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162346閱讀:374來源:國知局
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包括封閉的正四邊形外框,外框中心部位有凹形的質量塊,質量塊的凹陷部位通過主懸臂梁與外框連接,質量塊凹陷部位兩邊的凸起部位分別通過一個副梁與外框連接,主懸臂梁的彈性系數為副梁彈性系數的50倍,主懸臂梁的寬度為副梁寬度的50倍,長度為副梁長度的50倍,本發明能夠在提高靜態靈敏度的同時保持固有諧振頻率,從而保證了測量精度。
【專利說明】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測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
【背景技術】
[0003]加速度計在導航以及汽車工業中應用廣泛,目前的加速度計有很多種,基本形式有電容式和電阻式,結構都是在外框中用懸臂梁連接一個質量塊,加速度引起外框與質量塊的相對位移,進而改變懸臂梁內部應力,根據這個相對位移和應力,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加速度值。不過,現有的這種加速度計靜態靈敏度和固有諧振頻率均由一個懸臂梁決定,而靜態靈敏度和固有諧振頻率的大小呈反比例關系,因此使得測量結果不夠準確。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包括封閉的正四邊形外框4,外框4中心部位有凹形的質量塊3,質量塊3的凹陷部位通過主懸臂梁I與外框4連接,質量塊3凹陷部位兩邊的凸起部位分別通過一個副梁2與外框4連接,主懸臂梁I的彈性系數為副梁2彈性系數的50倍。
[0006]所述主懸臂梁I的寬度為副梁2寬度的50倍,長度為副梁2長度的50倍。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夠在提高靜態靈敏度的同時保持固有諧振頻率,從而保證了測量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盡的說明。
[0010]如圖所示,本發明為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包括封閉的正四邊形外框4,外框4中心部位有凹形的質量塊3,質量塊3的凹陷部位通過主懸臂梁I與外框4連接,質量塊3凹陷部位兩邊的凸起部位分別通過一個副梁2與外框4連接,主懸臂梁I的彈性系數為6000N/m,副梁2彈性系數為120N/m,主懸臂梁I的長度為4000 μ m,副梁2長度為80 μ m,主懸臂梁I的寬度為100 μ m,副梁2寬度為2 μ m,其中副梁2表面設置有力敏電阻層。
[0011]用來測量加速度時,受到加速度影響,質量塊3會產生一定的偏轉,此時兩個副梁2呈現一根受拉伸,一根被壓縮的情況,力敏電阻層的組織就會一個增大,另一個減小,由此可以獲得相應的加速度值。本結構中,靜態靈敏度主要是由副梁2決定的,而固有諧振頻率是由主懸臂梁I決定的,因此可以保證固有諧振頻率的前提下提高靜態靈敏度。
【權利要求】
1.一種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包括封閉的正四邊形外框(4),其特征在于,外框(4)中心部位有凹形的質量塊(3),質量塊(3)的凹陷部位通過主懸臂梁(I)與外框(4)連接,質量塊(3)凹陷部位兩邊的凸起部位分別通過一個副梁(2)與外框(4)連接,主懸臂梁(O的彈性系數為副梁(2)彈性系數的50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主副梁結構的加速度計,其特征在于,主懸臂梁(I)的寬度為副梁(2)寬度的50倍,長度為副梁(2)長度的50倍。
【文檔編號】G01P15/12GK103792390SQ201210432898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西安道恒交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