進行編譯,編譯通過后與RACK聯網,完成與RTDS的連接, 組成一個實時數字動模系統;
B:運用GTNET板卡將模擬量轉化成為符合IEC61850格式的GOOSE報文和SMV報文,通過交換機與PCIED聯機進行試驗。GTNET板卡還可以實現潮流數據(RSCAD組態軟件平臺的電網操作信息一包括開關狀態、變壓器分接頭檔位、發電機出力參考值等輸入到RTDS系統;在線化時,潮流數據基態輸入到RTDS系統)由外部輸入到RTDS系統或者由RTDS系統輸出到外部設備。通過內置的IEC61850系統配置工具S⑶Editor來生成S⑶文件,實現外部IED與GTNET-GSE模塊輸入接口的映射;
C =GTNET板卡通過GPC板卡上的GTIO 口實現與RTDS系統的連接,通過GPC板卡上的 GTDO 口與安裝有基于Windows多線程操作系統的協同測試系統的PC機連接。啟動RTDS, 一次系統送電,模擬各種工況和故障,檢測不同保護之間的配合,運用ethereal抓包工具通過交換機對網絡報文進行分析,檢驗各種采樣值SV報文和狀態量GOOSE報文是否來自正確的控制塊;
D:在若干臺PC機的協同測試系統中導入待測的不同廠家生產的某型繼電保護裝置 CID文件,并選擇繼電保護類型,例如選擇母線保護。這些PC機通過交換機與RTDS或實際的IED裝置連接;
F:在交換機上加裝數字式故障錄波儀用于故障錄波、監視跳閘和聯閉鎖GOOSE信號
等;
G:通過系統的人機接口輸入保護定值和查看系統運行狀態;
H:協同測試系統通過PC機網口實時捕獲過程層SV采樣值報文,并對報文解碼、譯碼完成保護主程序,然后將計算結果編碼返回GOOSE報文作用于斷路器和實際的保護裝置, 實現了閉環測試和過程層、間隔層各IED之間的聯閉鎖功能,符合繼電保護調試要求以及 IEC61850對互操作性和互換性的要求,能替代實際繼保裝置進行變電站相關的測試與調試,從而驗證了 SCD文件中的虛端子連線、各控制塊發送的GOOSE信號的準確性、各IED之間的配合關系和保護動作邏輯等功能和信息,這樣就在無需實際的IED裝置的環境中,僅需將反映不同供貨商IED外部特性的CID文件導入到協同測試系統中,即可檢驗在智能變電站環境中各IED之間的聯閉鎖等協同工作特性。本系統的軟件均在Windows Visual C++ 6. 0的環境中進行開發。軟件流程如圖 2所示。具體的實施過程將在應用實例中詳述。進程和線程都是操作系統的概念。進程是應用程序的執行實例,每個進程是由私有的虛擬地址空間、代碼、數據和其它各種系統資源組成,進程在運行過程中創建的資源隨著進程的終止而被銷毀,所使用的系統資源在進程終止時被釋放或關閉。線程是進程內部的一個執行單元。系統創建好進程后,實際上就啟動執行了該進程的主執行線程,主執行線程以函數地址形式,比如說main或WinMain函數,將程序的啟動點提供給Windows系統。主執行線程終止了,進程也就隨之終止。每一個進程至少有一個主執行線程,它無需由用戶去主動創建,是由系統自動創建的。用戶根據需要在應用程序中創建其它線程,多個線程并發地運行于同一個進程中。一個進程中的所有線程都在該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共同使用這些虛擬地址空間、全局變量和系統資源,所以線程間的通訊非常方便,多線程技術的應用也較為廣泛。多線程可以實現并行處理,避免了某項任務長時間占用CPU時間。要說明的一點是,目前大多數的計算機都是單處理器(CPU)的,為了運行所有這些線程,操作系統為每個獨立線程安排一些CPU時間,操作系統以輪換方式向線程提供時間片,這就給人一種假象, 好象這些線程都在同時運行。由此可見,如果兩個非常活躍的線程為了搶奪對CPU的控制權,在線程切換時會消耗很多的CPU資源,反而會降低系統的性能。這一點在多線程編程時應該注意。協同測試系統的監控程序、繼電保護主程序和發包程序分屬于不同的線程,以滿足繼電保護對實時性的要求。Win32 SDK函數支持進行多線程的程序設計,并提供了操作系統原理中的各種同步、互斥和臨界區等操作。Visual C++ 6.0中,使用MFC類庫也實現了多線程的程序設計, 使得多線程編程更加方便。性能特征通過Winpcap環境編程,經網口捕獲報文,并利用C語言接口程序直接解析原始報文的十六進制編碼,將譯碼結果送給保護主程序;自適應不同變電站結構和配置;自適應不同廠家繼電保護配置(如圖3所示);可根據需要完成多種保護功能和邏輯;檢驗同一站內不同保護之間的配合(閉鎖、重動);友好的全中文人機界面;支持新一代變電站通訊標準IEC61850。以某220kV母差保護為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220kV系統如圖4所示。首先,根據圖4,建立RTDS —次硬件系統,并設置故障點Fl。RTDS仿真系統,以廣播的方式向各專用PC機發送SMV報文、GOOSE報文。其次,采用Winpcap編程捕獲報文。WINPCAP程序有捕獲數據包、發送數據包、統計網絡流量3個主要功能。捕獲數據包的基本流程如下
