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絕緣低壓線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絕緣低壓線夾,其特征在于,包括線夾套管、楔形定位塊和復位壓桿,線夾套管與復位壓桿的固定端相連構成一體式結構,復位壓桿的活動端與線夾套管側壁上的定位窗相對應,線夾套管的一端為導線插入孔,線夾套管的另一端為表筆測量孔;楔形定位塊的前端設有彈性的定位舌,楔形定位塊的尾端對應導線的一側設有與導線直徑吻合的弧形,楔形定位塊的尾端的外側設有與線夾套管的一端定位的凸臺。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個線夾由絕緣樹脂制成,能夠將導線的裸露部分完全包住,不用擔心因線頭發生碰撞引發的短路事故,適合在多種電器安裝調試及故障排查場合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絕緣低壓線夾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絕緣低壓線夾。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電器安裝調試及故障排查過程中,經常需要將多根導線拆下進行通電測量,為了避免引起短路事故,需要將導線的裸露端部用絕緣包布包上,測量時再打開相應導線的包布,測量后再包上。當有幾根導線同時測量時,要特別避免導線的裸露部分相接觸造成短路,這樣難免使人手忙腳亂,自顧不瑕,而全部調試結束后還要將包布拆開,將導線復原連回線路中,操作特別繁瑣,費時。現有的鱷魚夾能很方便地夾住導線進行測量,但由于其絕緣性較差,不能將線頭完全包住,當同時測量多根導線時,仍存在短路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絕緣低壓線夾,能夠將導線的裸露部分完全包住,拆裝方便,尤其適用于多根導線的同時測量場合,不用擔心因線頭發生碰撞引發的短路事故。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絕緣低壓線夾,包括線夾套管、楔形定位塊和復位壓桿,線夾套管與復位壓桿的固定端相連構成一體式結構,復位壓桿的活動端與線夾套管側壁上的定位窗相對應,線夾套管的一端為導線插入孔,線夾套管的另一端為表筆測量孔;
[0006]楔形定位塊的前端設有彈性的定位舌,楔形定位塊的尾端對應導線的一側設有與導線直徑吻合的弧形,楔形定位塊的尾端的外側設有與線夾套管的一端定位的凸臺。
[0007]所述楔形定位塊與線夾套管由防丟繩連接成一體。
[0008]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整個線夾由絕緣樹脂制成,能夠將導線的裸露部分完全包住,尤其適用于多根導線的同時測量場合,不用擔心因線頭發生碰撞引發的短路事故;該線夾操作簡便,省時省力,使用壽命長,適合在多種電器安裝調試及故障排查場合推廣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_線夾套管2-楔形定位塊3-復位壓桿4-定位窗5-定位舌6-導線7-凸臺8-防丟繩9-表筆測量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13]見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絕緣低壓線夾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包括線夾套管1、楔形定位塊2和復位壓桿3,這三部分均由絕緣樹脂注塑成形,線夾套管I與復位壓桿3的固定端相連構成一體式結構,復位壓桿3的活動端與線夾套管I側壁上的定位窗4相對應,線夾套管I的一端為導線插入孔,線夾套管I的另一端為表筆測量孔9 ;楔形定位塊2的前端設有彈性的定位舌5,楔形定位塊2的尾端對應導線6的一側設有與導線直徑吻合的弧形,楔形定位塊2的尾端的外側設有與線夾套管I的一端定位的凸臺7。楔形定位塊2與線夾套管I由防丟繩8連接成一體。
[0014]使用時,先將楔形定位塊2與導線6并在一起,楔形定位塊2的尾端弧形區與導線表面的合適位置貼合,將導線的線頭由線夾套管I的一端插入,直到楔形定位塊2的前端定位舌5卡在定位窗4內,則該導線6與線夾套管I連接完畢,同理將每根裸露的導線端部都套上一個線夾。測量時,只需將萬用表的表筆插入相應線夾的表筆測量孔中即可測量,不必拆下線夾,整個過程中,帶電的部分都受到保護,完全杜絕了短路的發生。測量結束后,壓下復位壓桿3的活動端,使定位舌5與定位窗4脫離,將導線6連同楔形定位塊2向外拔出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絕緣低壓線夾,其特征在于,包括線夾套管、楔形定位塊和復位壓桿,線夾套管與復位壓桿的固定端相連構成一體式結構,復位壓桿的活動端與線夾套管側壁上的定位窗相對應,線夾套管的一端為導線插入孔,線夾套管的另一端為表筆測量孔; 楔形定位塊的前端設有彈性的定位舌,楔形定位塊的尾端對應導線的一側設有與導線直徑吻合的弧形,楔形定位塊的尾端的外側設有與線夾套管的一端定位的凸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絕緣低壓線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定位塊與線夾套管由防丟繩連接成一體。
【文檔編號】G01R1/04GK203385764SQ201320508045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孫道軍, 劉天東, 尚爾軍, 孫超, 王剛, 張連貴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鞍山供電公司