1)通過接口函數pcap_findalldevs_ex枚舉所有可用的網絡設備。2)根據枚舉返回的網絡設備名稱打開一個設備,對應接口函數為pCap_0pen。3)如果需要,設置數據包的過濾條件,對應接口函數為pcapjetfilter。4)捕獲原始的數據包,有2種方法一種方法是以回調函數的方式由接口 pcap_loop或pCap_diSpatCh完成,其基本方法是底層收集數據包,當滿足一定的條件( timeout或者緩沖區滿),就調用回調函數,把收集到的原始數據包通過數據緩存區交給用戶;另一種方法是pcap _next _ex的方法,每當一個包到達以后,接口 pcap_neXt_eX 就會返回,返回的數據緩沖區中只包含一個包。本發明采用pCap_neXt_ex的方法,并且設置了包過濾的條件。如捕獲類型為GOOSE的數據包,即肚&1· Type為0x88的數據包。 當然,亦可采用Ethereal,Unica等捕獲報文。發送報文采用Winpcap編程實現,發送數據包的流程如下
1)通過調用函數pcapjendpacketO來發送單個數據包,而sendqueues則用來發送一組數據包;
2)通過調用pCap_SendqUeUe_qUeUe()創建發送隊列,并可以使用該函數將數據包添加到發送隊列中;
3)使用pcapjperuofflineO打開一個捕獲報文文件,將文件中的數據包移到已分配的發送隊列,指定同步發送隊列;
4)當隊列不再需要時,我們可以使用pcap_Sendqueue_deStroy()來釋放它所占用的內存。第三,解析報文。利用C語言直接解析報文的十六進制進制編碼,根據IEC61850 中報文的數據結構定義以及基本編碼規則(BER)和抽象語法標記(ASN. 1),進行報文解析。 報文解碼與分析分3步
a)幀頭的處理;
b)APDU的處理;
c)數據集的解析;
解析SMV報文,獲得經電子式互感器的二次側電流、電壓數據。第四,將二次側電流、電壓數據讀入母差保護測試程序中。故障點設在Fl處,屬于區內故障,保護正常啟動,差動保護動作。第五,根據GOOSE報文的數據結構,將保護測試結果轉換為報文的形式存儲,報文中包括斷路器物理地址以及斷路跳閘等信息。第六,將GOOSE報文回送到RTDS,RTDS接到報文后,對應地址的斷路器斷開。第七,斷路器斷開后,RTDS中將形成GOOSE報文,該報文中包括斷路器物理地址以及斷路器斷開狀態等信息。RTDS將該報文以廣播的形式發出,人機主界面收到報文,主界面顯示斷路器正確動作。為了更好地檢驗本系統和各廠家保護之間的配合行為,特設置F3C相接地故障且母聯開關BRKBB2失靈進行試驗,其中支路1和支路2運行于I母,而支路3運行于II母,發生區內單一故障時,設置三條支路不進行倒閘操作,這樣可以更加清晰地分辨各IED之間的配合行為和故障波形。母聯開關BRKBB2失靈100ms,系統運行期間啟動RTDS的故障錄波器,記錄系統各母線和支路電流和電壓波形,試驗錄波如圖5所示,各IED所發出的GOOSE 跳閘信號及故障設置器FLTWDl和FLTWD2所發出的故障控制信號如圖6所示。圖6中G00SE1為本系統跳母聯信號,G00SE2為跳I母信號,G00SE3為跳II母信號。從圖5 (a)支路1開關BRK5處三相電流波形、圖5 (b)支路2開關BRK4處三相電流波形和圖5 (c)支路3開關BRK7處三相電流波形結合圖6可以看出,故障發生后,本系統發出跳II母和跳母聯的信號,支路3開關BRK7在14. 06ms跳開,從圖5 (d)中可以看出,由于母聯開關失靈以及整定延時,母聯開關BRKBB2和I母上的兩條出線支路1和支路2上均有故障電流,圖5 (e)母線I三相電壓波形和圖5 (f)母線II三相電壓波形中可以看出兩條母線電壓的故障特征也非常明顯,即C相電壓均突變為0。在經過整定延時后母聯開關和 I母上的兩條出線仍然存在故障電流,保護主程序判為母聯開關失靈,在119. 79ms跳開I 母。保護程序計算結果進行編碼形成的GOOSE跳閘信號如圖7 (b)所示,根據圖7 (a) 中的報文返回配置信息來確定跳閘信息傳送的地址和間隔,報文返回配置信息是由布爾量表示的開關位置信息status (StVal)和位串字符表示的品質位quality (q)組成。圖7a為反映一次設備的地址順序,正常情況下所有開關變位信息全部為“00”,故障時,根據保護程序的計算結果將開關變位信息置為“01”。如下表1示出了在圖4 一次系統中5個故障點設置故障協同測試系統的跳閘動作行為。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在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的建模軟件RSCAD中完成一次系統的建模,建模時,根據不同的需求分為一次主接線建模和控制模塊建模,其中一次主接線模型和控制模型需要建立在不同的子系統中,而在編譯過程中,系統將子系統#351、#552丨#5511 按照順序在RTDS的RACK (RACK1、RACK2…RACKn)中進行計算和編譯,編譯通過后建立操作面板,完成上述工作后,完成建模工具RSCAD與RACK聯網,完成與RTDS的連接,組成一個實時數字動模系統,并對該一次系統進行編譯,編譯通過后與RACK聯網,完成與RTDS的連接, 組成一個實時數字動模系統;2)運用GTNET板卡將模擬量轉化成為符合IEC61850格式的GOOSE報文和SMV報文,通過交換機與PCIED聯機進行試驗,GTNET板卡還可將狀態信息數據由外部輸入到RTDS系統或者由RTDS系統輸出到外部設備,通過內置的IEC61850系統配置工具S⑶Editor來生成 S⑶文件,實現外部IED與GTNET-GSE模塊輸入接口的映射;3)GTNET板卡通過GPC板卡上的GTIO 口實現與RTDS系統的連接,通過GPC板卡上的 GTDO 口與安裝有基于Windows多線程操作系統的協同測試系統的PC機連接;4)啟動RTDS,一次系統送電,模擬各種工況和故障,檢測不同保護之間的配合,運用 ethereal抓包工具通過交換機對網絡報文進行分析,檢驗各種采樣值SV報文和狀態量 GOOSE報文是否來自正確的控制塊;5)在數臺PC機的協同測試系統中導入待測的不同廠家生產的繼電保護裝置CID文件, 并選擇繼電保護類型,這些PC機通過交換機與RTDS或實際的IED裝置連接;6)在交換機上加裝數字式故障錄波儀用于故障錄波、監視跳閘和聯閉鎖GOOSE信號;7)通過系統的人機接口輸入保護定值和查看系統運行狀態;8)協同測試系統通過PC機網口實時捕獲過程層SV采樣值報文,并對報文解碼、譯碼完成保護主程序,然后將計算結果編碼返回GOOSE報文作用于斷路器和實際的保護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GTNET板卡將信息數據,RSCAD組態軟件平臺的電網操作信息一包括開關狀態、變壓器分接頭檔位、發電機出力參考值輸入到RTDS系統;在線化時,潮流數據基態輸入到RTDS系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捕獲報文采用Winpcap編程實現,捕獲數據包的流程如下1)通過接口函數pcap_findalldevs_ex枚舉所有可用的網絡設備;2)根據枚舉返回的網絡設備名稱打開一個設備,對應接口函數為pCap_open;3)如果需要,設置數據包的過濾條件,對應接口函數為pcapjetfilter;4)捕獲原始的數據包,采用pcap_next _ex的方法,每當一個包到達以后,接口 pcap_next_ex就會返回,返回的數據緩沖區中只包含一個包,并且設置了包過濾的條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發送報文采用Winpcap編程實現,發送數據包的流程如下1)通過調用函數pcapjendpacketO來發送單個數據包,而sendqueues則用來發送一組數據包;2)通過調用pCap_sendqUeUe_qUeUe()創建發送隊列,并可以使用該函數將數據包添加到發送隊列中;3)使用pcapjperuofflineO打開一個捕獲報文文件,將文件中的數據包移到已分配的發送隊列,指定同步發送隊列;4)當隊列不再需要時,我們可以使用pcap_Sendqueue_deStroy()來釋放它所占用的內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協同仿真測試系統建立方法,基于PC機Windows多線程操作系統的基礎上,針對IEC61850通信及數字化保護測試相關需求,通過合理分配任務優先級和任務間調度及通信,在PC機上通過導入體現不同生產廠家外部特性的CID(ConfiguredIEDDescription)文件實現該廠家生產的某型IED功能,無需實際的IED裝置即可實現在線檢驗在不同的變電站主接線方式下智能變電站過程層和間隔層中不同廠家提供的IED間的相互配合和聯閉鎖關系。大大減小人力物力的消耗,在智能站擴建改建時或更換IED時不需要將已有IED停運,避免了在IED裝置的拆卸、運輸和重新安裝過程中出現紕漏和查錯。
文檔編號G01R31/00GK102565585SQ2012100049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吳建坤, 孫嘉, 寧科, 宋杰, 崔德義, 李廣躍, 沈冰, 紀元, 陳建民, 高亮, 鮑偉 申請人:上海電力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朝阳市| 建昌县| 黔南| 贵阳市| 安宁市| 渑池县| 永丰县| 扬州市| 乐亭县| 织金县| 溧阳市| 阜城县| 越西县| 睢宁县| 昌宁县| 苏州市| 尉氏县| 灵寿县| 贺州市| 互助| 西峡县| 鹿泉市| 卢氏县| 甘泉县| 普兰店市| 阳春市| 门源| 灵石县| 迁安市| 敦化市| 玛多县| 龙泉市| 宜州市| 德保县| 资阳市| 正蓝旗| 大丰市| 普宁市| 江口县|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